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走进神秘东欧,探访巴尔干免签三国,慢享山海与古城!

“欧洲火药桶”的名气实在太响亮,以至于人们往往只注意到巴尔干半岛的历史兴衰,却很少留意大自然对这片土地亦眷顾有加

现在,已经停火并实现和平的巴尔干三国——塞尔维亚、波黑与黑山——正以越来越开放的签证政策迎接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充分展现它们丰厚的历史遗产、多元的民族文化和绝美的自然风景。



塞尔维亚

Serbia 

塞尔维亚位于巴尔干半岛中部,既属于中欧潘诺尼亚平原,又属于巴尔干半岛。20世纪初,这个国家成为了南斯拉夫联邦的一部分,也赋予了这个国家独特的历史、文化。塞尔维亚的自然风光资源也异常丰富。

 签证类型:免签 

中国和塞尔维亚互免签证于2017年1月15日起正式生效。中国公民可持普通护照到塞尔维亚旅行、经商或探亲,可多次入境,免签停留不超过30天。

 地理概况 

塞尔维亚大部分地区山丘起伏,只在北部有小片平原,为多瑙河中游平原的组成部分,河网稠密,土壤肥沃。著名的多瑙河在此与支流萨瓦河、蒂萨河汇合后,折向东南流,构成与罗马尼亚的界河。

塞尔维亚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是名副其实的“春有百花秋有果,夏有凉风冬有雪”,一年四季各有不同玩法。

 语言 


塞尔维亚只有一种官方语言,即塞尔维亚语,却仍然使用双文制,西里尔字母和拉丁字母均得到使用。

这是南斯拉夫时期,领导人铁托为了解决民族和语言问题而定下的规矩,统一语言、混用文字。这一制度至今仍影响着塞尔维亚。

 民族与宗教 


塞尔维亚族在塞尔维亚占绝大多数,其他少数民族包括阿尔巴尼亚人、匈牙利人、波斯尼亚克人(穆斯林族)等。大部分塞尔维亚族信奉东正教,其他少数民族信奉伊斯兰教、天主教。


 货币 

塞尔维亚的通用货币为塞尔维亚第纳尔(RSD),简称为第纳尔,塞尔维亚第纳尔的价值较小,所以面值较大。纸币的面值有5000、2000、1000、500、200、100、50、20和10第纳尔,硬币有20、10、5、2和1第纳尔。

1人民币元≈15.03塞尔维亚第纳尔(2019年12月)

 消费水平 

塞尔维亚的经济在战后一直萎靡不振,近年来失业率高达25%,贝尔格莱德的平均月工资也只有不到400欧元。但是对于旅行者来说这里的消费水平就变得十分亲民,1欧元左右就可以在街头享受一杯咖啡。在游客不多的小城镇,物价甚至会比这个更便宜。

 退税 

塞尔维亚的消费税根据商品种类的不同分为8%和18%两种,所有未持塞尔维亚长期居留证明的旅行者只需要满足购物日期起3个月内离境并且购物金额超过10,000第纳尔的要求,都可办理退税。

塞尔维亚在出境处并没有退税点,拿到海关的盖章后,需要返回市区内的 RAIFFEISEN 银行领取退回的税款(塞尔维亚第纳尔),因此对于旅行者来说,退税并不太现实。可选择环球蓝联等提供的邮寄退税服务,选择退还到信用卡并邮寄退税单。



 交通 


目前从国内到塞尔维亚没有真正意义上的直达航班,乘坐飞机需要经第三城市机场转机,较常见的航线为经由莫斯科、伊斯坦布尔、维也纳、法兰克福等。

塞尔维亚有两个国际机场,其中最主要的是位于贝尔格莱德的尼古拉·特斯拉机场。另一个是位于尼什的康斯坦丁大帝机场,主要用于欧洲廉价航空的航班。

贝尔格莱德曾经是大名鼎鼎的“东方快车”路线上的重要一站。现在,贝尔格莱德与周边国家的主要城市都有火车连接,由塞尔维亚铁路公司运营,目的地包括奥地利、匈牙利、斯洛文尼亚、克罗地亚、黑山、马其顿、罗马尼亚。

塞尔维亚和周边国家有方便的长途汽车连接。相比于火车,长途汽车能到达的城市更多,而且频次高、时间灵活,很受当地人欢迎。

 景点 

圣萨瓦教堂 Church of Saint Sava

圣萨瓦大教堂是世界上最大的东正教教堂,也是世界十大教堂之一。这里供奉着圣萨瓦,是塞尔维亚东正教会的创始人和中世纪塞尔维亚的重要人物。1595年奥斯曼帝国首相思南帕夏正是在现今教堂的地址上焚烧了他的遗体。


大教堂始建于1935年,在希特勒统治时期被迫中断建设,南斯拉夫时期也未能如愿建造。尽管如此,教堂的恢弘却丝毫不受影响。

教堂圆顶上的十字架由纯金打造,整个教堂处处体现了尊贵与豪华。


泽蒙小镇 Zemun, Belgrade

泽蒙小镇距离贝尔格莱德市中心8公里,曾经是奥匈帝国最后的边境,是高度自治的区域。现在,这个悠闲的小镇成为了贝尔格莱德的一部分,也是贝尔格莱德对外宣传的“颜值担当”。


咖啡馆随处可见,在天气好的时节几乎都坐满了崇尚慢生活的当地人。约三五好友喝一杯咖啡日子无比惬意。


到了泽蒙,最好去看一看戛尔朵什塔。这座千禧塔是1896年奥匈帝国为了庆祝匈牙利人在潘诺尼亚平原定居一千年而建造的。塔身奇怪地糅合了罗马、拜占庭和哥特建筑风格。


登上塔顶,可以饱览泽蒙老城的全景。红房顶的宁静小镇,温柔依偎在多瑙河畔,静静等着你的到来。


北约空袭遗迹 Kneza Miloša, Belgrade

许多人第一次听说如今的塞尔维亚首都贝尔格莱德,也许就源于1999年北约对南联盟的轰炸。这场长达78天的轰炸造成了超过3500人遇难、1.25万人受伤,南联盟的许多政府机构、工厂、医院、电视台等都遭到了严重的甚至是毁灭性的破坏,这其中也包括当时中国驻南斯拉夫大使馆。


当时被轰炸的一些建筑被原封不动地保留下来,其中南斯拉夫的国防部大楼、内政部大楼保留原样而且还在继续作为办公室使用。而中国驻南联盟大使馆的遗址处,竖立了一座写有中文和塞尔维亚语的纪念碑。这里也被中国游客称为“非典型景点”,中塞人民都不会忘记这段历史。


苏博蒂察 Subotica 


苏博蒂察是塞尔维亚东北部城市,邻近匈牙利边境,是重要铁路和公路枢纽,贝尔格莱德通往布达佩斯的铁路由此出境。

这座城市以其众多匈分离主义风格建筑的典范而闻名,具有更独特的文化气息,也因此在社交网络上走红。



城市市中心的许多建筑都用匈牙利著名的乔纳伊陶瓷装饰,与塞尔维亚其他城市的风格差异鲜明。


斯梅代雷沃要塞 Smederevo Fortress

斯梅代雷沃这是一座中世纪时期的城堡,也是欧洲最大的平原古城堡。城堡修建于1427年至1430年期间,呈三角形,由大城和小城组成。


在二战期间,要塞受到严重损坏,现在已得到修复。虽然如此,斯梅代雷沃要塞仍是塞尔维亚保存最完好的中世纪要塞之一。2010年,斯梅代雷沃要塞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的候选名单。


塔拉国家公园 Tara national park


位于塞尔维亚西部的塔拉国家公园,是亲近大自然、徒步和爬山的好去处。

 

塔拉山被湛蓝的德里纳河环绕,海拔最高处有1591米,登高望远,河流穿过险山的景色令人心旷神怡。



这里有世界上唯一的窄轨距铁路,火车在0.76米宽的窄轨铁路上,穿越隧道、桥梁和山谷,从湿山到萨尔干维塔斯车站,在山间穿行,开启一场绿野仙踪之旅。坐在车窗前,慢悠悠的欣赏风景,慢悠悠的去追寻那些年梦境中出现的美丽景象。



此外,塔拉山上有塞尔维亚著名导演埃米尔·库斯图里卡Emil Kusturica为拍电影而修建的木头城(Drvengrad)。这是一座精心打造的“乌托邦”,寓意远离城市、喧嚣和战乱。


村里所有房屋都是木制的,由导演从塞尔维亚各地收集而来,充满了他的个人趣味。



哥鲁拜克城堡 Golubac Fortress

哥鲁拜克要塞是位于塞尔维亚城市哥鲁拜克附近,多瑙河南岸的一座中世纪时期的要塞。是欧洲保存最完好的中世纪堡垒之一,现在这座要塞则是乘船游览多瑙河时的热门景点。


城堡由10座不同的塔楼组成,保护着三座内部建筑,是守卫多瑙河的最佳位置之一。

在中世纪时期,这座要塞是兵家必争之地,尽管它的防御结构非常强大,但在历史变换的岁月里多次易主,但即使是战争不断都无法破坏厚厚的石墙。


EXIT 音乐节 EXIT Festival, Novi Sad

难以想象,塞尔维亚这个不起眼的东欧小国却拥有 EXIT 音乐节这样欧洲顶尖的音乐节。

相传 EXIT 起源于2000年诺维萨德大学的一次学生抗议活动,他们通过音乐演出来反对当时米洛舍维奇的统治,渴望国家走出常年承受的国际制裁与鼓励,找到一个通往美好未来的出口。这也是音乐节的名字由来。


从2001年起,EXIT 音乐节的主办地点固定在诺维萨德的地标建筑——彼德罗瓦拉丁堡垒。每年有大约20万音乐发烧友从全世界赶来,赴这场音乐的狂欢。


大大小小的舞台搭在古旧的鹅卵石路与砖墙之间,发射出充满时尚感的舞台灯光,与斑驳的城墙交相辉映。撞击在古老城墙上的不再是无情的子弹,取而代之的是属于电音和摇滚的哆啦咪。



或躁动或柔和的旋律在堡垒内自由流淌,进而碰撞出灵动鲜活的火花。古典与现代、古老与年轻,差异依旧存在,却不妨碍它们在这里毫无保留地完成这一年一次的完美相会。



 波黑

 Bosnia and Herzegovina 

波黑,全称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位于东南欧的中部,首都是被称为“欧洲耶路撒冷”的萨拉热窝 Sarajevo。波黑为组成原南斯拉夫的六个社会主义共和国之一,于1990年代,南斯拉夫战争时期独立。它是第二个完全对华免签的欧洲国,也是 Lonely Planet 评选出的“2019欧洲最佳旅行目的地”

 签证类型:免签 


中波两国持普通护照公民在对方国家入境、出境、停留或者过境,每180日停留最长不超过90日,免办签证。180日指自停留的任意一日起向前溯及的180日。但是,如希在对方国家每180日停留超过90日,或在对方国家境内学习、工作、从事媒体报道等须经对方国家主管部门事先批准的活动,应当在入境前申请并获得相应签证。

 地理概况 

波士尼亚和黑塞哥维那位于巴尔干半岛西部,毗邻克罗地亚、塞尔维亚以及黑山共和国。全国绝大部分都是崎岖山区。

四季分明,夏季炎热,冬天非常寒冷。温暖和干燥的五月到十月期间是到波黑旅游的最佳时间。由于当地昼夜温差较大,即使在夏天也最好带上一件可以保暖的外套。波黑的冬天非常寒冷,经常刮大风,多雨雪。

 语言 

波黑有三种官方语言,分别是波斯尼亚语、塞尔维亚语、克罗地亚语。波黑国民有一半讲波斯尼亚语,三成说塞尔维亚语言,另外有将近15%的人讲克罗地亚语。

 民族与宗教 

伊斯兰教、东正教、和天主教,为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的三大主要宗教。在当地时需要尊重当地习俗,在清真寺与教堂等地不要穿着暴露、大声喧哗。


一个有趣的事实:虽然波黑一半以上的居民信奉伊斯兰教,但当地并不禁酒,甚至有丰富的饮酒文化。不过同大多数国家一样,18岁以下的青少年禁止购酒及饮酒。

 货币 

波黑目前使用的货币为可兑换马克(BAM),沿用自欧盟统一货币前的德国马克,缩写为 KM。1欧元≈1.95马克,1马克≈4.00元人民币(2019年10月)

 消费水平 

相较北欧与西欧来说,甚至是与邻国克罗地亚相比,波黑的消费水平都要更低,连交通费用也不例外。只需要1马克你就可以在市区享用一杯咖啡。

 交通 

波黑共有四个主要机场,但几乎所有跨洲航线都飞萨拉热窝国际机场;其他机场分别位于巴尼亚卢卡、莫斯塔尔与东北部的图兹拉,以欧洲境内航线及廉航航线为主。

中国目前没有直飞波黑的航线,一般需要在伊斯坦布尔、维也纳或慕尼黑至少中转一次。

萨拉热窝与莫斯塔尔是波黑最主要的火车与长途汽车中转站,主要接匈牙利、塞尔维亚、克罗地亚等周边国家。与火车相比,长途汽车的性价比与发车频率都更高,更为便捷。

 景点 


巴什察尔希亚 Baščaršija, Sarajevo

从十六世纪开始,巴什察尔希亚就是萨拉热窝最重要的集市,走进这里就仿佛回到了过去。


作为巴什察尔希亚的中心地标与萨拉热窝的城市地标之一,Sebilj 喷泉常出现在明信片上或作为冰箱贴的造型。喷泉建于1891年,历史上曾多次修缮,夏季泉水温凉,至今仍可饮用。


由喷泉向四周辐射的区域以小巷为单位,各代表一个行业。比如最著名的铜匠街 Kazandžiluk 以制作铜器闻名,不过目前以给旅行者制作的纪念品居多。再往南走一些的小巷 Bravadžiluk 曾经专门卖锁,经战后重建倒是成了一条美食街,有许多当地特色餐厅与小吃店供选择。


格兹·胡色雷·贝格清真寺

 Gazi Husrev-beg Mosque, Sarajevo 

在1521年至1541年的二十年间,格兹·胡色雷·贝格连任了萨拉热窝的四任总督,不仅参与了城市规划,也斥资建造了大量流芳后世的建筑,很多建筑都以他的名字命名,格兹·胡色雷·贝格清真寺就是其中之一。


这是巴尔干半岛规模最大的清真寺,也是奥斯曼时期建筑的代表作,由当时奥斯曼帝国的首席建筑设计师 AdžemEsir Ali 设计。清真寺的祈祷室长宽均为13米,由直径13米的圆顶覆盖,最高处距离地面26米,令人刚一踏入就心生敬畏。


寺内的宣理塔高约47米,是整个老城区最容易识别的地标。清真寺前的院子里有两块墓碑,较大的那个埋葬着格兹·胡色雷·贝格本人。清真寺西面不远处有一座约建于十七世纪的土耳其式钟楼,据称是波斯尼亚最高的钟楼


圣心主教堂

 Sacred Heart Cathedral, Sarajevo 

这座建于1889年的新哥特式教堂是赫尔波斯纳-萨拉热窝大主教区的主教堂,汇集了东南欧各国艺术家的心血,融入了哥德式和罗马式建筑风格。


总的来说,教堂内部的装饰很华丽,各立面使用黄沙石与浅红石灰石镶嵌建造,主立面则采用了天主教特有的彩绘玻璃花窗。


拉丁桥 Latin Bridge,Sarajevo

米里雅茨河沿岸的每座桥都有自己的故事,拉丁桥正是其中最著名、最无法被历史遗忘的一座。


1914年塞尔维亚民族青年普林西普 Gavrilo Princip 暗杀了奥地利皇储费迪南大公及其妻子,制造了萨拉热窝事件,这就成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

国王清真寺 Emperor's Mosque,Sarajevo

如果你看到了米里雅茨河南岸显眼的宣礼塔,那便是国王清真寺的所在。该清真寺由苏莱曼大帝下令建造,是萨拉热窝乃至整个波黑历史最悠久的清真寺之一。



国王清真寺入口大圆顶的下方就是宽敞的方形祈祷室,两侧根据信徒的需要延伸至回廊,回廊上方各有三个小圆顶。清真寺旁边原有一个八角形的图书馆,不过如今已经成为当地伊斯兰宗教管理委员会的办公地点。



莫斯塔尔老桥 Old Bridge, Mostar


波黑中世纪最美的小镇,2014年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评选为世界文化遗产。莫斯塔尔城于15世纪时由奥斯曼土耳其统治者建造,1878年成为奥匈帝国领土,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成为南斯拉夫王国的领土。

莫斯塔尔老桥横跨在内雷特瓦河上,1556年开始兴建,9年后建成,毁于1993年。桥宽4.55米,桥长27.34,桥拱最高端距水面20米,桥两端各有一个石砌桥头堡,连接着两岸的穆斯林族和克罗地亚族,也叫穆克文化之桥

亚伊采 Jajce


亚伊采位于波黑首都萨拉热窝西北方向160公里处,是一个仅有三万多人口的小镇。这里拥有大量中世纪建筑,以及一些典型的奥斯曼建筑。宗教建筑包括建于12世纪的圣玛丽教堂和中世纪国王加冕的教堂,以及建于4世纪的建筑Mithraic寺庙。这里也曾有过多位国王在此设立帝都指点江山。

小镇中央有一座高度超过20米的瀑布,傍晚时分,夕阳余晖照耀着整座城市,光辉与水发生的物理反应令瀑布显得更加的璀璨夺目熠熠生辉。这仿佛就是一处世外桃园,有山有水有人情味儿,每每到此都舍不得离去。



黑山

Montenegro 


黑山位于与克罗地亚相同的亚得里亚海海岸线上,国土呈现长条状,从头到脚驾驶只需4个小时左右。黑山小小的国土上却拥有4处世界遗产,旅游资源可谓十分丰富。它曾入选 Lonely Planet “2016年十个最佳旅游目的地” 榜单,被称为“下一个摩纳哥”。

 签证类型:有条件免签 


拥有美国多次入境签证、2次申根签证或英国多次签证的中国公民,无需办理黑山入境签证,可在黑境内停留不超过30天。


 地理概况 


黑山西南部主要为喀斯特地貌,荒山野岭寸草不生,仅有少量可耕地。中北部有高峰林立,塔拉河有高达1300米的峡谷,已被列为世界遗产。东部地区比较富饶,有大片深林和草地。

黑山共和国气候主要为温带大陆性气候,谷地气候温和,但较高的地区气候恶劣,许多高山全年大部分时间积雪,在一些较为阴冷的谷地冰雪不溶化。


 语言 

官方语言为黑山语,会讲英语和塞尔维亚语的人也非常多。

 民族与宗教 

黑山共和国全国总人口仅有62.3万,其中黑山族占四成、塞尔维亚族占三成,波什尼亚克族及阿尔巴尼亚人是常住的少数民族。


全国大多数人信奉东正教,亦有天主教信奉者生活在沿海地区,伊斯兰教徒则在东部活动。

 货币 

黑山以前使用德国马克,以上货币被欧元取代后,这些国家改以欧元作为实际货币,但它们和欧盟之间没有任何法律上的协议,没有参加欧洲中央银行体系。

 消费水平 

物价相对便宜,尤其与领国克罗地亚相比便宜许多。一杯可乐1-2欧元,但一杯现做的 Espresso 也只要1欧元。

 交通 

从国内有飞往首都波德戈里察或者科托尔的航班,一般需要在伊斯坦布尔或者贝尔格莱德转机。

黑山致力于加入欧盟,其海关规定正逐渐与欧盟成员国接轨。每次出境最多可携带2,000欧元现金,超出时须向海关申报。


 景点 


塔拉河峡谷 Tara River Canyon


峡谷长82公里,为黑山最长的峡谷,深1300米,是欧洲最深的峡谷,塔拉河在峡谷中穿过。峡谷周围被茂密的松树林包围,旁边是深邃清澈的湖泊。塔拉峡谷以天然美景而成为著名观光旅游胜地。


面对宽广的峡谷,人类竟显得如此渺小,就像是一只蠕动的小小蚂蚁。由于塔拉河穿过峡谷,峡谷和河流的完美结合使得塔拉峡谷有一段是可以泛舟的,泛一缕轻舟在水上,是何等的畅快。


著名的塔拉河谷大桥 Đurđevića Tara Bridge 横跨塔拉河大峡谷,是一座钢筋混凝土公路桥,全长366米。它初建于1940年。中国观众耳熟能详的前南斯拉夫电影《桥》的拍摄地。


科托尔老城 Kotor Old City


很多人都说,假如你只能去一个黑山的古城,那必须是科托尔。



科托尔是亚得里亚海沿岸保存中世纪古城原貌最完整的城市之一,建于12世纪至14世纪,并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名录



整个城市的建筑都与狭窄的街道和广场相连, 建于1166年的圣特里芬大教堂位于其中一个广场的中心,它是罗马文化的纪念碑,也是这座城市最知名的标志之一。


13世纪的圣卢克教堂,12世纪的圣安娜教堂,13世纪的圣玛丽教堂,17世纪的王子宫殿和19世纪的拿破仑剧院都是科托尔丰富遗产的宝藏。


布德瓦老城 Budva old city

布德瓦是黑山旅游业的支柱,众多的海滩和酒店,让这里成为最理想的旅游目的地。


在夏季,整座城市都是一座剧院,许多当地的表演家和国外的表演家都在这里距离,为这座老城注入新鲜活力。在老城区许多商店、咖啡馆、餐馆和画廊让人流连忘返。


布德瓦拥有长达21公里海岸,一共有17个海滩。在这里你可以轻易体会到“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诗意生活。


圣斯特凡岛 Sveti Stefan

圣斯特凡岛距离布德瓦老城只有不到十公里的路程,在18世纪是一座只有400固定居民的小渔村。

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建筑师Branko Bon的精心规划下,这座小岛才变成精致旅馆,并先后得到了索菲娅·罗兰、英国公主玛格丽特等皇家贵族、政界人士和社会名流的青睐,一时风光无两。


20世纪90年代初南斯拉夫解体之后,这段辉煌的历史也告一段落,直到2005年,黑山政府决心让圣斯特凡岛重焕新生,找回当年的辉煌。


最终安缦集团承接了这项工程,与黑山政府签下了30年租约,并将圣斯特凡岛改造为安缦 Sveti Stefan 度假村


这成就了一座岛被一家酒店承包的佳话,度假村因此有着“安缦之美,舍我其谁”的美誉,成为了安缦度假村在欧洲的一家新旗舰店。


这座全新的度假村拥有2公里长的海岸线,包括 Sveti Stefan 岛的粉红沙滩、Miločer 海滩和著名的女王海滩。

度假村的历史外观基本保持不变, 50间客房和套房的内部装饰则根据现代需求进行了修复和翻新。


岛屿本身非常小,仅通过一座狭窄的桥梁连接到大陆,石头房屋紧紧地堆积在岩石顶部。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保证了整个度假村的私密性,也因此更得名流青睐。网坛名将德约科维奇选择在这里举办了婚礼,贝克汉姆全家也选择来这里度假。


度假村 Miločer 别墅在大陆的餐饮区近期有三家新饭店加盟,它们分别位于别墅的餐厅、凉廊和生活区内,各有不同特色。



其中 Queen's Chair 饭店位于一块岩石峭壁之上,拥有绝佳视野,可以欣赏到摄人心魄的美景。


你可以坐在露天的雅座上,一边欣赏布德瓦海湾的落日余晖,一边品尝餐厅供应带有独特意大利风味的各种亚德里亚海美食。

如果你更喜欢海滨酒吧那样的惬意氛围,另一家 Olive Tree 饭店也值得一去。在这里可以鸟瞰 Sveti Stefan 岛及其海滩。

饭店供应许多精选的切肉和海鲜,它们是两个以木柴为燃料的独特烤架和一个古老的、以橄榄油和木柴为燃料的电转烤肉架烤制而成的。

即便不在这里享受大餐,仅仅只是点一杯咖啡一份甜品也足够悠闲惬意,对得起眼前的如画美景了。

度假村还为游客们提供了个性化的短途旅行,参观当地的自然和文化景点——不仅能够游览黑山共和国的魅力海滨,还可以深入了解这个美丽的国家。

图片来源
酒店 / 网络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塞尔维亚 波黑 黑山 3国15天14晚精致自驾游
欧洲物价最低的免签国,滑雪场不输瑞士,花费却仅需法国的1/3,跨年往返机票才4k !
萨拉热窝(Sarajevo)
又一个即将迎来免签的欧洲国家,提前做好攻略,收拾收拾等待出发
斯洛文尼亚、克罗地亚、波黑、黑山、塞尔维亚、意大利深度14天之旅
山海之间的巴尔干,美得不可方物!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