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六月乌鱼存个嘴,苦瓜上市鳓鱼肥 ——农历六月相关的潮汕谚语漫谈

赤日炎炎似火烧,

野田禾稻半枯焦;

农夫心内如汤煮,

公子王孙把扇摇。

六月乌鱼存个嘴(1).docx.wm 来自林伦伦方言茶话 03:40

小时候由于猜谜语的爱好和需要,也因为对水浒草莽英雄故事的喜欢,把《水浒传》读个滚瓜烂熟,记得这是第十六回《杨志押送金银担,吴用智取生辰纲》中白日鼠白胜在黄泥岗上唱的歌谣。这也许就是宋代的民谣。在我们潮汕话中,则有很多跟农业和渔业生产有关的六月份的谚语、歇后语。例如:

六月鲤鱼肥到黐,六月鲫鱼存支刺。黐,潮音[ti1](体1)。“肥到黐”,肥得流油。潮汕地区的鲤鱼在农历二三月便开始产卵,产完卵后便开始大量吃食恢复产卵期的虚损,一直到六月就已经长得很肥美了。六月的鲫鱼则太瘦,不好吃,农民们通常不在此时抓捕鲫鱼。类似的歇后语有六月鲫鱼——无春(没有鱼子儿)。这个谚语有时候也不连在一起说,而是各自分开单句来说。我因为不喜欢吃这两种淡水鱼,至今未知这则谚语的说法对不对。  

           上图:鲫鱼;下图:鲤鱼

  六月乌鱼存个嘴苦瓜上市鳓鱼肥。乌鱼,鲻鱼,夏天偏瘦,味道不鲜美。鳓鱼,曹白鱼,也叫翘嘴鳓”。另外,有成语寒乌热鲈”,说的也是同一个道理:乌鱼的当令时节是冬天,天寒地冻时打边炉吃乌鱼是潮汕家常菜美味之一。澄海冠山乡有个大池塘号“中舍潭”,传说是潮州前贤卢侗在冠山下结庐读书时倡导开挖的,利农田灌溉而避水害。此塘中之乌鱼美味无比,有“冠陇塘乌鱼——无术”的歇后语流行澄海。而鲈鱼、鳓鱼的当令时节则是夏天,韩江的鳓鱼用酸梅汁或者橄榄糝清蒸,夏日品赏,鲜美至极。用来做“鱼饭”也是人间美味。

 

上图:乌鱼(鲻鱼);下图:鳓鱼

潮汕人还利用一些时令的生产常识,创造了一些形象生动的具有文化内涵的歇后语。例如:

六月薄壳——假大头。指的是六月的薄壳肥美,大小可以和“大头”相媲美。薄壳大头是学名“凸壳肌蛤”(拉丁文Musculus senhousei,也叫寻氏断齿蛤)的两个不同品种:“薄壳”略小,而大头略大。成熟期的薄壳个大而接近“大头”,所以能大头。但“大头”也是指人好出风头的形容词,如大头好脸。所以这个俗语(歇后语)是双关讽刺人喜欢出风头。江浙一带滨海有“海瓜子”,也属同类,介于“薄壳”与“大头”之间的大小。

 薄壳是夏天里潮菜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几乎没有人不吃薄壳的,因其价廉物美也。在海滨出产地,饭店有“全薄壳宴”,据说从城里跑去品尝的络绎不绝。炒鲜薄壳、薄壳米炒韭菜花、鲜薄壳煮芋头、薄壳米饭、薄壳粿条、薄壳米肠粉……写多了口水就要淌出来了,就此打住吧

上图:(炒)薄壳;下图:大头

六月大菜——假有心。大菜,大芥菜,通常是在春节前卷心成熟,经过霜冻以后收成。大菜浑身是宝,可以做蔬菜,五花肉“大菜煲”乃是家常潮州菜的主打菜之一,香嫩可口。正月初七人日家家户户烹制的“七样羹”,也少不了它。也可以成个腌制成咸菜、酸菜,切成小片可腌制“贡菜”。菜帮子“咸菜尾”可用来与青橄榄一道熬制“橄榄菜”:这些都是潮汕每一个普通家庭都必须有的“杂咸”、吃白粥的“绝配”。俗语说:“白糜配咸菜,食了还恬爱。”按我的经验,有时多添半碗白粥,只是为了多吃两片“酸咸菜”,说不清爱它的理由。或者时髦点说,“爱是不用讲理由的”。把白馒头掰开成两半,中间加上橄榄菜,做成“榄菜夹馍”,让北方人吃得口都停不下来。这样吃,一小瓶橄榄菜他们敢一顿饭吃完,你信不?反正我见过。但六月种的大芥菜因天气太热卷不了心,就是有心也是不结实的,所有说假有心”。双关指人虚情假意。

上图:大菜蕾(卷心大芥菜)

六月芫荽——假芹(勤)。六月里的芫荽茎长得又高又大,像是芹菜。潮音相同,读[keng5](劝5)。假勤(芹),就是假装勤快,也作假力。“芹”因为与“勤”同音而常常成为祭拜神祇的必需供品,“七样羹”和小孩出花园拜公婆的供品中都有它的身影。“芫荽”常用于调味,只放在菜肴的上面,不加烹饪,一碟香气沁人的卤鹅,上面就少不了几根切成段的芫荽。所以有“芫荽姐叠盘头”的俗语,比喻用来摆头摆面。

六月栀馃——假粽(壮)。栀,潮音[gi1](机)。栀馃,用栀子枝叶煮汁和糯米面做成的夏令小吃。凤凰山畲族做的一种栀馃叫栀粽,所以有假粽之说。潮音相同,都读[zang3](脏3)。假壮,通常用以嘲讽天气寒冷而不适时多穿衣服、硬挺着挨冻之人。类似的歇后语有竹叶包沙母——假粽(壮。跟粽子有关的谚语有“五月未食粽,破裘唔敢放”;歇后语有“老妈宫粽球——食定正知”等等。

上图:栀馃;下图:栀粽

六月番薯——松(双)死。“松”此处读[sang1](送1),指番薯煮熟后很粉很面,好吃。松死,非常的面。谐音双关怎么做也只有死路一条。潮汕一带,以前青黄不接的季节,就靠番薯充饥,所以想着各种办法来烹制番薯,使人天天吃而不烦,我知道方法有:“”(音[hib4],成锅焖煮)、“”(音[dah4],切成片贴在锅边烤熟,焦黄可口)“”(音[beg4],把红薯放在“灶空”里让残余的灰烬烤熟)、“”(音[gam2],在野外把土坷垃烧得通红后把红薯埋在中间焖熟)。复杂一点的烹饪方式是“糕烧”和“砂”,现在已经成为潮州菜馆里的著名甜品小吃。农家里则是简单的“甜番薯汤”(糖水红薯)、“番薯糜”(红薯粥)流行。当然,你还得知道,那上了陈晓卿的“中国的味道”和“味道原产地”的著名的小吃“蚝烙”,打底的食材就是“薯粉”(番薯淀粉)。薯粉还可以用来做“薯粉圆”、“薯粉粿”等等。过去的“番薯”便宜,一斤米可以换好几斤番薯,所以有“会乘不会除,插米换番薯”的俗语产生。但现在不同了,温饱问题基本解决以后,红薯比米贵了。真的应了另外一句俗语:“今年番薯唔比旧年芋”(比喻事情年年都在发生变化)。

六月土猴——扂空也死,出空也死。土猴,潮音[dou6(杜)gao5],蝼蛄。空,潮音[kang1](康)。六月天太热,蝼蛄闷在洞里会被热死,出洞也会被热死。比喻进退都是死,没有活路可走。

上图:土(杜)猴(蝼蛄)

六月水牛——等揾(运)。揾,潮音[ung7],这里指水牛泡在水里。同音,双关指等待运气的到来。

六月呾过年——𠱀。六月里聊过年的话题,说说高兴而已,比喻指说空头的好听话。

六月卖火熥——唔对时暑。六月里卖暖手脚的炉子,不对季节。“唔对时暑”,指不适时。火熥,一种内装火炭、可用以暖手脚的小炉子。“熥”,潮音[tang1](桶1),有些地方也作六月戴毡篻——唔对时暑,毡篻,毡帽,通常是冬天戴以保暖的,夏天里根本戴不了。比喻在不合适的时间做某件事情。

上图:火熥(外地的)

当然,还有些只是直接的气候谚语而已。例如:

出门无六月天。意思是六月气候暖和,出门时不需要多带衣物。但老人家常常告诫年轻人出门时多带点衣物,有备无患。故云。

六月三日无雨火烧埔。农历六月份“赤日炎炎似火烧”。如果连续三天以上不下雨,就会热得像火烧荒埔一样。

六月田螺田底煠。谓农历六月水田里的水热得烫人,田螺在里面就像在热水锅里煮一样,极言气候之炎热。类似的俗语有六月田蟹塗底熻,谓水田里的泥土太热,田蟹藏在里面就像在热锅里炆一样,也极言气候之闷热。

上图:田螺;下图:田蟹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南澳渔民出海最常见的50种海鱼,都吃过,你就能退休了!
这些潮汕名小吃后面都还有一句俗语,不一定你都吃过、听过...
【旅游天地】不是“米”的米,潮汕当季美食,家家户户都喜欢吃
潮汕美食 让味蕾和唇舌爆发小宇宙
来到潮汕,都有哪些特色美食绝不能错过?
潮汕特色小吃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