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晟瑞易行杯”我和我的美域蓝田征文77号作品】李龙刚 ​:根植蓝田,情钟蓝田
滋水美文  有爱、有情怀、有品位
致力于最优质的阅读体验
《滋水美文》
︱第652期
中国 ● 西部文学微刊
Chinese Western literary journal



根植蓝田,情钟蓝田 

        

 文/李龙刚

我的生命呱呱落地,落在了蓝田的土地上,从此我就是一位地地道道普普通通的蓝田人。

生于斯长于斯,我在蓝田的土地上成长,我无时不刻地呼吸着那里的新鲜空气,喝着那里的清甜泉水,吃着那里的原味饭菜,与那里的乡亲朝夕相处。蓝田是我童年的乐园,在那里我和伙伴们玩泥巴,滚铁环,打尜牛,学游泳,打水漂,来媳妇跳井,在土场骑车,那五花八门的游戏丰富而多彩。夏天在河里摸鱼捉螃蟹,秋天在山坡拾柴捡树叶,冬天在莲池里滑冰,在墙拐角挤热和。除此之外,割草喂猪是我们的义务劳动,在槐树林里捋槐花,补贴一下家里的生活,等等。不管咋样,那时的童年虽然贫穷却无忧无虑,饶有乐趣,给我们留下了难忘的回忆。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我在蓝田的土地上努力地耕作,辛苦地收获,那时候,土地下放到了各家各户,每家的耕地大小要十几片,村南村北,川里岭上,遍布四处。当金灿灿的麦子成熟的时候,我和家人提着银亮的镰刀,拉着胶轮架子车,扛着两头翘的扁担下了地,然后顶着火辣辣的太阳,挥汗如雨收割,再把收割的麦子拉回来,碾晒,入仓。同时,带着玉米种子,拉着犁进行秋种,看着行行潮湿的褐色土浪,踏在绵软温热的土地上,身子虽累,心里是充实的快乐的。金秋十月,玉米成熟,我们又钻进林子样的玉米地里扳穗子,装袋,然后装车运回家,撕壳,晾晒,脱粒,再晾晒,最后入仓。就这样,一年四季往复地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播种收获,过着泥里滚土中爬的农家生活,体验到了劳动的艰辛、收获的喜悦。

我是在蓝田接受教育的,跟着我的启蒙老师学识字,学算术,接受最简单的知识,从老师和课本里懂得了做人的基本道理,在高中学习较为复杂和深入的知识和技能,然后进入师范班,接受培训成为一名光荣的教师,毕业后进山区参加了工作。

在山区工作的八年多时间中,我感受到了孩子们的纯真,感受到了山民的厚道和热情,感受到了山村的淳朴民风。在那里,我初次欣赏到了秦岭山水的旖旎风光,蓝水蜿蜒曲折,清澈明亮,王顺群峰势如斧削,高峻险拔,且相互簇拥,与天相接。在那里,我品尝到了山区农家独特的美味,酸辣可口绵软筋道的糍粑、神仙粉,黄亮香脆的腌菜,甘甜爽心的山芋糊汤,最高待遇的白糖荷包蛋。

出山后回到祖籍,当我踏上老家的路,走进老家的村落,那里的交通和生活条件虽说极差,可我也感到十分的亲切。学校的校舍和教学质量特别落后,往往背的都是黑锅。看着此种情形,我下定决心得甩掉落后的帽子,必须干出好成绩,活出自己的尊严来。于是。我克服种种困难,吃在学校,住在学校,深入学生,刻苦专研,牺牲了自己的休息时间,为学生补课,刻印试卷,研判卷面,对症下药。我的执着行动赢得学生的深爱,他们给我带来家里的蔬菜,干部也常来慰问,同事也问寒问暖给予关心和帮助。功夫不负有心人,第一年统考获得全乡第四,后两年的成绩均名列前茅。这样,我的名声轰动一时,让群众和干部刮目相看。在老家的日子,我体会到了老家人的热情,老家人的真诚,我像回到了自己的家一样温暖。临别,老家人依依不舍。不忍分别。后来,老家的学生和蓝桥的学生常常看望我,送我许多礼物,由此我有了一些成就感和自豪感。

调到普化初中,这是我人生的一大转折。在此,我一干就是二十三年,这二十三年弹指一挥间。在这期间,微信应运而来。在微信里我阅读文章,发表散文,也认识了很多文友,我们相互交流,共同采风,游历了窄峪、汤峪、九间房、辋川等旅游胜地。我本来就是一个喜爱山水的人,喜欢徜徉在大自然里,物我合一是我追求的境界。因此,我就和同事驾车去葛牌、红门寺、三官庙、金山、厚镇,灞源、鲍旗寨、小寨、红河谷等十八个乡镇,几乎游遍了蓝田的山山水水,每处的沟壑高梁都留下了我的足迹。我拍了不少蓝田美景,这些美景让我流连忘返,最美的当然要数蓝田八景了,迷蒙神幻的辋川烟雨、充满神奇色彩的蓝桥仙窟、水天相映的灞水环清、心爽神怡的横岭秀色、热气蒸腾的石门汤泉、山高水远的玉山并秀、与天并齐的云横秦岭以及天高气爽的鹿原秋霁,我都醉美其中。

云横秦岭,雪拥蓝关,雄关漫道在蓝田。驱车登上古道,伫立秦岭之巅,群岭起伏,万峰摩天,白壁斧削,怪石嶙峋,苍松古柏,碧翠堆叠,一条古道在峰岭之间穿越,穿越了几千年的时空,撼动历史,留下沧桑。走在古道,心旷神怡的是眼前的崇山峻岭,蓝天白云,令人慨叹的是已逝的历史变迁,被尘埃埋没的风云人物。

秦岭有许多谷峪,汤峪、岱峪、洋峪、辋峪、福朝峪、流峪、倒沟峪、清峪、幽峪都在蓝田,每个峪都有自己的特点,汤峪自是温泉闻名遐迩,岱峪有高峡出平湖,辋峪王维二十景如诗如画,蓝峪三级瀑布悬挂于天,悟真寺胜境迷人,流峪冰瀑堆玉砌翠,倒沟峪灞水潺潺,清峪幽深静雅等等皆可让我沉醉不欲归。

蓝田气候温润,土地肥沃,雨水丰沛,小溪河流遍布。其中灞河最为长远,它汇聚了清河、流峪河、蓝河、辋水,其蜿蜒曲折,贯穿蓝田土地长达109公里,最后流入渭河。灞河不仅滋润着两岸的土地树,滋养着两岸的人民,同时为蓝田新城增添了湖光山色的潋滟风光。

蓝田的物产极为丰富,横岭盛产柿子,火晶、社火、火广、都很不错,甘甜爽口。灞源的豆腐干黄亮如金,筋道绵软。普化的豆腐白细如玉,似少女肌肤。许庙的饸饹细长柔软,怡口神清。辋川的九大碗更是秀色可餐,久负盛名。山里人做的糍粑酸辣清爽,神仙粉也是一大特色。

蓝田的土地和历史让我汲取着丰富的文化营养。蓝田的历史是悠久的,最早到几十万年前的蓝田猿人,然后是华胥、伏羲和女娲,再就是秦穆公,秦始皇等,直到到今天。蓝田有着神奇的传说故事,女娲补天、女娲抟人,刘秀走南阳、也有蓝桥相会、尾生抱柱的动人爱情,亦有八仙的修炼故事,都充满了传奇色彩。

阅读拓宽了我的眼界。我知道了历史上在蓝田曾经生活过游历过的名人,创造第一乡村民约的蓝田四吕,汉代的才女蔡文姬,隐居辋川的山水诗人王维,裴迪和钱起,著名画家韩干,上识天文下知地理的牛兆濂。

阅读让我欣赏到了许多关于蓝田的诗词。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王维《山居秋暝》“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杜甫《蓝田九日崔氏庄》“蓝水远从千涧落,玉山高并两峰寒”,岑参有《呈蓝田张二主簿》“闻道辋川多胜事,玉壶春酒正堪携”,钱起《九日登玉山》“步石随云起,题诗向水流”,白居易《初出蓝田路作》“下视千万峰,峰头如浪起”,温庭钧《寄清源寺僧》“帘向玉峰藏夜雪,砌因蓝水长秋苔”等,可谓琳琅满目,枚不胜举。

蓝田的古庙宇较多,星罗棋布,可见古代佛事兴盛,辋峪口笔架山的竹篑寺、莲花山下的水陆庵、蓝峪里的悟真寺、歪嘴崖的三凤庙、虎吼山道院、玉山禅寺,胭粉台的大悲寺,以及红门寺、清凉寺、宝兴寺、崇法寺等大大小小的庙宇。从中我们可了解到古代蓝田深厚的佛教文化和道教文化,还有古代雕塑的高超水平和智慧。

在蓝田的土地上我潜移默化地接受着红色熏陶,玉山镇街子村的汪锋故居展示着汪锋的革命历程。灞源镇青坪村革命纪念馆述说着李先念等老前辈留下了光辉足迹。葛牌镇区苏维埃政府纪念馆记录着中国工农红军第二十五军在徐海东、程子华、吴焕先等在1935年2月长征入陕在关中地区创建的第一个红色政权,也是关中地区最早的红色革命根据地。这些教育基地成了蓝田一个个靓丽的红色文化景点。

我生于蓝田,长在蓝田,蓝田的自然风光让我流连忘返,蓝田蕴藏的深厚文化使我能够受到滋养,蓝田人的淳朴热情叫我倍感温暖。我的生命早已根植于这块土地上,我的情感深种在了青山绿水的大美蓝田。


关于作者



李龙刚 网名飞龙跃天 ,蓝田普化人 ,陕西省散文学会会员。好爱文学,喜爱山水,追求文艺至真、生活淡静,近年来在一些网络平台及报刊上发表了近百篇诗文。


冠名单位相关介绍:

       陕西晟瑞易行实业有限公司是一家综合性跨行业经营的现代企业。业务范围涉及能源、娱乐、餐饮、酒店管理、及环保产品的研发和生产等多个领域,随着企业经营的需要和企业战略的调整,晟瑞易行实业将战略重心移至美丽的蓝田,本着“诚信、厚泽、共享、共赢”的商业理念,努力将其打造成一家立足蓝田辐射全国的综合性、现代化、生态型,具备完整产业链的新型企业。
“耀日为晟,华彩日瑞”。晟瑞易行实业,一个年轻且充满朝气的现代企业,始终以敏锐的商业视角和先进的经营理念,稳步推进企业的市场深耕。所有员工更是以一个负责任的企业公民角色,慈心济困,广撒爱心,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了企业的社会责任和义务。



点击以下链接可查看征稿启事及初选作品



【“晟瑞易行杯”我和我的美域蓝田征文35号作品】杨博:隐在烟雨辋川
【“晟瑞易行杯”我和我的美域蓝田征文68号作品】杨小力:灞河呀,母亲河
【“晟瑞易行杯”我和我的美域蓝田征文72号作品】袁诗楚:一箱旧衣服
【“晟瑞易行杯”我和我的美域蓝田征文74号作品】陈皓月:侏儒
【“晟瑞易行杯”我和我的美域蓝田征文75号作品】贺军锋:万古先从蓝田始




  欢迎全社会各界人士踊跃投稿! 此时的你是不是已经文思泉涌,那还在等什么呢?赶紧拿起手中的笔,让笔底生花吧!



滋水美文
汩汩清泉流过     倾听心灵声音
长按二维码关注订阅

主编微信:mxy2722801
声明︱图片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
投稿邮箱︱865909186@qq.com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诗词飞花令 蓝
白鹿原村史
张勇|诗赋|蓝田八景
骑行312,第十一天
【张战学】蓝水风流
横亘秦岭的蓝关古道,有5位唐代大诗人在此留下千古名句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