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古代地震是如何记录下来的?

地震作为一种自然现象,很早就引起了我国古代先民们的注意,并在史书上作了记载。


目前知道的最早记载地震的文字《竹书纪年》《竹书纪年》是春秋时期晋国史官和战国时期魏国史官所作的一部编年体通史,叙述了夏、商、西周和春秋、战国的历史,按年编次。周平王东迁后用晋国纪年,三家分晋后用魏国纪年,至魏襄王二十年为止

竹书纪年》记录了多次地震事件
黄帝轩辕氏一百年,有熊(古地名)地裂。帝陟。
夏帝发,名后敬,或曰发惠。七年,陟。泰山震。
夏帝癸,名桀。十年,五星错行,夜中,星陨如雨。斟挕(古地名)地震。伊、洛竭。
商帝乙,名羡。三年,王命南仲西拒昆夷,城朔方(注:朔方的鸟就叫朔方鸟)。夏六月,周(西岐)地震。

据此我们发现,《竹书纪年》的文字均很精炼,少则一二字,多则七八字,三四字居多,但反映出来的内容却有字字珠玑,一言穷理之妙。
                                              
之后的史书对地震的记载就慢慢变得丰富起来,《后汉书·五行四》有专门的地震专题,记载“建光元年(公元121年)九月己丑,郡国三十五地震,或地坼裂,坏城郭室屋压杀人。
据宋王溥的《唐会要》统计,从唐太宗贞观十二年(公元638年)到唐僖宗乾符三年(公元876年)这240年间,有案可查的地震就达到了了数十起。大多数的记载都是“有声如雷”,“坏人庐舍”,“坼裂陷庐舍”,“坏屋壁庐舍,或地裂涌出水”,“草树皆动摇”,“山谷禽兽惊走”,“屋瓦皆堕”等用语,更加形象地记录了当时的状况。
到了公元10世纪的五代十国期间,《五代会要》这样的记载:“明宗天成二年(公元927年)七月,郑州地大震,杀二人。长兴二年六月,太原地震,自二十五日未时,至二十七日申时,二十余度(次)。书中还有一条:“周太祖广顺三年(公元953年)十月,魏邢洺地震,累日十余度,邺都宫署内尤甚,屋瓦皆堕。这些史官紧锁在宫内,他们记载的还仅是皇宫内的情况,至于田间乡野的情况,史官们是无法得知的。
《竹书纪年》实际上是晋人记载的发生在一两千年前的事情,其真实性和准确性值得探讨,唐宋开始盛行的地方志,极大地丰富了地震记载的数量及详尽程度。
明嘉靖三十五年腊月十二日(1556年元月23日),在陕西华县发生8级大地震。有关这场大地震的灾害情况,据明史《嘉靖实录》记载,地震时'袤延千里,振撼荡摇,川原拆裂,郊墟迁移,壅为岗阜,陷作沟渠,山鸣谷响,水涌砂溢,城垣庙宇、官衙民庐,倾颓推圯,十居其半'。以华县为中心,西起陕西渭南,东至山西永济蒲州镇,东西宽90公里,南北长约30公里,包括华县、华阴、大荔、潼关等县在内的2000平方公里,各类建筑物几乎全部倒塌。华县'堵无尺',城垣尽塌,州署与城墙俱圯,庙学倾覆成墟。渭南'公私庐舍、城垣尽圯',县城楼橹墙堑,倾堙殆尽,鼓楼震毁,来化镇等地砖塔倒塌,县署破坏后'莅治者咸席坐棚下'。华阴'垣屋尽倾',县城遭'覆隍之变',砖塔倒毁,儒学殿舍尽圯。历代对华山封禅、祭祠的西岳庙'观宇倾颓'。蒲州镇'城郭宫室,倾覆殆尽'州署、抚、按察院的行召、布政分司、文庙、书院及兵备道衙门等,全部倒塌。
 
大多数的史志编撰者未必亲历过地震,或者没有按照亲历的感受来记录地震的情况。但是历史上有一位大地震的亲历者,在卸任县令后亲自编撰县志,把他所经历的大地震进行了详尽的描述,他就是亲历过1668年(清康熙七年)郯城大地震的时任郯城县令的冯可参,他编撰的康熙郯城县志中这样描述了这次大地震:“康熙七年六月十七日戍时地震,有声自西北来,一时楼房树木皆前俯后仰,以顶至地者,连二三次,逐一颤即倾。城楼垛口、官舍、民房并村落、寺观一时俱倒塌如平地,打死男妇子女八千七百有奇,查上册人丁打死一千五百有奇。其时地裂、泉涌,上喷二、三丈高,遍地水流,沟浍皆盈,移时即化为乌有。人立地上如履圆石,辗转摇晃,不能站立,势时即陷,移时方定,阁邑震塌,房屋约数十万间,其地裂处或缝宽不可越,或深不敢视,其塌陷处皆如阶级,有层次,裂缝两岸皆有淤泥细沙,其所陷深浅阔狭形状难以备述,真为旷古奇灾。如庠生李献玉屋中裂缝,存积一空,献玉陷入穴中,势似无底,忽以水涌浮起,始得拔岸而出。庠生李毓垣室中有麦菌陷入地中,仅存所握。又庠生高德懋夫妻子女家口计二十几人,仅存一男一女,其余尽皆打死。其时死尸遍于四野,不能殓葬者甚多。凡值村落之处,腥臭之气达于四远,难以俱载,即此三家,亦足以见灾震之祸烈而惨矣。……”
 
身在京城的康熙帝,在位六十一年,经历过包括郯城大地震在内的数次强大地震事件,其中有些地震的晃动直接影响到了京城。他担心是自己施政有误从而惹怒了上天导致惩罚,于是对地震进行了深入研究和思考,并且写下了论文《地震》
  
  朕临揽六十年,读书阅事,务体验至理。大凡地震,皆由积气所致。程子曰,凡地动只是气动。盖积土之气,不能纯一,闷鬱既久,其势不得不奋。《老子》所谓“地无以宁,恐将发此,地之所以动也”。阴阳迫而动于下:深则震动虽微,而所及者广;浅则震动虽大,而所及者近。广者千里而遥,近者百十里而止。适当其始发处,甚至落瓦、倒垣、裂地、败宇,而方幅之内,递以近远而差。其发始于一处,旁及四隅。凡在东西南北者,皆知其所自也。至于涌泉溢水,此皆地中所有,随此气而出耳。既震之后,积气既发,断无再大震之理;而其气之复归于脉络者,升降之间,尤不能大顺,必至于安和通适,而后反其宁静之体,故大震之后不时有动摇,此地气反元之征也。
    宋儒谓阳气鬱而不申,逆为往来,则地为之震。《玉历通政经》云:阴阳太甚,则为地震。此皆明于理者。西北地方数十年内,每有震动,而江浙绝无。缘大江以南至于荆、楚、滇、黔多大川支水,地亦隆洼起伏,无数百里平衍者,其势欹侧,下走气无停行。而西北之地弥广旁薄,其气厚劲坌涌,而又无水泽以舒泄之,故易为震也。然边海之地,如台湾月辄数动者,又何也?海水力厚而势平,又以积阴之气,镇乎土精之上。《国语》所谓“阳伏而不能出,阴迫而不能蒸,于是有地震”,此台湾之所以常动也。谢肇淛《五杂俎》云,闽、广地常动,说者谓滨海水多,则地浮。夫地岂能浮于海乎?此非通论。京房言地震云,于水则波。今泛海者遇地动,无风而舟自荡摇,舟中人辄能知也。地震之由于积气,其理如此。而人鲜有论及者,故详著之。

从上述文字来看,康熙皇帝对于地震的理解和认识与现代科学有很大的差别,但是作为一位生活在300多年前的古人,能够写出这样的一篇文章,也是难能可贵了。

文章来源:震知卓见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我国古籍中的地震记载
六十干支与公元纪年最简单的换算方法
公元纪年与干支纪年的快速换算
公元纪年这样换算成干支纪年!
有没有人知道天干地支是怎么换算的啊,怎么把字的生日换出来生辰八字,请告知
公元前后如何划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