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PM2.5该起怎样的中文名

PM2.5该起怎样的中文名

如何形成各方满意名称尚在讨论中

《 光明日报 》( 2013年03月04日   03 版)

    近两年,造成严重雾霾天气的大气悬浮颗粒物,尤其是粒径≤2.5微米的颗粒物,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然而,在谈论这种物质对环境和人体健康的影响,以及如何控制和治理时,人们发现,它至今还没有一个统一的中文名称——有人称“可入肺颗粒物”,有人称“细颗粒物”,大多数情况则直接用“PM2.5”表示。

 

    “PM2.5是个字母词,在社会使用中应该有一个规范的中文名称。”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副主任刘青表示。近日,全国科技名词委召集环保、气象、医学、语言等方面的专家,专门研讨了PM2.5的中文名称规范问题。

 

    PM2.5的来历

 

    要为PM2.5定名,就有必要了解一下它的来龙去脉。

 

    据全国科技名词委大气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主任王存忠介绍,1971年,美国环境保护署制定了大气环境质量标准,要求对大气中的6种有害物质进行监测,其中就包括悬浮在大气中的粒径为25微米至45微米的颗粒物,英文拼写是particulate matter,缩写为PM。“此后的医学研究证明,真正危害人体的PM是粒径更小、相对表面积更大、吸附污染物能力更强的粒子群。”

 

    1979年,美国环境保护署修订了原标准中颗粒物的粒径尺寸,提出“可吸入颗粒物”的概念,即指悬浮在空气中,粒径≤10微米的颗粒物,记为PM10。

 

    随后,气溶胶化学和医学的研究结果进一步表明:对于可吸入颗粒物,粒子大小不一样,可进入人体呼吸系统的深度也不同——较大的粒子多数被阻留在上呼吸道,而更小的则能够进入支气管甚至肺泡。于是在1994年,美国环境保护署以2.5微米为界限,将可吸入颗粒物(PM10)分为两类——一是粒径在2.5微米至10微米的“粗颗粒物”;二是粒径≤2.5微米的“细颗粒物”,记为PM2.5。

 

    “此前,PM2.5大多出现在专业研究领域,在国内,普通公众并不知晓。只是近年来雾霾频发,人们由于关心自身健康状况而更加关注空气质量标准,PM2.5才逐渐走进公众视线,并得到迅速、广泛的传播。”王存忠介绍说。

 

    直接叫PM2.5不合适

 

    商务印书馆副总编周洪波对2011年和2012年PM的使用情况进行调查后发现:就媒体而言,高达98%均直接使用PM2.5,且多为单用,很少有括注;极少量媒体则使用“细颗粒物”“可入肺颗粒物”等来表示。

 

    气象科学将能够悬浮在空气中、粒径在千分之一至百分之一微米间的颗粒称为“气溶胶”。王存忠认为,既然PM2.5是气溶胶的一部分,那么其粒子谱也是气溶胶粒子谱的一部分,PM2.5这种看似“种属+种差”的定名原则不合适。“用单一确切的尺度数值作为定义名称,成为代表该尺度以下所有粒子的通用名,是不科学的。另外,PM2.5是基于根据气溶胶进入人体呼吸系统深度而提出的概念,但是不管我们是否呼吸,空气中的气溶胶都客观存在,而且呼吸系统也不是气溶胶危害人体健康的唯一途径。”

 

    卫生部北呼吸内科主任孙铁英则联想起2003年在我国肆虐的非典。“中国人发现的传染病叫了个外国名字——SARS。当然,媒体全用SARS,老百姓也懂SARS,但作为中国人,我们发现的病为什么要用外国名儿?我们曾强烈要求叫肺炎,最后大家叫成了非典。这次关于PM2.5,我还是希望能有个中文名称。”

 

    中文名字怎么起

 

    按照我国科技术语的通用定名原则,关于PM2.5的中文名称定名,应当根据名称所要反映的事物本质特性要求,充分考虑气溶胶已有的分类名称及其来源,并兼顾当前主要文献和公众的可接受程度。

 

    中国辞书学会顾问周明提出,可以将“飘尘”作为PM2.5的学名,且可以2.5微米为界,分为“粗飘尘”和“细飘尘”。

 

    清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教授贺克斌则认为,科学技术名词,首先要考虑其科学含义。“PM2.5表示的是粒径≤2.5微米的颗粒物,其本质是颗粒物,故应该用颗粒物体系来定名。”

 

    贺克斌的观点得到不少业内专家的认可。北京大学环境模拟与污染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胡敏也赞同用颗粒物体系定名。“PM2.5是环境监测参数,既有一次科学含义,也有二次科学含义,且二次科学含义占主导。‘尘’无法涵盖其二次科学含义,且在多个领域已被用。”

 

    综合科学性、普及性和应用性来考虑,南京大学大气科学系教授伍荣生院士更倾向于将PM2.5命名为“有害的悬浮颗粒物”或“有害的细的颗粒物”。“大一点的叫大的悬浮颗粒物,1.0微米的叫有害超微的颗粒物,总之,要把PM2.5的特性、科学性描述出来。”

 

    目前,关于PM2.5的具体定名尚不能达成一致意见。刘青表示,定义一个科技名词的难度很大,全国科技名词委将进一步征求各界专家以及环保、气象等有关部门的意见,争取尽快让PM2.5有一个大多数人满意的中文名称。

 

    (本报记者 张 蕾 本报通讯员 麦彬彬)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气溶胶
“雾-霾”现象透视:雾和霾的联系及区别
雾霾天气知识
PM10
环保部新规强制监测未纳入PM2.5 专家称时机不成熟
高校"捕手"最早对PM2.5展开追踪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