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10元一斤的野菜茵陈蒿,能退黄疸,久食轻身益气,耐老,面白悦

茵陈

来源产地

《本草经集注》陶弘景

生太山及丘陵坡岸上。五月及立秋采,阴干。

今处处有,似蓬蒿而叶紧细。茎,冬不死,春又生。惟入治黄疸用。《仙经》云:白蒿,白兔食之,仙。而今茵陈乃云此,恐是误尔。

《中药大辞典》

为菊科植物茵陈蒿的幼苗。春季幼苗高6~10cm时采收,除去老茎及杂质,晒干。

生于山坡、路边。全国各地均有分布。

性味功效

《神农本草经》

味苦,平。主风、湿、寒、热邪气,热结黄疸。久服轻身,益气,耐老。

《本草经集注》陶弘景

味苦,平、微寒,无毒。主治风湿寒热邪气,热结黄疸。通身发黄,小便不利,除头热,去伏瘕。久服轻身,益气,耐老,面白悦长年。

《本草经解》叶天士

气平,微寒,味苦,无毒。主风湿寒热邪气,热结黄疸。久服轻身益气,耐老,面白悦,长年。

归经

《长沙药解》

归脾、膀胱经

别名

绵茵陈

《神农本草经》

茵陈蒿

《中药学》 凌一揆主编

茵陈蒿 (《本经》)

【性味归经】苦,微寒。归脾、胃、肝、胆经。

【功效】清利湿热,退黄疸。

【应用】用于黄疸。茵陈蒿苦泄下降,功专清利湿热而退黄疸,凡湿热薰蒸而发黄者,每用为主药。可单用一味,大剂量煎汤内服;亦可配伍大黄、栀子,即茵陈蒿汤;若小便不利显著者,可配伍其他利湿药,如茵陈五苓散;若属寒湿阴黄,须配附子、干姜等温中药,如茵陈四逆汤。

此外,本品亦可用于湿疮瘙痒,流黄水,乃取其清湿热之功。可煎汤内服或外洗。

【用量】1030g。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致效老师说萆薢,茵陈蒿汤
​当代中医师灵验奇方真传——加减茵陈蒿汤治小儿甲肝
茵陈蒿汤治疗 “ 黄疸 ”还需合它说起茵...
茵陈蒿汤
每日一味中药
治黄疸的3条主方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