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同步练习]人教版(2019)必修二高中地理:2.2 城镇化

1.下图为某城镇25年间的发展变化示意图,图中可直接观察到的城镇化发展是(  )

A.城镇建设用地规模不断扩大

B.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不断上升

C.城镇人口不断增加

D.城市工业生产和商业服务水平不断提高

2.关于工业化和城镇化关系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城镇化是伴随着工业化过程而发生的现象

B.城镇化水平和工业化水平是同步增长的

C.工业化是城镇化的主要推动力

D.工业化与城镇化是一个相互影响、相互推动的发展过程

解析:1.A 2.B 第1题,图中阴影部分即城镇建设用地规模不断扩大,故A项符合题意。第2题,城镇化是工业化进程中的必然选择。同时,城镇化也是伴随工业化和现代化而出现的一种社会发展趋势,反过来又推进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历史进程。故B项符合题意。

下图为广州市不同年份常住人口数量统计图。读图回答3~4题。

3.据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城市人口不断增加,农村人口逐年下降

B.2001年前城市人口增加主要源于当地农村人口的转化

C.2001年后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加快

D.广州未来的城市化速度将不断加快

4.近年来引起广州城市化水平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

A.国家户籍政策的调整

B.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C.乡村基础设施的完善

D.城市用地规模扩大

解析 :3.C 4.B   第3题,从图中观察可知,2001年后,城市人口比重明显提升,农村人口数量大幅下降,城市人口数量大幅增加,反映出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加快,故C项与图中信息相符。由1983年—2001年,农村人口数量变化不明显,并非逐年下降;2001年前城市人口的增加应主要来源于外地人口的迁入;广州未来城市化水平达到后期发展阶段,城市化速度将趋于缓慢,故A、B、D项均错。第4题,引起城市化水平变化的根本原因是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读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的城市人口和城市化水平对比图,完成5~6题。

5.图中表示欠发达地区城市化水平变化的曲线是(  )

A.M1   B.M2   C.N1   D.N2

6.依图可知在20世纪70年代中期,世界城市人口(  )

A.总数量开始出现下降趋势

B.发达地区所占比重在增加

C.欠发达地区所占比重在减少

D.两个地区所占比重基本持平

解析 5.B 6.D   第5题,M1、M2所占比重均呈上升趋势,应为城市人口占本区总人口的比重变化,由M2所占比重小于M1,可知M2为欠发达地区的城市人口比重,故第(1)题B项正确。第6题,N1、N2表示两类地区城市人口占世界城市总人口的比重,图中显示在20世纪70年代中期两条线相交,即所占比重基本持平。

分析下表,完成7~8题。

地区

城市人口/万

乡村人口/万

人口总数/万

35

65

100

65

35

100

80

20

100

90

10

100

7.表格中的四个地区,城市化水平最高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8.具有甲地区城市化状况特征的国家多分布在(  )

A.非洲  

B.欧洲

C.北美洲   D.大洋洲

解析 答案 7.D 8.A第7题,表中丁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达到90%,城市化水平最高。第8题,甲地区城市化水平为35%,城市化水平低,主要位于发展中国家。发展中国家主要位于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

标准值是指一个国家某项数据与世界平均水平之差的标准化数值。下图为1965~2015年世界城镇化水平及某国城镇化演变过程。据此完成9~10题。

9.该国1965~1975年城镇化水平与世界平均水平差距拉大的主要原因可能是(  )

A.经济快速发展          B.自然灾害频发

C.城镇问题突出        D.国家人口政策

10.由图示信息可推测,最近15年该国城镇人口比重(  )

A.停滞增长       B.缓慢增长

C.快速增长        D.持续下降

解析:9.D 10.C 第9题,经济快速发展会促进城镇化发展,故A项错误;自然灾害频发、城镇问题突出不会导致城镇化水平的快速下降,故B、C项错误;国家通过人口政策影响人口迁移,会使城市人口向乡村迁移,导致城镇化水平下降,故D项正确。第10题,从图中城镇化水平标准值的变化可知,近15年该国城镇化水平标准值明显上升,与世界城镇化水平差距逐渐缩小。故最近15年该国城镇人口比重快速增长,C项正确。

 读2010—2018年我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走势图,完成11-13题。

11.图示我国的城镇化特征是(  )

A.城镇化起点极高   B.城镇化水平高

C.城镇化发展停滞   D.城镇化率不断上升

12.下列有关我国城镇化发展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我国各地城镇化速度比较均衡

B.我国各地在城镇化的发展过程中都很好地解决了城市问题

C.目前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是城镇化水平提升的主要原因

D.大量人口迁入城镇,大大促进了乡村地区的经济发展和资源开发

13.我国城镇化水平提升会使(  )

A.第一产业成为主导产   B.城市环境质量持续恶化

C.第一、二产业比重增加  D.城市土地价格普遍上涨

解析:11.D 从图中看不到城镇化起点,A错误;我国城镇化水平相对于欧美发达国家较低,B错误;我国城镇化发展速度较快,一直在稳步提升,C错误;从图中可以看到我国城镇化率不断上升,D正确。故选D。

12.C 图中反映了我国总体城镇化水平变化,不能反映出我国各地城镇化速度,且我国各地经济状况差异大,城镇化速度不均衡,A错误;我国各地在城镇化的发展过程中并没有很好地解决城市问题,B错误;目前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尤其是工业、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是城镇化水平提升的主要原因,C正确;大量人口迁入城镇,大大促进了城镇的经济发展,D错误。故选C。

13.D 我国城镇化水平提升会使第三产业成为主导产业,A错误;我国正在逐步治理城市生态环境,城市环境质量日益得到提升,B错误;城镇化水平提升,会使第二、三产业比重增加,C错误;城镇化水平提升,会使城市规模扩大,城市土地价格普遍上涨,D正确。故选D。

14.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明确指出:加快完善城乡发展一体化机制,着力在城乡规划、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方面推进一体化,促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下图为我国城镇化“纳瑟姆”曲线图。

(1)1990~2030年,我国城镇化进程处在____________阶段,其特点是什么?

(2)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我国实施城乡一体化新格局的地理意义。

解析:第(1)题,从图中可以看出,1990~2030年,我国城镇化进程处于中期阶段。该阶段的特点据所学知识回答即可。第(2)题,城乡一体化的地理意义需要从对城市和农村的影响方面回答,其最终目的是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城乡共同繁荣。

答案:(1)中期 人口向城镇迅速聚集,城镇化推进很快。

(2)有利于缓解城市压力,壮大城市经济实力;有利于发展农村经济,促进农村的城镇化进程;有利于缩小城乡差距(或增强农村发展活力),实现城乡共同繁荣。

END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国城市化进程中的人口特点与问题
中国人口城市化率的深层次分析
“城市化”同步练习
【解透好题】中国人口老龄化城乡差异转变
王梦奎:通过“三化”促进“三农”问题的解决
我国城镇化发展的历史与未来趋势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