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吴剑荣: 古梅坛流淌的秘密


古梅坛流淌的秘密

作者 | 吴剑荣


梅坛,一个人口不足二千一的吴姓小村庄,位于揭东区云路镇西北侧,北邻中夏村,南临古湖村。一个原本充满着文化引领色彩的村名为何会被当地人神奇地读作“梅运”呢!

也许有人会说,我们祖祖辈辈就生活在这里,还能有什么秘密。我想,你可能知道梅坛人的先祖从何而来,知道吴姓的确切含义,但如果有人告诉你古梅坛位于东海之滨,是一个大湖半岛、一块藏龙卧虎的风水宝地时,你一定会张大嘴巴感到十分惊讶!


梅坛娘妈宫


可能有人会问,探讨这样一个小村庄的历史沿革、自然演变、人文状况是一件不值一提的小事。我说,这对于世世代代居住于此,生活在这种氛围当中的乡亲来说,这些小事也许正是他们口口相传、陪伴终生的精神支柱,它绵长的文化积淀为梅坛村的前行储存着充足而深厚的养分。

娘恩浩荡诗恒延,

妈德宏泽书留志。

沐浴着祖先的恩德,我默默行走在天地之间。隐藏在梅坛村背后的秘密从悠远的商周时代开始流淌。

距今三千多年前,商朝末年,泰伯与其弟仲雍,为周太王古公亶父之子,季历之兄。季历十分贤能,又有一圣德的儿子昌,周太王意立季历以便传位于昌。泰伯、仲雍兄弟为了玉成父王的意愿,谦让天下,借口为父采葯离开陕西岐山,历经千山万水来到江南太湖流域开劈新生活。断发纹身,实现文化认同;修造运河,开发广大地区;实施稻麦轮作、栽桑养蚕、饲畜养禽……,惠及民生的全新举措深得民众拥戴,并在无锡梅里共立了以鱼为图腾的“勾吴”国。泰伯因此成为了吴姓开氏始祖。


先祖吴泰伯


对“吴”字的确切含义,曾有学者从音、形、义入手进行研究。在发音上,至今吴姓的一些族群“鱼”与“吴”难以分辩;从形态上,吴字就如一副有头有尾的鱼骨状;在考古上,出土文物已经证实,在吴人眼里,吴代表鱼,鱼就是吴。他们把鱼作为吴人的共同图腾,不仅在陶器上刻划鱼纹,还用鱼形纹身,祈求避开扬子鳄或蟒蛇等动物的伤害。有趣的是,若用普通话快读,“勾吴”就是梅坛口音的“吴”。一种古老方言历经几千年完好保留至今,足见潮汕人对传统的继承发展确实“浪险”!

据说,寿高91的泰伯仙逝时,吴人哭声震天。人们念及泰伯三让天下,德行高尚,洁白无暇,纷纷采集白花敬献泰伯,又因泰伯生前酷爱种麻,腰束丝麻以示哀悼。这一习俗沿袭至今。泰伯墓就在无锡梅村的鸿山西坡。

距今二千五百多年前,吴国从小到大,至春秋末期,成为争霸中原的显赫国家。俗话说,不是冤家不聚头,不是朋友不相守。当年吴越两国相邻,经常交战。先是吴王战败受伤而死。其子夫差立志报仇,并让人每天高声提醒:“夫差,你忘了杀父之仇了么?”三年后,吴王夫差率兵打败越国。后是越王勾践决心雪耻,“卧薪尝胆”,每天高声自问:“勾践,你忘了亡国的耻辱么?”经过十年生聚,卷土重来,公元前473年,越国趁机打败吴国。吴国从此在悔恨中化为一片荒沼。


潮汕古海湾


吴国陨落后,吴人大难临头,隐姓埋名,南下百越,北上齐鲁,四散逃亡,甚至漂洋过海,进入异国他乡。历史性的大迁徙、大流亡并没有因此而停止吴人的发展,吴氏子孙以泰伯至德开拓的强大生命力向四方拓展,然后重新倔起成为中华民族十大姓氏之一。

据史料记载,几万年前,在今天的潮汕平原周边,山地、丘陵发生缓慢上升,中部的地壳逐渐沉降,形成了一个断陷盆地。距今一万至八千年前,全球气候变暖,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潮汕盆地开始变成古海湾,并形成一条自榕城至潮州城向北弓起的大圆弧海岸线。此时的梅坛就在该海岸线一带。


樟林港遗址


随着江河带来的泥沙逐渐沉积和先民不断修堤筑围、引淡洗咸等阶段的治理,才逐步变成今天的潮汕平原。清代康、乾年间,位于澄海东里镇的樟林港是广东较大的港口之一,但今天的樟林并不靠海,沧桑的岁月留下的只是一块向天的纪念碑。


南迁中原汉人


距今七百八十年前,南宋末年,从吴地移居河南、再从河南迁到福建莆田钱坡村定居的吴祭裔12世孙、泰伯74世吴鹏霄的后代由闽开始入潮。吴鹏霄长子吴定迁居潮洲大吴,次子吴本(吴福源)迁居揭阳曲溪寨内,三子吴守迁居潮州枫溪。吴福源有2子。长子吴直学自迁于揭西潭内。次子吴龟年续留曲溪承继父业开拓发展,现已蕃衍生殖开创新村28个。其中梅坛村由16世祖吴峰周于距今三百五十年前开基。

纵观梅坛的地形演变及村内寨内、旧寨、东围、新厝各分片命名的印记,旧寨是梅坛开基的起点,而后是寨内,再及东围至新厝。以寨内祠堂的投入使用为标志,父老乡亲从此有了宗教、经济、文化集会中心。



地名是历史的胎记。了解梅坛的地理变迁,还得从“古湖”村名谈起。据《揭东县地名志》记载,因古湖村地处西面湖、大陂沟湖、新厝头湖、陈厝湖等四湖,故古名为地湖村。原来,古梅坛周边就是一个大水湖,前后坑地直至莲花埔、牛冬埔方向长年蓄满湖水,寨内大池、东围池、旧寨池与新厝、面前园南部共同构成了大湖的主体。古梅坛是一个三面环水的大湖半岛,那里水天一色,鱼虾欢跳、青梅茂盛这、绿意葱茏,尤其是每到梅花盛开季节,蝉叫鸟鸣、白鹭翩翩、芳草萋萋、分外妖娆。梅林水乡的灵园胜境,吸引着当地的学门翘楚立碑设坛,谈经论道,交流互鉴,并取名“梅坛”。后经风吹日晒雨淋,字迹模糊,被后人误读为“梅运”。这就是传说中的梅坛村名的由来。

青梅树生长于海拔3-4m 的海滩直至海拔900m的山坡,对土壤要求为土层深厚、地下水位低、排水性能良好的壤土、砂壤土及粘壤土,是一种生命力十分顽强的落叶乔木,是国家三级保护渐危种。梅木的心材比较大,耐腐、耐湿,为优良的渔轮材木之一,纺织方面可以做木梭,工业方面可以制尺、三角架、枪托以及其它美术工艺品等。梅果制成的咸梅、梅干和梅酒具有排毒养颜、降脂降压、清肝明目等保健功能,因此素有“万能葯”之美称。



自然山水好风水,天地乾坤良云天。位于梅坛西侧有一个小山岗,那里没有森林履盖,没有动物出没,也没有半点虎状。为什么称之“虎地山”呢?

古梅坛半岛呈东西走向,由高及低,状似出水蛟龙,半岛的西端就是蛟龙的头部,故有地名“龙舌尾”。古风水学认为,青龙,白虎、朱雀、玄武是中国的四方神灵,分位于东、西、南、北四个方向。青龙、白虎对住宅风水非常重要。东有青龙,西有白虎。这就是虎地山名的由来。在青龙白虎之间,梅坛有一片开阔地叫“迁寮”。这也许是先贤对梅坛人的某种暗示。

口下有天言守信,

天上有口志凌云。



曾经的梅坛确是一块地肥水美,物产丰富,丰衣足食的风水宝地,民间传闻的三乡六里的细腰争嫁梅坛的美谈决非“车大炮”。通过探索梅坛的秘密、感受世事的沧桑、吸取历史的精华,人们将更加全面地认识这个村庄,更加感知这个村庄跳动的脉搏,更加看清这个村庄向前跨越的步伐。如何保护世代赖以生存的自然根基,如何抓住梅林水乡的固有特色,如何发挥湖水、地质、地貌、地理的优势,如何提升乡风文明的层次等等,所有这些都需要远离故乡的游子和家乡的父老乡亲共同努力,去交出一份满意的答卷。特别是随着广梅汕铁路掲东站建设计划的实施,梅坛人一定能够抓住机遇,继往开来,在种、养、商、旅业,文化全面发展的蓝图上再创辉煌。



图片为作者提供

来源揭阳读书人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兰溪社峰村
全球70000000吴姓族人都在看⋯⋯(吴家人顶起!)
苏州泰伯庙
论吴学历史价值和现代意义
吴氏家族八大祭祖!热闹非凡!
吴溇港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