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这条路,30万人修筑,2000多人牺牲!

1952年11月,新中国的铁路建设者们开始着手成昆线的设计工作。在前期实地勘测过程中,著名铁道工程专家蓝田带着年轻技术人员,翻高山、越深沟、过栈道、跨吊桥、攀登悬崖绝壁,最终筛选出东线、中线、西线三个方案。

会审方案时,当时援华的苏联专家坚持选择中线,他们认为,中线最短,地势相对平坦,工程难度小,而西线方案沿途地质结构极其复杂,是修建铁路的禁区,不能考虑。

中方专家则认为,西线沿途自然资源丰富,人口多,社会经济亟待发展,该方案政治、经济意义重大。

图:成昆铁路东线、中线、西线三个方案

1954年7月,南京大学地质系师生在川滇交界踏勘,他们发现这里蕴藏丰富的煤、铁和有色金属资源,而此地正好处在三个设计方案的西线。

周恩来总理召集各部门专家反复研究,最终定下了西线方案。

01

1958年7月,成昆铁路正式开工,铁路修建工作在时断时续中缓慢进行。

20世纪60年代前期,国际局势出现新的动荡,中国周边形势也逐渐紧张,毛泽东发出成昆线要快修的战斗号令。

随后,30万修路大军跋山涉水,从四面八方以最快的速度开进工地,一场筑路大战在千山万水间打响了。

然而,成昆铁路沿线地形、地质条件复杂,地势险峻,工程难度极大,特别是沿线的隧道施工。

以全线最长,海拔最高的沙木拉打隧道为例,塌方、断层、涌水等地质灾害层出不穷。此外,放炮过后的烟尘严重影响洞内测量工作。

王永国 中国中铁二局原工程师:

道坑只有那么大,一会儿运渣的车来了,你得赶快把仪器挪开,车走了以后再把仪器安上,就这样子反反复复,安仪器,拆仪器。

1964年以后,成昆铁路建设全线展开了大会战。

会战初期,很多地方还不通公路,工人们硬是沿着便道把各种装备扛上了山。山上建起了发电站,隧道排水、通风问题才得到根本解决。

1966年11月,隧道主体工程完工。为了打通这条仅仅6千米多的隧道,施工队伍前后用了8年,136名建设者付出了宝贵的生命。

1970年7月1日,成昆铁路建成通车。

铁路建成了,各路大军先后撤离,沿线留下了一座座烈士陵园,长眠着2000多名烈士。对这群为国家奉献生命的年轻人来说,火车的汽笛声是最好的告慰。

02

依托成昆铁路,攀枝花钢铁厂和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相继建成,为中国接下来的经济发展与国防建设打下了坚实基础,同时铁路也影响和改变了西南地区数千万人的命运。

随着经济的发展,单线双向运营成昆铁路的运力已不能满足客货运输需要。

从2010年开始,成昆铁路复线施工逐渐展开。2016年,一支铁路建设大军重返大凉山,在距沙木拉打30千米的小相岭展开施工。打通20余千米的小相岭隧道,成昆铁路复线就全线贯通了,并且可使成昆线缩短70千米。

当年的铁路设计者也想到了这一方案,但以当时的设计、施工的技术,还无法打通小相岭隧道,所以只能选择隧道较短,但线路曲折的沙木拉打方案。

今天的这支建设队伍在一大批自动化、智能化国产高端装备的助力下,将打通小相岭,实现老一辈的夙愿。

在这支筑路大军中,有一位名叫母永奇的年轻人,他的外公韩礼芳1965年7月投身成昆铁路建设,后来在工地上牺牲了。由于当时通讯不畅,家人一直不知道韩礼芳在哪里牺牲、埋在什么地方。在随后的50多年里,全家几代人苦苦寻找,一直没有结果。

图:新成昆线的建设者盾构主司机母永奇

2017年清明,母永奇和同事来到工地附近的一座烈士陵园,祭奠修路牺牲的先烈。他在陵园墓碑上,发现了一个和他外公一样的名字。

经家人确认,这正是他苦寻多年的外公,当年修建沙木拉打隧道时牺牲。

今天的母永奇也选择了隧道,而他的掘进装备已不再是前辈们手中的钢钎、铁锤。作为盾构主司机,他常年驾驶着“钢铁巨龙”,“遁地穿山、翻江过海”,穿梭在隧道建设第一线。

盾构机数百米长,10多米高,拥有5万多个零部件,集液压、机械、电气等十几个大的系统于一身,是当今隧道施工的利器。

图:大国重器盾构机

随着以盾构机为代表的一大批自动化、智能化国产高端装备的引入,有力助推了我国交通设施的大规模、高质量建设。

从1894年山海关造桥厂诞生,几代中国交通人从蹒跚中起步,他们逢山开路、遇水架桥,披荆斩棘,走过了风雨征程,推动和见证了中国铁路建设和民族工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巨大飞跃。

如今,中国建成了全球最大的高速铁路网、高速公路网、世界级港口群,航空航海通达全球,综合交通网突破600万公里。中国建成了交通大国,正在加快向交通强国迈进,交通成为中国现代化的开路先锋。

转自国家记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修这条铁路,为何没采纳外国专家的方案?
成昆线上,祖孙三代的隧道梦
成昆铁路
中国最壮美的成昆铁路线——上世纪铁道兵三次铁路大会战之二
一张老照片就是一段激情澎湃的岁月之一
詹天佑修建的京张铁路下 又惊现超级工程 2019年10月05日 07:00:00 来源:央视财经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