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2)FOF是否值得投资,毕竟从结构上来看是个“二道贩子”


摘要:FOF诞生,起初是基金公司为了方便销售旗下基金、节约营销成本而采取的一种基金捆绑销售模式,随后发展为既可投资关联基金,也可投资其它非关联基金的一种基金产品,再后来以“二次风险分散,专家集合理财”而独树一帜、闻名于世。以美国来说,自1989年美国第一只FOF诞生以来,大洋彼岸的FOF们便以其独特的魅力,成为基金市场上一颗璀璨的明珠,吸引了众多投资者的目光。
20多年间,美國的FOF数量增长了40、50倍,同时管理規模增长远超同期共同基金的发展速度;另外欧洲、加拿大、台湾、香港等地区的FOF规模也飞速扩张,不仅有投资共同基金的FOF,也有投资于对冲基金、私募股权基金的FOF。
如何演绎“一篮子优质基金”
FOF设计的特点,决定了其投资业绩往往具备更高的稳定性。它凭借专业科学的基金评价系统,主动挑选优质基金构建投资组合,以在分散风险的前提下取得略高于同类基金的平均收益。常规的2级市场FOF投资流程,至少包括以下几个步骤:产品设计、策略设置、基金筛选与组合构建、检讨、重构与风险控制。
在普通基金产品的设计中,首先通过"组合证券资产"进行第一轮风险分散;第二步则通过"组合不同类型基金"来分散投资风险。看似理念简单,实则暗藏玄机;如何配置资产、如何挑选基金、如何衡量各优质基金的相关性、如何审时度势等,都成为“稳定性”的关键。
FOF最大的优势,即是2次组合投资、2次分散风险。2次基金投资组合是否可以再次起到分散风险作用,取决于所挑选的基金是否具有较强的相关性。简单来说,如果一只FOF挑选了10只优质基金,其中8只基金的持仓具有很强的行业相关性,或者重仓股重叠度高的情况,实质上只是把一组相关性极强的证券再次组合一次,并没有在多大程度上起到再次分散风险的作用。
从国外二级市场FOF的发展来看,投资于自家基金公司旗下基金的FOF更容易陷于这种“尴尬”,因为同一公司旗下的基金系列产品在投研、操作策略上具有更大的相似性。而对于国内市场而言,这种趋同现象更值得担忧,对于并不太完善的股票市场,不同基金公司的系列产品也经常会出现重仓股“一窝蜂”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FOF很大程度上只能理解为一般的基金,和一般的基金的投资效果差异相对有限,也就失去了FOF存在的精华价值了。
因此,可以说在二级市场上,FOF收益的最主要来源是大类资产配置,类别资产配置居次,最后才是具体品种。
在投资中,”资产配置”的重要性,远大于具体投资品种选择的重要性,而FOF相对于其他理财产品,最大优势就是在在大类资产配置上。FOF的业务核心之一是专业化分工。FOF管理人主要任务是做大类资产配置,管理重心并不在于具体的股票该怎么投、债券该怎么投,而那些是FOF所买的那些子基金的基金经理该干的事儿。
FOF的专业分工可以用以下譬喻来说明:FOF管理人的任务是“配宴席”,而子基金经理人的任务是“烹煮和炒菜”。两者的分工,保证了各自最大精力投入于其擅长的领域,也确保了不会因过度关注宏观、或过度关注细节,而妨碍了投资判断。
FOF核心之2--策略指导投资
策略是什么呢?一个完整的策略,应该包括三部分:中性市场环境下的资产配置、具体的品种选择方法、不同市场环境下的资产调整方式。策略不光告诉我们该怎么配资产,也告诉了我们在不同市场环境下临时该如何调整资产。
举个例子说,比如美林投资时钟策略,用一系列的”宏观指标”来预判市场,从而指导”大类资产”在高风险资产与低风险资产之间转换。
再比如α-β策略,通过跟踪基金的α收益与β收益的变动情况,在二者交叉转向的时候,调整细类资产配置。它虽然不能预测市场,但可以在市场趋势形成早期指导我们及时转向。
专业化分工与策略优先两个特征,使得FOF成为最有利于把握大类资产配置节奏的投资模式之一。
类别资产配置--FOF第2大收益来源
类别资产,是介于大类资产(房子、股票、债券、银行存款)与具体品种之间的一个资产分类;比如在房地产中的住宅、商铺、仓储、厂房,股票里的大盘蓝筹股、中小成长股,债券里的企业债、政府债、可转债等等。
在FOF组合投资中,”类别资产”主要指的是某大类基金下的细类基金,主要是按照”风格”划分的细类基金。比如股票基金下的大盘蓝筹基金、小盘成长基金等。
在类别资产里,有一个有趣的现象;如果按照某些分类方式,同类的基金长期业绩会趋同,而不同类的基金业绩会分化。这个现象叫基金的业绩收敛与分层现象。这个现象也說明了,FOF的第2大收益来源是”类别基金的配置”,而不是”具体品种选择”的根源。简单说就是,如果你选择对了细类基金,那么这个细类基金下的大部分品种,业绩都差不多。而细类基金之间的业绩差距则会拉大。比如,你选择了大盘蓝筹股票基金,在十几个月之后,这个类别里的大部分基金收益差距会逐渐收窄。但是,大盘蓝筹基金和小盘成长基金之间的收益差距则会拉大。
FOF核心之3--选类别重于选品种
类别资产的选择,同样依FOF管理人对未来中观市场环境的判断来定。”大类资产"配置中,FOF管理人这个“宴席总理”,做的是定方向--是粤菜、还是淮扬菜?定配置--几荤几素、几冷几热。
到了”类别资产”配置阶段,他要做的是冷菜是哪几种,热菜是哪几种。要知道,同样是“四菜一汤”,名堂可大不一样。这名堂,就是在这个阶段定下来的。
具体品种--FOF收益的第3来源
FOF最终收益确实来自于所买的基金,所以FOF赚的最小一块钱是买基金的钱,似乎与常识不符。但事实上,如果第1步的大类资产配置和第2步的细类资产配置做好了,具体选择基金,无非就是确保第1步和第2步策略,能完美兑现。因此,前2者才是决定回报的基础。
搞清楚了FOF主要的收益来源,再对照当下国内许多FOF的投资流程,会发现现在流程里,FOF最主要的收益来源被直接忽略了,而在最次的收益来源上却花费了大量精力。
形似而实不至
如前面所说,虽然FOF最终是通过基金投资于证券、货币市场产品、股权等领域,但FOF管理人的主要任务,应该是寻找能有效地配置和调整这些资产的子基金经理;不需要过度将精力集中于判断如何配置和调整这些资产。眼前,国内不少FOF在产品设计时,并没有明确好投资流程和角色定位,即便有,也没有得到很好的执行和贯彻。
虽然同为二级市场上的组合投资,但FOF管理人不花时间在子基金经理人、基金产品特性、运作风格的跟踪与研究上,而是花更多时间在终端,对股票、债券和其他投资品种的研究上,做着和子基金经理一样的事情,并經常根据自己对市场的判断来挑选基金;比如自己看好某行业股票,则大量配置持有该行业股票较多的基金。FOF管理人越俎代庖做了子基金经理该做的事儿,相当于宴会“总理”改行去当厨师。
当然,宴会“总理”有可能会是个好厨师,那么对于宾客来说,虽然没能享受到一桌配置合理的大餐,但多少也吃了厨师做出来的几道好菜。但更多时候,宴会“总理”在烹调上全面胜出大多数的优秀厨师,恐怕还是有难度的,所以很可能的结果,是宾客不光没能享受到一顿大餐,还只吃到一个蹩脚厨师做出的蹩脚菜。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趋势】资产管理产品与业务模式创新: FOF是现在的新玩法?
投资者你为什么应该关注FOF?
《FOF管理手册》笔记(1):FOF的风险和收益哪里来?
十分不建议买FOF基金
《机构投资的创新之路》读后感
公司动态|FOF基金的构建流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