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关于做好新形势下党校干部培训工作的几点思考

楚国良 (湘潭市委党校 411100)

 

《中国共产党党校工作条例》明确指出:“中国共产党党校是在党委直接领导下培养党员领导干部和理论干部的学校,是党委的重要部门,是培训轮训党员领导干部的主渠道,是党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机构。”《条例》的颁布进一步明确了党校工作在党的各项事业中的所处的重要地位,并为新形势下进一步完善中国共产党党校教育体系,推进党校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加强和改进党校工作指明了方向、明确了任务。本文主要结合党校工作实际就新形势下如何进一步做好党校干部培训工作谈几点认识。

一、充分认识新形势下做好党校干部培训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党校工作是党的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始终与党的工作大局息息相关。在我们党的发展历程中,党校在干部培训、理论研究和舆论宣传等方面都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保证了党和国家各项事业的顺利推进。

1. 做好党校干部培训工作,是新形势下提高各级领导干部能力素质的必然要求。胡锦涛指出:“建设好一支适应新形势新任务要求的高素质领导干部队伍,是在新世纪里把我们党和国家建设得更好的关键所在。面对新世纪的新环境、新特点、新趋势,党的各级领导干部要胜任领导工作,更需要有坚定正确的政治立场、关注世界的宽广视野、把握全局的战略头脑、勇于开拓的创新精神、统筹协调的组织才能、果断科学的决策能力、脚踏实地的工作作风、坚实宽广的丰富知识。这些综合素质,是善于治党治国的领导人才所必不可少的。每个党组织和领导干部一定要有紧迫感,为此进行多方面的、长期的努力。”“在培养造就高素质领导干部,特别是培养和造就一大批优秀的年轻领导干部方面,党校肩负着重大的责任和使命”。所以,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做好党校工作、提高党员干部素质的极端重要性,把党校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大力培养一支能够适应形势要求的干部队伍,努力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2. 做好党校干部培训工作,是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举措。党的科学理论只有被广大干部所掌握,才能更好地发挥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的重大作用。当前全国上下正在组织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主要目的就是要用党的创新理论成果武装头脑、统一思想、推动工作,使广大党员干部进一步深化对科学发展观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和根本要求的认识,更好地把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到经济社会发展各个方面,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筑牢坚实的思想基础。党校作为党的理论武装工作的重要阵地,在学习、研究、宣传科学发展观方面具有独特优势。因此,必须把做好党校工作作为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举措,通过党校科学发展观的培训不断增强各级领导干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3. 做好党校干部培训工作,是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挑战、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现实需要。这次全球性的金融危机对世界各国的社会经济发展都带来不同程度的严重危害。面对危机带来的新挑战、新考验,面对瞬息万变的形势,面对“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繁重任务,需要各级干部统一思想、树立信心,真抓实干,尤其需要各级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更多地掌握经济、金融、外经贸、法律、应急管理等方面的专业知识,不断提高分析判断形势、驾驭复杂局面的能力,在工作中进一步完善政策思路、创新体制机制、强化各项措施。在这种情况下,能否充分发挥党校作为培训干部基地和党委政府决策“思想库”的重要作用,迅速提高各级干部应对化解危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同时为党委政府提出有分量、有价值的思路对策建议,对于我们化危为机,实现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率先发展,同样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当前党校干部教育培训中值得注意的几个新问题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形势的发展,我国干部教育的形势发生了许多新的变化,干部教育培训中也随之出现了一些新问题。这些问题如不认真对待和正确处理,将严重地影响到“大规模培训干部,大幅度提高干部素质”战略的实施。

(一)重规模、轻质量问题 

“只有精品,没有规模;只有规模,没有质量”的培训都是效益不大的培训,都是对党和国家人力、物力、财富的浪费。只有那种既求规模,又求质量,才是效益最大化的培训。在当前的干部教育培训中,出现了一种重规模、轻质量的倾向。如一些干部教育主管部门只盲目追求每年的调学人数,却对培训机构的教学质量和管理水平不闻不问;少数培训机构为了追求政绩和创收,片面追求计划外的办班数量和培训人数,忽视培训质量的提高。为此,拉夫凑数、降低学员入学条件,减少培训内容、缩短学员学习时间,放松管理、讨好学员以吸引生源等现象屡见不鲜。

干部教育就好像一块稻田,我们不仅要把这块稻田做大做漂亮,还要力求多收粮食。如果只是一味地追求面积,或只追求禾苗的郁郁葱葱,却不管能收获多少粮食。那么最终的结果可能是广种薄收,或者是只开花不结果。因此,在大规模培训干部中的战略中,我们应把培训质量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实现规模和质量的最佳统一,从而更好地达到大幅度提高干部的战略目标。

(二)“言必称希腊”问题

随着干部教育培训提高到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战略层面后,关于干部教育培训的研究也逐渐成为当前理论研究的一个热潮。在这些研究中,有关于我党干部教育的历史经验研究、有干部教育培训的组织管理实施研究、有关于干部教育培训的创新研究、也有国内外干部教育培训的经验介绍。绝大部分研究者能从我国干部教育的实际和历史出发,但也有部分研究者脱离我国干部教育的实际,动不动就国外干部教育培训经验怎么搞、现代培训理念怎么说,哈佛怎么样、牛津怎么样、埃纳(法国国家行政学院)怎么样,把引用国外干部教育理论和术语当成一种时髦。这种倾向与1941年毛泽东在《改造我们的学习》一文中批评的那种“言必称希腊”的教条主义现象十分类似。对这些观点,如不加以理性思考和审视,则容易造成认识上的模糊,给工作带来困惑。

我国的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是保证党的事业顺利发展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是党的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落实党的路线方针的重要途径和措施。干部教育的这种性质和地位决定了我国的干部教育培训必须始终把政治培训即政治理论、党性党风党纪教育、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作为干部教育培训的重中之重,必须始终服从和服务于党和国家的工作大局,紧紧围绕党的中心任务开展。而国外的干部教育培训,则由于政治制度的不同,如公务员的政治中立,他们主要是以能本培训为主。这是我国干部教育培训与国外干部教育培训最大的区别。也就是说,我们的干部教育既需要世界眼光,但更需要立足于我国干部教育的实际。因此,我们研究国外干部教育培训的理念、经验、方法,主要是学习人家的思想,从中受到启发,以更好地改进我们的工作,而不是照抄照搬他人的具体做法,更不是东施效颦、邯郸学步。否则,即使他人的经验、方法再好,但不与实际相结合,也终成“淮北之枳”。 

(三)“小教员、大学员”问题

众所周知,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是,教师处于主导地位,学生处于主体地位。但这一关系成立有一个基本的前提,即教师的知识储备、能力水平必须远远大于学生,即教师必须“一桶水”,而学生只有“一杯水”。我党早期干部教育中教员与学员的关系基本上是这么一种关系。因为那时参加培训的学员大都文化水平和理论水平不高。但随着我国干部队伍结构的变化,教员与学员的关系就不再是这种“一桶水与一杯水”的关系了。如在知识储备方面,学员的学历层次、知识结构等明显提高,“高学历、高学位、高职称”已成为当前中高级干部队伍发展的新趋势。甚至少数地方学员的学历与培训机构教员的学历基本持平。同时开放性的学习环境也使学员获得知识比教员要快要多。学员经常参加的考察、调研、开会、学习及社交活动,也是他们获取知识、增长才干、开阔眼界的重要途径。在实践经验方面,大多数学员有比较丰富的社会阅历和工作经验,有较强的判断能力、管理能力、驾驭能力、问题处理能力,绝大部分是本部门的一些业务骨干。一些中高级别的学员还参与了国家政策的制订,是一些重要文件的起草者,对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的出台过程的了解及内容的理解比局外人要清楚得多。但与此相反的,一些干部教育培训机构的教师阅历简单,从校门到校门,既没有基层工作实践,也没有机关工作经历,实践经验远远不如学员。在社会地位方面,学员大都是方方面的头头脑脑,拥有掌管一个地区或一个部门的权力,具有较强的社会活动能力和资源调配能力。而培训机构教员的工作则相对较单纯,活动范围有限,社会交往能力有所欠缺。虽说,工作无等级贵贱之分,但受官本位思想的影响,在绝大部分人眼里,学员的社会地位和政治身份明显高于教员(这是一个不争的现实)。在视野方面,学员不仅工作在经济社会建设的第一线,需要和社会方方面面打交道,实践感知丰富多彩,而且其外出学习考察的机会也是大多数教员所不能比的。而干部教育培训机构的教师参与社会实践、外出考察观摩的机会极少,教师获取外界信息的途径主要局限于书刊和网络,缺乏生动活泼的感性体验。

这些差距的存在,致使一些从事干部教育培训的教员和管理人员心存自卑,难以妥善处理与学员之间的关系。如,不能大方、自如、平等地与学员进行交流沟通(有时感到话不投机或没话说);与学员进行教学互动时畏畏缩缩,不敢亮明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对学员的违纪行为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不愿管、不好管、不敢管;对学员的服务多于管理,原则性不够强;等等。因此如何尽快优化干部教育培训机构的教师队伍,建立以政府官员为主的兼职教师队伍,以弥补教员队伍结构的不足,是当前干部教育必须亟待解决的一个问题。

(四)“贵族化”倾向问题

用艰苦奋斗的精神办学,对受训学员进行党的优良传统作风、党的纪律的教育,引导他们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和艰苦朴素的优良作风,保持党的先进性,是党中央对干部教育培训的一贯要求。然而在当前的干部教育中,有的地方却与此要求背道而驰,出现一些“贵族化”倾向。

一是硬件建设高档化。一些培训机构健身房、游泳池、网球场样样俱全,学员宿舍、食堂、教室富丽堂皇,各种设施高档豪华。

二是学员生活享受化。一些级别较高的培训,学员的食宿标准常以“星级”来衡量,少数学员的生活交秘书打理或交服务中心包办,学员间的宴请、纪念品追求高档次高规格。

三是一些培训机构重服务、轻管理,不是把学员当学生看待,而是把学员当领导干部来接待来服务。少数教师和管理人员角色定位不准,不把自己当老师,而是把自己当成服务员。

四是出行权力化。有的学员不管路途多远也要带车参加培训,有的学员虽然没带车,但要当地的下属部门负责接送。甚至少数地方在学员外出参观考察调研时,安排警车开道,一路鸣笛,八面威风。

五是培训内容娱乐化。一些培训机构为了调动学员参训的积极性,借社会考察之名,行公款旅游之实,乘豪华车、住高档宾馆、吃地方特色。遇到级别较高的学员,基层的党政领导还要迎来送往。

艰苦奋斗是我们党的政治本色,是党保持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的一个重要法宝,也是对领导干部一项基本的政治要求。干部教育培训中“贵族化”问题如不解决,轻则影响了教育培训的效果,浪费了国家的财力物力;重则破坏了党的形象,败坏了党的风气,损害党群、干部关系,影响了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贯彻落实。

(五)形式重于内容问题

培训目标决定培训内容,培训内容决定培训形式。在任何教学中,形式只为内容服务,形式永远次于内容。采取什么样的教学形式,应以教学目标和内容为依据。但时下有一种观点比较流行,就是认为我国传统的干部教育教学形式比较单一,“满堂灌”的“填鸭式”教学方式难以调动学员的学习兴趣,不能发挥学员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主张在今后的教育培训中,应广泛地采用音像教学、网上教学、案例教学、情景模拟教学、研讨式教学、现场教学等教学方式,力求教学形式的多样性和灵活性。在这一理论的指导下,一些培训机构把教学内容与教学形式之间的关系颠倒了,片面地追求教学形式的多样性,忽视教学内容的深度、广度、内在逻辑性,表面上看来热热闹闹,但热闹过后学员什么印象也没留下。这就像一块绿油油的稻田,表面上看来生机勃勃,可收获时稻谷没几粒,稻草倒一大堆。

其实,每种教学形式既有自身的长处,也有自身的不足,如讲授式教学的优点是能够充分发挥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地位、能够在短时间内向学员传送大量的信息、能够确保学习内容的系统性和完整性,不足之处是如果教师把握不当,易导致“满堂灌”,课堂气氛不活跃,难以发挥学员的学习主动性;再如案例式教学,其优点是能够充分发挥了学员的主体性地位,充分调动学员学习的主动性,有利于培养学员运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不足之处是教师的课堂组织和课堂驾驭比较困难,问题设计比较困难,归纳总结比较困难。其次,有些教学形式教学形式虽然直观、生动、形象,充满趣味性,但不一定适应干部教育。如在企业培训中被广泛运用的拓展训练,在干部教育中就难以推行,因为学员的参与性没有企业职工强。学员长期处于领导岗位,养成了“矜持、沉稳”的特点。再次,有些教学形式并不是对所有教师都适应,如组织能力和课堂驾驭能力不强的教师就不适应案例教学;年纪比较轻、资格比较嫩的教师就难以驾驭专题教学和案例教学;习惯了板书的老教师采用多媒体教学时可能就不挥洒自如。因此,在教学形式的选择上,干部教育培训机构应妥善从实际出发,理性对待,切不可本末倒置,图表面形式。

除上述一些新问题外,干部教育培训中的调训分离、训用分离、教学针对性不强、忽视对学员的严格考核等问题也是干部教育培训中长期存在的一些问题。如何正确认识和处理好这些问题,是当前干部教育面临的重要课题,是提高干部教育培训质量的重要举措。

三、以案例教学为突破口推进党校干部培训工作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把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作为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强调各地、各级党委必须要抓紧抓好。而要切实建设好马克思主义的学习型政党,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途径就是要想方设法搞好各级党校的干部培训、轮训工作。不断深化教学改革,推进教学方式创新是《党校工作条例》所要求的,是实现党校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动力和保证,也是不断提高教学质量的必然要求。

1、充分认识案例式教学的重要性,积极投入教学改革

党校干部教育工作长期以来是我党加强基层干部教育,提高素质的有效途径。通过认真学习中组部《干部培训条例》,结合党校干部教育的特点,对照当前工作的实际,大家普遍认为:我们在过去的干部教育中,探索了一些行之有效的干部培训方式和方法,党校教学工作取得了较大的成绩。对此应当首先给与肯定。但是,随着党的各项事业的发展,对党校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为推进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真正把大规模培训干部、大幅度提高干部素质的战略任务落到实处,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提供思想政治保证、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实现党校的干部培训从素质培训向素质和能力相结合的转变,需要对党校主体班次教学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培训方式、教学管理等方面进行大胆改革,不断探索,用于创新。

真正提高认识,把案例式教学确立为党校教学的主要形式。党校研究式教学是就某一重大理论问题或现实问题进行专题研究,以增强学员素质,提高学员能力为目标,以研究解决重大理论问题或现实问题为导向的一种新的教学理念与方式。基于对案例式教学的共同探讨,我们有以下共识:

1、案例式教学是一种先进的教学形式。国内外的教学实践证明,“案例式教学”最能体现以学为本,充分调动学员学习、研究的主动性积极性,教学效果国内外教研人员充分肯定。

2、案例式教学更加适应于党校等成人教育形式。研究式教学主要形式大致包括“启发式”、“互动式”、“案例式”、“辩论式"、“研讨式”、“模拟式” 等等。新时期的党校教学改革应当主要探讨和推进案例式教学, 案例式教学应当成为党校教学的主要形式。

3、案例式教学,是当前党校推进研究式教学的重要突破口。党校教学改革要出成效,广大教学人员就要在案例式教学上大胆探索、大胆尝试。

4、大力探索案例式教学形式是党校教师提高教学水平的有效形式。案例式教学形式是当前党校需要重点探索的教学形式,在这个方面,新老教师几乎站在同一起跑线上。青年教师完全可以发挥自身的特点迅速提高自己在这方面的教学水平,在这个方面的探索中取得新的成绩。

(二)强力推进案例式教学改革探索

案例式教学要获得“教”与“学”的高度认同,必须以案例式教学改革创新为突破口,强力推进案例式教学改革探索。

1、强调案例教学形式要与教学内容和教学目的相适应,形式要多样化,具体的方式和方法,由授课教师根据实际情况自行选择。鼓励教师多探索,不要受有关的条条框框的约束和限制,这些要求为案例教学的积极探索创造了较大的发展空间。

2、采取切实措施,强化教师案例教学能力提升。通过举行案例教学观摩会促进广大教师加强对案例教学的教法、效果、特点进行认识;通过举行案例教学观摩比赛,让每位教师投身案例教学实践,给教师的研究和教学施加压力,逼推教师加强案例教学研究。邀请有关专家和领导领导进行具体检阅、指导。这些形式不仅推动了教师对研究式教学、案例教学的深入研究,同时也促进了教师之间的业务交流。

3、加强调查研究,使案例教学以实践研究为基础。没有调查研究,就不会有深入的充分说服力、战斗力的研究式教学。要鼓励教师施教前必须做深入的调查研究,注重从实践中获取案例教学的素材,要使案例教学素材接近学员工作生活的实际,教师对素材不仅要有理性认识,而且要有感性认识。

4、深入开展案例教学研讨活动。通过案例教学研讨会来对案例教学进行理论研究,促进教师进一步深化对案例教学的认识,激发教师研究利用案例教学方式的积极性,对案例教学进行规律性的研究。研讨活动要求教师撰写案例教学心得体会,大家对案例教学的内涵、形式、效果等问题进行交流,深切体会案例教学同课堂讲授式教学、研究式教学、现场教学、体验式教学、情景模拟式教学不是相互对立、相互排斥、相互取代关系,而是相互统一、相互促进的。

5、案例教学要与学员的现场教学相结合,真正让学员有真实的感性认识。可以按照发放典型材料、学员实地考察、分组讨论、组织员进行案例研讨和学习交流、布置撰写案例学习研究报告的步骤开展活动。达到校内案例学习集中深入,异地实际案例考察学习收获丰富,市内实际案例调研学习增添干劲。党校走出去,开门办学,向实践学习,既是总结创新新经验、新理论的有效途径,也是通过教学推动实践与发展的有效办学形式。

(三)推行案例教学应该注意的问题

1、把握案例教学的适用性

案例教学具有其新颖和独到之处,能取得传统教学方式所难以取得的成效,值得我们深入研究理论,积极探索实践。案例教学有着一套不同于传统授课方式的操作规范,它坚持以学生为主、集体参与和鼓励为主的原则,如果选择案例得当,组织得力,可以很好地调动学员的积极性,达到传统教学方式所难以取得的成效。特别是在提高学员的综合分析能力、判断能力、决策能力等领导能力方面,案例教学具有其他教学方式所不可替代的作用。

2、把握案例教学的特殊性

开展案例教学要做到因人制宜、因学科制宜、因教学内容制宜、因教学目标制宜,努力发挥这种新的教学方式的最佳效果。因人制宜包括因教师制宜和因学员制宜。在案例教学中,教师是案例讨论的主持人、归纳总结的发言人、群体互动的导演者、思想碰撞的催化剂。也就是说,那些具备上述特质的教师更适合去组织案例教学,而那些虽有渊博的知识,深邃的思想但不善于或不胜任担当主持人、发言人或导演者角色的教师,则不适合开展案例教学,他们在讲授式的课堂上也许更能自如地展示自己的学识、智慧和才华,从而以他们自己特有的方式使学员受益并达成教育目标;同样,不同年龄和职务层次的学员,对案例教学的欢迎和配合程度可能也不一样,因此,案例教学一定要充分考虑不同班次学员的特点,才会收到预期的效果。案例教学还要从不同学科自身的特点出发,从课程内容出发,从培训目标出发,宜讲授则讲授,宜案例才案例,从而形成互相补充,生动活泼的多样化教学模式。案例选择是否具有针对性是能否实现案例教学目标的重要前提,如果所选案例离学员的实际工作太远,或者学员对案例“情节”过于陌生,甚至案例中有的内容并非真实的生活情景,其结果是教学过程可能比较活跃,学员讨论也比较热烈,但对于培养学员的危机处理能力、分析判断能力和决策能力并无多大帮助,因为案例离实际太远,实际工作中他们需要去应对这一类问题的几率几乎为零。

3、把握案例教学的灵活性

案例教学可以灵活运用讲授式、互动式、案例式、研讨式等多种教学方式相结合的复合型教学模式,以“超越”的眼光探索更加适合党校教育特点和培养目标的新的教学方式。

案例教学似乎有“言必称哈佛”的倾向,这当然无可厚非,因为“拿来主义”是实现创新的重要条件。但我们或许更应该思考通过学习西方的公共管理理论发展出更具党校干部教育培训特色的教育理论,通过借鉴西方案例教学的经验创新一套更加适合中国党政干部特点的教育培训规范。我们经常说要注意做好结合的文章,在教学方式创新这个党校教学改革的重要问题上,注意做好结合的文章同样是科学的态度和有效的方法。其实,在以往以讲授为主的课堂上,我们也经常穿插使用启发式、互动式、研讨式等多种教学形式,而非单纯的教师讲、学生听。各种教学形式最终都是为了教学目的服务的,党校的性质和办学宗旨决定了理想信念教育和品德教育始终是党校教育的核心。虽然现在各式各样的培训机构越来越多,干部培训也出现了市场化和国际化的趋势,但党校作为培训轮训干部的主渠道和党性锻炼的熔炉的地位和作用没有变,对干部进行以党性教育为核心的价值观教育依然是党校的神圣使命。中央强调在干部选任问题上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标准,党校在干部教育培训中自然应当把理想信念教育和品德教育放在首位。基于西方培训理念的一些新的培训方式,在更大程度上侧重于受训者能力的培养,无形中淡化了我们所一贯强调的理想信念教育,而理想信念教育恰恰是当下干部教育中需要着力解决的重大而紧迫的问题,而且是带有根本性的问题。基于西方培训理念的一些新的教学方式在解决这个问题上的作用是有限的,这就需要我们在学习和采用案例教学等新的教学形式的同时,以超越性的眼光,进行具有前瞻性的干部教育理论创新,正确处理思想教育和能力教育的关系,最大限度地发挥好一些新的教学方式在能力培训中的作用,同时通过教学内容的创新和更加多样化的教学形式创新来达成我们的培训目标。要处理好思想教育和能力教育的关系,就要更加科学地进行课程设计和论证,合理确定 讲授式、案例式、互动式等多种教学形式的比重,使不同的教学形式都能各显所长,互相补充,共同完成党校教学任务。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党校教学方法初探
浅谈党校教学方法改革
党校教学方法探讨
抓好案例教学的几个关键点林秋玲
党校走笔:谈谈新时期背景下的党校法治课程
遵循干部教育规律 创新培训方式方法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