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复制人时代:身份颠覆下荒诞的人物“复活”
起猛了,看见霍金在跳舞!今夕是何年?
>>>
短视频冲浪时,直播间推荐中突然出现了大咖明星,他们和粉丝的互动接地气而丰富。细看之下,我们却突然发现,这些明星好像都由他人模仿,而非本尊。影视角色、唱跳明星、体育健将……众多知名人士都在被主播模仿。这些主播以名人形象示人,与我们进行别样的互动。
这样的现象,被形象地描述成“复制人时代”。在“复制人时代”中,享有巨大流量红利的个人形象、名称被主播模仿。在复制人的评论区中,求“仙人指路”的评论屡见不鲜,网友希望有人如神仙降临般指点自己的“复制人”进程
只是,在观看模仿、收获短暂快乐时,“模仿”本身是否带有隐忧?求“仙人指路”的评论屡见不鲜,网友希望有人如神仙降临般指点自己的“复制人”进程
模仿行为带来的流量,让主播们趋之若鹜。对逝世篮球巨星科比的恶意模仿,“孩子这并不好笑”“man”的梗迅速发展;模仿爱因斯坦、霍金等科学家的博主,送礼物就能让“科学巨匠”为打赏者热舞……这些复制人现象,将网络的直播狂欢展现得淋漓尽致。

1.多圈层热梗的全面展演

在被描述为“复制人时代”的现象中,模仿的对象不胜枚举。经典影视角色的模仿丰富多彩,《狂飙》模仿者连线开麦,让网友“突然恍惚”,模仿麦叔剧版汉尼拔的博主“汉尼扳”气质优雅直逼麦叔原版。

(博主“汉尼扳”)
体育明星赛道上,科比、姚明等篮球球星、健身博主昆图斯等在被形象相像者模仿着;在对网络博主的模仿中,模仿“反诈老陈”的“反榨老陈”的直播间热度远胜正主;在唱跳明星模仿的领域,曾经吸人眼球的ESO组合热度不似当初……
一波不平一波又起,各种“复制人”又在不断涌现。带着爱因斯坦、牛顿、霍金等科学巨匠的面具在直播间中端坐,收到虚拟礼物便可以站起或热舞;模仿知名导演张艺谋在导戏时的夸张表情,直播间评论纷纷刷着“太像了”的荒谬表演。

(张艺谋模仿者)
形象复制模仿的现象,并非新鲜事物。从日常生活到工作,我们时常遇见某些和名人相像的个体。在面对他们与名人相似的特质时,我们或用调侃的语调、或用羡慕的表达与“复制人”进行着互动。
“你和……好像”的感叹,调动着我们的情绪。有关“相似”的语言表达,有时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灵感的来源和心情的催化剂。

(《狂飙》角色模仿者直播连线)
对我们来说,观看简单模仿的经历确实让人有猎奇的体验,这样的“替身文学”让人啼笑皆非。在多圈层的“复制人”关联中,出现着“双文化激活效应”的机制。
跨圈层的模仿实践激活了个体头脑中不同的文化表征,放大了对文化差异和文化距离的感知,从而创造了新奇的使用体验。张雨绮土味带货的短视频打破了明星日常的人设,成功吸引到了不同圈层的网友。
“复制人”的爆火,来源于多圈层热梗的集合展现。不同受众圈层所接触的日常视频固然不同,但每个人都在自己的媒介使用过程中关注着社会名人。名人效应,吸引着不同圈层的互联网使用者。

2.“仙人指路”:经济追求和身份颠覆

“仙人指路”的评论,体现了用户成为“复制人”的需求。“复制人”赛道凭借着自身带有的模仿属性,能够关联名人本人的巨大流量,从而实现短期内的爆火。
“仙人指路”的戏称,来自对网络爆照“听劝”求改造的网友进行造型指点的热梗。之所以称之为“仙人指路”,是因为网友对求改造者的指点能够让其一夜爆火,“这辈子就成了”。
经济收益的迅速实现,正如同财神突然下凡,因此引路人被称为“仙人”。

(网友评论)
数想要成为复制人的评论,实际上指向了部分使用者对经济身份的渴求。对于财富的追求人皆有之,“复制人”们的成功案例有时也颇为诱人。
模仿唱跳明星蔡徐坤的博主轻而易举便获得了世俗意义上的金钱和财富;模仿科比的博主迅速涨粉50W成为网红,但随即账号被封禁。
对爆火经济效益的追求,是主播成为“复制人”的重要动力。在无数“听劝求改造”的风潮中,经济效益成为评判“复制人”们成功与否的标准。
“收集库里南碎片”的调侃,折射着评论者们的多样情绪,戏谑嘲笑的鄙视、“为何不是我”的艳羡向往、“为什么这样就可以”的无奈叹息。
在“复制人”的模仿大秀中,众多“求改造”的评论热潮,背后蕴含着众多使用者对自身身份的变化诉求。网络世界的纷繁复杂,迅速改变着不同个体的命运。
博主“笑哥走丢了”凭借模仿唱跳明星蔡徐坤舞蹈经典动作一炮而红;模仿科比的博主“云南阿辉”和模仿中国篮球功臣姚明的博主“姚小明”凭借连麦迅速吸引大量虚拟礼物。
这些模仿者们迅速摆脱了日常生活经济上的困境后,为众多网民带来了更强烈的身份颠覆需求。

(“复制人”直播连线)
在模仿名人的过程中,“复制人”不仅可以享有短期内相对高回报的经济收益,还可以享受到围绕该名人产生的社会追捧。
模仿姚明的博主“姚小明”在评论中收获着对姚明经典赛事的篮球回忆;霍金模仿者“或斤”的评论区中充斥着“物理不可以让霍金站起来,但理物(礼物)可以”的荒诞评论。
与日常生活截然不同的主播工作进程,让“复制人”们享受着身份颠覆的别样体验。身份特征的塑造,让作为围观者的用户能够将生活情绪投射在网络主播之上。
绑定名人身份的“复制人”主播们,在吸引经济效益的同时,又获得了不同的身份展演体验。简单快速的经济回报方式,新奇个性的身份扮演过程,让一众“求改造”的网友们走向“复制人”的道路。

3.伦理边缘的“复制人”

荒谬的玩梗之后,我们可以感受到网络狂流的涌动。裹挟着巨大流量的社会名人正如飘泊在网络世界中的船只,在享受阳光雨露的同时也必定承受着流量海洋的反扑。
即便“复制人”们在粗糙的形象塑造中不乏亮点,甚至有“汉尼扳”这种弹钢琴、模仿原文台词的突出模仿者,但也无法改变“复制人”们对名人形象的展现歪曲。

(直播连线)
形象的复制并非人格复制,流量多少同样无法阐明伦理是否切合社会良俗。
在流量正反特征模糊的前提下,个人在互联网时代红利下享受的创作红利,需要切合社会价值。
邓安庆在文章《伦理学通史之阙如与发展趋势》中指出:伦理学对道义的自觉,不是对单一个人的主观伦理自觉的把握,而是一个时代、一个民族,一个伦理共同体共同的伦理自觉,是一种文化的体面要求。
个人伦理正是时代道德规范的微观展现。人的伦理形象展现,正与时代、社会的伦理要求规范、道德约束张力紧密相关。
名人正和普通人一样,同样有着人格缺点。“复制人”们同样可以根据社会名人的言行举止吸引流量。
科比模仿者“云南阿辉”对科比退役演讲的模仿:“manwhat can i say”,直播时模仿恶意篮球动作“肘击”的行为;霍金模仿者“或斤”的视频中,也存在着对霍金参与资本主义世界丑闻的可能的戏谑。诸如此类内容的创作,都体现着主播对名人不佳言行的极端展现。
伦理道德的张力在网络世界中,同样需要管理和规范。在科比模仿者直播间封禁后,网络世界仍需道德张力的最大公约。以义利并重甚至“重义轻利”的伦理观,为社会实现正确的“引路”指导。
(图片来源网络)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模仿”表演的侵权问题研究 —— 以《民法典》为视角
这么多模仿者,她最像!
网红主播岂能罔顾伦理道德
微信直播,腾讯直播,如何判断和选择?与其他平台区别?5g直播用有播你不会错
文化IP营销难?复盘“学海计划”如何兼顾影响力、美誉度
4大直播电商平台暗藏了哪些商机?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