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历史上的今天丨明知不是美国对手,日本为何还要偷袭珍珠港?主席的评价一针见血

1. 公元1798年,清代诗人袁枚逝世
2. 公元1810年,德国生理学家索多·施旺诞生
3. 公元1916年,劳合·乔治出任英国首相
4. 公元1937年,南京保卫战正式打响
5. 公元1941年,日本偷袭珍珠港
6. 公元1957年,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完成
7. 公元1981年,以色列开凿地中海死海运河计划遭联大反对
8. 公元1985年,南亚七国首脑会议开幕
9. 公元1988年,日本长崎市长直言战争责任遭枪击

10. 公元1997年,纽约举行纪念南京大屠杀音乐会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所有的战役中,日军偷袭美国珍珠港一直成为人们关注的重点。多年以来,人们对日本为何要偷袭珍珠港争议不断,日军虽然胜利一场战斗,但败了整场战争。

我们都知道战争比的就是双方的综合国力,作为岛国日本资源匮乏,美国则地大物博,怎么看日本都不是美国的对手,那么日本为何要发动这一场战役呢?

多年以来人们对日本偷袭珍珠港的原因一直众说纷纭。从战后解密的资料来看,偷袭珍珠港就是一场能源战,确切点来说,就是因为美国对日本采取了石油禁运,结果日本采取了一个极端措施。

日本在偷袭珍珠港之前,已经在亚洲进行了四年战争,其中一个重要目的就是掠夺资源,石油则是首要选择。

石油作为一种战略物资,它的发现跟战争结下了不解之缘。日本石油资源极其匮乏,这一能源的短缺成为其称霸世界的致命弱点。

日本偷袭珍珠港之前,90%的国内石油需要进口,而其中的85%则来自美国。

日本在亚洲的大肆侵略,显然对美国在远东的利益构成了威胁,但是美国国内的孤立主义也让罗斯福政府左右为难。

怎么办?一个机会来了!1940年7月,美国通过了《出口控制法案》,罗斯福利用法案的条例开始对日本施行航空燃料和润滑油的出口禁运,不久又扩大到钢材等物资方面。

这不是最致命的,致命还在后面,1941年4月13日,日苏两国在克里姆林宫签订了《日苏中立条约》,美国开始了小规模停止对日本出口石油。

日本高层认为继续向亚洲南部继续扩张获取石油外,别无选择,在裕仁天皇的同意下日军开始入侵香港、马来西亚、菲律宾等地区。

这一侵略直接威胁了美国在亚洲的利益,当年7月26日,罗斯福下令冻结日本在美国的所有资产,并随即对日本实行了石油禁运。

资料显示,日本对美国的石油禁运大为震惊,因为日本的石油储备太少,在多次谈判斡旋无果后,日本决定先下手为强。

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袭珍珠港,这次偷袭成为美国历史上最为惨痛的战争记忆。关于日本偷袭珍珠港,毛主席曾有经典的评价,可谓一针见血。

毛主席认为,日本偷袭美国是很正常的一件事,这就像当年德国偷袭苏联一样,期望能暂时取得战争的优势,进而获取占领区的资源,达到以战养战的目的。

参考资料:《珍珠港事件》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二战期间,在偷袭珍珠港之后的第二天,日本正式向美国宣战,太平洋战争爆发。明知道美国国力远强于自己,明知道对美宣战是“以卵击石”,日本为何还一意孤行?日本之所以“脑子进水”,向美国开战,除了日本一贯的赌
日本偷袭珍珠港,希特勒知道后气得直跺脚,大骂日本天皇是疯子
美国是如何加入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战场的?
日本疯了吗?明知必败为何还要偷袭珍珠港?看似昏招却是唯一选择
日本为什么偷袭珍珠港 日本偷袭珍珠港的原因
珍珠港事变:美国人到底事先知道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