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妙艳文谭|观音仔街小记
3346432717@qq.com
 ↑关注

观音仔街小记

 作者:彭妙艳  

在榕城学宫广场东侧,原有一条街,建广场时拆去西侧,只剩一爿,严格而言,已非街了,但群众还这样看,所以这里从俗。
 我在榕城行走,也有半个世纪了,算是见过这街的“全盛”模样。但不明白它创肇何时,曾经问过比我大了一半年纪的长者,他也表示不甚了了,只说小时候看到的就是这样。但我私下里并不认同。因为街口原来作为邮电门市,后来改为食品公司的那座洋楼式建筑,肯定就是当代才弄的建筑。不过南段好几间雕刻神像的作坊,要说他小时候“就是这样”我倒相信。


 旧时城镇的街路,大凡都带点专业性,于是也就有了专业的名称。比方米街、布街、柴街、鱼鲜街、打铜街、番薯街等等,都是具体的实例。相信“旧时”是没有特意的事先规划的,而街的专业化起来,应是从业者有集约意识、规模意识,知道这样有利于招引顾客,于是逐渐形成的。而社会行业特多,专业街也就相应丰富起来。这观音仔街恐怕就是这样形成的。事实上,就是到了2007年前后,观音仔街西侧即将拆除的时候,木雕作坊就还有四五间,专业性还是一望而知。而这些木雕作坊,又无一例外的是雕刻些中小型的神像,其中观音造像为主,这就难怪为什么早在民国时代,社会上就流传着这样一句俚谚:观音仔街店铺——尽是老爷家伙。
 既然是以雕刻神像为主的作坊,店铺里有的是雕刻神像的工具和材料:如斧头、凿仔、手锯、线锯;如杉木、樟柴。潮州方言跟温州、宁波一带方言一样,把神、神像称作“老爷”,把工具、用具称作“家伙”,“尽是老爷家伙”,就是观音仔街木雕作坊的写照和特色。反映了这条街道的历史存在状态。


 “老爷家伙”是个通用词,比喻简陋、不耐用的用具、工具。因为旧时社会经济落后,除了有着特别用途的用具,人们不敢随意凑合(如祠堂的祭具、祭器)外,一般可省钱的都尽量从俭使用。以雕神像而言,在民国以前,工价是很低的,从业者通常只能聊以糊口而已,所以这些贫困的手工业者购置用来雕刻生产的用具与工具,都是价钱相当低廉的那一类,久而久之,就被人称为带着讥笑揶揄性质的“老爷家伙”。
 这样说来,观音仔街当日非但是一条专业街,而且不是一条暴利横流、金迷纸醉的街,而是一帮贫困的气力出卖者,赖着与顾客同样虔诚,而从事与神有关的作业,借以养家糊口的所在。这里没有灯红酒绿,没有靡靡弦歌,有的是简陋的工具,敲打着将会替人降福禳灾的“老爷”的撞击声、抽拉声,以及隐约混于其中的叹息之声。


 诚然,制造“老爷”,已经进入机制时代,甚至可以采用三刀或者别的更先进科技批量生产的大有利润可图时代,但是这些距离观音仔街已很遥远,它所遗留的“尽是老爷家伙”的记忆,不容易让人抹去。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观音神像
从四柱看人命适合供奉神像
一只流浪的狗
这家伙要出门炸街了
游埠殿宇
摄影:民间工艺(2)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