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一楼一古】潮海关高级帮办宿舍:沧桑建筑细诉历史云烟



 


具有重要历史研究价值

目前,汕头市“潮海关旧址”系列建筑已准备“打包”申报“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系列建筑包括潮海关高级帮办宿舍、华员低级帮办宿舍、外马路潮海关副税务司公馆、礐石潮海关副税务司公馆和“潮海关钟楼”5处省级文保单位,这些老建筑经历了百年历史沧桑,成为潮汕一处处近代重要史迹和代表性建筑,具有重要的历史研究价值。

二楼外观

一楼连廊

  潮海关高级帮办宿舍位于南海路(招商路)12号,曾是汕头海关前身潮海关高级洋员在市区的住所,现为市政府第二机关幼儿园所用。在幼儿园门前,可以发现装饰着抢眼卡通图案的教学楼上,微微露出红砖铺砌的墙角,屋檐上是部分缺失的“米字”窗。

走进这幢老建筑

记者发现,外面是34度的酷暑,楼里却阴凉清爽。幼儿园刘老师告诉记者,此处建筑楼幅(楼层间距离)高,空间大,空气通透,夏日凉爽,特别适合作为小朋友们的生活和学习空间。两户中间各有一座较为宽敞的主楼梯,两侧还各有两座小楼梯。刘老师一一介绍建筑内部的百叶窗、两开木门、铁栏楼梯和壁炉。虽然作为幼儿园,装饰和使用功能和以前大不一样,不过,细节处仍可感受到当时关内洋员较之华员富足的生活。

建筑特色

 典型欧式建筑


潮海关高级帮办宿舍,是潮汕地区保存较为完好的一处近代西洋建筑。汕头海关陈列馆管理科科长杨伟介绍,该楼建筑面积约897平方米。与潮海关其它代表性建筑有相同的风格,此处为二层典型欧式建筑,钢筋混凝土结构,墙面铺砌红砖,正门为拱顶,花岗岩砌筑,窗户安装木质百页式窗页,二楼有铁花外拱栏杆阳台,天台有悬挑米字窗,整栋建筑外观典雅气派。


陈列馆管理科李志雄指着设计蓝图复印件介绍,该建筑原状为一主楼带两“翼”,前有大草坪。“从英文标注上可以了解到当时洋员生活条件的齐备和优越,比当时的潮海关低级帮办宿舍要高出一个档次。”他说,此处建筑内分两座共居住左右两户,每座有大房五间,内附电灯、自来水及卫生设备。仅为一层建筑的两“翼”,各配备工人房、煤炭房和厨房等。厨房每户有两个,分为中餐和西餐。草坪上左右共有两井。后来,进修小学建筑物外围局部已被拆除改建,草坪亦消失。

楼内罗马柱、通道双开木门、弧形外拱连廊

历史沿革


据了解,潮海关高级帮办宿舍所在地为清末海坪填地中部。1865年(清朝同治四年),澄海县政府遵照广东总督的命令将该填地划归潮海关使用,属潮海关公产。据汕头海关陈列馆馆长周修东介绍,后来由于德国鲁麟洋行出于商业利益而蛮横争地,1890年(光绪十五年),广东总督及布政司再次明确产权,于这片海坪地处划出临内港一段四百七十尺,拨归海关,作为建造查验码头、避风塘和改建新关、邮局之用。后来潮海关在这片填海坪地建造马路、宿舍、办公楼。潮海关高级帮办宿舍就是这一系列建筑中的一处重要建筑物,建于1922年。


当年的潮海关大院,以建筑物的顺序来定宿舍的牌号顺序。数字的顺序是由东而西,再由南而北。连在一起的17、18号就是高级帮办宿舍。


记者翻阅关史陈列馆中保存的一篇已故潮海关老关员潘骥的回忆文章,文中写道“我到汕头来后,洋人陆续离去,当时的中国人税务司就开始重新安排分房搬迁。17号本来是用作海关子弟小学的。18号是高级帮办陈辞修和彭大年两人;当年年轻的外勤人员林本琛养病也住在陈辞修家,后来娶了陈的女儿。而结婚后的李广寒也住到了18号,和帮办彭大年一起。”


杨伟告诉记者,在1947年至1951年间,此处曾办“潮海关子弟进修小学校”。从当时的老照片可以发现,从草坪的位置看,右侧楼体前后均挂有“潮海关子弟进修小学校”的牌匾。


1951年,该楼曾作妇女文化进修班教室。而据汕头海关档案相关资料显示,“1954年市人委借用我关院内第17、18号宿舍房屋二栋开办市机关幼儿园……”并按照中央指示以租养房。该楼作为市政府机关幼儿园园址,至今尚在办学。


2015年,潮海关高级帮办宿舍被广东省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据汕头海关相关负责人介绍,最近,市文广新局已委托相关设计单位进行勘查,并组织设计修缮方案。预计2018年底,海关收回该建筑后,将择机进行修缮。


潮海关进修小学

只有一届毕业生

“关二代”人才辈出

“潮海关进修小学是只有一届毕业生的学校。”李志雄展示一张1950年7月洪盛治先生的初中毕业证书照片说道,“特别的是,这张毕业证上盖有学校、潮海关和政府三个公章,他们在当时是被政府承认的毕业生。”

洪盛治先生1950年毕业于潮海关进修小学校的毕业证书


周修东还专门撰文讲述过潮海关进修小学的始末细节。他告诉记者,由于当时海关关员实行跨关区“调口”(即如今的跨关区交流)政策,潮海关的关员来自五湖四海,携妻带子。为解决关员子女战时的就学问题,这所特殊学校应运而生。该校设于17号楼,由潮海关同人进修会(当时的职工工会组织)开始筹办,1947年9月16日正式开学,大约在1951年初停办。该校开办时间虽然只有短短三年半,但却取得不俗成绩,从这所小学走出的“关二代”里,人才辈出,多数学生考上了汕头重点中学,后来不少人考上清华大学、上海交大等院校,为新中国各条战线输送了不少人才。


全校师生在潮海关大院内17号前草坪拍照

第一届毕业生也即唯一一届毕业生在17号后楼拍照


“因为小学是设在绿草如茵的潮海关大院里面,环境幽美,设备完善(滑梯、浪桥、秋千、沙池木马、上海风琴……),在潮汕一带,尚不多见。当时该小学学生还配置了校服。这在当年也是很少见的。”周修东说,1949年10月24日,汕头解放。解放后,该校校名改为“汕头海关职工子弟小学”,1951年初停办。1950年7月,第一届学生也是唯一一届毕业生毕业。该校学生参加全市中学入学考试,成绩斐然,很多学生都考入了汕头市区的重点中学。可见海关小学教学质量在汕头市各小学中名列前茅。


身穿进修小学校服的女生


这唯一一届毕业生的毕业合照,还引出一段古。深圳退休高级工程师洪盛治先生在2007年发现毕业合影照片,引发回忆,致电汕头海关,请求寻找同届同学。2014年10月,当年的进修小学部分同学重聚于潮海关钟楼,他们虽天各一方,但心中依然牵挂着这所曾经留下儿时记忆的学校和那个曾经生活过的潮海关大院。只要有机会,他们便会重回旧地,寻根怀古。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百年钟楼见证汕头港沧海桑田
从这里,打开汕头老市区的全部记忆
清末汕头礐石风貌明信片
当大世界浓缩成小公园
洋关员中西合璧的海口生活
潮汕教育 韩山师范学院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