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当让孩子真正明白“家”的含义时,他便真的长大了
 引文来源  认证空间 -- 超越者家庭教育研究培训中心5 [http://949771208.qzone.qq.com]
 
 
 
 
 当一个孩子真正明白“家”的含义时,他便真正长大了
              原创撰稿:心海导航(QQ949771208) 

     渐渐地,渐渐地,我们都会明白,每个人的生命里都会有三个家:自己的家(父母),心灵的家(心理心胸),生活的家(儿女)
       我们每一个人都在拼尽全力为自己成功的速度和我们父母渐渐变老的速度赛跑,其实,我们并不怕长大。而是怕不等我们长大,父母已经变得衰老,不等我们长大,我们的孩子都已经长大了。
      又要过年了,2015的新年钟声敲响之前,回家吧游子们,亲人们等着你回来!家永远以一种等待的姿态盼望你的归来!心海导航激情奋笔以下情感小文,献给那些外出漂泊的游子,献给天下父母,您们辛苦了。
 儿时的自己一直以为,家,是束缚和管控自己的地方,时常在村子里疯跑疯玩起来忘记了回家。
     小学时期一直以为,家,是父母的,那里有母亲的唠叨,父亲的威严与慈祥,只有好好学习,好好读书,才能快快乐乐的回家,心安理得享受父母的一日三餐。随着年龄的长大,年级的提升,知识的丰盈,渐渐的感觉自己有了一双翅膀,于是就想,我一定要考上一所最好的中学,远远的离开家到学校住宿,把学校当成自己的家。
      读中学如愿以偿的远远的离开了家,原以为自己绝对不会想家,真的像一只小小的鸟,翱翔在蓝天可以想飞多高就能飞多高。可是,一周之后我第一次开悟感觉自己彻底的错了,第一次淌下了想家的眼泪。下雨了,我时常的忧虑父母在田野是否被淋湿在了雨中;天气闷热总担心父母在地里锄草是否会中暑;日落西山我仿佛又看到了、听到了撒落在田间的人们汇聚在回家路上的欢声笑语,还有父亲赶着装满了青草的毛驴车,小毛驴颈项下的灵儿叮咚响彻在暮色的乡间小路上,还有远处的村庄笼罩在缕缕飘荡的炊烟之中。
 读了中学,是我第一次感知到了,家,原来是自己最最牵挂的地方。随着课外书籍和励志方面的书越读越多,随着中学课业的越来越复杂,难度越来越大,随着中学的老师对我们的要求越来越严格、严厉,我渐渐的感受到,家不仅仅是一个牵挂的地方,而且是我最留恋的一个温情的港湾。每每两个月回家一次,家里有母亲亲手包的我最爱吃的水饺,亲手熬的大锅菜,还有我最爱吃的母亲的手手擀面!家,可以让我享受在亲情的港湾里无忧无虑,家,可以让我享受在父亲的微笑里无欲无求,但是,可以这样享受的幸福时光毕竟是短暂的,在回家短短的三天时间里,我尽可能的帮助父母多干一些田里的活,多收拾一些家务,多陪着两个妹妹和弟弟哄她们做高兴的事情!书读得多了,越来越让我清晰的领悟到了,成长,原来更是一种承受,学习中的拼搏,学习中的困苦,学习中的无奈......统统都需要自己来扛,即便有了眼泪也需要自己偷偷地去擦,一个男孩子一切该承担的事情,不愿意再说给别人听,更不愿意表现出来让别人看到,因为担当的多了,所以自己就给了自己一张成熟的脸与自信犀利的语言表达方式,初二我就包揽了班里的五项班干部(纪律班长、学习委员、音乐班长,校体育老师助理、学校团支部副书记),责任、担当、承受与负重,让我越发的留恋父母身边幸福安逸的时光,直到今天我依然觉得,在父母身边的短暂幸福恰恰是一个青春期孩子心灵成长的催化剂,因为感恩、因为牵挂、因为幸福时光的短暂与珍贵,因为留恋......这些情感无形之中铸就了我生命成长的方向,转化成了学习动力的源泉。毋庸置疑的说,中学六年的时光,感恩父母成了我最大的学习动力,甚至单纯天真的为自己许下了一个愿望:我一定要在繁华的城市买下一套好大好大的房子,让自己的父母享受城市里的生活,远离乡村辛苦的劳作!
 

  带着这个越来越清晰的梦想进入了大学,步入了属于成人的精神世界。家,已经变得不仅仅是一种牵挂,更是一种深深的思念和最最温情的港湾。从大学开始,我就不在伸手向家里要钱了,凭借自己扎实的基础知识,大多课余时间都是从事做家教,暑期长假也在一些建筑工地搬过砖,和过泥,打过杂.......劳动不分贫贱,年轻时越是经历了生存的艰辛、劳作的疾苦,就越会感知到父母生养自己的伟大。有一段时间,白天穿上灰色的工地迷彩装(泥巴、灰浆的混合物)在钢筋水泥的丛林里挥汗如雨,晚上下班后简单冲个凉水澡,换上干净的衣服到学生家里做家教,工种性质的巨大落差无情胜有情的沉淀着我的生命,让我时常孤独的咀嚼自己生命的意义。晚上躺在露天的工棚中,眯着眼欣赏着漫天的星斗,听着一些工友唠嗑聊家常,不时有蚊子亲昵的萦绕在耳边嘶哑的唱着烦人的靡靡之音,“啪!啪!!”巴掌与皮肤某部位的拍击声不定时从一些工友的身上传出,潜意识里,我总能嗅到一股蚊子粉身碎骨的血腥味道弥漫在沉闷的空气中。一个年轻人在外打拼的时候,想家的感觉更为强烈。有时候会有一种莫名的孤单从头到尾严严实实地笼罩在身旁,那种孤单恐怕只是枝叶摇晃时才能听到的寂寞。这个时候我会想到许多许多,会想到小时候的某些不懂事,会想到淘气时让父母操过的心,会想到父母一年四季无怨无悔的在田间劳作只是为了他的几个孩子能够学有所成,将来生活得比他们好,蓦然间又会想到自己毕业后究竟该干什么?拿什么资本来买一套房子让自己的爹娘过上城市人的生活,忽而又牵挂起父亲的头晕病,自己下一次回家该为父亲买一些什么样的预防药物.........浑然不觉之中,眼泪已经悄悄渗出了眼角,心里暗暗地叮咛自己,一定要做个值得让父母骄傲的人,能够让父母幸福后半生的人.......
 大学毕业了,从事教育工作了,结婚了,生子了,有了自己的房子了......我不知道和我一样的过来人有没有同一种感觉,总以为结婚了就有了自己的家,可真正结婚后,家依然是在父母的身边;总以为有了孩子自己就长大了,孩子老婆热炕头就是自己的小家,可结果并非是自己想象的那样,小家只是自己一个成熟男人的生存责任,是为妻儿遮风挡雨的脊梁,倾其所能为孩子建立一个温馨的生命港湾。不养儿不知父母恩,这句话对于多数成年人的开悟应该是一种迟到了的感恩,确切的说,一个孩子的感恩心必须从学生时期建立起来,感恩心的开悟应该是从事工作后得以更深层次的领悟,当眯缝着眼睛望着自己的小宝贝的时候,油然而生的能够找到父母望着自己小时候的那副表情,作为父母对孩子那种最最深沉的爱,只有在这个时刻从骨缝里渗透出来一种全力去回报,去尽孝、去实实在在的用行动感恩的一次次的冲动,一次次的大包小包常回家看看的冲动!处在城市漂泊状态中的自己,家,依然很清晰的矗立在父母身旁。这时候,母亲告诉我,等你在城市里有了房子就有自己的家的感觉了,那时候,我也像一个孩子似的信了母亲的话。
 可是,从自己拥有第一套房子开始,我就极力去寻找母亲给我说的那种家的感觉,但是,我没有找到。直到我购买了第二套接近三百平的大房子,我依然没有找到母亲给我说的那种感觉。渐渐地,渐渐地,我明白了,一个人的家永远是在父母的身旁,当真正决定把父母接到自己身旁的时候,让他们享受城市的繁华,享受城市里的生活的时候,可是,他们老了,他们习惯了自己的故土,习惯了自己的老屋,习惯了左邻右舍坐在小巷口的唠嗑拉家常,母亲已经习惯了在菜园子里作弄各种各样的蔬菜,今天打电话给儿子媳妇们,让我们开车回家去摘;隔两天又打电话给女儿女婿们,让他们开车去采.......渐渐地,渐渐地,我明白了,我们每一个人都要经历有三个家的生命历程和对生活感悟的心路:小时候,学生时代,我们的家就是父母,因为感恩,我们必须努力去学习,感恩心是我们稚嫩心灵成长的源泉,更是源动力;随着年龄的长大,进入青春期后,我们的心灵里就会滋养出第二个家,这个家是一个人精神状态和心理状态中虚拟的一个港湾,那里面装满了坚强,装满了性格的坚韧,还有一些小小的空间可以装下成长、拼搏与奋斗所受到的委屈,所经历的迷茫,和一个人偷偷的,悄悄地擦拭下来的各种各样的眼泪;结婚生子了,我们就有了自己的第三个家,这个家是为一个新生命铸就的最原始的家,这个家需要夫妻共同来经营、来呵护、来创造,来相互的谦让、包容、担当和理解,和睦相处携手为孩子的生命成长营造出一个温情的港湾,这个港湾是温馨的,是风平浪静的,但是,在现实中,这个家绝对不是孩子的久留之地,因为,他的生命同样需要走出去经历磨砺、拼搏和奋斗,出路出路,走出去了,总是会有路的。困难苦难,困在家里就是难!只有不断的留恋、回味、感恩才能激发生命的动力,迸发成长的激情!
 人到中年后,都会渐渐地,渐渐的明白,一个所谓自己的家,是那种归心似箭的能够依偎在父母的膝下的一种感觉,重温父母唠叨的一种幸福,今世今生永远像个孩子似的来尽孝报恩陪伴父母,搀扶父母走向渐行渐老的生命旅程,而且还得耐心听他们絮絮叨叨、絮絮叨叨,口是心非地说自己的生活还能行,看他,不必常来;另一个所谓的家,是牵肠挂肚,操心不断的为儿女站在门口对他们的一次又一次的目送,并且依然挥挥手重复着一句口是心非的叮咛:“既然在外面奋斗,就不要想家!”然后就开始做漫长的牵挂与等待,神经质似的,习惯性的向着某个路口张望,再张望,像个孩子似的回味儿女最后转身时曾经回荡在耳边的那句话:我一定会常回家来看你们的!......
心海导航的原创文推荐阅读:
 
 
 
 
 
 又是一年春节,那些外出漂泊的人终于有个理由回家了吧。看着因旧年的末尾愈少使得背着大大小小包袱回家的人愈多,你的心里一定涌动着一份感动。倦鸟还知归巢,何况我也感从身受过那经许很多年身不由己的游子。家是什么?她是一轮弯月,陪伴着你度过每个孤寂的夜晚;她是广阔无垠的大海,容纳你的每一份小情丝;她又是有风掠过的深山,平静而安宁地等待着你的归来。过年了,想到父亲那越来越弯的背,你会不会也能泪流满面?“金窝银窝不如自己的狗窝!”不论你是多么的光彩熠熠,还是多么的贫穷破烂,家,始终是你最想回归的巢。这刻在骨子里的感情,若用文字表达,倒显得笨拙起来。所以很多时候文字在强大的感情面前是明显的软弱,唯有真切的体会,方有感触。
 

 家是一生的归宿。我们是那只飞翔的风筝,线在亲人的手中,让我们能够趁着温暖的风自由自在地飞。站在地下的,永远是那孤单的双亲,仰望着自家的儿女,风大时给我们怀抱,雨大时给我们遮挡,却不曾注意过自己,早已去了青春,白了双鬓。操心了一辈子的父母亲,你又岂能让他们再孤零零地吃着年夜饭?“老人不图儿女为家做多大贡献,一辈子总操心就盼个平平安安。”家,因父母的存在而变得浓墨重彩起来,因亲人的陪伴而变得生动起来,家是亲人用爱凝聚的大山,家是一种纯粹的奉献,有永远,有深深的爱。
 
 回家吧,听听妈妈磕叨一下街上的事,给爸爸讲讲近来的生活,跟妈妈去买菜做饭,跟爸爸下下棋。相信当他们听到你要回来时,一定是盼来盼去,希望时间快点过,希望你快快回来,又怕你在路上出事,又一直默默祈祷。当见到你的那一刻,也仅仅是一句“回来就好”。再是想尽法子做你喜爱的食物,越来越像小孩子,一切都听你的,你说那菜不好吃他们就不买,你说那衣服穿着暖身他们便毫不犹豫。他们就是这样,在你还小的时候给你一切保护,等你长大了,他们害怕自己成了你的负担,选择默默地为你遮风挡雨,选择无怨无悔地当你休憩的港湾。
 家,有足够的理由让你推卸所有不理由的理由飞奔回去,亦有强大的吸引力让你念到骨子里。过年了,回家跟亲人吃个团圆饭,一年难得的一次,不要让那远方的父母牵挂着,孤单着。想必你想到他们毫无生气地点着新一年的鞭炮也会难过得掉眼泪。虽是风筝,但也有飞累的一天,如果飞累了,请记得,过年要回家。
 你是否也茫然的躺在床上,看着有关春运的报道。脑海里依稀见到父亲略带弯曲的背影和母亲在电话里无奈低沉的自语:“哎,人老了,见一面少一面”。
 一种莫名的沉重在心头浮沉,包含着为人子女不孝的自责和隐藏在内心不想回家过年的难以表达的尴尬。
 
都说外面的世界很精彩,精彩中也有许多无奈,磕磕绊绊,转眼一年又一年!
 爸爸妈妈,回家过年吧,我今年成绩提高了,你们可以回家给我一个鼓励的拥抱吗?
 孤独的灯光,我望着门口盼了一天又一天,有你在家才叫过年!
 怀揣着理想,在外闯荡,我知道你想衣锦把家还!
 
美好的志向,男儿的坚强,酸甜苦辣不愿对人讲!
孩子,今年回家吗?家里做了你最喜欢吃的菜,爸妈等着你回家团圆!
 
回家过年吧,我知道你想衣锦还乡,可是家里的亲人只愿你平安健康。
 
回家过年吧,我知道你想为孩子奋斗出更好的生活,可是,请你不要错过他的人生成长!
 

 家,是我们每个人心灵温暖的港湾,亲人是我们最终的牵挂,父母老了,见一面少一面,而钱是一辈子也挣不完的,所以不管你是否成功或是还在打拼,收拾收拾行囊吧,就象歌中唱到的一样。有钱没钱,回家过年!
 
 
 
 
 
 
 
 
 

 
 
 
 
 
 
 【转载】为中小学生推荐的精神正能量与心灵励志书籍目录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妈妈,你会死吗?”这是我见过最好的答案
背井离乡的说说(精选195句)
人之亲情 爱情 友情
我的“人世间”|| 王 娟 :平平淡淡中的幸福
春节,让心灵在家的港湾里诗意栖息
什么是家?(说的真是太好了,催人泪下,句句在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