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妙艳文谭 | 不应被遗忘的县令卓振清

◆ 不应被遗忘的县令卓振清

  作者:彭妙艳

有些历史人物的记载,由于资料掌握的欠缺,因而挂一漏万,难免留下些遗憾。后人利用改善的条件,对之予以补充、完善,虽算不得什么大事,但要说没有意义,却也不致。于是,我常做点这样的“查漏补缺”,甚至几达乐此不疲。

这里以“卓振清”为例,来看“查漏补缺”意义之所在。

卓振清是清朝道光间在揭阳任过知县的一个历史人物。光绪十四年(1888),由揭阳县教谕新会人李星辉总纂的《揭阳县续志》卷一《职官志·知县》中有所记载。不过只是如下寥寥数字而已:

卓振清  拔贡生,道光初年任。

此后再无下文。

今人孙淑彦《揭阳历代县长考论》一书中,试图作些演绎,奈何也以资料文献之缺失,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乃只能形成如下叙录:

道光四年卓振清任。

【按】《李续志》《饶府志》称“道光初年”,当在沈宝善之后,暂列为四年。

卓振清,拔贡。道光四年(1824)任揭阳令。

又于卓振清后张孝诗条后写道:

张孝诗与卓振清两任县令籍贯、事略待考。

近年,承蒙本城书画家卓庆平先生指引,笔者查阅了同治十年本《灵璧县志》和同治五年本《罗定州志》诸旧志,终于从其所载卓氏传略中,发现了有关其籍贯、事略的文字,乃整理以为本地旧志记载的补充。

根据相关文献记载,卓振清字漪安,号镜秋,安徽省灵璧县卓家圩人。乾隆三十年(1765)拔贡,从此进入仕途。做过几年的六安州学学正,后历汉川、汉阳、兴国、广济等湖广地区的知县。道光初入粤,先在翁源任知县,道光四年前后调揭阳。任满晋升罗定直隶州知州,以政绩显著,擢韶州府知府,但来不及上任,就以操劳过度病卒罗定任所。

传略写到:卓振清任汉川知县时,关注农桑民生。大力推动开沟扒河、兴修水利,使粮食取得前所未有的丰收,农民生活得到改善。与此同时,他又大兴教育,平抑争讼,维护治平稳和风俗淳化,仅仅一年多,汉川百业俱兴,人民安居安业,因此而呼为“卓青天”。

传略也写到,卓振清在揭阳任职时,正碰上潮州历史上乡会四起,社会秩序遭受严重破坏的时期。有山寇打着明朝皇族后裔的旗号,招集社会人员几百人乘机作乱,卓振清因势利导,对有些乡会进行宣传教育,然后利用他们的力量,迅速平定了山寇之乱。上司上报了他的事迹,得到朝廷的大力肯定,遂晋升他粤西罗定州的知州。

罗定处于山区,其地乡民好勇喜斗,经常发生命案。卓振清到任后,奖惩结合,惩恶彰善,对于黑恶势力绝不姑息,经过一段时间的整顿,终于使风俗化恶为淳。

各版本的方志都写到:卓振清为官几十年,廉洁自律,口不言钱。以至卒于官任上,家人竟无钱把其灵柩运回安徽,是当地群众和官员捐助,方能成行。

卓振清还是当时很有名气的书法家。在他任过职的地方,据说还存留着他的不少手泽。

由于出任于动乱时期,卓振清在揭阳的建设上没有留下太多的遗产,这也许就是后人对其事迹未予多载的原因。

然而从其在揭阳任上获得晋升,却也就可见他当时的政绩,是得到上司的认可,这已达到“好官”的要求,而值得记得的,留声青史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临漳公李宜芳考略
读清流道光县志(卷之六 选举志 元、明荐辟 清举荐)
【人物】“典型留与后人看”——记四次任中江县令的林振棨‖李昌文
援引旧方志要防止渐变式谬误
花门得名考
《直隶柏乡知县邱对欣》摘疵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