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最初的中国终于破解!成周位置终于找到,周公史诗图景再现于世
userphoto

2023.07.11 广东

关注

(作者:赵辉)探寻中华文明起源,追寻最早的中国,还原华夏民族的历史真相,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历史使命。如何完整地再现中国历史与文化发展的脉络,我们只有在中国的历史文献典籍中寻找其中的关键历史节点,从已知历史探寻未知历史,由近及远,一步步地完善中国的历史真相。博大精深的中国历史与文化,如生物的遗传基因DNA记录着各种生物的原始密码,为我们破解五千年中华文明史提供了可靠原始文化密码。《诗经·鼓钟》正是一首记录最初“中国”文化诞生地的原始中国文化密码。

公元前1046年正月,“西土君子”周武王带领八百诸侯组成的“西六师”北伐殷纣王,结束了殷商王朝的统治。经过《礼记·乐记》所记载的历史过程“且夫《武》,始而北出,再成而灭商。三成而南,四成而南国是疆,五成而分周公左召公右,六成复缀以崇。天子夹振之而驷伐,盛威于中国也。”周武王实现了对殷商王朝整个南北地区的统治,建立了西周王朝。周武王并制定了以周公管理西周王朝的东方地区,召公管理西周王朝的西部地区的东西分治制度,以有效地管理地域广大的西周统治地区。

周武王在“四成而南国是疆”时,根据何尊青铜器铭文的记载“唯武王既克大邑商,则廷告于天,曰:'余其宅兹中,国自之乂民。’”可知,周武王在攻克殷商王朝的南都“大邑商”时,即决定西周王朝继承“大邑商”的文化遗产,建设为西周王朝的东都政治经济中心,统治管理广大的东南地区。“余其宅兹中,国自之乂民”我们西周的“西土之人”居住在这里建立周王朝,国家因此而能够团结到万邦民众,建设一个各氏族部落团结和睦的新“中国”成周城。这就是位于淮夷地区的淮河中游夏水北淮水“四方湖古城”成周城。周武王意气风发,以君子之风在“兹中”代表“西土君子”周氏族“王凡三方”,与殷商遗民、东夷部族、南夷部族三方共同建立一个四方和睦的“中国”成周城。周武王在北淮水之滨的“四方湖古城”留下了千古君子的音容笑貌,“盛威于中国也”。

怎奈世事难料!《史记·鲁周公世家》记载:武王克殷二年,天下未集,武王有疾,不豫,群臣惧,太公、召公乃缪卜。周公曰:“未可以戚我先王。”周公于是乃自以为质,设三坛,周公北面立,戴璧秉圭,告于太王、王季、文王。史策祝曰:“惟尔元孙王发,勤劳阻疾。若尔三王是有负子之责于天,以旦代王发之身。旦巧能,多材多艺,能事鬼神。乃王发不如旦多材多艺,不能事鬼神。乃命于帝庭,敷佑四方,用能定汝子孙于下地,四方之民罔不敬畏。无坠天之降葆命,我先王亦永有所依归。今我其即命于元龟,尔之许我,我以其璧与圭归,以俟尔命。尔不许我,我乃屏璧与圭。”周公已令史策告太王、王季、文王,欲代武王发,于是乃即三王而卜卜人皆曰吉,发书视之,信吉。周公喜,开籥,乃见书遇吉。周公入贺武王曰:“王其无害。旦新受命三王,维长终是图,兹道能念予一人。”周公藏其策金縢匮中,诫守者勿敢言。明日,武王有瘳。

其后武王既崩,成王少,在强葆之中。周公恐天下闻武王崩而畔,周公乃践阼代成王摄行政当国。管叔及其群弟流言于国曰:“周公将不利于成王。”周公乃告太公望、召公奭曰:“我之所以弗辟而摄行政者,恐天下畔周,无以告我先王太王、王季、文王。三王之忧劳天下久矣,于今而后成。武王蚤终,成王少,将以成周,我所以为之若此。”于是卒相成王,而使其子伯禽代就封于鲁。周公戒伯禽曰:“我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成王之叔父,我于天下亦不贱矣。然我一沐三捉发,一饭三吐哺,起以待士,犹恐失天下之贤人子之鲁,慎无以国骄人。”

管、蔡、武庚等果率淮夷而反。周公乃奉成王命,兴师东伐,作《大诰》。遂诛管叔,杀武庚,放蔡叔。收殷余民,以封康叔于卫。封微子于宋,以奉殷祀。宁淮夷东土,二年而毕定。诸侯咸服宗周。

周公在周武王病危、病亡的突然变故下,经受了西周宗族的怀疑、诋毁与反叛,在无私的天下为公思想指导下,排除万难,身体力行,“周公东征”终于平定了“三监之乱”及淮夷的反叛,“宁淮夷东土”稳定了淮夷地区,巩固了东周成周的西周国都地位,重新稳固了西周王朝对东南氏族部落的统治。此时此刻,经过几年血雨腥风、浴血奋战后的周公,再次站在“西土君子”周武王当年带领群臣及“四方”诸侯氏族“立四方之台,采八面之风”“中国”成周四方湖古城祭天“四方”之台上,不由得心情澎湃,触景生情,悲喜交加,创作出史诗《诗经·小雅·谷风之什·鼓钟》诗篇:

鼓钟将将,淮水汤汤;忧心且伤,淑人君子,怀允不忘。

鼓钟喈喈,淮水湝湝;忧心且悲,淑人君子,其德不回。

鼓钟伐鼛,淮有三洲;忧心且妯,淑人君子,其德不犹。

鼓钟钦钦,鼓瑟鼓琴,笙磬同音。以雅以南,以籥不僭

祭祀西周先祖的鼓钟再次奏响,淮水依旧在涓涓流淌;我心忧伤悲啊!美德之人西土君子周武王,深切怀念永难忘。

西周宫廷鼓钟音乐依然在回荡,淮水仍然平静在荡漾;我忧心伤悲啊!美德之人西土君子周武王,正直德行伟岸身影再不现。

淮水之上有三洲,鼓钟音乐大鼓锵锵再奏起;我心悲哀又难受,美德之人西土君子周武王,美德传扬垂千秋。

敲起乐钟声钦钦,又鼓瑟来又弹琴,笙磬谐调又同音,宫廷音乐奏不停,王朝景象又隆兴;恢复振兴夏文化,“南音”“周南”为根本;“”中之言永不忘,王制礼制不僭越。(周公作于北淮水之滨成周城

周公旦者,周武王弟也。自文王在时,旦为子孝,笃仁,异于群子。及武王即位,旦常辅翼武王,用事居多。武王九年,东伐至盟津,周公辅行。十一年,伐纣,至牧野,周公佐武王,作《牧誓》。破殷,入商宫。已杀纣,周公把大钺,召公把小钺,以夹武王,衅社,告纣之罪于天,及殷民。释箕子之囚。封纣子武庚禄父,使管叔、蔡叔傅之,以续殷祀。遍封功臣同姓戚者。封周公旦于少昊之虚曲阜,是为鲁公。周公不就封,留佐武王。《史记·鲁周公世家》详细记载了周公追随周武王南征北战建立西周王朝的整个历程。

当周公“宁淮夷东土”后,再次稳定西周王朝的国家统治,再次在“大邑商”淮水之畔的四方湖古城营建东都成周城,回想起当年周武王“余其宅兹中,国自之乂民”的雄心壮志,回想起周武王“建中立国”壮志未酬身先死的遗憾,实现天下大定的周公怎能不感慨万千,赋诗纪念周武王的仁德君子之风?

风景宜人,风光旖旎,物产丰富,历史悠久,文化繁荣的南国水乡“大邑商”淮水四方湖古城,由周武王确立为周氏族“建中立国”的西周王朝都城。但周武王的突然去世,经历周宗族的反叛与淮夷的叛乱,周公只能将其经营为东都成周城,以东西两都制来保障西周王朝的统治安全。成周者,成就周王朝也!没有东南地区广大氏族部落的支持与认同,西周王朝的全国统治很难建立。周武王的“余其宅兹中,国自之乂民”思想,是团结东南万邦人民的关键举措,也造就了传承夏商周历史与文化的最初“中国”的诞生与确立。

在中华文明探源与夏文化研究中,周公的史诗级诗篇《诗经·鼓钟》,将是一盏指路明灯,为迷茫中的中华民族指明中国历史文化的研究方向。《诗经·鼓钟》中的关键词“鼓钟”“鼓瑟鼓琴,笙磬同音”告诉我们这是王朝宫廷礼乐;“淑人君子”告诉我们这是特指周武王;“其德不回”告诉我们这是说仁德的周武王去世;“忧心且伤”是指周公当时面对周武王去世的悲伤心情;“以雅以南”告诉我们周王朝要以夏文化“南音”为周礼乐,“雅”通“夏”,“南”指“南音”“南乐”;“籥”特指周公在周武王病重期间向三位先祖鬼神的许愿“周公喜,开籥,乃见书遇吉”,商人敬鬼神,周初周公仍然沿用商人敬鬼神的风俗习惯。

中华文明探源工程与夏文化研究工程所急需的指路明灯,正是《诗经·鼓钟》中的关键词“淮水”与“淮有三洲”。其中发生的“中国”历史、“中国”文化、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心情感怀的环境载体。为今天淮河中游地区的古北淮水。“淮有三洲”标示了今天的北淝河为其地理河流载体。北淝河四方湖之畔的古城遗址为殷商王朝之“商邑翼翼,四方之极”的“大邑商”,西周王朝之东都“成周”。夏商周三代之都城,诞生了最初的“中国”四方湖古城。

由此,一个完整展现中国夏商周三代历史与文化的古代“中国”都城,完整、具体、生动地展现在我们面前;一个记录中国伟大历史、伟大人物、伟大事件、伟大文化的“中国”古代都城,栩栩如生地再现于今;一个消失于华夏民族记忆中的中国文化摇篮,穿越时光,通过伟大人物、伟大历史的光芒,浮现在华夏民族面前。这就是周公史诗《诗经·鼓钟》与司马迁《史记·鲁周公世家》告诉我们的中国历史与中国文化,最初的“中国”、华夏民族历史文化的摇篮——古代中国夏水北淮水四方湖古城。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考古新发现,商与殷是商王朝时期南北两个政治经济军事中心
武王伐纣与武王克商,是西周代商两个不同历史事件和不同阶段
考古新发现,周武王克殷灭商建国的历史进程终于一清二楚
西周第二位君主:周成王姬诵(2)
13、周王朝,周公东征、周成王攻淮夷之战
西周王朝第二任帝周成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