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妙艳文谭|《从一个书名谈地名》

作者|彭妙艳

每块有着人类开发的土地,在漫长的历史中,都经历了或多或少的名称变换或更替。而每一个更替过程中,都有了不同的内涵,不同的事象存在与发生,名何实之间,总会有千丝万缕的联系,把名和实割裂开来,就容易产生歧义,容易出错,容易“欲雅变成猴小姐”。

近日有一本名为《XX都闻见录》的新书面世。作者是一位我未谋面的本地中年人,也就四五十岁这个时段的人吧。于是他的所著那书的内容我未拜读因不得而知,但这个怪怪的书名,却已勾引我发点议论。当然,是对事不对人,因为那著书的人我不认识。

先说“闻见录”这个书体吧。以我所见过的古今文人所著的这类书,大抵记的都是作者所见所闻的奇事趣事。既有“见”字在内,产生、出现这人、事、物的“地方”,它的名称,必然与作者同在,而不可能是过去时或未来时的。否则,所谓“见闻”者,就只能是神话、呓语。

回头来说上引书名的“XX都”了。这XX都是已经消亡的揭阳县的一个历史地名。揭阳作为县,复建于宋宣和三年(1121),中间一度裁撤,绍兴十年(1140)营治于玉窖村(今榕城旧城区)。县以后的行政区划,明洪武二年(1639)置设为“乡”为“都”,都下为村,若干村作一“图”,是明初“都图”财赋制度的产物。最初揭阳辖三乡十二都(不包括县城),明嘉靖四十二南(1563)割出延德乡龙溪都入于海阳(今潮安)、蓬州、鳄浦、鮀江三都凑置澄海县(现改称汕头市澄海区)。剩下八都,上引的XX都为其一。

这个属于永宁乡的XX都,东起于南、北溪交汇的浦湾(即双溪嘴),西至揭阳县城东城墙外。嘉靖时有27村,乾隆时增容至68村,至光绪间仅增甲东里一村,共69村。民国二十一年(1932),揭阳县行政区划调整为八个区,“都”的通名遂废。原来的这个“XX都”,在当时改称为第七区,其中靠近县城的“凤围乡”(今东郊一带)划入第一区(即县城)。从此政区名称还有多次改变,但“都”从未恢复,完全进入“历史”,连同作为“都”时的人、事、物。因此,1932年之后的人,对于此都的事物,再也目睹不到,充其量就只能听闻而得。这是常识。

然而“都”的通名不在,其土地尚在,其专名“XX”也还在。今人写书著文,记录迄今发生这片地方上的事物,用专名加上“见闻录”,即《XX见闻录》,则无可非议。不尊重这一事实,纯粹出于怀古,而已历史通名后辍今地专名之后,就会出错,会招挂羊头卖狗肉的讥笑。

地名是一个特殊的文化现象,是一个地方的自然人文和经济的综合载体,历史地名,则承载的是历史上的那部分。所以,是宝贵的文化遗产。但是用它这样的“旧瓶”来装当今的“新酒”,却会变成伪劣产品。因此,对于历史地名的使用,不能随便变通、轻易发展,弄得不好就会犯上认知上的低级错误。

历史地名是宝贵的,但趋势易碎的花瓶,必须用心呵护,才能保障它的价值。

故为之说,以待同好垂注。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又见芒市式的地名命名,地名演变的特例,巴中市恩阳区九镇
【揭阳黄氏】黄仁华开基玉浦村
专名号
农村分家协议书
【地名文化】涉县的“九岗十八寨”都是啥村子?一看便知
2022年第二十一次出行--家地乡穹岱村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