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A娃:“我开花了” 妈妈:“我也想开了”

女人第一次生娃时心里想着,这娃不管是什么样子我都能接。

娃生下来,四肢健全,只是有点瘦小,皮肤也有点黑,头发也不多,周围人难免评头论足,妈妈有点生气,这是我的娃,要你们多嘴了吗?

娃不会吃奶,很闹夜,第一次做妈妈痛并快乐着,不辞劳苦,甚至愿意放弃高薪职业。

娃上学了,突然有了压力,老师说娃与其他娃不一样,太闹腾了,让领回家自己管。妈妈懵了,难道娃连上学的资格都没有了吗?

妈妈了解自己的娃,脾气急躁,缺点很多,但也不是不听话,只是需要太多时间去沟通,老师需要管理太多的孩子,喜欢听话的孩子,不愿意花太多时间去教育A娃。

很多父母都希望孩子成为一个优秀的人?具体是什么样子,也说不清,因为他们内心清楚,孩子几乎很难成为一个政治家,也不可能富可敌国,但希望超越自己或者保留在自己的圈层。

这时妈妈有点慌了,孩子考试都不及格,未来能咋办?于是,即便知道娃是ADHD,也要死磕学习啊!

女人从此转换了思路,不再认为自己生娃时的想法是正确的,无论娃出生后是什么样子自己都能接受。除了学习差不行,连高矮胖瘦也不能随意,各种打针吃药和补品都用上了。

在拼学习考试这条路上,A娃太吃亏了,连高智商的也不能幸免,因为妈妈觉得,孩子能够做到完美,那就必须完美,能考第一,决不能失误考了第二。

在“双减”政策和三年疫情后,我发现身边一个变化,很多家长对教育进行了反思,自己应该逼娃成为一个“考高分”   的孩子吗?“鸡娃” 的意义是什么?

很多低年级家长,羡慕那些考上大学,或者工作的A娃,昨天公众号后台一位家长留言很真实 ,只是距离远了,看不见罢了,  距离产生美,亲子关系慢慢恢复了。所以每次家长问:像我们这样的孩子,到底什么时候才能看见希望?我的回答就是等孩子离开你去上大学了,有的孩子上封闭高中,也是一样的。这不是一句安慰的话,和我们交流的家长都会有这样的感受。

为什么和孩子在一起,就会焦虑呢?苹果妈妈也深有体验,希望她学到极致,希望她生活高度自律,不可能每个孩子都能做到如此“纯粹” ,这也并不是因为是A娃的缘故。 

大多数A娃家长的感受都是,到了青春期后,注意力问题并不是首要影响学习的因素,尤其是小学有冲动坐不住板凳的孩子,初中行为会有改善,不学习的原因不在于分神,是不想学,厌烦学,有点抑郁情绪还能哄着学下去,发展严重的只能暂时休学 ,经过治疗改善了临床症状,但学习就非常困难,出现分神,记忆力下降,这样情况就更不能强调学习了,孩子处于无力感状态,有位初三的家长曾经咨询时问,孩子已经吃了抗抑郁药物,难道还不能抓学习吗?这个不是发烧感冒,吃药打针就彻底好了,心理创伤恢复需要太长时间,而且遇到压力容易反复,上不上高中与孩子的健康相比,不值得那么较劲。

每个孩子承压能力不同,宁愿孩子出八分力,也不要冒险逼着他出十分力,量力而行。

每个孩子都是一朵花,迟开和早开其实也没太大关系,等不经意间花就开了,你也想开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这7件事,父母越舍得,孩子越优秀!好家长都在做
“我孩子真没用!”是你不会用
北大教授直言:父母越舍得去做这些事,孩子会越成功!
这8个相处模式,可以拉近亲子关系,家长别不好意思做
孩子玩得叫不动,父母千万不要这样做!
做这7件事来教育孩子,要比大把花钱有用的多!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