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湿疹、痘痘、座疮、荨麻疹等皮肤病,咱老百姓有验方

湿疹、痘痘、座疮、荨麻疹等皮肤病,咱老百姓有验方

1、湿疹、风疹,皮肤痒,明代古籍中的经典方

湿疹、风疹、尊麻疹、皮炎、挤疮等皮肤疾患,属于风热或风湿证型者,常见皮肤痒,夜间严重,抓破后有渗液,疹色红,有热感,严重者遍身云片斑点,苔白或黄,脉浮数

临床可参考明代医家陈实功在《外科正宗》中的治风剂→消风散(治风湿浸淫血脉,致生疮,痰痒不绝,及大人小儿风热瘾疹,遍身云片斑点,乍有乍无并效)。

【方解】

荆齐、防风:疏风透表、开泄膝理、胜湿止痒,痒自风来,止痒必先疏风,荆芥又善祛血中

牛芳子、蝉蜕:疏风透表、开泄膝理,解郁滞肌肤之风毒而止痒

苍术:散风胜湿

苦参:清热散风燥湿

木通:渗利湿热

石膏、知母:泻郁热、除烦,风易化热

当归、生地黄、胡麻仁:养血滋阴、凉血化瘀,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且防辛燥渗利之

品耗伤阴血

生甘草:清解热毒,调和全方

全方合用,上疏下渗,内清外解,使风得散、湿得化、热得清,血脉调和,痒止疹消。

【临床应用】

本方适用于湿疹、风疹等皮肤疾患,属于风湿、风热类型者。方中石膏应先煎。有医家提出,用栀子替换石膏,意亡仁替换木通,更为方便,且有yao食同源之义。供大家参考。

!!【注意事项】

请在临床医师指导下,辨证应用。服用期间,忌食辛辣、油腻、鱼腥、烟酒、浓茶

2、痘痘、座疮,清代医学教科书中的经典方

【适用人群】

各类皮肤病,如痘痘、座疮、脓肿、斑疹、疗疗、痛宜、脓疡等,症见红肿热痛、坚硬根深者。

【证选方】

上述情况可辨证为火热之毒蕴结肌肤,常由饮食辛辣油腻等因素,致内生积热引起。临床可参考一乾隆年间政府组织编辑的大型综合性医学教科书《医宗金鉴》中的清解热毒经典方:五味消毒饮

【全方释义】

金银花:清解热毒,清宣透邪,善清上焦肺胃之火

蒲公英:清解热毒,消痛散结,渗湿利水

野菊花:清解热毒,消痛散节,消肿除疗,善清肝胆之火

紫花地丁:清解热毒,凉血消痛

紫背天葵子:清解热毒,排脓除疮,消痛化宜,消肿散疗,善清三焦之火

【使用方法】

若能四诊合参,准确辨证为实热毒邪栾滞肌肤,则可口服本方。

若不能准确辨证,或平素脾胃虚弱患者,可等比例扩大剂量,改为水煎后外洗、外敷。

【临床应用】

本方亦可用于蚊虫叮咬后的红肿痛痒,外用,效佳本方用于痘痘、座疮等,常合并仙方活命饮。

3、湿疹,亲测好用的外洗外敷方

近期常遇湿疹患者,临床表现多为:皮肤痒、有渗液、反复发作

今天为大家分享的,是我近期常给患者开的,一个祛湿通络、散风止痒的外洗或外敷方。用于湿疹,多数患者反馈效佳

【全方释义】

苍耳子、地肤子、白鲜皮、苦参:清热燥湿、散风通络、凉血解毒、杀虫止痒。

蛇床子、艾叶、川椒、徐长卿:温经通络、散风止痒、解毒消肿、化湿缓痛

【使用方法】

每剂可使用3-5天。

外洗:水煎,温热时外洗患处。再次用时需加热。

外敷:混匀打细粉,醋调成泥,致密纱布覆盖,加热后外敷(外敷期间用烤灯照射保持恒更佳)。每次敷后放凉,再次用时,再次注醋,加热外敷。

【注意事项】

本方为清热燥湿之品,干性湿疹不宜使用。

4、红斑、痘痘、座疮,皮肤科老专家的外用方

【适用人群】

红色的:斑、痘、疮、疹、癣。偏于上半身或全身散在分布,部分患者可见鼻部暗红或紫红,甚则肥厚变大舌暗红、有瘀斑,脉弦涩

【辨证选方】

上述症状,临床可辨证为血热瘀毒、郁阻肌肤。合可参考近代皮肤科名医赵炳南老先生,在其《赵炳南临床经验集》中记载的红斑性皮肤病验方一凉血五花汤。

【全方释义】

红花:调气、行血化瘀

鸡冠花:疏风行血、凉血止血

凌霄花:凉血泻热、化瘀

玫瑰花:调气、行血化瘀

野菊花:清热疏风、散毒消肿

【临床应用】

本方常用于病在上半身或全身散发者,发于初期者效更佳。偏于下半身,可辨证应用赵老的凉血五根汤(根性下沉,花性轻扬)。

【注意事项】

本方可口服,但因其性质寒凉,务必辨证为血热瘀毒证型,才可口服。若不能准确辨证,建议外用(图中为一日的用量),以免方不对症,损伤胃阳或延误病情。

【外用方法】

外洗:水煎,每天外洗数次。每次先加热药液,保持药液温热外洗患处,或放入喷瓶中喷洒患处。

外敷:混匀打细粉,醋调和成泥,致密纱布包裹,温热时敷患处。每天数次,每次20-30钟。

5、荨麻疹,亲测好用的经典古方

【适用人群】

近日接诊数位某麻疹患者,症见:皮肤癌痒,皮肤可见大小不等、形态不规则的扁平bao,严重者融合成大片。

【辨证选方】

可辨证应用《伤寒论》中,适用于湿热内蕴、阻滞肌肤经络的经典方一麻黄连翘赤小豆汤。

【全方释义】

麻黄、杏仁、生姜:辛散解表、宣发郁热

连翘、桑白皮、赤小豆:清肺祛湿、清解热毒

大枣、甘草:调和中焦及全方

全方宣通表里,清泄湿热,表解里和,症状自除。

【临床应用】

近日遇某麻疹患者,常用此方加减,效佳。本方亦可辨证加减,应用于湿疹、皮炎、癣、疮等,症见痰痒、渗出、水疤、糜烂者。

【注意事项】

请在临床医师指导下,四诊合参,辨证应用。图中为一日的用量,若不能准确辨明证型,可改为外洗患处。

图文演绎养生、健身、治未病知识,往下戳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艾灸才是止痒良药,湿疹、荨麻疹、皮肤瘙痒 统统一扫而光
横扫荨麻疹、湿疹、皮肤瘙痒等皮肤病,名方消风散不可不知
皮肤病的中医治疗体会
湿疹、荨麻疹、皮肤瘙痒,血虚风燥怎么办?
皮肤病的中医治疗
湿疹,荨麻疹,几款经典皮肤病用药介绍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