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暑伏,热的不行了,采点香薷最解暑气

  香薷

  来源产地

  《本草经集注》陶弘景

  处处有此,惟供生食。十月中取,干之,霍乱煮饮,无不差。作煎,除水肿尤良之也。

  《中药大辞典》

  为唇形科植物海州香薷的带花全草。夏、秋季采收,当果实成熟时割取地上部分,晒干或阴干。

  生于山野。分布辽宁、河北、山东、河南、安徽、江苏、浙江、江西、湖北、四川、贵州、云南、陕西、甘肃等地。

  

  性味功效

  《本草经集注》陶弘景

  味辛,微温。主治霍乱腹痛吐下,散水肿。

  《雷公炮制药性解》李中梓

  味辛,性微温,无毒,入肺、胃二经。主下气,除烦热,定霍乱,止呕吐,疗腹痛,散水肿,调中温胃,最解暑气。

  香薷性温,其除热解暑之功,何若是其着也!不知炎威酷暑,则脏腑伏阴,胸腹有凝结之忧,而皮肤多蒸热之气,得香薷之辛以散之,温以行之,伤暑之证,从兹远矣。

  

  《本草经解》叶天士

  气微温,味辛,无毒。主霍乱,腹痛吐下,散水肿。

  香薷气微温,禀天初春之木气,入足少阳胆经;味辛无毒,得地西方燥金之味,入手太阴肺经、手阳明大肠经。气味俱升,阳也。

  夏月湿热之气,郁于太阴阳明,则挥霍扰乱而腹痛吐泻矣;其主之者,温能行气,辛可解湿热也。肺者相传之官,主通调水道,下输膀胱;香薷味辛润肺,所以主散水肿也。

  

  《中药学》 凌一揆主编

  香薷 (《别录》)

  【性味归经】辛,微温。归肺、胃经。

  【功效】发汗解表,和中化湿,利水消肿。

  【应用】

  1.用于夏季乘凉、饮冷或外感风寒、暑湿,而致发热、恶寒、头痛、无汗及腹痛、吐泻等证。本品外能发汗解表,内能化湿和中。常与扁豆、厚朴配伍,如香薷散。

  2.用于水肿,小便不利等证。本品能发越阳气,通利水湿。单用或与白术配伍,即薷术丸,对脾虚水肿患者尤能散水和脾。

  【用量用法】310g。利水退肿须浓煎。

  【使用注意】本品发汗力较强,表虚有汗者忌用。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香薷(历代本草汇言)
解表药·发散风寒药之香薷 | 中药知识
香薷
辛温解表发汗行水的——香薷
背熟了中药性能歌,也就进了中医门2
大腹皮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