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闽南文化守护者 | 守艺系列一:诏安铁枝木偶

    见到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诏安铁枝木偶代表性传承人吴崇耀先生的时候,已是正月初九,往年这个时候,他和他的“怡梨香”剧团早已出门,忙活了好几场戏了。今年他刚接到表演邀约,正准备过几天出门。吴先生坦言,现在请戏的越来越少,戏金也不如从前。不过现在手艺已经不是谋生手段,对他而言更是传承的责任,所以有请便要去演,让孩子们多练练,技艺不生疏。

关于铁枝木偶

 铁枝木偶俗称仔戏,也有称为铁线戏。诏安铁枝木偶戏大约兴起于宋元,而盛于明末清初至民国初期,鼎盛时期诏安城乡有80几个戏班。如今诏安铁枝木偶盛况不再,“怡梨香”便是如今为数不多的几个铁枝木偶剧团之一。


铁枝木偶表演与皮影、纸影相似,以三支铁枝操纵戏偶动作完成表演,但其偶型立体,偶身分量更重。可以说它结合了木偶与皮影的表演特点,形成一种特别的表演美学。戏偶多以陶土制头,木头刻制躯干、手足。传统老偶制作精致,搭配头饰,大约40公分,新制木偶偶形放大,头部体积几乎翻倍,体量也随之增大,操作难度也增加,但演出的视觉效果却好了很多。


铁枝有中筷与辅筷之分。中筷用于钩住戏偶后背预留的孔洞,以控制躯干,演出结束后取下,便于收纳。而辅筷用来控制双手动作,演罢收纳时无需取下。演师左手除了握住左侧辅筷做出动作,还得用力提住中筷,以正偶身。一些精细动作则依靠右手完成。


   虽然只靠三支铁枝,但木偶却能模仿出真人戏曲表演的动作,甚至一些杂技技巧也能展现得活灵活现。怡梨香剧团铁枝木偶表演的保留项目就是转盘花、开合扇、提瓶等绝活儿。转盘花就是给偶“右手”绑上铁枝,枝上放铁盘,通过转动偶手来完成铁盘转动动作。而提瓶也是一绝,表演者只给偶的手分别绑上稻草就能够把装满水的小花瓶轻松提起,并且能够前后晃动,水不滴,瓶不掉,稳稳当当。这次拜访,吴崇耀先生的妹妹吴容妹和儿子吴朝聪就分别表演了偶转盘花和提瓶。

   与布袋戏等其他偶戏表演不同,铁枝木偶的头饰、偶头和偶身是可拆解开的,表演的时候再组合起来。看起来让眼花缭乱的偶头、珠光宝气的头饰、花花绿绿的偶身要在表演前迅速组合好确实要费点工夫。不过吴崇耀先生对这些宝贝如数家珍,聊着天,不经意间就把需要的偶头、头饰、偶身一一对应好。

过去与现在

诏安偏居福建东南隅,与广东交接,也被称为“福建南大门”,因此,流行于诏安的不少文化样态不仅有闽南特色,也融合了广东潮汕文化的特质。诏安的铁枝木偶戏在闽粤一带盛极一时,“怡梨香”木偶剧团接的演出北至漳浦、云霄,但更多的是在潮汕一带。

在历史上,漳州与潮州的关系很是密切。唐前期,漳州曾一度归属岭南,潮州则一度归属福建。上元元年(公元760年)漳州还福建,大历六年(公元771年)潮州归岭南。如今,作为处于闽粤交界的诏安与潮州两地联系依旧紧密,地处闽南的诏安话发音也更接近潮汕话,流行的戏曲也是潮剧。因此诏安铁枝木偶的连本剧目、行当角色、戏曲文字、戏曲表演、音乐声腔也大多来自潮剧。铁枝戏的音乐由潮腔(潮音调)、外江调(汉调)两种,民国三十年(1941年)后外江调不再流行,现仅存潮调音乐。

因此,民间也由说法认为,漳州铁枝木偶于清道光、咸丰年间由粤东传入,流布于诏安、云霄、东山、平和、漳浦等县。而据《福建傀儡戏史论》考证,铁枝木偶戏形成于宋代的江南地区,并由漳籍民间艺人吴静山避祸潮州,使得技艺南传。

诏安最早的潮音铁枝戏班由西门外沈和尚开创,民国初期也创办了不少戏班,但抗战开始后,班社大多解散。直到新中国成立后在政府扶持下铁枝木偶戏才得到复苏。“怡梨香”便是吴崇耀之父吴怡孙当时拜师学艺所创的木偶潮剧团。

不过受限于市场需求,戏班投资减少,人才流失,演艺水平也不断下降,铁枝木偶的生存空间受到挤压。现在铁枝木偶多为庙宇乡里酬神除煞所演,收费不高。由于学艺人越来越少,铁枝木偶传承以家族传承为主,剧团基本以家庭为单位,有表演活动就全家总动员,没有订单就各自营生。作为传承人,吴朝聪先生与父亲已经不一样,他不再将铁枝戏表演作为生计,而是开了一家汽车维修店,这店才是他现在主业,不过父亲要他一同去表演,他就关门歇业。

铁枝木偶的讲究

诏安的铁枝木偶表演有严谨程式,表演开始前要先祭拜田都元帅,再请唐太宗李世民“踏棚头”(“棚”即闽南语的戏台,“踏棚头”也意为“开场”),接下来是《京城会》,然后正戏才能开始。之所以遵照这样的程式是有讲究的:田都元帅是戏神,开场需先焚香告知,求其保佑演出顺利。民间相传“田都元帅”为唐太宗李世民所封(实应为郭子仪奏请唐玄宗追封),故而李世民来“踏棚头”也是昭示其名号的“合法性”,任何要破坏表演的魑魅魍魉就应该识相避退了。《京城会》是潮剧《彩楼记》的名段,状元郎夫妻喜相逢,喜上加囍,相当吉庆。有了这三重保障,戏团团长的心也就安定了。

即使有三道护身符加持,演师们心里也会有一些不可突破的“底线”,这就是禁忌。有的戏团演师不吃螃蟹,这与戏神田都元帅的传说有关。因为相传襁褓中的田都元帅出生后被弃田埂,是螃蟹吐沫喂养救回一命,有恩于戏神。忌吃螃蟹因此成为“行规”。不过现在的戏团大多经不那么讲究了。

来源:偶说偶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傀儡戏
热订 | 三山雅集《偶戏奇观》,一次对木偶艺术的新体验
神与人间的摆渡者——木偶戏
木偶艺术 ——民间艺术常识(二十四)
孝义木偶:三雕七画万象生 玲珑妙舞与真同
妍肃剧评——这个中戏教学实践,炸出一种绚烂的可能性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