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探析“非遗”时代潮汕英歌的价值面向与发展
userphoto

2023.03.15 广东

关注

引言

民间美术是一种由于民间信仰、人生仪礼、岁时节令、日常生活等需求而形成的一种美术,是人们在生活中积累的一种集体智慧,世世相承,其背后有一整套社会历史文化的脉络。

民俗舞蹈是民俗文化的一种主要形式,在民俗生活和民俗文化中得以发展。民间歌舞伴随着时间的推移,其自身的社会性作用也在不断地改变。

在特定的历史阶段,由于传统的上层阶级忽略了下层的文化,民间歌舞艺术往往处在“文化的边沿”状态。

中国近百年来的快速变化,几场针对民间文化的镇压活动在全社会形成了一种蔑视和排挤民间文化的风气。

这些忽略导致了一些民间舞蹈在改革、开放的浪潮中很快失去了自己的历史回忆,并产生了一场普遍的传承危机。

在这种情况下,中国于2004年参加了教科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

“遗产化”民间歌舞是何等模样,又将走向何方?这是我们所关心的事情。中国十年的非物质遗产之旅,引起人们对“本真性”的一系列探讨和思考。

在传媒日趋成熟的时代,民间舞蹈这一本土文化,以“非遗”的名义走上了更为广泛的公众视线,它将如何对民间歌舞的传承生态产生影响?

以潮汕英歌为例,探讨民间民间美术在当地的发展过程及多元存在状况。

本文指出,民间舞蹈的职能取向是在持续地进行着变化。民间舞蹈是我国的一项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它的发展呈现出多层面的发展态势,应当回归到我国的历史背景下来审视。

民间舞蹈的多样性继承有着重要的积极作用,而其核心是传承人的自觉意识。因此,我国环境资源的保障应该着眼于构建良好的教育环境和良好的发展环境。

英歌在潮汕的发展历程

英歌,又叫英歌舞,是在广东省潮汕和福建漳州一带盛行的一种民间民间舞蹈,在普宁和潮阳一带最为盛行。

对于英歌的由来和演化,学者们众说纷纭,隗芾提出,从来源上看,英歌是一种古老的祭祀傩礼,其主要理由如下:一是其“驱鬼逐疫”的作用;二是对傩戏的演变,除少数梁山英雄的形象之外,其余均为鬼脸。

三是头巾与鬼脸相似,手握蛇头,而闽地的祭祀活动则以蛇为主要祭祀对象;四是祭祀用的声音,从艺人的呼喊到演奏的乐曲,都体现了上古祭祀和驱邪的程序;五是英歌的“伯公”和“伯婆”类似于傩舞中的傩公和傩母;六是传统的英歌手持桃木刀,带有道教的降妖之意。

从以上的零星资料来看,英歌起源于上古时期的神秘傩仪式。

1.游移于主流话语边缘

潮汕在文化上具有“亲闽疏粤”的特点,与闽南一带的习俗有异曲同工之妙。

闽南民间的迎神赛会、民间小戏、传奇小说、游艺和武艺等,往往被当作是一种落后的习俗和社会问题加以批判,而这种东西,就是我们后来称之为“民俗”的东西。英歌是一种被传统文化忽视的“乡野游艺”。

英歌作为一种地方性的娱乐艺术,其艺人多以年轻力强、有功夫基础,往往与民俗游神的活动相伴而生,自然而然地就被边缘化了,另一方面与水浒故事禁止的有关。

闽南一带,也有很多梁山伯扮作民间演员,以表演为借口,潜入镇上,营救卢俊义。《水浒传》是清朝的一部大禁典,由于官府对其封杀的态度,使得与之有关的英歌也处在官场的敏感区域,很难有人提及。

2.民间禁武形构英歌“反叛”气质

英歌与水浒传说的融合,与我国古代的“禁止武力”有着密切的关系。

中国各朝代都有“销兵禁武”的风俗习惯,清朝更是明令禁止平民练武。

英歌舞剧的基本形式是两人交手、流动变换阵法,由此可以推测,其形成和民族武术有着密切的联系。此外,民间祭祀往往会引起乡村间的争战,因此,培育一批青年青年唱团,是乡村社会的一种自然选择。

若说英歌谣的出现,与其社会大众驱逐敌寇、保卫乡土有关,是一种自觉的行为,而明、清两代政府对民间武力的禁令,更是使其“反叛正统”的形象变得更加神秘化。

一是因为民间有习武的习俗和需要,二是因为政府的命令,所以民间的武术只能在地下进行。像天地会这样的民间组织,也喜欢将水浒故事的组织形式、教义、战术等等,统统融入到传统之中。

英歌的这种利用舞蹈来掩盖练功的实际功能,直到一九四四年,根据潮阳红场区五福田的一位老兵的记忆,当年在大南山下的平地上,打着英歌的幌子,向国民党部队和乡里的乡绅发动了进攻。

英歌作为一种有效的保护手段,另一方面,它又是一种适应于英歌演唱的需要。

田野现场:当代地方社会中的英歌

英歌于2006被列为首届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十多年的时间里,已逐渐累积起了巨大的影响力。

2014年的“甲午马”新年,恰逢普宁市第一次英歌艺术节的开幕,作者走访了普宁市的八个“南山”、“泥沟”和“陇头”,考察了他们的训练、表演活动和日常活动,并通过调查,了解到英歌在民俗活动、现代舞台、虚拟场景等方面的不同作用和面貌,这些方面互相联系。

1.信仰活动中的英歌

占陇镇的陇头乡,农历廿二是一天的游神节。这是一个由后楼、浮洋、山家、新南、东桂等5个单姓乡。对于村民来说,游神就像是初一、十五要祭奠神灵一样不能中断。

2.广场上的英歌:公共空间的娱乐与生活

潮汕民间习俗在农历一月是最活跃的时期。在村里的宗祠祭祀和演出结束后,一些英唱团会到镇上进行踏板演出。对城市居民来说,英歌演出最主要的场所就是这个地方。

3.现代舞台上的英歌:“艺术化”实践

现代舞蹈的“艺术化”和“原生态”的鸿沟正在逐渐缩小,同时也在各种文化形式中不断地流转、相互渗透。

当代英歌大致可以分为两大类型,一种是从当地的社会中流传下来的传承者,其演出往往与“民俗文化”紧密相连,尤其是在非物质遗产方面得到了充分的发展,使其获得了更多的舞台演出的空间,第二种是由英歌作为创作要素的专业舞台演出。

4.虚拟场域里的英歌:家国情怀与乡土情结

当今社会,虚拟网络盛行,人们通过抽取式的方式传递和接受了大量的资讯。英歌的活动以及与之有关的内容,可以通过新闻网站论坛、个人博客、微信朋友圈等媒体进行展示和传播,英歌是一个包含多种类型的表达系统。

随着2006《英歌》入选全国“非遗”名录,有关它的各种报道显著增多。“扬正压邪”、“英雄气概”、“团结奋斗”等词汇在我国国家新闻中经常出现。

揭阳日报于2014年度第一次英歌节专题报导:“英歌所传递和宣扬的品质与灵魂,也就是今天我们要宣传的,也就是我们中国的伟大梦想。英歌,中国的灵魂在舞蹈!”

作为“非遗”的民俗舞蹈:关于价值与发展的讨论

才津祜美子在一篇关于日本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报告中,列举了大岛晓雄和植木行宣等人的意见,他们相信,“文化财”是一种独立的、有其自身的价值的无形民间文化财,其自身也是一种独特的价值。

也就是说,二者的不同之处,是以“相对评价”或“绝对评价”来理解其价值。从中国的角度来看,英歌谣这一类的民间美术“价值”包括两个层面:一是“绝对价值”,二是民间情境下的“相对”,是乡土和国家的灵魂。

潮汕英歌从一个徘徊在社会主流话语的边沿,到寻找国家和地方的历史任务,而在社会和经济领域的多重参与下,一方面可以为其保留和发展,另一方面也可以对其文化背景产生一定的冲击。

潮汕英歌起源于当地的宗教信仰和当地村庄的治安需求,而今天,乡村的英歌已不能用于保护当地的治安,其武艺特色正在逐步淡化。

英歌谣在民俗活动中仍然具有“扬正压邪”的祭祀作用,而加强表演力又是民俗文化中一种主要的表演形式。舞台化的发展使其在表演上的价值更加突出,一些青年歌手在发展的同时也走上了舞台的道路。

虽然英歌与水浒的融合一度构成了“反叛正统”的特质,但在现代的官方媒体中,其内在特质却被重新建构为“英雄之歌”,并得到了进一步的加强。

在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后,一批有关英歌的虚拟产品(视频、音乐等)被源源不断地生产了出去,并且在更广泛的范围内进行了分享。

结语

从以上所展示的潮汕英歌的生活和发展状况来看,其价值取向其实是多样化的。宗教的活动场所中有一系列的宗教逻辑,是地方人民的宗教生活必不可少的一环。

在城市广场等公众休闲和文化场所,英歌的流动表演正好是城市快速发展的过程。在当代的英歌唱家自身所具备的美学价值,使得其在艺术上的表现形式可以无限地扩展。

民间文化和美学文化的双重属性,在现代文化遗产的传承背景下,能够平行发展,这是民族文化的一种生命力。

英歌在虚拟空间中充满了勃勃向上的生命力,它不仅是一种被政府传媒所广泛运用和表达的“民族团结”的文化产物也是“乡土的”“怀旧的”、“家国情怀”的载体,被民间的媒体所持续地传播

可以说,这样一套多元的表达系统,使得英歌文化在“镜像式”的身份认同中,不断地寻找着自己的立足点。

但是,我们必须认识到,由于各种媒体的发展,大众“看见”潮汕英歌变得更加简单,而且更多,在从“本地”到“公共知识”的过程中,其内涵究竟是变得更加丰富,抑或是趋于融合?

民间美术的价值不仅在于其本身的艺术性,更在于它所蕴含的历史和文化背景,二者都是不可或缺的。

由于生存条件和文化观念的改变,年轻人对英歌所蕴含的文化内涵的了解也日益减少。曾经有一名青年歌手向作者透露,他想要改唱“快板”,由于“比较好看”的缘故,他热心于本村英歌队的革新与复兴,但对于英歌队祭祀的神明、本村队伍的来历,他并不十分清楚。

在探讨保护“本真性”这一问题时,往往要从“自下而上”的视角以及承继人的“自觉意识”等方面入手。但是,怎样才能让“灵性”原理在实践中得到切实的引导,是对青少年的基本素质的重视。

换句话说,在当今“非遗”背景下,应重视民间美术的多样化发展,加强对民间美术的宣传,重视对其进行细致和人文的教学,以加深对民间美术的了解,从而超越单纯的平面表现,从而促进传统的传承和发展。

参考文献:

  1. 潮阳英歌舞.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6

  2. 秧歌与阳戏.戏剧艺术,1998(6)

  3. 中华全国风俗志下编.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86

  4. 卷三十六.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398

  5. 潮汕文化源流.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

  6. (道光)厦门志.卷十五.清道光十九年刊本:1267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潮艺术|见识民间瑰宝之“英歌舞”
潮汕民俗中的“傩”
惠来民间舞蹈:苏氏鹤舞
这种“时尚街舞”,风骚潮汕三百多年
平度民间传统文化遗产考略
覃保来:让旅游激活民俗文化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