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妙艳文谭|粤东围厝的内部结构

粤东围厝的内部结构

 作者:彭妙艳  

 粤东潮州话语的围厝,因规模大小而有不同的内部结构(格局),是清代中期正式定型的一类岭南民居模式。
 结构的类型很多,主要者有四点金、下山虎和马拖车等。


 “四点金”是围厝的基本厝局,由之缩小、扩大,可以衍生出其他的厝局。所谓“四点金”,是围厝共有四间房,分布于四角上,而这些房子的屋顶为对称双坡式,仿似四个金字,或称。四点金的结构,从前至后分为三段,第一段为前厅及左右前房;第三段为后厅及左右后房。中间是天井与两侧厝手房(也称八尺宽)。前厅的功能,包含过道、行台、聚会、堆放农具等。前房则为下辈的卧室。后厅为祭祖之地,呈“阔嘴”形态,或在前端围以护栏,或设八扇屏风式门扇。“厝手房”狭长状,用以堆放柴草、杂物,以及作为厨房之用。如果把“厝手房”向天井扩展,并设门扇以开合,则连同前厅、后厅,已有四厅向着天井,就成为“四厅会”,普宁洪阳到揭西棉湖一带地方,“四厅会”特多。四厅会因为增容了天井两旁的屋舍,使其由“房”变化为“厅”,于是,四厅的地位已经取代了四房,“四点金”之名也就必须让位了。若是前后房均扩展至四间,加上天井两侧的左、右厅,则就成为“五间过”(以每排五间屋舍得名),或“四喷水”(因为天井四角上方都应设置喷水槽和喷头了)。


 而下山虎则为四点金的缩小版,具体来说就是减去了前排的前厅与前房,只剩下天井及两边厢房、后厅及左右两房,仅有五个屋舍(含后厅)。下山虎是最小型的围厝。其门开于天井正前中。如直接做成墙门,就是“下山虎”;倘如门做成凹肚门楼式,为“趴狮”,均以形名。


 而“四马拖车”则是四点金的扩大版,属大型围厝。也有人根据它的结构,把它称为“三落二火巷一后包”。中轴的三进屋舍,一般每进为一厅四房,各进间各提高三阶,两侧门向中轴而开的火巷,对应三进,由前及后,分为三组(各一厅二房),逐级递高。称作“步步高”。后包可是平房,也可是楼房,作为楼房时,则应是上下各有前廊的“走马楼”。棉湖郭氏大夫第即是这个类型,民国所建的乔林大夫第也一样。因为作为后包的楼房通常比较壮观,比较醒目,往往喧宾夺主,成了四马拖车围厝的代词,如郭氏大楼、兰香楼就是这样。


 粤东围厝经历了上千年的变化,其结构不断调整与丰富,在明末清初,“九包七”成为代表性大宅。随着聚落的由族群逐步向家族、家庭分化,以四点金为基本模式才正式确立。以现存的这类建筑的材料、工艺等考察,其正式定型应是清朝中期也即乾隆时期,然后在粤东得到迅速推广,成为基本的格局模式。这与生产力及宗族观念直接关系,是一个时期社会生活水平的反映。
 粤东围厝从建筑上看,仍属低端的实用型而已,与高端建筑应具有的元素形象距离甚大,这很正常,毕竟是普通民居而已。所以社会上用“京华帝王府,潮汕百姓家”来形容这类建筑壮丽,王婆的过了头,先人地下有知,肯定愧不敢当。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2022年08月09日
潮汕的风水文化
潮州民居
走马潮汕看民居
潮汕民居的建筑模式 — 粤东门户 潮汕家园
潮汕古民居4类格局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