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国影像方志| 如东:帆影悠悠 跳马伕舞步铿锵 筑堤拓荒 洋口港通江达海

跺步跳,横步跨,这是如东县的一种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跳马伕”舞蹈,整个舞蹈动作协调一致,刚劲有力,极富感染力。

作为汉族中少有的男子群舞,如东跳马伕演员上身穿斜背肚兜,下身穿黑色短裙,这样的服装非常罕见,却来源于如东先民们的捕鱼生活。

20世纪80年代初,如东县文化馆的工作人员深入田间地头,对散落在民间的跳马伕进行整理改编,终于将这项一度濒临失传的文化遗产重新搬上舞台。

1986年,如东跳马伕随南通民间艺术团进京,在中南海怀仁堂演出,获得一致好评。此后,跳马伕又走出国门,先后赴日本、西欧和美国演出,享誉海内外。

江海挽狂澜 铁流铸忠魂

如皋东乡海岸线漫长,遍布滩涂。1941年,面对日军在长江下游进行的清乡、扫荡行动,新四军苏北指挥部决定利用如东濒海的地理环境,建立海上抗日根据地。

新四军第一师师长粟裕抽调了200多名精兵强将,组建了一支海防大队,到第二年,又扩建为苏中军区海防团。

粟裕

这支海防团追波逐浪,与日伪军斗智斗勇,开辟了沟通上海、苏中与苏北、浙江、山东等地的海上交通线。

抗日战争胜利后,这支从如东起步的海防部队组建为华中海防纵队,在解放全国的渡江战役中担任先锋。后来,海防纵队又编入华东军区海军,成为人民海军光荣的一员。

从围海造田到与海共生

1951年春天,为了解决人多地少的矛盾,如东县在沿海滩涂修筑新的海堤,围垦开荒。

如东的大规模围垦先后进行了20多次,而这些堤防历经几十年的风风雨雨捍卫了如东百万人民的生产生活安全。

1958年,如东县就已建立“海涂养殖场”,首次进行人工围养、放养文蛤。

2016年如东县从事文蛤养殖的企业有32家,人工养殖面积达40万亩,年产量约2.5万吨,成为国内知名的文蛤生产基地和出口基地。

观鸟圣地与“风车之林”

从3月下旬开始,世界各地的观鸟爱好者陆续汇聚到如东沿海滩涂。这里的小洋口湿地和东凌湿地已成为国内外知名的观鸟圣地。

如东沿海有超过100万亩的天然湿地,是候鸟迁飞的重要中转站。每年春秋两季有数以百万计、300多种迁徙鸟类到此停歇、觅食、换羽。

沿海绵延10多千米的“风车之林”,是如东海上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2016年,如东150兆瓦海上风电示范项目投入运行,总装机容量15.2万千瓦,成为中国首个全场投运的离岸距离最远、装机容量最大的海上风电项目,让如东成为了“绿色能源之都”。

洋口港:通江达海

20世纪80年代,当时的中国交通部水运规划设计院在如东县长沙镇海岸线外发现了一条直通太平洋的潮汐通道,在科学论证的基础上,洋口港最终被列进全国可建10万吨级以上港口的重要港址。

2008年10月28日,洋口港实现初步通航,长江口北翼从此告别了没有深水海港的历史。

洋口港建成通航,打开了如东重建海上丝绸之路的贸易大门。2014年,洋口港成为国家一类口岸,依托于这个世界级深水大港,如东吸引了一批新能源、新材料的重大项目在临港园区落户。

如东借助深海港口和海上风电的东风,积极打造“黄海旅游胜地”。如今,洋口港已成为国家3A级景区。从国家级生态旅游休闲度假区到沿海生态保护区,一幅经济繁荣、生态优美、环境宜人的美丽画卷正在如东徐徐展开。

用影像记录当下,以地方表达中国

昨天的变迁,今天的影像,明天的历史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如东县简介
洋口港开发遭遇地方融资困境
百强县——如东县
洋口港
中国如东
“洋口港”杯工艺美术精品大赛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