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滋水 · 小说】谭长征:融雪【1、2】
滋水美文  有爱、有情怀、有品位
致力于最优质的阅读体验
《滋水美文》
︱第405期︱
   编审|马晓毅
中国 ● 西部文学微刊
Chinese Western literary journal



融雪


   文|谭长征

 

01

 

五一假期很短,回家后总是觉得时间不够,我把要办的事情,要拜访的老师朋友一一写在小本子上,生怕漏掉一个。五月三日就收假了,本来想晚上就去拜访杨老师,结果按照夫人的吩咐,忙着给出租屋前后钉窗纱,修理电饼铛、台灯、手电、插座等等,忙得顾不上喝水。焊完最后一根线,已经是晚上九点多,已经没时间去杨老师那里了。第二天晚饭前给他打电话,他说我刚下班正往回走呢,你来家里吧。我说不了,我们家也做饭着呢,呵呵。杨老师笑笑说,那我等你啊。


妻子已经烧好了玉米稀饭,炒了两个菜。我吃罢饭,拿起早就收拾好的布兜,出门了。布兜里装着我给杨老师在山东买的礼物,二斤装即墨老酒和一包对虾。去年七月份我第一次和杨老师见面,是源于他的文字,他对故乡白鹿县的了解很少有人能超过。如今他已是七十五岁高龄了,退休后在家,县委书记多次登门后,先斩后奏地聘他为县志主编。我此前每次回家都会去县政府的县志主编办,杨老师都会在那里,戴着花镜看报纸,写东西。他曾约我一起到家里吃饭,我都没有去,这次我是主动上门去拜访。我对小说的兴趣,一半得益于杨老师的鼓励和指导。


这样想着,走着,穿过红绿灯十字,玉石一条街,拐进了玉山小区,来到了16号楼下。打电话给杨老师,他在一单元五楼东户。很快我就上了楼。杨老师开了门,笑盈盈地等我。进屋坐定后,杨老师倒茶,阿姨洗了一盘家乡产的圣女果和几个苹果,放到茶几上。这是一个七十多平米的房子,很旧了,想当初十八年前,这个玉山小区在县城里算是最好的小区了。小区门口那副对联,让我难忘:门朝白鹿祥云绕,户纳滋水幸福长。


杨老师和我一样,属于性格比较内向的人,也都喜欢清静。但是两个喜欢清静的人在一起,却几乎成了忘年交,无话不谈,主要谈的还是文学,还是故乡。


阿姨看了几分钟电视后,关掉电视出去散步了,留给我和老师单独说话的时间。


杨老师花白的头发,有些浮肿的眼袋,让人看了有些心酸。他的腿不好,上不动五楼了,在儿子的支持下,在滋水河边新建的蓝水小区买了一套二楼的房子,正开始装修。每天从县政府下班后,他都要迈着退行性病变的双腿,跟着阿姨一起,步行到两公里外的新房去看看装修的进展。


一边喝茶,一边聊天。


我们谈的话题很多,关于县志编撰,关于文学。我说到了我想写的一部小说,一个女主人公难忘初恋的故事。我大概讲了自己的思路,我说这个故事很感动我,我打算把它写完,估计会是个长篇。杨老师很惊讶地说:“你有这个想法就已经很不容易了。你还年轻,积累了很多素材,等你熟练了以后,你的写作会变得很轻松。”


我笑笑说:“我还有很多东西要学,我觉得最好的故事就是真实的故事,虚构也只是在真实的主干上添加枝叶。如果连主干都是虚构的,我觉得迟早会漏洞百出,四面穿帮。虚构应该是真实故事的延续、串联或者过渡。您觉得呢?”


杨老师说:“是的,真实的东西经得起读者的考验,写起来也更得心应手。有一个好的、真实的故事,小说就成功了一半。”杨老师边说边拿出水果刀,张开后交给我,说:“来,吃苹果。”我削了一个苹果后,交给杨老师,他说你吃吧,我喝茶呢。


杨老师捏起了果盘里的一颗圣女果,放进嘴里,长出一口气,说:“你说到这个故事,我想起了我的一个亲戚,我外甥女的女儿的故事。唉!娃可怜呀!”


我拿苹果的手停在了半空中,从沙发靠背上直起身来,端坐好了,认真听着。不时又拿出杨老师给我的县委工作手册,记下几句话……



02

 

白鹿县西侧,滋水河边有一座高出县城200多米的绵长的黄土台原,叫做白鹿原。白鹿原土层肥沃,光照充足,气候宜人,物产丰饶,号称白鹿县的“小麦囤”,小麦产量高、品质好,西瓜又大又甜。在广袤宽阔而又略有起伏的白鹿原上,顺其走势有一条大沟叫神龙沟。神龙沟把白鹿原天然分成两半,沟北叫北原、沟南叫南原。


杨老师的老家就在南原东边的原堎上,一个叫桑枝村的地方,村边就是神龙沟的上游,他的长篇小说《神龙沟》去年刚出版,我看得很细致,很是喜欢。小说演绎了神龙沟周边五十年的历史变迁,描绘了一幅中国农村的风情长卷。工作后,杨老师搬到了县里居住,也经常回老家去。村里人有些什么难办的事情,也常会到县里找他,让他给出出主意。


杨老师的姐姐已经去世了,外甥女惠芬也已经五十多了,家在北原的聚仙镇上。传说是当年八仙之一的韩湘子在白鹿县山中的溶洞里修道,其他七仙去拜访韩湘子时,经常在此会聚,故叫“聚仙镇”。又有考证聚仙镇原叫聚贤镇,因为唐时王维隐居辋川山中,长安城的文人墨客和名流贤达经常经白鹿原去辋川,每次去时都要聚集在这里,遥望南山,饮酒赋诗,故而叫“聚贤镇”。


惠芬有一个女儿叫融雪,小时候就长得水灵,很懂事,像极了奥运女孩林妙可。小融雪的头上梳着两个整齐油亮的羊角辫,扎上头绳,还挂着两个小红球,走起路来,就像两个小翅膀带着她飞翔。


父母常年在外做沙发生意,跑四川,去宁夏,进河南,吃尽了苦,一年也难得回来几次。小融雪和奶奶在家,三四岁就帮奶奶干活,做饭。奶奶眼神和听力不好,融雪就成了奶奶的眼睛和耳朵。有一次,奶奶切菜的时候伤了手指,五岁的她就支个小板凳,够到案板上,小心翼翼地学着切菜。然后坐到灶前添柴,烧火,呛得直咳嗽,眼泪直流,还不让位给奶奶。


她很快学会炒菜、下面了。沉重的铝锅盖她一个手拿不起,便把锅盖滑到锅边,用筷子在不断翻浪的锅里挑起一筷头面条看看,如果透明了就是熟了。锅里的热气蒸腾上来,熏得融雪的小脸愈加红润可人。她拿来奶奶最喜欢的花瓷碗,先给奶奶捞上一碗面条,放上菜和酱醋盐,一点油泼辣椒,搅匀了才端给奶奶。奶奶伸出裹着纱布的老手,接过孙女端来的饭,两行浑浊的眼泪挂在了脸上。“蛋儿娃真乖!”


晚饭后,小融雪早早从茅厕里提来尿桶,放到炕边。早上她从不睡懒觉,起来后倒了尿桶,洗把脸,给奶奶梳头。奶奶总是心爱地把她搂在怀里,亲个够才肯放手。她也抱着个奶奶亲个够。奶奶直说:“蛋儿娃呀,婆死咧也舍不得俺娃呀!”


七岁的小融雪上小学了,学习成绩很不错,每次放学回家,都要帮奶奶做饭。父母在外,不能经常回来,回来时间最长的是春节,看着女儿这么懂事能干,他们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左邻右舍没有不夸融雪的,小融雪在村里成了家长们教育孩子的榜样教材。


时间一晃十年过去了,十七岁的融雪出落成清秀、美丽的大姑娘了,羊角辫也变成了长长的马尾辫。她凭着优异的成绩考上了省城西安一所重点大学,读的是电子信息专业。


上大二的那年冬天,最亲近的奶奶去世了。融雪哭得泪人一般,在奶奶的棺木前不肯离去。送葬那天上午,她在奶奶的墓前跪了半个上午,硬是被亲戚们拉回了家。父母在奶奶病重的时候,就已经不再外出干活了,在聚仙镇上开了一个沙发家具店,也好照顾融雪的生活。


(未完,请大家持续关注。)



关于作者

 



谭长征:1970年12月生于陕西省西安市蓝田县焦岱镇谭家寨村。通信工程师,陕西省蓝田县作家协会会员,中国诗赋学会会员,陕西诗词学会会员,中国诗赋网散文栏目副主编。至今创作诗词700余首,辞赋三篇《蓝田赋》《商君赋》《鲍旗寨赋》。创作短篇小说《融雪》等,合作创作长篇小说《望月怀远》。作品发表在《中华辞赋》《中国诗赋》《陕西诗词》《文萃》《蓝田文学》《镐京文化》《西部诗刊》《流年》等书刊上。



往期作者部分精彩文章回顾





滋水美文
汩汩清泉流过     倾听心灵声音
长按二维码关注订阅

主编微信:mxy2722801
声明︱图片源于作者,版权归原作者
投稿邮箱︱865909186@qq.com


喜欢就点个赞吧!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陕西游(7)丨夜谭 · 白鹿原
【美文选粹】康永兰丨感恩新干线,难忘垣曲行
松腰系列:融雪和马美女们
《庆兔兔日记》1993咳嗽时候要捂住嘴
融雪
杨守敬的师友们--杨守敬的老师朱景云(连载一)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