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严重违法退市!唐万新 德隆帝国的第二次崩塌


多年的资本闹剧接近尾声。
6月4日,
*ST斯太(000760.SZ)股票开始停牌。
6月3日,
*ST斯太收到《行政处罚及市场禁入事先告知书》。
被告知,触及重大违法强制退市情形。
 

如果这样的话,ST斯太尔极有可能成为,
2020年严重违法退市的第一股!
待遇如同2019年的长春生物。
而作为实际控制人的唐万新,
极可能再次承担法律责任。
 
时隔16年之后,
唐万新的德隆帝国第二次崩塌,
这也是没谁了!
 
 


*ST斯太之死
 



6月3日晚间,
*ST斯太发布公告称收到证监会下发的,
《行政处罚及市场禁入事先告知书》,
显示公司触及重大违法强制退市情形。
 
《告知书》认定并披露了两个重要事实,
一是*ST斯太2014年~2016年年报的财务数据,
存在虚假记载;
二是唐万新、张业光、唐万川
实质上为*ST斯太实控人。
值得一提的是,
6月3日*ST斯太封涨停,
收盘价格为1.47元/股,
总市值为11.35亿元。
此前*ST斯太亦多次做出退市风险提示。
 
《告知书》显示,
*ST斯太2014~2016年连续三年净利润实际为负
具体表现为,
对上述三年的营业内外收入和利润进行“虚增”或“虚减”的操作。
 
2014年年度报告虚增了营业收入9433.96万元,
虚增净利润7075.47万元,
并导致*ST斯太在2014年年度报告中将亏损披露为盈利。
2015年年度报告则虚减营业外收入8050万元,
虚减利润总额8050万元。
2016年年度报告仍然是虚增2016年度营业收入18867.92万元
虚增净利润14135.79万元,
并导致斯太尔在2016年年度报告中将亏损披露为盈利。
 
另外,
公司2017年及2018年净利润均为负,
导致2015年至2018年连续四年净利润为负,
触及重大违法强制退市情形,
公司股票可能被实施重大违法强制退市。
 
更为重要的是,
唐万新一直隐瞒了作为实际控制人的事实。
 

经查,
自2013年底至2017年底,
唐万新、张业光、唐万川通过,
主导斯太尔非公开发行、
与投资人约定收益分成、
实际承担业绩补偿、
派驻管理团队控制董事会和管理层等方式,
取得了经营管理权,
能够实际支配公司的行为,
是斯太尔的实际控制人。
 
 


关联人之锁
 



市场普遍认为,
新潮能源、斯太尔、中捷资源、*ST德奥,
这四家公司与“德隆系”有关。
 
中国证券报记者调查发现,
7家有限合伙企业与四家上市公司存在交集,
其中绵阳泰合GP方赖孝辉系德隆系旧部,
曾与唐万新一同被列入市场禁入名单。
 
这7家有限合伙企业是:
杭州鸿裕股权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
上海关山投资管理中心(有限合伙)、
绵阳泰合股权投资中心(有限合伙)、
宁波启坤股权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
宁波驰瑞股权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
宁波祺顺股权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
宁波善见股权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

 
杭州鸿裕GP方为杭州冠泽,后者系中捷资源的第二大股东。
而上海关山GP方为上海惠之稠。
中捷资源2015年12月定增预案曾披露,
长安国际信托股份有限公司出资资金,
来源于拟设立的
“长安信托-上海爽达合伙企业股权投资事务类单一资金信托”,
该信托计划的委托人为上海惠之稠。
 
绵阳泰合GP方显示为西藏溢海投资管理,
该公司委派代表为赖孝辉。
赖孝辉曾为,
德隆系的德恒证券成都八宝街营业部总经理,
证监会2009年1月曾公布,
对德恒证券多位高管作出市场禁入处罚:
认定唐万新为市场禁入者,
永久性不得从事任何证券业务和担任上市公司高级管理人员;
赖孝辉则被列为市场禁入者,
自宣布决定之日起,
5年内不得从事任何证券业务和担任上市公司高级管理人员。
天眼查信息显示,
西藏溢海委派代表赖孝辉与德恒证券的赖孝辉为同一人。
 
宁波祺顺GP方为杭州兆恒,
后者所掌控的宁波元裕股权投资,
曾在2015年6月出现在中捷资源的定增名单。
 
杭州兆恒掌控的长沙泽洺创业投资,
系斯太尔第二大股东。
而宁波启坤、宁波善见、宁波驰瑞、杭州鸿裕的GP方,
均通过旗下公司参与*ST德奥的定增。
 
巧合的是,
斯太尔、新潮能源、中捷资源
在2016年下半年先后购买过国通信托的信托产品,
后续均出现了无法及时收回本金的情况。
继斯太尔今年5月末起诉追讨后,
新潮能源也加入到讨债行列。
 
颇为蹊跷的是,
斯太尔因信托产品起诉的,
天晟同创执行事务合伙人刘珂,
2018年6月15日当选新潮能源董事,
6月22日又担任代董事长。
而提名刘珂的正是作为新潮能源股东的,
杭州鸿裕股权投资等7家有限合伙企业。
 



德隆系旧事
 



提起德隆系,
现在的年轻人知道的越来越少了,
但在资本市场混了些年岁的老油子们,
基本都会心生敬仰!
毕竟在那1996年至2004年的初始资本市场上,
唐家五兄妹呼风唤雨,控制了6家上市公司,
形成一套独特的坐庄模式:
一方面进入上市公司谋划产业链的整合,
一方面通过自融代客理财的方式完成操盘锁仓。
通过老三驾马车和新三驾马车,
打造了产融结合平台,
控制了1200亿的资金,
号称中国股市第一庄。
 
但这么大的帝国,说崩就崩,
2004年,国家宏观调控,银根收紧,
德隆系的贷款无从展期,资金链断裂,
捅出400亿的天大窟窿。
德隆系一夜灰飞烟灭。
 
关于唐万新及德隆,我们专门写过一篇文章:《唐万新,中国股市第一庄》

唐万新于1964年,
出生在新疆乌鲁木齐的一个支边家庭,
共有5个兄弟姐妹,
也就是叱咤江湖的“唐氏五兄妹”,
五兄妹也有一个简称,叫做
“万里平川一点新”,
唐万新是最小的一个。
 
唐万新参加了两次高考,
均失败,
就退学了。
抱着对商业有浓厚的兴趣,
22岁时跟人借了400元钱开了一家彩印店,
后来一度发展到20多家。
 
27岁之前,唐万新是没少折腾。
开过办锁厂、
研制卫星接收器、
创办饲料厂、
办过挂面厂、
小化工厂、
学生课外读物服务部、
服装自选店、
广告代理公司、
出国留学咨询中心、
航空俱乐部
……
他甚至还跑到偏远的塔什库尔干县,
承包了一家宾馆,
结果也是铩羽而归。
 
非常容易转移的兴奋点,
天生有以小博大的赌性,
还有一股屡败屡战的韧性。
令他背上了180万的债务。
 
1991年,
27岁的唐万新突然时来运转,
靠代理四通打印机发了一笔横财。
赚钱后,
他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
一一上门把欠债还清,并还上一笔利息。
 
1992年,
唐万新做了一件改变命运的大事情。
请了5 000人以出去玩一圈的名义,
到深圳排队领取认购抽签表,
狠赚了一笔。
 
1993年,回到新疆,
设立新疆金新租赁有限公司,
(新疆金融租赁前身),
由此平台进入金融领域。
 
1994年,
通过国债回购业务,
先后向海南华银国际信托投资公司、
中国农村发展信托投资公司,
融资总计3亿元。
也正是靠着这笔不菲的资本金,
唐万新开始构筑起他的金融帝国。
 
1995年,
新疆德隆国际实业总公司成立,
注册资本为2亿元。
“新疆德隆”现身江湖。
 
在德隆帝国史上,
三驾马车的产业整合一直被津津乐道。
 
1996年7月,
新疆屯河在上交所挂牌上市,
是新疆地州级企业中第一家上市公司。
 
新疆屯河前身为,
新疆昌吉回族自治州头屯河水泥厂,
这是一家靠贷款起家的集体所有制小厂,
成立于1983年。
1993年,经改制,
该厂成为新疆首家生产型股份制企业。
 
上市当年10月,
德隆集团所属新疆德隆国际实业总公司,
受让新疆屯河股份公司10.185%集体股股权,
以第四大股东身份进入该公司。
而后陆续收购屯河工贸公司
下属3家小型国有工厂:
屯河股份、屯河工贸和屯河农牧业公司,
后来,
这3家小厂联合成立新疆屯河集团。
 
1998年,德隆控股了,
屯河集团(上市公司屯河的母公司)。
 
同时期新疆的水泥行业恶性竞争严重,
生产水泥的企业有很多,
水泥生产能力严重过剩,
每个企业为活命而拼命杀价,
却也弄得负债累累,苦不堪言。

由此,唐万新设计了一个三步走的方案:
 
第一步,提升自身实力。

一方面,
通过投资技改、扩大产量,
提高新疆屯河竞争能力;
另一方面,
通过对周围一些中小水泥厂的兼并重组,
壮大新疆屯河生产规模。
 
通过唐氏铁腕整合,
一年后,
新疆屯河即发展为年生产能力,
超过百万吨的新疆第二大水泥企业。
 

1999年,
新疆屯河老对手新疆水泥厂,
改组为天山股份,在深市顺利实现上市。
上市后的天山股份急需,
一份好的业绩报告向投资者交待,
面对新疆屯河水泥生产能力的急剧壮大,
和竞争能力的不断提升,
天山股份如芒刺在背。
 
在此情形下,
唐氏利用天山股份发起人的身份,
顺理成章地走出了第二步。
 
第二步,水泥主业剥离。
 
2000年3月,
在唐氏撮合下,
天山股份和新疆屯河达成合作协议,
双方合资注册成立了一家新公司,
新公司“新疆屯河水泥有限责任公司”,
注册资本3.5亿元,
其中天山股份用募集资金购买51%股权,
新疆屯河,
以年产100万吨水泥之生产设备,
以实物资产出资占新公司49%股权。
 
就这样,
唐万新完成了对新疆水泥产业的整合:
新疆屯河将水泥资源转让给天山股份,
天山股份自此奠定了,
全国第三、西北最大水泥企业的地位。
新疆屯河则逐渐从水泥行业淡出。
 
第三步,注入红色农业。
 
1994年起,
唐万新即成立新疆德隆农业开发公司,
开始关注农业。
1995年,德隆农业开发公司更名为,
德隆农牧业发展有限公司。
 
唐万新谋划将新疆屯河的水泥业置出,
将红色农业概念注入。
新疆屯河由“灰色产业”向“红色产业”转变。
 
1999年,
新疆屯河投资7183万元,
引进年产2万吨番茄酱生产线,
使新疆屯河的番茄制品收入为4 900万元,
占其总收入的16%左右,转型正式启动。
 
唐氏将德隆已开发多年,
市场基本培育成熟的番茄等,
新疆特色农产品的深加工业务,
注入新疆屯河,
新疆屯河的主营业务由水泥转为农业,
唐氏称之为“红色产业”。
 
所谓“红色产业”,
是指以番茄、红花、胡萝卜、枸杞、
石榴、红葡萄、大枣等新疆特色果蔬,
为原料的深加工产业。
 
新疆日照长、气候干燥。
昼夜温差大,并且没有污染,
这里出产的红色果蔬红色素含量高,
富含维生素及多种营养成分,
具有健康食品的概念。
 
特别是番茄,
新疆是世界上少有的、
最适于种植番茄的地区,
番茄产量高、质量好。
 
在新疆屯河实现转型后,
唐氏在新疆屯河内部进行了进一步整合。
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销售渠道的整合。
 
1999年,
收购美国番茄酱销售商新瑞公司,
打开国际市场的销售通道。
 
2001年初,
斥资5.1亿现金合资组建汇源集团,
打开国内市场的销售通道。
 
另一方面是对加工环节的整合。
 
新疆屯河番茄酱生产能力,
在短短数年内,
由不足10万吨提高到20多万吨,
大都是通过对其他同类企业的兼并、收购,
控股、参股并辅之新建企业、
改扩建旧有企业得来的。
 
从1996年介入到2003年收官,
新疆屯河销售收入增长10倍多。
成为全球第二大番茄酱生产商,
这一产业的发展,
还一时解决了新疆10万农户的就业问题。
 
在盯上农业的同时,唐万新还瞄上了工业。
经过一系列运作,
德隆系控制住合金股份49.69%股份。
与整合屯河不同,
唐万新不再是简单地注资,追加生产线,
而是明确沿着既定的产业方向,
展开一系列收购活动。
 
通过连续收购多家电动工具制造企业,
合金股份成为全国最大的专业生产商和出口商。
 
到2000年,
合金股份的总资产,
由1.33亿元增加到13.98亿元,
增长了10倍,
主营业务收入增加到8.44亿元,
2003年主营收入一度达到10.95亿元。
公司也从默默无闻的机电小兵摇身一变,
成为行业主导者。
 
三架马车中,
个头最大,
跑得最快,
唐万新最得意的还是湘火炬。
 

湘火炬于1993年上市,
这家企业只生产“火花塞”单一品种。
 
德隆集团花7 000万元入主了湘火炬,
接下来一通并购运作。
3年时间,
湘火炬摇身一变,
成为巨型上市公司。
 
“三驾马车”的产业整合一直被津津乐道。
唐万新对此自视极高,
认为这是“天下一等一”的企业战略。
一些经济学家也颇为赞赏。
 
客观而言,德隆的整合之功实不可没。
 
唐万新不仅在产业上将之全面重组,
还花钱聘请麦肯锡、科尔尼等,
国际专业顾问公司,
为企业在职业经理人成长、战略设计、
管理改革等方面提供咨询,
将他们,
从“连一张准确的财务报表都收不上来、有想法而没有章法的企业”,
转型成管理规范、朝气蓬勃的现代公司。
 
日后,
德隆因财务危机轰然倒塌,
老三股却因为产业结构清晰、效益良好,
而仍然受到资本界及实业界的青睐。
 
完成老三股的进驻后,
德隆又开始了新三股的征途。
 
在2000年前后,
德隆控股北京中燕、重庆实业和天山股份,
是为“新三股”,
从而成为中国资本市场上,
拥有上市公司最多的财团型企业。
 
当时,
执掌德隆系的唐万新成为一个时代的标本。
 



德隆点金术
 



在产业整合的过程中,
唐万新也不断打造自己的金融帝国。
 
最明显的标志是,
唐万新将三驾马车的名称全部更改为,
投资股份有限公司。
 
到2002年底,德隆已经控制了,
德恒证券、恒信证券、健桥证券、
中富证券、三江源证券、伊斯兰信托,
和大江国投等七家金融机构
 
除德隆系直接控制的证券机构,
宏源证券、海通证券与德隆有密切关系。
 
2002年以后,
德隆通过6家影子公司控股或参股,
昆明市商业银行、株洲市商业银行、
长沙市商业银行、南昌市商业银行。
在不到1年的时间里,
德隆先后与至少6个城市的商业银行,
达成了控股或参股的协议。
 
事实上,
许多商业银行的资产质量并不好,
甚至可以说很差,
但德隆却并不挑剔。
 
搭建金融平台,
实现产融结合,
唐万新的目的其实就是两个。
 
其一,
进入董事会后,
可以用各种项目及关联公司之名,
从中获取资金。
其二,
在股市上炒作参股金融的概念,
支撑及刺激已显疲态的“德隆系”股票。
 
德隆以较高的利息,
通过金融机构向民间融集巨额资金,
其性质类同私募基金。
德隆利用控制的多家信托金融机构,
同时在银行、证券、金融租赁、保险、
基金等多个领域,
通过种种合法或非法的方式开展委托理财业务。
 
日后的调查表明,
德隆通过这些手段共融资250亿元。
 
这种灰色及不规范的运作模式,
让德隆渐渐衍变成一头规模惊人,
且无比危险的金融怪兽。
为了支撑这个金融平台,
德隆长期开出12%—22%的年息,
其融资成本之高,
让这个游戏注定将是惨败的命运。
 
德隆系以委托理财的名义跟企业签合同,
这种合同都有两份,
一份是供监管部门检查时用的,
一份“补充合同”则注明诺的保底收益,
它是保密的。
 
一般而言,
德隆提供的保底收益为3%—12%,
后来随着资金链的紧张,
最高时上涨到了22%。
为了“工作便利”,
德隆专门设计了一本《金融产品手册》,
它是活页式的,
“需要用到哪家金融公司出面,
对方需要哪种金融服务,
我们都可以随时替换”。
 
为了掩饰违规操作的实质,
唐万新提出了混业经营的新理念。
 
后来他在狱中承认说,
混业经营理念的目的是,
用来团结和号召大家搞委托理财,
我不能直接说让大家大规模搞委托理财,
如果直接说,
大家都会没有信心。
 
唐万新的这段话,
真实揭开了产融整合背后的的谎言。
 
后来有资料显示,
仅其控制的德恒证券一家,
就签出了2 579份委托理财合同,
涉及415家企业、机构和722位自然人。
 
 


第一次崩塌
 



新疆屯河、合金股份、湘火炬,
这3家上市公司,
自唐万新接手之后,
股价最高时分别上涨了1100%、1500%、1100%,
这样的涨幅只能用“惊人”来形容,
德隆的“天下第一庄”名号,
实在是名副其实。
 
在相当长的时间里,
【股不在优,有‘德’则名;价不畏高,有‘隆’就灵】,
几乎成了中国股民想要赚钱的不二法门。
 
德隆的坐庄技巧其实非常简单,
它旗下的“老三股”和“新三股”,
均被全盘控制,
其中4家的股权比例都超过30%。
所以,唐万新自称为,
“集中长期持有的控制性庄家”。
他通过不断地释放利好消息,
和运用整合重组理念,
将股价一步一步地抬高,
然后从中倒货牟利。
 
唐万新以“善庄”自诩,
自认为做到了企业、机构和股民的三赢,
而实际上,
却是以非常强悍和无视现行监管法规的手段,
从股民口袋里攫取了超过百亿元的金钱。
 
但是,到了2004年,
事情变得不可控了。
先是合金股份率先跌停,
接着“老三股”全线下挫,
数周之内,
股市就将德隆过去5年所创造的奇迹,
和纸上财富全数抹去,
流通市值从最高峰时的206.8亿元,
跌到2004年5月25日的50.06亿元,
旦夕间蒸发将近160亿元之巨。
 
几个月前还将唐家兄弟奉若神明的,
债权人疯了似的冲向,
德隆在北京和上海的两个总部,
各地的公安部门也闻风而动,
有人声称一定要抓住唐万新。
 
5月29日,
眼见大势已去,
唐万新出走缅甸。
不过没几天,他又回来了!
 
8月26日,
德隆国际、新疆德隆、新疆屯河,
及华融资产分别作为合同的甲乙丙丁方,
签订了一份资产托管协议。
根据协议规定,
德隆将其2004年8月31日合法拥有的
全部资产不可撤回地全部托管给华融,
由华融全权行使德隆全部资产的管理和处置权力。
 
华融资产最终决定,
德隆拆开零卖,
这意味着唐万新精心实施的产融整合战略,
形成的所谓“产业价值”,
尽数灰飞烟灭。
 
2006年4月,
唐万新因,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
“操纵证券交易价格罪”
2项罪名,
被判处有期徒刑8年并处40万元罚款。
 
这次,
*ST斯太的违法行为,
将招致重大违法强制退市的结局。
 
唐万新再一次鸡飞蛋打,
重蹈当年德隆系的覆辙。
这是宿命吗?
  
素材来源:
中国证券报,“德隆系”背景公司谋上位 新潮能源管理层震荡
水皮:唐万新们的宿命
新浪博客,大致若鱼.中国10大资本运作高手
新财富,张信东 周宏波 覃海波.德隆系:“类家族企业”中国模式
商务周刊,张娅.德隆资金链绷紧
资本鼻祖:德隆系 唐万新
叶展.德隆资本市场再舞长袖 重整河山待新生.上海证券报 资本周刊
 

 END

觉得有所启发

文末右下角点个“在看”吖~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案例分析:系类家族企业】"德隆系"的兴衰
【真正的大佬】一代枭雄唐万新
从股市暴发户到资本赌徒:操纵股价盈利近百亿,逃往缅甸亡命数月
“德隆系”背景公司谋上位 新潮能源管理层震荡
股市经典案例之德隆系事件
中国资本市场风云:德隆系资本运作概要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