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每日打卡丨前路浩浩荡荡,万物皆可期待。


前路浩浩荡荡,

万物皆可期待。

——历史君



04

17

周六

每日一题





习题及答案解析

高考必胜


1.汉唐制定土地法规,限制私有大土地的发展,宋代一改此法,“不抑兼并”。据此可知宋代()
A.中央集权弱化
B.流民问题严重    
C.土地兼并缓和
D.自耕小农衰退

答案与解析

向左滑动图片

【答案】D

【解析】宋太祖曾经说过:“富室连我阡陌,为国守财耳”,有鉴于此,宋代采取了“不抑兼并”的措施,其后果必然是导致土地兼并严重,从而导致租佃关系盛行,自耕农经济衰退。据此判断,D项符合题意,C项表述错误;宋代中央集权空前强化,A项表述错误,材料未涉及流民问题,排除B项。

2.1928年中共六大通过的《政治议决案》指出:各省自发的农民游击战争,只有和“无产阶级的城市的新的革命高潮相联结起来”,才可能变成“全国胜利的民众暴动的出发点”。这反映了当时中共中央()
A.主张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        
B.坚持以城市为中心的革命模式
C.重视农民战争与城市暴动的结合        
D.认为农民阶级是取得革命胜利的主导

答案与解析

向左滑动图片

【答案】B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正确理解材料,分析和理解历史问题的能力。结合1928年这一时间信息,并提炼材料有效信息,当时中共六大认为,各省自发的农民游击战争,不足以变成“全国胜利的民众暴动的出发点”,必须要联结““无产阶级的城市的新的革命高潮”。这充分反映了当时中共中央仍然坚持以城市为中心的革命模式。选择B项。其他三项均对材料理解片面。

3.公元前340年,雅典一下层女子因亵渎神灵被控犯罪,按法律当处死。辩护人用动情的言辞质问:“难道你们忍心让这位阿芙罗狄特(古希腊美丽女神) 的弟子香消玉殒吗?”这打动了陪审团。经投票,陪审法庭判其无罪。这反映出在古代雅典()
A.民主原则贯穿司法过程                       
 B.妇女享有广泛政治权利
C.法律注重保护平民权益                       
 D.司法审判缺乏严格程序

答案与解析

向左滑动图片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正确理解材料、准确分析问题的能力。解读材料信息,材料展现了雅典司法审批的流程,最终是陪审团投票确定当事人是否有罪,从中可看出民主原则贯穿了雅典的司法过程。在雅典,妇女拥有不完整的公民权,雅典注重保护成年男性公民的利益,而且雅典拥有完整的司法审判程序,B.C.D表述均错误。

4.1847年6月,正义者同盟改名为共产主义者同盟,以“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的新口号代替“人人皆兄弟”的旧口号,并规定同盟的目的是:“通过传播财产公有的理论并尽快地求其实现,使人类得到解放。”这一变化说明()
A.共产主义者同盟接受了马克思的革命理论
B.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推动了无产阶级的斗争
C.工人运动在欧洲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开始兴起
D.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成为社会主要矛盾

答案与解析

向左滑动图片

【答案】A

【解析】“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通过传播财产公有的理论并尽快地求其实现,使人类得到解放”体现了马克思的革命理论,而正义者同盟接受了这些,说明共产主义者同盟接受了马克思的革命理论,故A项正确;1848年《共产党宣言》的问世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而此时马克思主义尚未诞生,故B项错误;工人运动随着工业革命的开展而兴起,19世纪三四十年代英法德等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就爆发了大规模工人运动,与材料时间不符,故C项错误;工业革命使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矛盾日益成为社会的主要矛盾,这种矛盾在这一变化前后并未发生改变,与材料主旨不符,故D项错误。

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社会救济是中国古代历朝实施“仁政”的重要内容,主要依赖于政府财政。明初设养济院收孤苦无靠者,按月发口粮。明律规定:凡鳏寡孤独及笃废之人,贫穷无亲属依靠,不能自存,所在官司应收养而不收养者,杖六十。”这是正律中首次纳入社会救济保障条款。清代的法律也有关于社会救济的规定,主要有灾荒救济,高龄老人赡养,设栖流所以收养流浪贫民,孝子节妇贫苦者救济,贫苦读书人救济等。
——摘编自邓云特《中国救荒史》等
材料二  英国圈地运动开始后,偷盗者、乞讨者等日益增多,社会不安定因素急剧增加。1601年,英国颁布济贫法。救济办法因类而异,凡年老及丧失劳动者,在家接受济贫;贫穷儿童则在指定的人家寄养,长到一定年龄时送去做学徒;流浪者被关进监狱或送入教养院。1834年,新济贫法规定,有劳动能力的失业者必须进“贫民习艺所”,才能得到救济,而那里的条件比最低工资收入的自由劳动者还要恶劣得多。
——摘编自陈晓律《英国福利制度的由来与发展》
(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中国明清时期救济制度和英国近代济贫制度实施的共同目的,并指出其救济方式的异同。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与英国近代济贫制度相比,西方现代福利制度有哪些发展?

答案与解析

向左滑动图片

【答案】(1)共同目的:都是为了维护统治,维护社会稳定。中国的社会救济是封建统治者为了博得“仁政”美誉而实施;英国是在社会转型时期,伴随着圈地运动出现的社会不稳定因素而出台。救济方式:相同点:都有政府力量参与,起到主导作用;都关注的是社会弱势群体;救济资金主要来源于政府;都有法律保障。不同点:中国救济办法比较单一笼统,涉及的人群比较狭小,强调刑罚的惩戒;英国的救济划分详细,涉及的人群比较广泛,出台了专门的法律。(2)发展:从产生原因看:战后国家动荡与社会主义竞争是直接诱因,减少贫富差距;涉及内容更广泛,医疗保健服务、养老、住房、失业保险、教育等领域;1948年艾德礼首先宣布建成社会福利国家制度;从发展过程看,经历了兴起、日渐完备、1973年经危受挫、1980年缩小规模。

【【解析】(1)第一小问从材料里面概括基本上能得出答案。“社会救济是中国古代历朝实施'仁政’的重要内容”“社会不安定因素急剧增加”可以得出共同目的是为了维护统治,维护社会稳定;根本目的主要从两国具体的国情上进行思考。第二小问比较异同,相同点从政府作用、资金来源和关注对象上思考。不同点,使用的法律、保障的群体上思考。(2)第二小问要结合教材内容才可得出答案。主要从产生原因、涉及内容、发展过程进行分析概括。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2024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部编版) 板块6 第13单元 第36讲 十月革命的胜利与苏联的社会主义实践
2020-2021学年北京丰台区初三第一学期历史期末试卷及答案
【21届复习 · 一天1个知识点】3-29 @ 34.租赁消费
2022年浙江省台州市中考历史试卷(含解析)
五行取象(万物皆可五行)
万物皆可探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