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妙艳文谭 | 马嘶岩的文光



马嘶岩的文光

作者 | 彭妙艳


在揭阳境内的山岭间,至今保留着许多称为“岩”的古迹。溯其历史,原先大多与文士的潜修有关,有一部分也是僧人所辟。清朝中期以后,大都归于佛门专用,并加建寺院之类的建筑,于是也改称为某某岩寺了。普宁的马嘶岩即为一例。

马嘶岩位于普宁池尾的马山上。相传唐时僧大颠于此初设道场,元和间,韩愈刺潮,曾慕名来访。山上遗有“马山禅寺”匾额,为明以前朝廷敕赐之物。康熙三十六年(1697),潮阳营游击陈升修建殿宇。乾隆六年(1741),寺僧源正募化重建。



乾隆普宁县志《古迹》一门中记叙尤详,而且带出了一段神奇的故事。其文云:

相传为唐大颠创道场。石室深二丈许,宽一丈,泉石林木甚幽。昌黎曾至此相访,岩前有石桥柱,前山之阜有歇山亭旧址,石础犹存。康熙三十六年,潮阳营游击陈升出剿铳坑山贼,经游此岩。后见岩上韦驮穿白甲助阵,凯旋,因装韦驮金像,修葺寺宇。乾隆六年,岩前坑底吐毫光三晨,里人骇异,掘土得关帝铜像一尊,僧源正因募化重建今庵。



清代康熙、雍正交际时,作为僧人所居的处所,以其“林木甚幽”的环境,也招来文士的会集。当时普宁知名学者林景拔、黄大卿、王奇芳、杜孟喜、蓝鸣高、陈元德之辈,“结庐于马嘶岩”、“讲明理学,吟咏自适,有古者风”。

陈元德是雍正三年(1725)举人,当过知县,于诗文颇有成就。曾作《题大颠马嘶岩遗迹》诗二首:

其一

四大皆空莫更疑,  笑他佛骨自支离。

名儒仙释原相契,  还有东坡解帝时。

其二

水僻山幽偶作庵,  天花随意鸟瞿昙。

居庐书火传晖偈,  陈却昌黎未许参。


他所表达的,正是当时有见识的儒士,对于折衷各教理论,以完善人性修养的见解。这也就揭示了他们这些孔圣之徒为何要跑到深山庵寺里来讨论理学的原因。



这个马嘶岩文社的中坚人物,是康熙五十一年(1712)壬辰科进士林景拔。景拔字彦楚,号荆崖。早年,其父林时香,由漳州迁居普宁宝镜院村,生景拔,后迁居揭属棉湖。景拔幼而颖异,青年时入籍普宁县学,脍炙人口,知名甚早。进士中式后,被选为庶吉士,入翰林院深造,并掌文事。但他无意于仕途,在朝仅一年多,就乞假归里,旋致仕。从此足迹不履公庭,而耽于览胜行乐,论文赋诗。著有诗集、文集各三卷,以家贫不及刊印而佚,仅有少量借志乘、碑版而传世。

与林景拔友善的黄大卿,字君扬,康熙五十三年(1714)甲午科举人。雍正十三年(1735)才获选仁化教谕。任间捐俸重修尊经阁,尤以训迪有方,使当地士风丕振知名。其文有大家风格,为时人所重。



杜孟喜也是一位奇特的人物。他早在髫年即获入泮,但科场一直失意,以开馆授徒终其一生。他娴于古文,而又善教,有“熙朝儒宗”美誉,一时知名之士,多出其门。这位恬静嗜学,甘于淡薄的学者,与林景拔诸人意气相投,因之成为马嘶岩常客。

跟杜孟喜同为庠生的蓝鸣高,是位热心公益,耿介直立的名士,他曾延名士于家,教授乡中弟子。有学业没有进步的,反复开导,视如子侄。邑中有什么冤案,虽然当事者非其戚属,也乐意代为辩解,使案情得白。后人编修县志,特在《尚义》门中为其立传。

这里还得特别提到杜竹轩,这个最早见载于文献的普宁人,也与马嘶岩有着密切关联。据称竹轩字均莆,唐时以避势创居古洞寨。寨在山谷,跟马嘶岩相连。他拥有大片的山田地埔,耕作之余,不辍读书。大颠云游至此时,他主动把粮山施作道场,把岩前的田地,施为香灯资源。后来他从山上迁居平原的西陇,时寇患不绝,他每躬自率众自卫村寨。灾年,粮食歉收,则倾仓赈恤。为表达对于施主捐田赠地功德的不忘,马嘶岩的院堂上,一直供奉杜竹轩的木主。



历经千年,马嘶岩已是卓然梵区,而曾经闪耀其间的文光,已日因受到遮蔽而暗淡。这是揭阳山岩文化的一个典型、一个缩影。它记录见证了社会思潮信仰的变迁。

旧事重提,在于提醒善信留意岩上祥云的曾经多彩,如此而已。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民国二十三年普宁陈和发庄壹毫
丰城书院名录
三都书院|普宁三大书院
玉屏文化之普门文化
清朝历史人物介绍
清代福州榜眼教育家林枝春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