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这种酱油伤肝伤肾不健康?选购时认准几个关键词!快速避开雷区

我是大医生,和我一起学健康,涨姿势~


酱油,是我们最常见也是食用最多的调味品之一 。但关于它的一些传言也骇人听闻,说它致癌、伤肝伤肾、让皮肤变黑……究竟孰真孰假?

一、关于酱油的“奇葩”传言

1、生吃酱油会致癌?

说酱油致癌,主要是指酱油中的焦糖色素含有4-甲基咪唑,对人类是可能或可能致癌物。

但其实,目前尚没有证据表明酱油4-甲基咪是人类致癌物,况且,不是所有酱油都含有4-甲基咪。

专家表示是否会致癌还要看摄入的量、种类等多种因素。而焦糖色素作为合法的添加剂,在制作过程中用量非常有限,含量不超过200毫克/千克,毒性几乎是可以忽略不计的。

所以只要是正规的酱油,正常食用都是安全的。

2、没有代码的酱油会致癌?

网传“ 根据国家卫生部门公布:国家标准的粮食酿造酱油有国家标准代码,酿造酱油代码为 GB18186。凡没有这个代码的酱油,都是化学黑焦糖勾兑产品,食用后使人患上肝癌!”

国家卫计委辟谣。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的规定,我国标准分为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和企业标准四类

酿造酱油的国标是GB18186,这类标识意味着是符合国家标准的酿造酱油;SB10336是配制酱油的行业标准,可以安全食用;在省、自治区、直辖市范围内可以制订地方标准,地方标准标准号的开头是DB;企业标准的标准号第一个字母是Q。

任何一个标准只要合法,经过备案的都可以标注,也可以放心食用。

3、吃酱油会变黑?

皮肤的颜色是由一种叫“黑素”的物质决定的。它主要是由“黑素细胞”利用“酪氨酸”这种氨基酸,经一系列复杂的反应而生成。虽然酱油中也有“酪氨酸”,但食物中酪氨酸含量较少,对肤色几乎没有影响

同理,皮肤有了伤口以后,也不用担心吃盘酱油炒饭就会出现色素沉着了。



二、选购酱油有技巧

网传伤肝伤肾的酱油是勾兑酱油,是一些不法商家为了节约成本,利用化学物质勾兑出的酱油,以次充好,长期食用确实会影响肝肾。那我们该如何买到一瓶安全的酱油呢?

1、佐餐or烹饪

购买酱油时,应该看看标签上标明的是佐餐用还是烹饪用,这两者的卫生指标是不同的。

凉拌酱油又叫佐餐酱油,是可以直接入口,主要用途就是凉拌,卫生指标较好;

烹饪酱油不能直接入口,必须加热,只能用于烹饪炒菜用。

2、酿造or配制

按照国家标准规定,所有酱油产品,都会在包装上注明是酿造酱油还是配制酱油。这两种酱油可是天差地别的:

酿造酱油:是用大豆为原料经发酵制成,有国家标准(GB18186-2000)的严格规定。我们平常吃的生抽、老抽都属于酿造酱油。

配制酱油:配制酱油分两种。一种是用“水解蛋白液”(即一种叫“氨基酸液”的)调制成,如果加工技术不完善,水解蛋白过程中可能会产生有害物质;另一种,则是混入一些酿造酱油原汁,经过调制而成。

相比之下,更推荐选用酿造酱油。

3、看“氨基酸态氮”的指标

酱油好坏(营养和质量)主要就取决于“氨基酸态氮”的含量。

一般来说,“氨基酸态氮”含量越高,则酱油品质越高,鲜味也就会越浓。根据这个指标,酱油可以分为不同的等级:

◎ 合格酱油:“氨基酸态氮”含量不得低于0.4克/100毫升;

◎ 特级酱油:“氨基酸态氮”含量能达到0.8克/100毫升之高。

因此,在挑选酱油时,尽量选择“氨基酸态氮”含量高的。

4、看配制原料

酱油的发酵原料主要有大豆、豆粕、小麦以及麸皮。

相比之下,使用大豆和豆粕对于酱油的品质影响不大;小麦当中的糖类物质更加丰富,所以在后期发酵过程中也会使得香气更加浓郁;麸皮成本较低,味道适中。

所以,购买酱油,建议选择以“大豆和小麦”为原料的产品。

【酱油分辨小妙招】

品质好的酱油颜色呈红褐色或棕褐色,有光泽;倒过来均匀摇动时,会产生较多的泡沫,细腻且丰富,不易散去。酱油本身仍澄清,无悬浮物,无浮沫,同时有挂壁现象。


三、不同酱油怎么吃?

市场上的酱油品种琳琅满目,往往看花了眼,酱油之间又有什么区别呢?

1、生抽

生抽颜色比较淡呈红褐色,用于提鲜。用法主要是蘸食、生拌、调汁、做汤、凉拌等。

2、老抽

老抽或者酱油主要的用途是上色,本身比较浓厚,一般会添加焦糖色素。主要用来做色味较重的菜色,比如红烧菜肴、焖煮、卤味等。

3、铁强化酱油

铁强化酱油,是继食盐加碘后的又一国家营养改善项目,包装上应有明确的“铁强化”标志及含量。

补铁是现代食品营养中的一个重要方面。数据表明,铁强化酱油对预防人群缺铁性贫血有一定效果。而且,酱油因为使用面广,每日摄入量较低等特点,使得铁强化酱油预防缺铁性贫血既方便又安全。

【提醒】不能为了增加铁的摄入,而盲目增加酱油的食用量,补铁还可以通过其他来源,如适量多食用动物血、动物肝脏等。

4、风味酱油

超市里还有很多草菇酱油、海鲜酱油等品种,但其在营养价值上跟普通酱油没有什么区别,只是添加了一些食品添加剂或者极少的草菇汁等提取物,使酱油吃起来有特殊的风味而已。购买这类酱油只要选择自己喜欢的口味就可以了。


四、吃酱油的学问

了解了怎么区分酱油,日常食用酱油也有需要注意的地方。

1、这些人要少吃

酱油既含有氯化钠,又含有谷氨酸钠,还有苯甲酸钠,是钠的密集来源。所以,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等人应少吃酱油,炒菜时更应少放。

2、这些人要禁吃

部分人在服用治疗血管疾病、肠胃道疾病的药物时,吃了酱油烹调的菜肴时可出现恶心、呕吐等症,这类人在服此类药物期间就得禁止食用酱油了。

3、控制用量

酱油中一般含盐量较高,一白瓷勺(10ml)酱油中就约有1.5—2g盐了,而成人每天盐的限量是6g。因此,用酱油也要注意控制量,以免钠盐摄入超标。

4、储藏技巧

酱油应该放置于阴凉、干燥处存储,要避免与空气接触;为了有效防止酱油发霉长白膜,可以往酱油中滴几滴食油或放几瓣去皮大蒜。当然,最好是尽量购买小瓶装的,用完及时把瓶口的残留擦干净,并放在阴凉处。


——

喜欢我们的文章记得点赞、转发、收藏

有什么想说想问的可以在评论区留言

大医生会及时为你解答

——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酱油瓶上两个字很重要,吃了这么多年的酱油,一直都被忽悠了
买酱油一定要谨慎,不是越贵越好哦,以后看好标签上这几个字再买
​ 酱油是“害人油”,不仅有毒还致癌?不敢吃酱油的看看吧
酱油瓶上这两个字很重要,可惜90%的人都忽略了它!以后千万要看准再买!
注意!你吃的这些酱油都不能叫酱油,这些醋也不能再叫醋了
酱油品种天花乱缀,其实'万变归宗'质量就看瓶上“俩字” | 行家出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