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欲戴王冠,必承其重,百年盛宴,血肉以偿——明帝国的饥饿站台

中华历史五千年,从秦皇一统,无数人为了这天下至尊之位,前赴后继,有人成功,有人失败。每一人的成功,往往都意味着一整个家族的跃迁。

然而史书中,最不陌生的一句话,当属:不幸生于帝王家。帝王家的荣耀无与伦比,何以不幸呢?推原论始,大抵末代皇族,下场凄惨,引人欷歔,其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

只可惜王朝不像食品,从诞生之初,就能自带保质期,而多数帝王,也不甘心自己成为亡国之君,所以无论是否大势已去,都要做最后的挣扎。至于其余皇族成员,在享受荣华富贵的同时,就更加不知道,“末代”这个潘多拉魔盒,会在什么时候打开。或是明明看到了这魔盒已经缓缓开启,仍旧视而不见。

今天,笔者要为大家介绍堪称历史上下场最为凄惨的末代皇族,明帝国,朱家。

明太祖朱元璋开国的难度,在历代帝王之中,堪称地域级别副本。他本人不仅出身底层(贫民、和尚),政治军事资源无限接近于零;创业团队成员不多,离开郭子兴单飞的时候,他身边仅有数十人;竞争对手强悍,无论是元朝地主武装还是陈友谅、张士诚,都是一时人杰。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之下,朱元璋开局一个碗,江山全靠打,生生打出一个一个明帝国,不仅收复沦陷四百年的燕云十六州,更完成了北伐壮举,建立了盛极一时的明帝国。成就可说空前,在历代帝王之中,能与其相比的,也只有寥寥数人而已。

身为帝王的朱元璋,雄才大略,而又严苛冷酷,在明帝国建立之后,开国功臣集团,获得善终的人,屈指可数。朱元璋颁赐给功臣的丹书铁券,不但没有成为免死金牌,反而成为了“黄泉观光券”,并且不限使用人数和次数,只要老朱乐意,磨刀霍霍,永不停歇。

朱元璋一代英主 却也违逆不了历史的规律

无论对敌人还是战友,都格外冷酷甚至冷血的朱元璋,唯独在一群人面前,是慈祥而温情的,殷殷嘱托,不厌其烦,那就是他的子孙,明帝国的朱姓皇族成员们。

朱元璋的童年悲惨,眼见父母兄弟死在自己的面前,所以在拥有四海以后,对自己的子孙,有一种强烈到病态的保护欲。明太祖一生致力于建立制度,为了他所心爱的子孙,他同样以自己的才智和心血建立了一整套严密完备的制度,以此确保,在他死后,朱家子孙,能够千秋万代,安享太平。

我们都知道,作为一个老板,朱元璋是相当吝啬的。明朝官员的俸禄低微,倘若不额外捞些外快,几乎连养家都成问题。后世的清官海瑞,就因为严于律己,在俸禄之外,分毫不取,以致于一方父母官,买两斤肉都会成为当地的一大新闻。姑且不论这项制度是否合理,但至少在当时,明朝的官员,心中难免是要有些怨言的。因为就当自己寒酸度日的时候,有一群人,锦衣玉食,格外潇洒。这就是明朝的皇族成员们。

朱元璋称帝以后,在经济、政治、军事等各方面都给予了皇族成员极大的权力。国家财政承担了所有皇族成员一生所有的费用,至于额外附属的经济利益更是不计其数。可以说,朱家子孙,从出生的那一刻起,任何事都不必操心费力。至于他的儿子们,则分封藩王,镇守重镇,都成为了地方实权人物。

可以说,这是朱元璋政治设计中的一环,用极大的经济和政治利益,紧紧团结整个皇族,以此确保明朝统治的长治久安。然而,仅仅一代人,这个设计就破产了。

在朱元璋死后,建文帝与朱棣,同室操戈,最终身为藩王的朱棣逆袭成功,君临天下。而他也在朱元璋的皇族政策上,打上了一个重要的补丁:所有的皇室宗亲,尤其各地藩王,都被卸除了政治和军事权利,唯一保留的就是丰厚的经济利益。

毕竟,朱棣不希望藩王之中有人学习自己,再来一次“奉天靖难”。

Hey,Judy 你怎么当上皇帝也削藩?

至此,明朝的藩王们,在获得丰厚经济利益的同时,也收获了历代君主严密的监视。(已加入锦衣卫、东厂豪华套餐)

甚至藩王之间,私下都不可以见面。(见于《明史 诸王传》)

行文至此,不难发现,朱元璋对自己子孙近乎变态的保护欲,效果并不好,自朱棣以后,明朝的藩王们,实际上就是被圈养在各自王府的高级囚徒。不过他们有钱,有闲,还有一项最关键的制度保障。朱元璋规定:国家按宗室男丁的数量发放俸禄。简而言之,藩王们每多生一个儿子,十岁之后,就能从国库领到一笔丰厚的俸禄。

有句话说得好,不要挑战人性。对于明朝的藩王而言,从出生起,无论是进入朝堂治理国家,还是走上沙场保家卫国都和他们无关。摆在他们面前的只有一条路,领钱,花钱,生儿子,领更多的钱,继续花钱,继续生儿子……(听听,这说的是人话吗!)因此格外努力地生儿子,而且效果卓越。

明朝列帝,则因为后宫斗争激烈,儿子无论在出生数量还是存活数量都相当有限,个别同志甚至一个儿子都没有。(朱厚照同志,请坐下,说的就是你。)

武宗朱厚照没有儿子 所以帝系发生了转移

藩王们却正好相反,一心一意在家“增产报国”,明朝各王府的人口数量,迎来了爆炸性的增长,生育记录也不断被刷新。(可见激励措施是多么的,有效。)

最终甚至会出现,在同一座王府之中,因为人口实在太多,亲族之间,互相不认识的状况。以致于有些藩王,不得不向皇帝上疏:府中宗亲实在太多,希望皇帝派人帮忙清点统计。作为长辈,连自己的子孙都认不全了。

朱元璋开国时,皇族的高级成员,仅有五十余人,但到了万历年间,这个数字已经变成了八万余人。需要注意的是,这八万余人是历代皇帝的直属宗亲,不包括大量的皇室分支以及远亲。朱姓皇族的实际数量,只会更加可怕。

实际上,到了明朝中后期,供养皇族,已经成为明帝国一项严重的经济负担。

打天下,坐天下,自古通理,也是封建王朝题中应有之义。古代百姓早已司空见惯,甚至觉得理所当然。问题是,朱家这一番生育竞赛下来,皇族人口屡创新高,消费端的数量爆炸性增长且丝毫没有控制的趋势,生产端的数量却没有及时跟上,甚至不断下滑,明帝国的整个“生态圈”显然只会日趋恶化。

最直接的后果就是,明朝的官员们发现,自己辖区全部的财政收入,即使全都打包送到王府,都已经不够支付王府规定的俸禄了。这意味着不仅地方建设没有钱,连官员工资都发不出了。

夭寿啦 那么一点工资都要拖欠了!

上述还只是合法的收入,更不必说各地的藩王利用皇族身份,为非作歹,欺行霸市,攫取额外的经济利益了。例如最有名的万历的儿子,福王朱常洵,在争夺太子之位失败以后,一心一意囤积财富,破坏法纪更是家常便饭,然而毫发无损。

行文至此,笔者不禁想到最近看过的一部电影《饥饿站台》(提示:本片口味略重,观影需谨慎)。朱家的皇族成员们,就是位于高层的掠食者,在一桌盛宴面前,大快朵颐,毫无节制。

早年,帝国兴盛,供给富足,即便个个吃得脑满肠肥,也仍旧会有一些残羹冷炙留给底层的百姓。随着时间推移,帝国逐渐衰落,厨房送出的菜肴逐渐减少,大快朵颐的皇族,却越来越多,以致于送到百姓面前的,就只会是一桌空空如也的杯盘碗碟了。

然而与电影不同的是,电影中的人,向上层抗争十分困难,现实中的明朝百姓,还有一条道路可以选择,那就是:揭竿而起。

从朱元璋端出第一道菜起,“朱家饭店”经历二百多年的时光,潘多拉的魔盒逐渐打开,这一场盛宴也到了散场的时候了。

宴会结束,当然是要买单的,只不过寻常饮宴,用金钱便足以支付,明朝皇族这一场持续了两百多年的盛宴,却要以自己的血肉和性命来作为代价方能了结。

查询明末的历史记载,各地的皇族,无论是坚决抵抗,还是痛快投降,迎接他们的都只有起义军毫不迟疑的屠刀。这一点无论是军纪相对较好的李自成,还是本身破坏性就极重的张献忠,都不约而同地选择了对明朝宗室采取:所到之处,寸草不生的灭绝性屠杀政策。颇有朱元璋,斩草必除根的风采。

以今人的眼光来看,这当然是有违人道主义的,但在当时而言,只能说明,愤怒啊,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对朱家子孙而言,所有的荣华富贵,早在最初就标好了价格。

可以说,有明一代,身为藩王是幸福的,因为几乎只有权利,没有义务,只需索取,不需付出。朱元璋苦心孤诣,一心希望他的子孙可以生活幸福,然而最终的结果却恰恰相反,这一顶沉重的王冠,最终浸透了朱家子孙的鲜血,然后又在历史中洗净,传递到下一个轮回中去。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明亡后,大批朱氏子孙何去何从?聊聊朱元璋后代们的悲惨遭遇
汪重阳云游记(196):北岭行思——天下到底是谁的?
大明朝:倾天下之力养“朱”
朱元璋让子孙繁衍了一百多万,但明末起义其子孙被杀光
明朝皇室人口爆炸,“富二代”泛滥都怪朱元璋的这套制度!
朱元璋的一个决策,创造了世界纪录,但导致了明朝灭亡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