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潮汕三大族类:“俚”“畲”“蛋”

潮汕地区究竟有哪些少数民族?这些少数民族是外来落户的还是土生土长的?他们的音乐文化原状如何?这些音乐文化是如何与中原音乐文化结合的?


点击环球潮人微信

关注

传承中华文化,服务世界潮人


木鼓哟,敲起来,

篝火哟,燃起来,

歌儿哟,唱起来,

朋友哟,跳起来。

还是这片土地,还是这个太阳。

远古图腾成过去,

今朝看南粤——

繁花似锦

大地披金辉。

这首《南粤民族之光》是我为“广东省首届少数民族运动会”开幕式写的一首曲。广东省有瑶(粤北)、畲(粤东)、壮(粤西)、满、回(广州)五大少数民族。我们潮汕地,就为畲族的故乡,潮州凤凰山为该族之发源地。


人们常说潮州音乐文化是中原音乐文化与潮地土生土长的少数民族音乐结合而成的。此事很多人都想弄清楚:潮汕地区究竟有哪些少数民族?这些少数民族是外来落户的还是土生土长的?他们的音乐文化原状如何?这些音乐文化是如何与中原音乐文化结合的?一串串的问题,虽已理出一些端貌,但总难得到满意的答复。


潮汕三大族类

潮地有土著居户否?历史上确有土著居民。这些土著居民有三大族类,一是“俚”,二是“畲”,三是“蛋”。

“俚”,现今已很少人提及,但在潮汕的历史上,该族的势力及影响那是相当广的。隋朝时代,其首领杨世略辖有潮、循二州,人称“俚帅”。虽今史料记载甚少,但据《隋书》中载:“隋末大乱,岭南俚帅杨世略并有潮州,时林士弘拥有南昌、虔、循、潮之地,杨背林降唐,史称其‘俚帅’。”《通鉴》一书也载:“唐初平莦铣。武德五年,俚帅杨世略以潮循二州来降服,时隋末潮地曰俚”。“俚”,后讹称为“黎”。究实并非讹传。《广东通志》载:“黎有生熟之分,熟黎其先本南思藤高悟化人。生熟为海南土著。熟黎乃大陆俚人迁入者。”考潮属乡村,今潮地尚有一些村庄,以“黎”名号。像潮州安溪的“山黎”、饶平的“黎坑”、普宁的“乌黎村”等。实际上,这个“黎”,应为“俚”。


“畲”,他们本来分布在浙江、福建、广东各处。潮州的“畲”,据说其种有二:曰平鬃、曰奇鬃,其姓有三,曰盘、曰雷、曰蓝。“永乐大典”《三阳志》说:“畲”皆为“瑶族”,但并非现在的“瑶族”。


畲族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民族,据有关材料记载:“至迟在公元7世纪就已生息、繁衍在闽、粤、赣三省的交界地区。明清时期,自广东潮州一带逐渐向闽南、闽中、闽东、闽北等地迁徙,并由闽东再往浙南移动。”(见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出版,由田联韬主编的《中国少数民族传统音乐》一书。)畲族是我省五大少数民族之一,畲族的祖先,刻苦,耐劳,勇敢,机智,传说他们翻过99座山,越过99条河,走了99个白天黑夜,从江西、安徽、浙南、闽北,顺着武夷山脉向东南转移,终于来到潮安,饶平,丰顺三县交界处的凤凰山区驻足落户。这座高1400米被称为粤东第一名山的凤凰山,方圆几百平方公里,有海拔千米以上的山峰10座,是名闻中外的乌龙茶的祖家,这里有古拙古朴的楼寨,这里也有神话般的风情民俗,畲族儿女凭着这里陡峭的山峰,险峻的地势,清澈的山溪悬涧,用他们的艰苦劳动,开出了层层梯田,在这里繁衍生长,把这里变成“封金山”,把这里当作他们本民族的发祥地。


畲族祖居在潮州的凤凰山。从古至今,均为潮州最有影响力的土著民族,其祖先图卷记述该族是“盘护”之后。这一记述,在南宋刘克莊的“漳州谕畲”一文中也得以证实,文中曰:“……有西畲及南畲二种,自称盘护孙。”畲在潮地定居的,历史久远,且形成族群,在唐高宗期间,畲族人曾与蛮人苗自成攻陷潮阳,后为陈政所平。武后时,为避畲乱,陈元光奏请朝廷在潮泉设置一州——漳州,来对付畲族。


潮州的畲族,有神话般的美丽传说。畲族的图腾崇拜对象为龙犬。每年春节前夕至正月十五,必在祠堂挂上祖公图,献上三牲、红米拜祭。相传他们的祖先为龙犬王,因平番有功,曾被高辛帝招为驸马,生了二男一女,繁衍成畲氏家族,此事在潮州市凤南区山犁村雷氏祖图前言有详细记载。


“蛋”,是“僮”人的支系,僮语的“蛋”即“河”之意,僮人也自别于其他人,而称自己为“河上(水上)人家”。有一说认为他们是远古的马来种人,由南洋群岛飘海入潮与潮地土著混血之种。


在上述三大族类中,“俚”族现已少有人提及,有一说他们已与汉人同化了;有说他们部分已与畲人合为一体。至于“蛋”,人们很昔就认为,他们早已与畲族成一家,只不过居域不同而已。故此,很多上了年纪的潮州阿伯阿姆素来有“在山为畲,在水为蛋”之说,(认为畲分为两系,一在山,一在水)。并以潮安的山犁村为例。“据1939年调查,这个山黎(俚)村,现今全村均已姓雷,(即为“畲”姓)男丁有百余人。”正因此,人们研究潮汕地区少数民族的音乐文化,就集中在“畲族”音乐文化的研究上了。


生成畲歌的因由

居住在这高山峻岭而又与汉民族紧密为邻的畲族,由于劳动生产的需要,邻里交通情感的需要,酬神祭祀的需要、调节生活的需要……就必有歌舞相伴,这就是生成畲歌之因由。特别是节日喜庆,青年男女,手拉着手,穿着节日盛装,兴致勃勃地在祠堂或山顶,自豪地高唱着《盘瓠王歌》,怀念先祖,祈求子孙千万,稻米满仓,更是世世代代传唱之歌。其歌这样唱着:

“说山便说山乾坤,

说水便说水根源。

说人便讲世上事,

唱出祖史世上传。

当初出朝在广东,

搬出外乡念祖宗,

算来没本转原籍,

编出歌言传子孙。

作山又作田,

做得有食又清闲。

家住潮州山林内。

山林荫荫遮了天。

祖住潮州大山场,

旺出子孙成大行,

四姓子孙有千万,

作田作地谷满仓。”


原始的畲歌,现在已相当难以闻到,昔时也没文字、歌谱留下。听畲族长者口述,过去畲歌并非每首都这样短小,有的唱得好长好长,好像说故事一般,就是唱十二月令、花名、鸟名的歌,也不短,畲族的“婚嫁歌”也是长歌,从迎亲、过门、饮宴、交拜、洞房均用歌声唱和。这种习俗,沈作乾先生在他的《括苍畲民调查记》中,曾对畲族婚姻作过这样的描述:“……婚礼极简,届期,新郎着新衣,诣岳亲迎,岳家款以饭,但就食时,席上不陈一物,必俟新郎——指名而歌之。如需筷子,则唱《筷歌》,要酒,则唱《酒歌》,……有一物,即有一物之歌,其歌甚简,仅三数句而已。……席毕,与新娘交拜成礼,然后祭祖,大家围坐唱拜……”


至于潮州蛋民族的民歌,“蛋歌”则为最原始与畲歌有亲缘关系的歌谣。一些历史家认为:“畲歌、蛋歌是最纯粹最原始的原生态潮歌,也是潮歌的主流。”今日在潮州戏,尚保留了畲歌的成份,如《桃花过渡》中花姐与渡伯所唱的,就是斗畲歌,唱蛋歌歌段,就连科套、关目也保留了唱蛋歌时三步踏前,三步踏后的舟楫形态。当时,畲民插秧的劳动歌谣,也形成了潮地原始的本土秧歌,后与外来的秧歌花鼓合流,成为潮地民间“摔桶戏”的音乐主调(“摔桶戏”是演出于田间的小戏,以“摔桶”——打谷桶,作为换装遮体)。在李调元的《南越笔记》一书中载:“蛋户舟楫而居,捕鱼为生……风俗好歌,儿女天机所触,虽未曾读诗书,也解白口唱和,自然合韵,说者谓粤歌,始于榜人女。”又载:“蛋人喜歌,婚夕,两人相合,男歌胜则牵女过舟也。”道光年间,陈作舟的《竹技词》也记:“后溪水比前溪水清,前溪月共后溪月明;处处蛋船争向月,三更不断管弦声。”


现今,“畲歌”与“蛋歌”在潮乐中,还是俯首可拾的,像《十杯酒》、《北山茶》、《十二月调》……等等均属之。这当然不可能完全如原始一样一成不变。

畲歌的主要演唱内容有山歌、婚俗歌、祭祀歌三类。畲歌的主要演唱形式是山歌。畲族人民用山歌反映社会的不公,反压迫、反剥削;用山歌歌颂纯真的爱情,以表达对幸福生活的追求;用山歌歌颂扬祖先及民族的英雄事迹;用山歌喜迎亲朋,喜庆节日;用山歌讽人警世,劝世醒人;用山歌宣传革命,歌颂革命。正因此,畲歌成为畲族人民生活的亲密伴侣,畲族人民自古就流传着这样一首歌:

“生得喉咙要唱歌,

做人就得有快活,

无衣无食歌当饭,

富过老爷食燕窝。”


畲歌的特点

畲歌是畲族人民在长期生产劳动和日常生活中形成的。如畲族人民过去的住房“以山林结竹木障覄居息为峰”,在深山就地取材,用竹木茅草搭成寮房栖身,故至今畲人称居室为“寮”;凤凰山区的畲族妇女装束,头发用红头绳结成髻状,衣领衣身绣满花纹,活像一只美丽的凤凰;昔时畲族的祖训:“不得与庶民交婚”,严格实行族内婚制;据说畲族的祖宗盘瓠是狗头人身,故族里视狗为神,称狗为“龙犬”,更不得吃狗肉,狗死了要用土掩埋;畲族有自己的语言,但却没有自己的文字;昔时畲族人耕作,均用原始的刀耕火种,放火烧山草,然后用刀替犁松土种作……等等这些。由于生活环境、风俗习惯、语言文字、信仰崇拜、从事劳动生产的不同,而形成自己与众不同,具有浓烈山地色彩那种独特的音乐文化:使其歌曲语言丰富、音调高亢、结构单一、一字一音、假嗓演唱、声音尖亮、句末拖腔等特点。具体表现在:

一、歌曲的语言音系丰富多彩,畲族的语言原属汉藏语系,也有不少讲“布努”语的,我省海丰、增城的畲族属之。居住于凤凰山区的畲族,因为和潮州人、客家人同居一地,因而其方言有许多潮、客方言成分,这是语言中相互吸收的结果。这种结果,对畲歌造成较大影响。现今的潮剧还保留着唱畲歌的小调,而在畲歌中,也可见到部分歌曲用的均为潮州方言,偶尔夹杂着几声畲语拖腔。

例如,在潮汕地区广为流传的畲歌《门脚一丛蕉》,该曲就用潮语方言演唱,具有较浓的潮州歌谣音调特点,甚至唱的内容也是潮州民间爱情故事《陈三五娘》,故不少人认为它是潮地民间歌谣,实则原始基调是畲歌。

二、普遍畲歌曲调特点是:音调高亢,句末时有延长尾音,结束句带下滑音,多衬字使乐句有所变化。如《唱李工坑》、《连郎歌》等,都有这样的特点存在。

三、词曲结构特点是:词整齐,曲单一。歌词或每句七字,四句一段,或开句三字、五字,接句转入七字句,均在一、二、四句韵尾相押;曲则多为单句变化体,通常由两大句组成,第二句是第一句的变化重复。如《盘瓠王歌》、《请龙头歌》、《门脚一丛焦》等。

四、畲歌的节奏特点:前紧后松,一字一音,句尾或休止或舒展延长。除了一部分“功德歌”、“祭祀歌”及儿歌外,大部分畲歌节奏均较为自由,并多混合拍子。如2/4转3/4、5/8转6/8转4/8、3/8转4/8、3/8转5/8,等等。

五、畲歌演唱方法特点:畲歌山歌类多用假嗓子演唱,形成了声音高尖亮的特点:而畲歌中的祭祀歌,功德歌及儿歌,则用真嗓子演唱。

畲歌中分两种:一种是传统山歌,另一种是革命民歌。传统山歌内容大多歌颂祖先,反抗压迫,反抗民族歧视,歌颂爱情,向往美好生活;革命民歌大多流传于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反映畲族人民翻身解放的心情,和建国后畲族人民对党和毛主席无限热爱,对幸福生活欢欣鼓舞的心情。

新中国成立之后,党和政府对畲歌非常关心和重视,有关部门曾先后多次派出音乐工作者深入畲区乡镇收集、整理畲歌,并多次召开研讨会,对畲歌的发展作出了有益的贡献。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潮汕先民源流考述
【潮汕文化(4)】潮汕先民(下)
疍家女
涨姿势!潮汕人的元宵节习俗竟然有这么多?
潮汕蓝氏与畲族
这是我见过对潮汕分析最全面的,没有之一!!!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