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宝玉出家、宝钗自杀后,贾环宣告夺嫡胜利(待续2)
——浅议贾政在荣国府二房夺嫡中所扮演的角色(3)

  (2017-12-8)

  (续昨)贾宝玉避祸走他乡,《红楼梦》版《牡丹亭.离魂》正式上演。

  贾宝玉避祸走他乡后,贾政立即放出怡红院的首席大丫环袭人,清除王夫人的一条臂膀。

  宝玉避难出走,吉凶未卜,无情的打击令贾母年迈之人一夜成为风前烛瓦上霜。清醒之时,老太太安排后事了,也就是遗嘱:将她的一生积蓄,除偿还被挪用的林家遗产作为外孙女的嫁妆银外,全部留给宝玉,或案情打点,或成家用度;黛玉的终身大事,由贾政作主。

  林家遗产有“三二百万”之多,这可不是个小数字。贾政当机立断,决定掉包“木石前盟”,将林黛玉指婚贾环——宝玉者石也,环者亦石也,老太太在昏迷之中,宝玉避难离开了贾府,障碍全无。王夫人虽不喜欢贾环,但如此一来“金玉良缘”再无悬念,况且宝玉得了老太太那么多积蓄,也就闭嘴了。李纨没有获得老太太的积蓄,心中当然不自在,但慑于公公、婆婆之威,她什么也不敢讲。大房贾赦内心甚为复杂,此时他过多想的是“通灵宝玉案”,忧心自个儿东窗事发,顾不上老太太的积蓄分割。

  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赵姨娘突然对黛玉关心有加,一日数次去潇湘馆探望。黛玉本是个多心、敏感之人,她问疾老太太时,感觉众人目光异样。更为离奇的是,贾府似有办喜事的迹象。黛玉什么都明白了,这才真正是“刀风霜剑严相逼”。——

  “这里黛玉喝了两口稀粥,仍歪在床上,不想日未落时天就变了,淅淅沥沥下起雨来。秋霖脉脉,阴晴不定,那天渐渐的黄昏,且阴的沉黑,兼着那雨滴竹梢,更觉凄凉。知宝钗不能来,便在灯下随便拿了一本书,却是《乐府杂稿》,有《秋闺怨》《别离怨》等词。黛玉不觉心有所感,亦不禁发于章句,遂成《代别离》一首,拟《春江花月夜》之格,乃名其词曰《秋窗风雨夕》。”(第四十五回“风雨夕闷制风雨词”)

  《牡丹亭.闹殇(离魂)》:(旦)春香,我记起一事来。我那春容,题诗在上,外观不雅。葬我之后,盛着紫檀匣儿,藏在太湖石底。(贴)这是主何意儿?(旦)有心灵翰墨春容,倘直那人知重。

  林黛玉之《代别离》《秋窗风雨夕》,就是杜丽娘自画的春容及题诗。所不同的是,杜丽娘的春容及题诗是“葬我之后,盛着紫檀匣儿,藏在太湖石底”,林黛玉之《代别离》《秋窗风雨夕》,则是委托紫鹃他日转交贾宝玉。

  当晚,风雨交加,黛玉支开紫鹃,独自去到大观园桃树林花冢处,在早已落叶的桃树上自缢而亡——“堪怜咏絮才”,“玉带林中挂”, 魂归离恨天,前往警幻案前销号去了。

  第五回林黛玉判词的配画为:“画着两株枯木,木上悬着一围玉带”。“围”者,“环”也,圆也。这配画寓意甚多,其中最重要的是林黛玉死于遭遇不称心的指婚。

  贾政为夺嫡而煞费苦心的指婚,直要了外甥女的命,贾环没有得到黛玉的人,但得到了黛玉“三二百万”的嫁妆银。

  假作真时真亦假,非为是日是即非。

  忠顺亲王得到赝品“通灵宝玉”后,高兴得不知所已,第一时间贾雨村官复原职,接着拔曜贾政,赏赐贾环官职,并协助贾府寻找贾宝玉。本来昏迷不醒的史老太君,闻听消息后一下子坐了起来。恰在此时宝玉回来了,但除老太太和王夫人外,没有人欢天喜地。紫鹃避开人时将林黛玉之《代别离》《秋窗风雨夕》转交,宝玉偷偷去桃林黛玉坟前痛哭一场——此时黛玉名义上是弟媳了,宝玉是连灵牌也抱不得的。

  宝玉回到贾府后,在不长的时间内完成了人生两大喜事,与薛宝钗成亲,乡试中举——忠顺亲王本来是要赏赐贾宝玉官职的,怎奈宝玉不受,立意要走科举之路,忠顺亲王嘉之。

  贾史王薛四大家族,最先败落的是薛家。第八十回说:当下薛姨妈早被薛宝钗劝进去了,只命人来卖香菱。宝钗笑道:“咱们家从来只知买人,并不知卖人之说。妈可是气的胡涂了,倘或叫人听见,岂不笑话。哥哥嫂子嫌他不好,留下我使唤,我正也没人使呢。”薛姨妈道:“留着他还是淘气,不如打发了他倒干净。”宝钗笑道:“他跟着我也是一样,横竖不叫他到前头去。从此断绝了他那里,也如卖了一般。”香菱早已跑到薛姨妈跟前痛哭哀求,只不愿出去,情愿跟着姑娘,薛姨妈也只得罢了。

  这也就是说,香菱后来成为薛宝钗的丫环。薛宝钗嫁贾宝玉时,陪嫁丫环不是莺儿,而是香菱,莺儿已放出去了——“梨花满地不闻莺”(第二十三回)。

  宝玉所完成的人生两大喜事,引起轰动效应。只为效应轰动,满京城议论纷纷,不是说“通灵宝玉”是贾宝玉的“命根子”吗?贾宝玉失去了“命根子”,怎么既能成亲,又能中举呢?议论传到忠顺亲王耳朵里,信也无据,不信也无据,遂召见贾雨村, 商议鉴定赝品“通灵宝玉”。贾雨村请来好友冷子兴——京都古董行老板,古玩鉴定大师,鉴定赝品“通灵宝玉”真伪。冷子兴绝无此本领,漫说冷子兴不行,就是袭人也无能为力。效验“通灵宝玉”的三大功能,还有僧道双真之说:“长官你那里知道那物的妙用。只因他如今被声色货利所迷,故不灵验了。”(第二十五回)鉴定“通灵宝玉”真伪的唯一标准,就是真“通灵宝玉”乃贾宝玉“命根子”,假“通灵宝玉”则不是。既然贾宝玉能成亲,能中举,就证明真“通灵宝玉”尙在贾宝玉身边,献给忠顺亲王的“通灵宝玉”则是假的。忠顺亲王信了,暴怒不已,立即上朝弹劾贾府:贾政及其子贾宝玉诽谤当今,诋毁朝臣。

  ——第七十八回“老学士闲征姽婳词”, 贾宝玉的《姽婳词》中,有这样四句:“天子惊慌恨失守,此时文武皆垂首。何事文武立朝纲,不及闺中林四娘!”这可是在礼部有档可査的铁证。

  朝廷下令,查抄贾府,重兵包围宁荣二府。恰在这时,“通灵宝玉”突然失踪,贾宝玉“似傻如狂”。贾母虽久经风霜,哪受得了如此双重打击,竟驾鶴西归了。霎时贾府变成白色世界,且有北静郡王前来吊唁。贾母毕竟是国公遗孀,诰命夫人,忠顺亲王只得暂缓执行,但等十日发丧之后。

  《红楼梦》版《邯郸梦.合仙(仙缘)》上演。

  甄宝玉护送失踪的“通灵宝玉”来了。贾宝玉在甄宝玉的点化下怀揣“通灵宝玉”飞升了。生离死别之际,薛宝钗拔下金钗取下一股金簪交给夫君;抄小道途经凸碧山庄时,贾宝玉折下“一株桂花”赠给香菱,嘱咐无论生男生女都唤贾桂。

  贾母发丧后,忠顺亲王卷土重来,贾府第二次造假——甄宝玉充当贾宝玉的替罪羊,贾政亦遭羁押。

  朝廷指派北静郡王主审“通灵宝玉案”,忠顺亲王令贾雨村参与审案。甄宝玉辩称赝品“通灵宝玉”就是自己衔诞之物,贾雨村则不仅咬定赝品“通灵宝玉”是假的,就连眼前的贾宝玉也是假的。双方争持不下,传唤薛宝钗上堂指认。薛宝钗义无反顾,明确指认甄宝玉就是夫婿,案情陷入僵局。

  “钗于奁内待时飞”。此前薛宝钗已两次“得是非”,这次指认甄宝玉为贾宝玉,招来第三次“得是非”。

  问题就出在薛宝钗在公堂上指认甄宝玉就是夫君贾宝玉。谣言是可以杀人的。贾府有个职业流言家,此人便是赵姨娘。第七十一回文本白描道:“赵姨娘原是好察听这些事的,且素日又与管事的女人们扳厚,互相连络,好作首尾。”这一次赵姨娘则在薛宝钗和甄宝玉的关系上搬弄是非。对此,薛宝钗纵有百口也难以辨白。再说了,一个“大家闺秀”,能出头辨白吗?唯有以死明志,遂用一股金簪自杀了。“金陵十二钗正册”薛宝钗的判词及配画云:“又有一堆雪,雪下一股金簪”;“可叹停机德……金簪雪里埋。”

  贾宝玉出家了,薛宝钗自杀了,赵姨娘和贾环宣告夺嫡胜利。

  薛宝钗自杀兹事体大,迅速传遍京城,震惊朝野。北静王在朝堂上上本参奏贾雨村,以“通灵宝玉”作案,逼死人命。甄宝玉金殿作证,承认自己是假贾宝玉,并言忠顺亲王所索要之“通灵宝玉”被真贾宝玉携带出家了。小沙弥和石呆子亦上殿将“葫芦案”和“古扇案”的真相大白于天下,贾雨村、贾赦下狱,贾政获释。

  第五回香菱的判词及配画云:“只见画着一株桂花,下面有一池沼,其中水涸泥干,莲枯藕败。后面书云:根并荷花一茎香,平生遭际实堪伤。自从两地生孤木,致使香魂返故乡。”“一株桂花”, 显义不言自明,即一棵桂花树或一枝桂花,隐义则是贾宝玉的“遗腹之子”贾桂。“自从两地生孤木,致使香魂返故乡”,意为香菱产下贾桂后就离世了。菱判词的配画说“下面有一池沼,水涸泥干,莲枯藕败”:“池沼水涸泥干”,隐寓香菱产后血崩(大出血),失血过多,几近流干;“水涸泥干”了,自然“莲枯藕败”—— 香菱死于产后流血过多。

  王夫人悲痛欲绝:贾桂的生母香菱死了,贾桂的嫡母薛宝钗自杀了,这襁褓孤儿怎么办?偏偏贾桂又是个男婴,赵姨娘更不能相容了,立刻将王夫人祖孙撵出家门,无可奈何之中,只得到栊翠庵暂棲身了。这时妙玉已不在庵里,栊翠庵已改称“栊翠寺”了。

  贾政获释后,心灰意冷,一径和赵姨娘过日子去了。

  那么,是谁将这个贾氏孤儿抚养成人的呢?

  这个人就是在《红楼梦》前八十回仅暗出场一次的傅秋芳。

  首先是拟人法。“傅秋芳”之“秋芳”,大有讲究,“芳”字一般指花草,而花草盛于春,所以古语中也以“芳”指春天,至于秋天主“肃杀”,则是花草的灾难季节。傅秋芳“已二十三岁,尚未许人”,青春已过,这本身就是悲剧。

  再者谐音法。“傅秋芳”者,“抚秋芳”也,栽培、抚育、抚养秋芳之谓也。

  《红楼梦》写秋天的花,惟第七十五、第七十六两回。这两回赏中秋所写到的花,最多的是桂花(玉桂)——四写桂花,三现玉桂,同时也写到金兰。菊花是秋天的花,但这两回却只字未提。第七十五回“赏中秋新词得佳谶”,兰小子的“新词得佳谶”——“兰桂齐芳”。第七十六回“凹晶馆联诗悲寂寞”,黛玉笑道:“虽如此,下句也不好,不犯着又用'玉桂’'金兰’等字样来塞责。”“玉桂”隐伏贾宝玉之子贾桂,“金兰”即秋天的兰花,隐伏李纨之子贾兰。

  如此说来,“秋芳”便只能是隐伏贾兰、贾桂的兰花、桂花了。贾兰有李纨抚养,傅秋芳所抚养的自然是贾桂了。

  贾宝玉之子贾桂何以没人抚养而要烦劳傅秋芳?全部奥秘都在第三十五回“白玉钏亲尝莲叶羹黄金莺巧结梅花络”文本之中。

  文本写道:丫头方进来时,忽有人来回话:“傅二爷家的两个嬷嬷来请安,来见二爷。”宝玉听说,便知是通判傅试家的嬷嬷来了。那傅试原是贾政的门生,历年来都赖贾家的名势得意,贾政也着实看待,故与别个门生不同,他那里常遣人来走动。宝玉素习最厌愚男蠢女的,今日却如何又令两个婆子过来?其中原来有个原故:只因那宝玉闻得傅试有个妹子,名唤傅秋芳,也是个琼闺秀玉,常闻人传说才貌俱全,虽自未亲睹,然遐思遥爱之心十分诚敬,不命他们进来,恐薄了傅秋芳,因此连忙命让进来。那傅试原是暴发的,因秋芳有几分姿色,聪明过人,那傅试安心仗着妹妹要与豪门贵族结姻,不肯轻意许人,所以耽误到如今。目今傅秋芳年已二十三岁,尚未许人。争奈那些豪门贵族又嫌他穷酸,根基浅薄,不肯求配。那傅试与贾家亲密,也自有一段心事。

  谐音法的运用在《红楼梦》中具有普遍性,此处也用了。傅秋芳其兄傅试,音谐趋炎附势的“附势”:“历年来都赖贾家的名势得意安心”;傅试“仗着妹子,要与豪门贵族结亲,不肯轻意许人,所以耽误到如今。目今傅秋芳已二十三岁,尚未许人。”

  “趋炎附势”的是乃兄,并非傅秋芳。傅秋芳“是个琼闺秀玉”,“才貌俱全”,“聪明过人”,所以贾宝玉“遐思遥爱之心十分诚敬”。傅试家前来请安的两个嬷嬷谓贾宝玉是个“呆子”,“呆气”“可笑”,所举的例子恰恰体现贾宝玉的爱心:“他自己烫了手,倒问人疼不疼”;“大雨淋的水鸡似的,他反告诉别人:'下雨了,快避雨去罢’”;“时常没人在跟前,就自哭自笑的;看见燕子,就和燕子说话;河里看见了鱼,就和鱼说话;见了星星月亮,不是长吁短叹,就是咭咭哝哝的”……两个嬷嬷的对话,表面是丑化宝玉,实际是赞美宝玉。嬷嬷的这些话语若是传到傅秋芳耳朵里,傅秋芳定然喜欢宝玉。

  “那傅试与贾家亲密,也自有一段心事。”什么“心事”?说白了就是傅试巴望与贾家结亲,将妹妹傅秋芳许与贾宝玉,想来也是傅秋芳的心愿——傅试是为了巴结“附势”,傅秋芳则是喜欢贾宝玉。

  王夫人、贾桂祖孙棲身栊翠寺之时,傅秋芳毅然离开傅家,奔波来到栊翠寺,承担起侍奉王夫人,抚养贾氏孤儿贾桂的重任。——“今风尘碌碌,一事无成,忽念及当日所有之女子,一一细推了去,觉其行止见识,皆出于我之上。何堂堂之须眉,诚不若彼一干裙钗?……虽我之罪固不能免,然闺阁中本自历历有人,万不可因我不肖,则一并使其泯灭也。”——松樵油然想起春秋史上赵氏孤儿和千秋忠义之士程婴!(续完)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薛宝钗“几样世人都没有的好处”何解?
贾宝玉不爱薛宝钗,为何与宝钗生了一孩子?
薛宝钗根本没有儿子叫贾桂,她与宝玉没有圆房,至死都是完璧之身
薛宝钗嫁给宝玉后,婚后两人是怎么生活的?真相藏在一句诗里
薛宝钗嫁给宝玉后,为何没有怀孕?其实林黛玉早就说过答案
18红楼梦里为何要写两个宝玉?甄宝玉贾宝玉分别有何隐喻?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