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班主任总结:7个拉低成绩的致命坏习惯,孩子一定要避免(转给家长)



“ 学习太难了。”

“我怎么学习都考不好。”

“我就是讨厌学习。”


你家孩子也曾这样抱怨过吗?


其实,孩子的厌学情绪本不可怕,怕的就是如此恶性循环下去,别说孩子自己放弃自己,作为家长的我们都会开始怀疑自己的孩子是不是确实比较笨……


事实上,孩子的天性都是一样的,没有哪个孩子天生不适合学习。倘若一直在学,成绩却提不上去,很大可能是由于后天的学习习惯不对。


这7个容易导致孩子成绩不好的坏习惯,看看你家孩子中枪了吗?


1

听课不认真


孩子的学习主要是在课堂上,课堂学习效率低,势必影响成绩。而孩子又处在大脑极其活跃,好奇心特别重,很容易分心走神的一个年纪,所以很容易在听课的时候开小差。


课上错过的知识点,要在课下花更多时间去理解。建议家长们这样帮助孩子:


(1)试着教育和帮助孩子不要一心二用,在同一时间只做一件事。


(2)帮助孩子制定学习计划和目标,让他有计划地去展开学习,每完成一个目标都会获得一次荣誉感和自信。


(3)在孩子写作业的时候,尽量不要在他周围放与学习无关的东西,不仅如此,和学习有关而与当下学习内容无关的也别放。


比如学习数学的时候,不要放语文的东西。一方面不要分散他的注意力,另一方面不要给孩子别的压力。


(4)我们每个人的注意力都不可能一直集中,孩子在学习的时候也会出现思维停滞的状况,这个时候别逼迫他,要让他休息,或者切换其他科目。


如果不是试卷考试练习,建议孩子在家里的学习,每1小时要休息10分钟左右。


(5)有了好的身体才有一切。这句话我们都知道,可是并不一定真的执行。要注意让孩子多锻炼身体,劳逸结合,身体好了,精神才会好,注意力才能更好地集中。


(6)学习要循序渐进,不要着急。要从简单到难,慢慢解决问题,帮助孩子建立学习的自信心和兴趣。这样学习起来才会相对轻松,才会长久地喜欢学习。


2

没有学习规划,效率低下


我们大人都知道,不管工作还是生活中,有规划才能更有效率,能提前避免很多不必要的麻烦。


可是孩子往往没有主动规划的能力和想法,这就需要家长来培养和帮助他。这一点不仅对学习有效,也会帮助他在其他方面变成一个更优秀的人。


那些成绩好的孩子普遍知道自己什么时间该做什么事,他们的学习更有针对性,所以学习计划对孩子的成绩是很重要的。


在这里提供给大家一个学习规划的思路:学习计划跟其他计划一样,要有一个系统。最好包括平日计划、短期计划和长远计划三个部分。 


在制定学习计划的时候,我们应该从长远计划开始考虑,以孩子的升学目标或整个学年的目标为考量,比如小升初、中高、高考;稍微短点的可以以期末考试的成绩提高多少,分数达到多少等为目标。


其次,把长远目标拆分成短期计划。比如中招考试的目标是哪所学校,要去这个学校应该最终达到多少成绩,而每学期应该提高多少,一点点的去接近和实现这个分数。


有了这个短期计划,就要放在平日去执行了。比如找到哪几科是弱项,哪些知识点是弱项,为了克服这些,要做哪些题去提高,从而分摊到每一天去完成。



3

做题的时候习惯翻阅参考资料


数学,忘了公式看一眼资料;英语,忘了语法看一眼资料……最后总是要对着书上的知识点才能把题做出来,可是下次遇到同样的问题还是不会,不知不觉就养成了依赖资料的坏习惯。


这其实和开卷考试是一个意思,解决的问题都是一时的,而不是彻底的。正确的方法应该是把该记的知识点记在脑子里,这样做起题来才会思路清晰。


当然了,一开始难免不能记住全部知识点,可以翻书,但要通过复习加深度知识点的记忆,逐渐做到“闭卷”答题。时间久了,自然会有进步。


4

只顾埋头做题,没有自主思考


很多孩子会出现成绩忽高忽低的现象,这就有点像“瞎猫撞上死耗子”,成绩高的时候是因为恰巧遇到了自己会的题,而遇到不会的就不会融会贯通。


有很多学科,比如数学是一个很讲逻辑的学科,只有自己去思考了,才能真正掌握知识,而不仅仅是死背书。


很多学科的考核都是对知识点的运用,只有彻底理解这些知识点,再去解题,才能巩固知识。因此学习和答题时,要教会孩子去分析这个题是在考哪个知识点,每个题之间有什么联系和异同点。


学会整合分析知识点,自然就有了思路,以后遇到相同的问题才会顺畅。思考得多了,印象就会深刻,从而逐渐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


当然,在学习之外,也要让孩子知道“思考”的重要性,让他成长为一个真正有独立自主思考的人。


5

做事毛毛躁躁,会的也答错


不知您家孩子是否也曾因性格比较急躁,做事情图快,考场上看到自己似乎会的题,就急于下手,结果本来能做对的题目最后却没得分。


做题的时候要认真沉着,多看几遍题目,尤其综合类的大题。细心地分析题目,条例地列出答案才会万无一失。


这是一个以小见大的问题,做事急躁的孩子在长大之后也常常容易吃亏,所以要从小开始培养,从做题开始培养,让孩子改掉急躁的毛病。


6

草草看完答案,不纠错


孩子都有偷懒的心理,做完题对完答案,对了就对了,错了就错了,很少进一步地去分析答案是如何得出的。


建议家长们督促孩子准备一个纠错本,定时对错误进行深入分析,杜绝“一错再错”的情况。


(1)准备纠错本,定期查阅


首先准备一个本子,遇到错题要记下来。当然记下来不是结果,而是要经常翻阅,别当成废纸放在一旁。


除去正常的练习题以外,可以根据纠错本增加复习题。考试前翻阅一下,更是能加深印象,对提分很有帮助。


(2)同学之间分享错题本,相互借鉴


鼓励孩子们相互传阅、分享自己的错题本,从别人的错误里吸取经验教训也是学习的一种途径。


(3)分类进行训练


孩子爱出错的地方,就是他学习的难点。要从中总结规律,带着孩子一起分析总结,抓住重点,有针对性地复习和训练。


7

不注重劳逸结合


这样不仅让孩子吃苦,而且因为疲惫和心理压力太大,孩子的学习状态其实是“虚高”,看似很努力,实则大脑疲劳,思维缓慢,效率极低。


所以,该休息的时候一定要让孩子休息。学习归学习,娱乐归娱乐,做到劳逸结合,才能真正实打实的提高成绩。


以上这些学习中普遍存在的坏习惯,是影响大多数孩子成绩提升的主要问题所在。各位家长可以多留意、多观察自己的孩子,帮助孩子认清自己的实际情况。


有针对性的、劳逸结合的去解决问题,才是提升成绩的王道!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一位家长的后悔药:小学太轻松,到初中才知道付出的代价有多惨痛!
班主任总结:孩子成绩上不去,多半是因为这些……
孩子就九个坏习惯,可改不了就等着成绩下降吧!(转给家长)
咬住学习不放松,初中生一定要注意这7个细节
这9个拉低学生成绩的坏习惯
衡中班主任提醒:8个拉低孩子成绩的致命坏习惯,再不改就晚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