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H A重磅】从旧梦深锁到西乐东渐|宝庆路3号变身交响音乐博物馆

“没到过宝庆路3号就不算真正了解上海文化。”

宝庆路3号是一座有着90多年历史的老洋房,它坐落于上海黄金地段中的黄金位置——淮海中路与宝庆路交叉口,曾有“上海第一私人花园”之称。现如今,这座花园洋房摇身一变,成了上海交响音乐博物馆。

10月1日,上海交响音乐博物馆开门迎客,将正式进入试运营阶段。今天,小编就带你一起探寻它的前世今生!

建设单位:上海地产(集团)有限公司

设计单位:华建集团历史建筑保护设计院、华建集团上海建筑科创中心、华建集团华东建筑设计研究总院

设计总负责人:沈迪、卓刚峰

设计团队

建筑:宿新宝、王天宇、邹建国、徐极光、朱杭、毛寿亚、俞燕

室内:陈佩女、郭颜颜、邹建国、王天宇

结构:沈忠贤、唐小辉、郝泽春、谢磊磊、李方涛

机电:常谦翔、包昀毅、江涛、任怡旻、郑君浩、杨骁艺、朱安辉、赵丽花、郭惠

景观:徐婧、刘静敏、陈晨、高华

照明:缪海琳、包熙鸿、徐天择

标识:苏昊、徐晓鸣

01 历史沿革

徐汇区宝庆路3号住宅,原为近代染料大王周宗良旧居,始建于上世纪二十年代,占地约4750平方米,是市区现存花园面积较大的近代花园洋房建筑之一建筑最早始建于1925年,1936年前后经华盖建筑师事务所新建了1号客厅楼和3号子女楼后,形成了目前主要建筑群形象。

宝庆路3号建筑群融合花园住宅、现代主义等建筑风格,其铅条彩色玻璃窗、精密的室内装饰、现代主义造型和釉面砖等设计手法,都体现了其不同建造时期的艺术审美情趣。

宝庆路3号是上海近代花园住宅的代表,无声的建筑同时映射了人们关于近代豪门与买办家族的记忆。从“颜料大王”周宗良到其女婿“茅盾文学奖”作家徐兴业,再到外孙水彩画家徐元章,建筑承载了近现代上海人的记忆、情感以及这段历史和生活方式的变迁,具有反应时代变迁特征的社会和文化价值。

02 数次修缮改建

宝庆路3号住宅原有5栋历史建筑,分别为旧时主人的客厅楼、主楼、子女楼和管家用房等。1936年,周宗良邀请当时近代中国最为著名的华人建筑事务所之一的华盖建筑师事务所,新建1号客厅楼,改建2号主楼南立面,这是该事务所将现代主义风格应用于住宅的设计作品之一。

宝庆路3号鸟瞰照片

03 设计理念

本次保护修缮后,宝庆路3号将作为上海交响音乐博物馆使用。设计以极其严谨和负责的态度,通过历史考证和价值评估,经过多次专家论证,恢复建筑历史风貌和装饰特色;在保护建筑重点部位的基础上,加固修缮建筑主体结构,消除安全隐患;隐蔽增加必要的现代化设备设施,提升建筑消防性能和使用舒适性能,满足当代使用需求;设计对于庭院绿化和景观环境等也进行了精心整治和梳理,恢复了近代花园洋房历史风貌。1、2、3号楼为保留历史建筑,全国第三次文物普查不可移动文物登录点。4、5号楼为一般历史建筑。本工程在保护修缮加固1、2、3号楼基础上,清除外墙后期涂料,修缮破损劣化,还原建筑历史风貌和特色,增加必要的设备设施,提升建筑安全度和使用舒适度。对4号楼保留外墙进行保护修缮,内部进行局部结构托换,更换为钢混结构,提升建筑安全度和耐久度;5号楼内部楼板改建为钢混结构楼板以满足使用需要,保留修缮原二层木屋架和坡屋面,不改变外立面主要轮廓,并对外墙面进行清洗修缮。同时新建必要的连廊和附属设备用房,联系2-5号楼建筑单体,完善功能和流线。

结合现代化展陈展览功能需求,设计新增轻巧通透的展廊连通原本散落的几个建筑单体,实现展览参观流线的完善。新建连廊采用板柱结构体系,以实现轻巧通透的空间效果;位置尽可能向北面退让,以保留原院落空间和主楼建筑西立面别具特色的空间形象;利用大片玻璃窗面向花园景观,使用折板建筑语言将建筑体量消隐于景观绿化,融入原有院落空间中。

04 保护修缮与设计

1、新建建筑体量生成考虑

建筑群总入口位于5号楼,在对其主立面进行保护修缮的同时,新建一栋连廊建筑,联系起2至5号楼,以完善使用功能及流线。

置入的新建筑尽可能往北面退让,并弱化其建筑形象,以保留2号楼西侧别具特色的整体空间形象。

2、功能流线考虑

1号楼为多功能会客厅。2号楼、3号楼为生活区,主要有餐厅、起居室、书房、卧室等。4号楼为备餐区。5号楼和新建建筑为管家房及连廊。

3、外立面修缮设计

屋面:屋面为机平瓦坡屋面,在屋架修缮后原样铺设。

外墙面:外墙面分为卵石墙面、面砖马赛克墙面、水刷石墙面及涂料墙面。其中涂料墙面为后期增补,可重做颜色,其余类型墙面在清洗后按原工艺、原材料、原色彩补充缺损处。

门窗:现有门窗主要有木门窗与钢门窗两大类,较特别的是2号楼西南角的铅条彩色玻璃窗。可确定为原物的均原样保留修缮,非原物的参照其余门窗进行更替。

4、新建连廊设计

新建连廊采用板柱结构体系,以实现轻巧通透的空间效果,利用大片玻璃窗面向花园景观,使用折板建筑语言将建筑体量消隐于景观绿化,融入原有院落空间中,采用耐候钢板以强调新老对比。

5、室内修缮设计

(1)重点保护房间

保护为主,合理利用。保护修缮地面、木护壁、木踢脚、壁炉、天花等特色装饰。结合家具等隐蔽增设空调等末端,考虑管道铺设与隐藏。家具陈设结合30年代室内案例设置,同时兼顾当代使用需求。

(2)非保护房间

有特色价值的局部构件予以保护,并作为装饰内容。尊重历史,遵从可识别性原则。不刻意复古,新做装饰结合使用和使用要求设置。重视历史环境的协调性,设备设施隐蔽处理。

6、景观设计

(1)现状绿化资源分析

院内由于长期无人打理,已杂草丛生,亟需修葺。但数十棵乔木规格大,造型优美且独一无二,是非常具有保护价值的植物。因此根据现有庭院情况,及现有历史资料,对庭院绿化进行整理。

(2)设计主题

以“复活德系情感,还原旧日情景”为主题,恢复庭院环境原始风貌,挖掘历史文化及故事还原当时历史时期花园的功能与生活,体现当时中产阶级对生活的精致、考究与低调。恢复“此景”使人体验到“世情”,用环境氛围来讲述花园中的故事。

(3)设计手法

绿化:遵循德国庭院配置手法,前院以玫瑰花及绿篱为主,后花园以高大乔木为主干树种,配置自然形式的玫瑰花丛,点缀原有小品。

道路及铺装:根据原有道路,修复其马赛克铺装,花园入口采用具有老上海风格的弹石路将人引入花园。

05 现代修复技术综合使用

修缮设计主要由历史图纸分析、三维扫描测绘、房屋质量检测、完损状况评估、确定修缮方案组成,针对较有特色的部分,如卵石外墙面、面砖和马赛克外墙面、水刷石外墙饰面、钢门窗、木门窗等以清洗和修复为主、原样翻做为辅进行了重点修复,修复效果力求协调统一的同时兼顾修复的可识别性。

三维激光测绘点云图

△修复前&修复后

新建连廊基础形式为独立桩基础。因与既有建筑紧邻,常规施工方式会对既有的砖墙承重建筑基础造成扰动。因此采用了申元岩土的新技术——改性聚酯注浆加固与防潮处理,以确保历史建筑的结构安全。施工后效果良好,得到施工方与业主好评。新建连廊部分,为使建筑高度不高于历史建筑檐口且保证室内使用净高度,采用了钢柱-混凝土反梁屋面的形式,屋面反梁结合屋顶绿化,最大限度地节约了空间、整合功能。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宝庆路3号九十年来首度开放!长远不见,不要成了“最熟悉的陌生人”!
【提示】97年来最大规模保护性修缮!四川北路1953弄永安里要这样变化→
城市温度丨宝庆路3号九十年来首度开放,从私家花园到公共建筑,经历了怎样的蜕变
独家 | 九旬“高龄”国妇婴旧址经修缮露出雕花木梁,今后将成社区医院
昔日“上海第一私家花园”免费开放!预约超抢手!看一眼便惊艳!
品读上海 | 外滩华尔道夫酒店、瑞金宾馆......活化利用后成为旅馆的历史建筑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