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核心技术 | 再谈“双养理论”

“双养理论”是北京水世纪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根据养殖基础,结合水产养殖的内在规律而提出的养殖理念,所谓“双养”,即内以营养为核心养体质,外以溶氧为核心养环境,以营养和溶氧为核心贯穿整个养殖流程。其实不难发现,整个养殖流程中最重要的两个条件,一个是养殖动物本身,一个是养殖动物所处的生活环境,“双养理论”都囊括了,也指明了方向。在塘口服务的时间越长,对“双养理论”的验证越多,更是对这个理念深信不疑。下面将从水草、水质、养殖动物体质几个方面去分析探讨如何在螃蟹塘运用双养理论进行管理。


首先,要明确的一个观点是,螃蟹塘最重要的东西,还是水草!水草的作用不仅是为河蟹生长和蜕壳提供一个隐蔽场所,还是螃蟹塘水质净化、溶氧来源最主要的因素,同时也是河蟹很好的天然饵料。但在螃蟹塘,水草也是最让人头疼的东西,尤其是在高密度养殖的情况下。那么,“双养理论”又与水草有什么关系呢?其实细想,关系很大,可以说两方面都有,一是水草所提供与消耗的水体溶氧,二是水草自身所需要的营养。在养殖的前期,由于池塘刚清整过,而且温度较低,对水草的生长是不利的,那么这时候需要做什么呢?就是给水草提供足够的营养,让它生长,同时保持水体温度的稳定,可以施草肥(蟹草肥)或者肥水达到这个目的。而到了养殖的中后期,由于气温和水温升高,多数水草(尤其是伊乐藻)进入休眠期,这时候就需要池塘提供充足的溶氧保证其自身代谢,这样一来,又牵涉到前期的水草布局以及在池塘的占有率,如果水草过密,导致底部水体不流通,水草也容易发黄腐烂。


其次是底质和水质,俗话说“养鱼先养水,养水先养底”,水质的好坏和底质的好坏是有很大关系的,或者说有最大的直接关系。那么还是回归到“双养理论”上去,谈谈他们之间的关系。在水产养殖上有一个说法叫“底泥呼吸”,它分“有氧”和“无氧”呼吸以及“无机盐”呼吸,假设,进入池塘中的所有碳源、氮源,经养殖动物转化和代谢,也有部分不经养殖动物直接进入水体,最终,它除了已经转化的部分,都会堆积到池底,形成底泥,如果水体溶氧充足,完全氧化,那么它的产物都将会是无毒无害的二氧化碳和水,或者氮气一类的物质,都不会对养殖动物本身构成威胁。所以溶氧又成了问题的关键中的关键。而水质,物质来源都是底泥,这种关系就像林文辉教授所说的用水泡茶的关系,没有好的茶叶你是泡不出一壶好茶的。


最后的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把外部环境说完了,一定要回到养殖动物本身,因为我们所创造的一切外部环境,都是为了养殖动物服务。那么,分开来说,首先说养殖动物的需氧量,除了一些两栖类的水生动物,绝大部分水生动物获取氧气以维持自身代谢,都是从水体获取的,就是说水体溶氧决定了养殖动物能从水体中获取多少氧气用于机体代谢。绝大部分的养殖动物,能在水里存活的溶氧量都不低于3mg/L(螃蟹也不例外),甚至有些不能低于5mg/L(如一些冷水鱼),低于这个数量值,就会出现一系列缺氧反应,最后窒息死亡,造成不可估量的经济损失。再说体质,养殖动物的体质,与自身基因有关,与外部水环境有关,与所投饵料的优劣有关,但是这都跟溶氧有关,如果长时间让养殖动物处于低氧状态,势必会影响其自身代谢,影响了代谢,自然体质就会受到影响,反过来,如果养殖动物营养不足,导致体质差,那么自身代谢就会弱。这里举一个去年的例子,众所周知,2015年河蟹养殖大量爆发“水瘪子”,现在也证实其根本原因是由微孢子虫引起的,但是谁又能反对说不是由于体质差引起的呢?如果其自身体质过硬,免疫功能势必增强,抵抗力就会强,受感染的几率是不是就少了很多呢?所以也建议广大养殖朋友在2016年早期的时候,就把河蟹体质给提起来,这样在一、二壳蜕壳的时候不但能提高成活率,也能为后面提规格的时候做准备。这里建议可以用水世纪“肝胆泰乐”+“生命元”拌料内服,以达到增强体质的目的。  

所以,只有把营养和溶氧都提高了,重视了,“以溶氧为灵魂,营养并重”那么养殖效益才会有提高,您觉得呢?


本文来源:水世纪华东团队丨本文作者:谭梦明
本文审核:荣道斌丨本文编辑:唐红梅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近期温度高,水草上浮,腐烂,水温升高,蓝藻爆发
养殖水体缺氧的表现
冬棚虾养殖户必备8大技巧,轻松应对水质变差
小龙虾养殖如何迎战“五月瘟”?
溶解氧的作用
小龙虾育苗技术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