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翟玉忠:我们不能跟在西方文化后面亦步亦趋

编者按:本篇是纵横家心法《鬼谷子·本经阴符七术·实意法螣蛇》“谈古论今”部分,强调我们不能迷信西方“去道德化”的现代文明,因为“德成智出”,没有德性不可能有大的智慧和事功;节选自翟玉忠先生新著《说服天下:<鬼谷子>的中国沟通术》,该书由中国书籍出版社2018年7月出版,读者可以通过京东、当当等网站购买。

 

中国文化,身与心、道与术、内圣与外王是合一的,从道德到智慧,再到事功,一以贯之。一个人无道德,不会成就大智慧,没有大智慧,不可能成就伟大的事功。

 

《礼记·大学》中讲八目,即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八个次第,是从内圣而外王。上面说:“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这与本篇开头讲的心虑与计谋二者间的关系相通。因为只有“心欲安静,虑欲深远”,最后才能“神策生则志不可乱,计谋成则功不可间”。

 

本篇论及谋虑(智慧)与事功间的关系。法家心术归于道家,最早给《老子》作注的韩非子,在注《老子·第五十九章》,“早服,谓之重积德,重积德则无不克,无不克则莫知其极”时,谈到了道德、智慧、事功三者间的关系,极为重要。《韩非子·解老第二十》说:“知治人者,其思虑静;知事天者,其孔窍虚。思虑静,故德不去;孔窍虚,则和气日入。故曰:‘重积德。’夫能令故德不去,新和气日至者,蚤(通“早”,下同——笔者注)服者也。故曰:‘蚤服,是谓重积德。’积德而后神静,神静而后和多,和多而后计得,计得而后能御万物,能御万物则战易胜敌,战易胜敌而论必盖世,论必盖世,故曰‘无不克。’无不克本于重积德,故曰‘重积德,则无不克。’战易胜敌,则兼有天下;论必盖世,则民人从。进兼有天下而退从民人,其术远,则众人莫见其端末。莫见其端末,是以莫知其极。故曰:‘无不克,则莫知其极。’”

 

 韩非的意思是说,懂得“治人”的人,他的思虑安静;懂得“事天”的人,他的感官畅通。思虑安静,旧德就不会丧失;感官畅通,精气天天摄入。所以说“不断积德。”能使旧德不失,新的和气每天到来的人,就是“早服”的人。所以《老子》说:“早服,指的是不断积德。”积德然后神静,神静然后和气多,和气多然后计谋得当,计谋得当然后能驾驭万物,能驾驭万物,打仗就容易胜敌,打仗容易胜敌,论理就必然称雄于世,论理必然称雄于世,所以说“无往不胜。”无往不胜本于不断积德,所以《老子》说:“不断积德就无往不胜。”打仗容易战胜敌人,就会拥有天下,论理必然称雄于世,民众就会服从。进可以拥有天下,退可以使民众服从,这种法术非常深邃,众人看不到它的首尾;看不到它的首尾,因此不知它的究竟所在,所以《老子》说:“无往不胜,就没有人知道他的究竟。”

 

文艺复兴以来,西方知识阶层单纯地追求客观化,将道德智慧排除在客观事物之外。从政治学到经济学,一切社会人文学术都去德性化了——这是多么愚蠢啊!

 

中国有大道智慧,我们怎能跟在现代西方所谓“现代”文化后面亦步亦趋?!

 

 

作者简介:翟玉忠,北京大学中国与世界研究中心研究员,新法家网站中英文版总主编。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老子的处事真言
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老子的人生智慧
《道德经》第52章
老子的智慧——做人要谦虚
国馆丨敢于示弱的,才是真正的强者
《道德经》教我们的五大智慧,一生受用不尽!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