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妙艳文谭|揭阳学宫广场赋

揭阳学宫广场赋

 作者:彭妙艳  

因为广场位于广东省历史文化名城揭阳的核心区,名闻遐尔揭阳学宫之前,故称名揭阳学宫广场。

 


在历史所建的学宫前面开辟广场,借以纪念孔子,并推进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的接轨,在中国揭阳是首创。由大中华国际集团捐资建设的这个广场,虽然面积也就那么一万多平方米而已,但是高台上凌空耸起的“万世师表”牌坊和其后杏坛上孔圣与他的弟子子路、颜回的雕像,以及十二根以孔子生平事迹为题材的文化石柱,花岗岩石雕刻的孔教书卷,却把如同日月经天的孔子思想,以及由其春风化雨催生的揭阳文化,表现得伟岸壮美,精致典丽。它所展示的、象征的就是“与天地参”的文化精神。唯有这样的文化平台,才称得上“南国圣域”。


揭阳学宫创建于南宋绍兴十年(1140),元、明、清乃至建国以来,屡有重修与扩建,它的占地面积接近2万平方米,各种配套功能祠庙如明伦堂、文昌阁等齐全,是全国现存的最大规模府、县级学宫,在全国同类古建筑中有着重要的地位与影响。目前,正在申报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自从创建以来,全国许多著名的学者,都曾在学宫登坛讲学。宋代的陈圭、洪天锡,元代的周伯琦、明代的季本、林大经、高攀龙,清代的陈树芝、阮元、李星辉等,他们的踵武相接,推波助澜,虽然还没有来得及培育起在中国学术论坛上异军突起的榕江学派,但由学宫放射出的学术明星,却布满神州的太空。曾经被视作南荒之地的揭阳,借之而有负“海滨邹鲁”、“多士天下都”的美誉。


从学宫走出的宋人陈希仍,以学富五车而被称为“广南夫子”;黄焕国,以大治汀州而被奉为“闽西生佛”;元代从学宫走出杨宗瑞,以参修《金史》后妃功臣传列而成翰林学士;明代从学宫走出的徐虔和郑旻,以理学成就而为岭南真儒,以善抚诸夷而为西南循吏;清代从学宫走出的郑大进、曾习经,前者以军功累擢直隶总督,后者以工诗而成为词坛巨擘。这些身影曾经投映揭阳泮水的杰人,都以丰功伟绩而彪炳史册。
然而,学宫哺育的精英,又何止上举数例。他如明之“龙山君”黄勋、御史郑一初、“戊辰四俊”郭、黄、宋、辜,清之学者郑匡夏、书家郑其崇、诗人吴日炎、语言学家郭光,他们的道德文章如同郑大进的描绘——“岭海都为增色”!


揭阳历代精英所开辟创造的事业,所营造积累的精神遗产,是国魂、是乡魂,是岭南水城揭阳永远的光荣和潜力。揭阳学宫,因为这些精灵而文光不减;因为这些精灵而文气久盛;因为这些精灵而文脉绵长。辟建学宫广场,正是为了搭建一个广阔的平台,让古贤今人在超越时空的对话与交流中,使文化之乡的传统,借助与时俱进的方式,没有间断地传承与弘扬。如同市区南北两河的流水,滔滔不绝,浩荡东流。
一座出自惠安能工巧匠之手的“万世师表”牌坊,在潮汕不乏石制的牌坊,而在规模上刷新了粤东地区石制牌坊的记录。匾额既为广场点题,也营造广阔深邃的思想空间,引发游人对于先贤的景仰。文化的打造使石头有了生命,它所要揭示的是:孔子以及由他创造的儒学,好像烈火中的凤凰。凤凰之生极度辉煌,凤凰的涅槃也极度壮烈。熊熊烈焰中凤凰燃尽了自己,火焰中凤凰获得了新生。这火凤凰就是伟大的孔子,孔子宛似浴火永生的凤凰。


姑且抛开流传久远的神话,打开记录人世风云的历史教科书,人们可以不难发现一个事实:孔子的思想几经劫难,却难以阻止它从劫难中走向辉煌,这与凤凰由初生于涅槃,又由涅槃转为新生何其相似!秦始皇焚书坑儒,致使儒教几近毁灭;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让儒教成为一统天下的思想,而且持续二千多年。而在二十世纪初,在“民主”和“科学”两面旗帜的横扫。“孔家店”又几乎被推毁殆尽;而至三十年代,又有大批文化人提出以“传统文化”救国。而今,当西方文化正悄然蚕食我们的民族文化价值观,保护文化安全又成为一国策时,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潮又奋然涌起,方兴未艾。这个重要文化反弹、复归的现象。以中国特色为依皈,由此可证儒家传统文化的魅力。如同诗人臧克家在一首诗中所写:有的人死了,但他还活着。这是一种永生,精神的永生。


作为现代文化广场,它所体现的某些“要素”,往往是史无前例。这就是“原创”。把孔子的思想精华,用石雕书卷的形式,展示于今人和后人的眼前,就是揭阳学宫广场的又一原创与特色,即将成为揭阳一个新的文化景观。虽然十二书卷所表现的不是孔子思想的全部,但是,夫子的世所公认的重要的论说,已在这里得到体现。对于每一个希望在学习先贤,于修身、处世、问学、和友、为政上有所受益的时人,都应该是受益匪浅。而这也正是书卷设置者的追求。
热情洋漾的诗人,讴歌孔子心中有着永恒的太阳,它炽热灿烂,光芒万丈,惠泽万物。但是,谁也无法状其形,或者言其色;它让人既觉弥远,又感亲近,主要体现于“仁”上。“仁”的学说,是中国传统儒文化的精髓。中国素以文明古国,礼仪之邦著称于世。而这种重文明、重礼仪的行为与制度,就因为有一个“仁”字在主宰。以“仁”为主干,忠、义、孝、礼等君子人格为枝叶的一整套儒文化思想体系,构成了灿烂辉煌的中国传统文化。当西方世界以“博爱”、“平等”、“自由”人本主义作为追求的终极目标才刚刚开始时,历史的车轮带着以“仁”为主体的儒文化已转过了两千多个春秋。有谁敢说以人为本不是中国的原产。


“仁”,就是爱人、爱己。“爱人”、“爱己”互为联系,密不可分。仁是崇高的道德标准,但却化解于每一个细节,与人的生活密切相关。一个人只要愿意从自己做起,从现在做起,持之以恒,就可以把自己塑成一个完美的仁者。
礼,那也是孔子毕生推崇的道德规范。他曾经向颜回解说“仁”的内涵:约束个人的言行使之合乎礼制就叫仁。这就是著名的“克己复礼”的学说。但他又反对把礼看作实用主义的礼仪制度来看待,强调追求礼乐的精神实质。因为只有这样,才能体悟到只有坚持礼的精神,才能为不断发展的社会提供健康、稳妥的体制。而同时,孔子反复阐述,礼的作用以恰到好处为贵,就是所谓的“礼之用,和为贵”,即以实现社会和谐为目的。


对于生活在现代文明中的人来说,礼让与谦恭的优良传统不可抛弃。特别是作为长者、尊者,更应该以身作则,只有这样,才能获得广大人民群众的爱戴和拥护,从而同心同德,创造高度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实现富裕文明的宏伟目标。
德性也是孔子反复强调的做人必须坚守的品质。他从来都认为德与仁、德与礼之间的关系,密不可分。治理国家,要“德礼为本,政刑为辅”;待人处事,要施中庸之道。他认为道德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的培养所成。所以孔子一直强调修德的重要性,多次强调要做人必须坚持忠信为本,即所谓“不欺者,修德之本”。


对于人伦各个方面的正确处理,孔子有许多真知灼见。他尤其重视孝道的实践。他认为“孝”既是伦理,又是常情,是为人子孙者义不容辞的职责。鸭能反哺,羊能跪乳,况乎沐浴三春之晖的万物之灵长。然而,孝有孝方。孝中有敬,孝之以悦,才是发自内心的血肉亲情。如果人们能登高俯瞰,孝道不仅仅是家庭伦理的一个侧面,还体现了社会生活的本质,因为它集中了人性的美好,可以促进、保证社会的有序,人际祥和。假如人们的胸襟再开阔一点,将孝道纳入天地万物之间,这体现的将是泛爱众生的精神。人类只有一个家,只有一个地球。敬养土地之母蕴育的万事万物,是我们责无旁贷的义务,也是为了子孙万代生存的需要。
书卷虽为石制,但它并不冰冷。孔子的崇高精神,赋予它以温馨。“没有伟大的品格,就没有伟大的人,甚至也没有伟大的艺术家,伟大的行动者”,是法国作家罗曼·罗兰关于修身的重要言论。其实早在二千多年以前,孔子就已说过类似的话。至于什么是“伟大的品格”?孔子的看法是:道德文章,齐头并进。他还说过,要“言而有信”,这是与朋友交往必须恪守的信条;“学而时习之”,则是对每一位在学习道路上奋力攀登的人而言,指示他们取得成功的窍诀。“据于德,游于艺”,“吾日三省吾身”,“言忠信,行笃敬”,“松柏之翠,岁寒后凋”。孔子关于修身的名言,灿如繁星。集中起来,就是每个人都必须言而有信,自省自励,不惰不怠,这样才能使自己的人格完善与升华,保障事业有成与大成。


作为思想家,孔子不但关注治国施政那样的大问题,同时,也不放过对于世人如何正确处世的引导。孔子说:方正无私,处世之本;孔子主张:以直报怨,以德报德。孔子提醒,善于察人,处世之要。孔子认为:出也处世,入也处世。世界是大家的世界,每个人只是芸芸众生中的一分子,处世之道几乎是所有的人无法回避的问题。而孔子作为大儒,他为世人所作的匠心独运的指引,精辟而且管用。
来自闽中大山的十二根大型的花岗石柱,在2008年冬天的一个黄道吉日,深深地植根榕江大地。上方坚挺上昂的斗拱,顶住了无垠苍穹。所谓“顶天立地”,所谓“与天地参”,就是这种表形,它是孔子的形象及其思想的象征。十二根高大巍峨的文化柱,图文并茂,突出特色,表现经典;以其壮观与精美,象征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与典雅。十二根文化柱所表现的是孔子的文化光芒,穿越历史时空,创造和积累了丰厚而持久的中华灿烂文化。取十二这个数字,既为与天干地友暗合,以寓方位,以喻时间,以示循环无限。孔子的思想,跨越时空,影响着中国乃至人类文明的形成与进程。这便是他的伟大之处,高不可及之处。而伟大和崇高并不玄虚,柱上镌刻的故事,正是要让孔子的神圣人间化。


孔子的父亲六十三岁时娶母亲为妻,他们结婚好久但没有怀孕,于是父母双双来到尼山的神庙求赐子嗣。回到家里,母亲梦见一仙女骑着麒麟款款而来,对她说:我给你送子来了。母亲发现仙女背后的麒麟背上,果然坐着一个虎头虎脑的男孩,正待伸手去抱,那麒麟大吼一声,把她从梦中惊醒。后来,她在再次上山答谢神恩途中的一个山洞,生下了孔子。
鲁昭公十九年(~517),孔子师事襄子学琴。襄子是鲁国著名的音乐家,他先弹奏一曲让孔子欣赏,而后授以指法、技巧。有一日,孔子正在练琴,忽然发现面前站着一位古人,身长丈二,面黑有威,目光如电,却又温柔敦厚,与太庙中文王的形象一模一样。他把这一切告诉了老师襄子。襄子这才告诉孔子,他让孔子练习的正是“文王操”,这表现孔子的琴艺已达到出神入化的程度。
鲁昭公二十二年(~520),孔子与学生南宫敬叔一道往东都洛阳拜会道家始祖老聃。他们在参观周王祭祀祖先、举行朝会商议国政及发布政令的宫殿,发现其中一个贴金的偶像上有“三缄其口”的铭文:“无多言,多言多败;无多事,多事多患;执雌之下,莫能之争”。让他印象异常深刻。此后他常对人说:老聃的良言深深印入我的心中。此后我总是努力做到谦虚谨慎,不固执已见。于是,回到鲁国,闻风而来投师的人比以前更多。


诸如此类的逸事,虽点点滴滴,却构筑起孔子由一个平凡人物,走向世界伟人的历程,把孔子由普通人物,逐渐成长为大成至圣先师的经过,表现得具体、通俗而生动。这就是艺术,就是文化。当这种艺术、这种文化以钢錾雕刻于千年不烂的石头上,顽石便有了生命,它将风雨无阻地引导崇敬孔子的榕江儿女,在今天、明天和未来,孜孜追求孔子开辟的文化天地——那崇高悠远的思想、道德与修养境界。
揭阳学宫是揭阳传统文化的标志,学宫广场是揭阳传统文化的延伸与发展。时空跨越,古今交错。岭南水城文脉与气象,借之而绵绵传承,光大发扬。
于是,揭阳学宫与揭阳学宫广场构成的南国圣域,无疑地将成为揭阳儿女永远的精神家园。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浏览揭阳学宫文化广场
行走丨德阳文庙
《论语》的思想价值及其现实意义
【揭阳笔会专栏】吴云峰|让百年历史文脉不断永续
孔子临终遗言竹简出土真假
微言和苦口——杂说儒与释的异同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