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四气五味

         中药,就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根据这个药物本身的偏性来调理,纠正人身的偏性的东西,很重要的,一定要是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这是前提条件。没有这个,你用大黄,那就是西医在用泻药,有了这个中医理论指导下,用阿司匹林来就是发汗解表的好药!它就是中药!

         第二个,所有的药物,都是具有偏性的!就是要靠这个偏性来纠正人身上的偏性。这就是《内经》里讲的,热者寒之,寒者热之!就是说,人身病性偏热的,我就得用寒凉药。人身病性偏寒的,我就得用热性药!我们今晚要讲的,就是中药的偏性,就是它的四气五味!其实这是它的本性,但我们用起来就认为它是偏性了。

         每一味中药就和人一样,不同的人有不同的个性,中药也如此,不同的药有不同的性味!那么什么是四气,什么是五味呢?四气就是指的中药的四种大的性质,那就是寒热温凉四气,也叫四性!其中,寒凉属一类,温热属一类,只是程度上有差别。凉次于寒,而温次于热。其实除了这寒热温凉外,还有一个性,那就是平!只是说了它平,但它其实还是有偏性的,就像人再性格好,还是会有脾气暴发的时候,还是会有它的底线,所以,一般讲药就是讲四气,也就是寒热温凉这四性。

         比如,肉桂,附子这些就都是热药,而桂枝,当归这些就是温药!在程度上是有差别的,就像32度的劲酒和62度的上好的衡水老白干似的,二者都可以有让你喝了晕头晕脑的功效,都可以让你发热,但是程度上是有差别的。而大黄,黄连这些就是寒性的药,而芦根,薄荷这些就是凉性的药!就像十度的天气和零下十度的天一般,都可以让人冷,但程度上肯定是有差别的。而这温热凉寒,对应的就是春夏秋冬!

           那么五味呢?五味就是指的药的五种味道!酸苦甘辛咸!五味还有两种味道,那就是淡味和涩味,但一般来讲这样的药也很少,就把淡味归于了甘味,把涩味归于了酸味。大家生活里也在说这些词语嘛,甘淡,酸涩。这有差别,但差别不大。

          那么这味古人是怎么来定的呢?第一,当然是药物的实际的味道,比如甘草它就是甘的,它就是甜的,比如,五味子,它酸,它的味道就是酸的。但还有一些药,它的味是根据它的功效来定的,比如葛根,古人都认为它味辛,但其实它是没什么味道的,粉粉的,但它有发散的功效,古人认为辛能发散,所以把葛根的味也定为辛。

        寒热温凉大家好理解,不怎么要说,这就是你有热证,当然得用寒药,有寒证,当然得用热药,你热的程度深点就得用寒药,你程度浅点就用凉药,你寒得程度深点就用热药,你程度浅点就用温药。这个没有什么好说头的。要说的,就是五味!

         那么这五味到底有什么作用呢?古人是善于总结的,总是言简意赅,它们总是能发现一些规律性的问题!这就是道!用药之道!治疗之道!那么《内经》上怎么说的呢?《内经》的《至真要大论》里就讲到了,辛散,酸收,甘缓,苦坚,咸软!就是凡是药物味辛的,那它就是发散的作用,比如一些解表药,桂枝,麻黄,薄荷,等等,它就是因为味是辛的,它才有发散的作用,才有解表的作用,才能发散风寒,或者风热。桂枝麻黄辛而温它就能发散风寒。薄荷,连翘辛而凉它就能发散风热。辛味除了能发散外,还有有'行'的作用,比如桂枝辛温,它除了发散风寒外,它还能通经脉,木香是辛温的,它还能行气,川芎是辛温的,它还能行血!就是凡是辛味的药,这是能散能行的!

         而酸的药,刚刚讲了,包括涩的药,它是能收能涩的,比如五味子味酸它就能止汗,五倍子味酸它就能止泻,能止汗!就是因为它味酸所以它能收涩,能止一些往外面跑的东西。所以,酸能收能涩。

         而甘缓,当然刚刚也讲了这是包括淡味的,它是能补能和能缓的,比如人参味甘它能补气,甘草味甘它能调和诸药的药性,还能解毒,我们讲过的,芍药甘草汤它就能缓急止痛,所以,凡是味甘的,它就能补能和能缓!所以,很多女性痛经的时候它喝点红糖水会好点,就是因为红糖水它是甘的,它是甜的,第一,它能补,可以补血,可以安慰子宫;第二,它能和;第三,它能缓;所以它有一定的止痛效果!如果是寒性的,那就加上生姜,就成了经典的姜红茶!

        而味苦,它是能泻能燥,能坚能降的!比如大黄,苦寒之品,它就能泻这个不要讲,它是往下的,所以它能降,而黄柏,它也是性味苦寒的,它就能坚能燥,黄柏可以清热燥湿,它就能燥,清了热了,它就减少了热对阴津的损伤,这就是能坚,能坚守阴分不被热所伤!比如杏仁我们药用的是苦杏仁,那它就因为味苦,它能降,降什么呢?降肺气而止咳。

最后,咸味能下能软坚,比如芒硝它是咸的,就能通便,牡蛎它是咸的它就能软坚散结,可以治各种结节,不管你是甲亢也好,还是乳腺增生也罢还是子宫肌瘤也好,只要有结节的,用上牡蛎它就是一把好手!所以,咸能下能软坚

       所以,就是一段口诀了。酸能收能涩,苦能泻能燥能坚能降,甘能补能和能缓 ,辛能散能行,咸能下能软坚!再记住涩附于酸,淡附于甘就可以了!只要记住了这口诀,你拿药一尝你就能大概知道它有什么样的作用了。所以,很多人讲中药的作用是尝出来的,是又对又不对。确实尝味道很重要,尝一下就能知道它的大概功效,但它的功效又不全是尝出来的!还有其它的方法去知道它的功效!

         所以,大家一定要牢牢记住今晚讲的这么简短的一些话!真的太重要了,这才是真正的心法,记住了这个,你才能理解为什么一味药可以用于那么多的病症,这才是中医中药的魅力所在。

         只要用得对!比如我最喜欢用麻黄,我从来不记它的功效的,我只要记得它是辛温的就可以了,再记得它是味辛能散能行就可以了。所以,我用麻黄,你外感风寒了,我也在用,我用它解表散寒嘛。你感冒水肿了,急性肾炎了,我一样也是用麻黄嘛,麻黄味辛我可以散,可以使这水通过发散通过发汗的方式出去,还可以行嘛,可以使这水通过运行从小便出去嘛。你荨麻疹了,只要判断有寒,我一样可以用麻黄嘛,你这血一寒,起疹子了,我用这麻黄,它味辛,它能散能行的,散一下血寒,行一下不行的血,它就好了嘛。你一直怕冷得厉害,面色发黑,我就用麻黄附子细辛汤嘛,我麻黄味辛,能散能行,我可以散除陈寒,我可以温行经脉的嘛。你肛门旁长了一个肛周脓肿,我判断是阴疽的,我一样可以用麻黄嘛,用阳和汤嘛,我麻黄能散能行的,我散一下这里的郁结之气,散一下这郁结的血,你这血就不堵在这了,你这痈疽也就疽不起来了嘛。还有很多很多,随便你怎么便,只要需要这个要散要行的,我用上这味辛的药就是错不了。

        所以,中药的功效是无穷尽的,讲是讲不完的,你记住了这些,它就可以无限地发散了。

         刚刚讲了,它的功效除了和这个性味外,还和其它的因素有关嘛,比如归经,它止咳平喘是因为它入肺经嘛,它治的咳嗽就是外感风寒,导致肺气不降而咳,它入肺经,而且能散外寒,所以它能止咳平喘!

          我们在接下来会讲到归经的,但今晚就是讲性味哈!

          所以,这就是道!这就是心法,这是规律性的东西,大家记住了这个,就能理解很多很多的问题。就可以无限地发散下去,而不是去记它死的功效。所以随便拿一味药来,我可以讲出它很多功效,很多人一听,哇,你太厉害了,可以记住这么多,其它真不是,我就记住了这些简单的东西,我喜欢动脑子,可以无限地发散下去的!

           对,你们只要记住了那味药是什么性味,比如麻黄辛温,大黄苦寒等等这样的东西,你就可以去分析它的作用了!这不是我找到的规律哈!这是古人找到的,我们弱爆了!

再有就是传统中医最讲究配伍!那怎么配伍呢?我刚学中医的时候,我治过的一个最小的孩子,五个月,肛周脓肿,那会是大年初三抱到我家来的,我爸看孩子还太小,也大过年的,不怎么愿意让我接手,但我还是看了,就是用的阳和汤,效果好得很,医院没有任何办法,只是说只能手术,但孩子太小又不能手术,他们也没办法,这就是诊断学得好,中药学得好。

            我刚学中医的时候,我就喜欢去我姐的理发店,整天拿他们的各种染料来做实验,这就是五行嘛,木火土金水,青赤黄白黑,这五种最基本的色,你把它两种或者多种配在一起,按照不同的比例去配,它就可以产生无穷尽的颜色!所以,中国传统的美术是最动人的!!用简单的色调可以画出美妙的境界!

这用药也是一样的,这五种简单的味道,用不同的味道来就可以配出新的味道,就可以产生新的作用!所以,一个中医如果炒出来的菜不好吃,那肯定水得很!这么简单的辣椒,就是辛味的嘛,这么简单的盐,它就是咸味的嘛,这醋它就是酸的嘛,等等。这就么简单的几个味道相配都弄不好,炒不出好味道菜中医肯定开不出好的药!搞出来的猪脚都不好吃的,那中医肯定也水得很。这是真的,我经常讲的,挑水砍柴,做饭,都有大学问,都是大修行!

刚刚讲的,那就是第一句心法。接下来就要跳到第二句了。

          《内经》里又讲了,辛甘发散为阳,酸苦涌泄为阴,咸味涌泄为阴,淡味渗泄为阳!这就是讲的配伍的精髓了。这就是配伍的精髓了,就是说的,不同味的东西组一起,就能产生新的一个作用。

          辛甘发散为阳!比如治疗风寒表实证的经典的方,那就是麻黄汤,用药很简单,麻黄,桂枝,杏仁,甘草。麻黄,桂枝就是辛的嘛,甘草就是甘的,这味辛的药和味甘的药配一起,它就能产生发散的作用,往上往外的作用。往上往外,我们讲过的嘛,这就是阳。所以,辛甘发散为阳!

           这上面的这口诀,我说是配伍的精髓,因为我就是这么用的哈,但也可以是单个的作用。比如,酸苦涌泄为阴,你可以理解为,酸涌泄为阴,苦涌泄为阴,酸苦一起用则涌泄为阴!

            现在来讲酸苦涌泄为阴,比如我讲过的,我很喜欢金元四大家里的攻邪派的祖师爷,张子和同志。他就最擅长用吐法!张仲景用瓜蒂散来吐,因为瓜蒂极苦,这就是苦能涌嘛。张子和同志呢?他治病用吐法就多了。但他最喜欢用的就是酸水,就是陈年坛子里的酸菜水!蕺菜水,你喝着你就想吐!我觉得很高明。这就是他老人家也擅长用这个酸能涌的功效!而苦呢?大黄嘛,苦寒之品,它是可以泄下的,所以,苦能泄能下。这酸苦是可以涌泄的,它是为阴的。这而这味咸可以涌泄为阴,这个刚刚讲过它可以下就是泄的意思,而能涌这个我想大家可以去试一下,你喝一口浓盐水试试,看想不想吐。

           而淡味能渗泄为阳!比如中药里讲味淡的,首推的就是这么些药嘛,比如什么茯苓啊,薏米啊,山药啊,都是味淡的嘛。它味淡能就能渗水利湿。

          你看看,大家讲到除湿,就会想到薏米的。就是因为它味淡,它才能渗水利湿。这和其它的燥湿什么的是不一样的路子哈。

这是今晚要讲的四气五味!

          接下来的晚上就要和大家分别讲中药的归经、中药的升降沉浮、中药的补泻、中药的有毒无毒。

          知道了这些东西,你只要记住了这些,这千变万化的作用就随便你去想了,你也就能理解了。

好了,今晚的内容就到这了吧,讲的不多,其实就那两段话!好好记着就可以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药取效的道理到底为何?
怎么记忆中药的性味归经作用?
【引用】中药性能的核心—四气五味
中药的五味在临床应用中的意义
中药五味的功效:1.酸味药——收、敛;2...
中药五味的功效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