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怎样理解曾国藩的‘结硬寨,

先说出处,这个词是曾国藩自己说的。

出自同治五年十月十三日,此时曾国藩剿捻效果不佳

病难速痊请开各缺仍留军中效力折。

“臣不善骑马,未能身临前敌,亲自督阵。又行军过于迟钝,十余年来,但知结硬寨、打呆仗,从未用一奇谋、施一方略制敌于意计之外。此臣之所短也。”

这六个字怎么来的呢,输习惯了输出来的。输来输去湘军形成了这样一个作战原则。

“一扎营垒以利攻守,二慎拔营以防敌袭,三看地势以争险要,四明主客以操胜算”

咸丰三年曾国藩练出来湘军雏形之后派遣湘勇2千,楚勇1千人去救南昌。

然后王定安湘军记对这只部队战斗意志的评价是“竟敢向前与太平军搏战”

这个评价就……

两个营官在交战中被打死。

曾国藩闻言大喜,“以为诸生果可任,非绿营巧懦者比也。”

敢上去接战就能大喜,可以想象一下之前绿营给人都什么印象。

但是敢打不代表能赢。再输了一年多左右到岳州战败。曾国藩也觉得不行。

学习了太平军的扎营之法然后再总结一下传统艺能,定下了“扎营之规”。

一、扎营之地,忌低洼潮湿,水难泄出;忌坦地平洋,四面受敌;忌坐山太低,客山反高;忌斜坡半面,炮子易入。

  二、扎营之地,须择顶上宽平,旁面陡峻者、四面陡峻者难得,或一面、二面陡峻亦好。

  三、择背山面水者兵法。右背山陵,前左水泽,亦难择此好地。但或前或左或右有一面阻水者,即易御敌。择砍柴挑水便利者,汲道最关紧要,如为贼所断,则不可守。

  四、每到一处安营,无论风雨寒暑,队伍一到,立刻修挖墙壕,一时成功。未成之先,不许休息,亦不许与贼搦战。

  五、墙子须八尺高,一丈厚。筑墙子不用门板、竹木。里外皆用草坯、土块砌成,中间用土筑紧。每筑尺余,横铺长条小树,庶免雨后崩裂之患。上有枪炮眼,内有子墙,为人站立之地。

  六、壕沟须一丈五尺深,愈深愈好,上宽下窄。壕中取出之土,须覆于二丈以外。不可太近,不可堆高,恐大雨时土仍流入壕中也。花篱用木须粗大,约长五尺余,埋土中约深二尺。坚筑旁土,以攀摇不动为主。或用二三层,或用五六层。

  七、凡墙子、壕沟、花篱,三者缺一不可。墙子取其高而难登也;壕沟取其深而难越也;花篱取其难遽近前也。曰垒、曰壁、曰土城,名虽不同,皆墙子之类也。曰池、曰堑、曰陷马坑,不甚宽长,其上虚铺以土;曰梅花坑,乱挖深坑,约四五尺,大小无定,名虽不同,皆壕沟之类也。曰木城,立木圆排,周围如城;曰栅,亦系立木,不必周围皆有;乱钉者曰梅花桩,分层次者曰花篱笆;鹿角树之有权丫者曰拗马桩;曰档木,中有横木,用小木斜穿,以架于地;曰地刺,用竹削尖,钉于地,曰铁蒺藜、曰铁菱角,名虽不同,皆花篱之类也。墙子只可修筑一道,壕沟则两道、三道更好。花篱等,则五层、六层更好。

  八、一营开两门,前门宜正大,后门宜隐僻。营宫中军帐对前门,中留甬道,宜阔。亲兵各棚扎甬道两旁,前哨扎前门,后哨扎后门,左哨扎左,右哨扎右。两帐相距略宽,以留水火之路。营外开厕数处,宜远,营内开厕两处,专备夜间之用。火药,挖一地窖,上覆草棚,用泥涂之,仍安气眼,免其潮湿。

每到一处,按照这个规矩,必须2个小时内完成,哪怕不是作战,只是驻扎,也得这样做。

曾国藩教导部下李元度:“扎营宜深沟高垒,虽仅一宿,亦须为坚不可拔之计,但使能守我营垒,安如泰山,纵不能进攻,亦无损于大局。”

《行路条规》规定:

  一、凡拔营时,以七成队预备打仗,以三成队押夫。若贼在前,则七成队走前,锅帐担子走中间,以三成队在后押之。若贼在后,则以三成队走前,押锅帐担子同行,留七成队在后防贼。如有十营、八营同日拔行,则各营七成队伍分班行走,不许此营之队参入彼营队中,尤不许锅帐担子参入七成队中。至押夫之三成队,专押本营之锅帐担子,不许此营与彼营混乱。

  二、凡拔营,须派好手先走。或营官,或统领,或哨官、哨长,皆可择其善看地势、善看贼情者向前探看。在大队之前十里,或二十里,仔细看明。一探树林,二探村庄,恐有贼匪埋伏在内。身边带七、八个人,每遇一条岔路,即派一人往看。若遇过桥过渡,尤须谨慎,恐大队过水之后,遇贼接仗,进则容易,退则万难。

  三、每营派一弁在后押尾,凡锅帐担子过完之后,查明恐有病者落后,又恐本营勇夫在后滋事,又恐游勇假名滋闹。

拔营行路定规,日行最多四十里,少二三十里。

李鸿章评价:楚军营规,无论调拨何处,事势缓急,仍守古法,日行三四十里,半日行路,半日筑营,粮药随带,到处可以立脚,劳逸饥饱之间,将领节养其体力,体恤其艰苦,是以用兵十余年,卒能成功,为其能自立于不败之地,致人而不致于人。

曾国藩自己上奏称:

臣处行军之例 ,每日行军支帐 ,埋锅造饭 ,不向州、县索米供应 ,略师古法 ,日行仅四十里 ,少或二、三十里。李鸿章之淮勇亦仿楚师之法,其步步稳妥在此

这个事情曾国藩自己都承认,过于迟钝。所以后来与捻军作战的时候,曾国藩就要求诸将“疾驱以赴事机,已不能再守前规。”不过效果么emmm,真有用的话就没必要写折子辞职了。

《开仗条规》规定:

  一、出队要分三大支,临时再多分几小支。凡有房屋之处,须分一支,以防埋伏。小山之后,须分一支;树林之中,须分一支。

  二、队伍要占住山坡,排立不动。营官要四处往来,登高瞭望。

  三、打仗要打个“稳”字。贼呐喊我不呐喊,贼开枪我不开枪。贼来冲扑时,扑一次,我也站立不动;扑两次,我也站立不动;稳到两个时辰,自然是大胜仗。

  四、前队用好手五百以备冲锋,后队用好手五百以备救败,中间大队略弱些也不妨。前队若小挫,后队好手出去救败;前队若得胜,后队好手不动,专等收队时在梢尾行走。

  五、刀矛对杀之时,要让贼先动手,我后动手。头一下已过,第二下未来之时,我拨他头一下,正好杀他。

而且不光陆上这种打法,水师也一样。

水师扎营

作营之法相距欲疏,小船依洲, 大舟横流,要避暴风,无令相撞。军皆守船,尤禁登岸。

水师行军

必须逆风逆流出阵,其次顺流逆风,最忌顺风顺水,以进则疾驰如飞,退则寸步难挽

交战方法

接仗方法, 则以舢板当先,以快蟹、长龙为指挥。遇暴风则退保于大船, 遇败则弃快蟹、长龙而以舢板退归。故百船虽败,一船可全;全船伤亡,一人可战

这就是一个在没完没了输之后总结出来一个如何少输当赢输了少死人的经验总结。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曾国藩“兵为将有”之制与治军之法解读
李鸿章的淮军时代:深得湘军真髓,装备先进洋枪
一网打尽编织好手
李鸿章淮军系临时拼凑,被称“叫花子军”,为何击败数十万太平军
头条文章
曾国藩是文官出身,为何湘军却能克敌制胜,成为湘军的领袖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