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考从来没有小事,但很多中考落榜生都是受这两件小事影响

本文转载自【吴国平数学教育】并得到授权添加原创标志!

2017年马上就要结束,意味着初三第一学期即将完结,大家离2018年中考也就越来越近。面临中考,如何考出好成绩?如何应对中考复习?大部分学生和家长都显得很迷茫,不知所措,力不知道该往哪里使。

面对中考,大家都知道要努力学习,要紧张起来,但最关键的是该怎么努力?学习该往哪些地方去“冲”?哪些细节需要大家注意起来等。这些跟中考息息相关的问题,很多人一时间可能还摸不着门路,找不到相应的解决方法和策略。

因此,今天我们就一起为大家把把脉,简单梳理一下中考数学复习过程中一些需要注意的要点,希望能对大家的中考复习起到一定的帮助。

一、中考会怎么考?会考什么?

一部分学生已经习惯老师教什么就学什么,习惯课堂上讲什么就复习什么,认为复习什么考试肯定就会考什么这样的学习模式。如果是在小学时期,或在初一阶段,这样的学习方式或许能考出一个好成绩,但进入初二,特别是进入初三之后,就会显得力不从心。

这是为什么?

大家都听过这么一句话:初一相差不大,初二两极分化,初三天上地下。说白了,就是学习内容随着年级的变化而变化,若此时我们不及时调整学习方法和计划,按照老一套的思维定势去应对新的学习内容,自然学不好,更无法适应初三的学习生活。

进入初三,我们首先应该学会及时调整自己的学习方法和方式,适应初三的学习生活。如要清醒认识到中考是一场高水平能力的考试,有基础题、中等题、难题,这些题除了考查大家基础知识掌握程度之外,更会考查大家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因此,我们除了要努力打好基础、学好基础之外,更要学会抓重点、抓关键,学会框架式学习,学会把每个问题所涉及到的知识点、方法技巧、思想方法等都要弄的清清楚楚,直击中考。

典型例题分析1:

已知抛物线经过点A(﹣1,0),B(3,0),C(1,4),与y轴交于点E.

(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

(2)点F在第三象限的抛物线上,且S△BEF=15,求点F的坐标

(3)点P是x轴上一个动点,过P作直线l∥AE交抛物线于点Q,若以A,P,Q,E为顶点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请直接写出符合条件的点Q的坐标;如果没有,请通过计算说明理由.

考点分析:

二次函数综合题.

题干分析:

(1)设抛物线解析式y=ax2+bx+c,把点A(﹣1,0),B(3,0),C(1,4),分别代入求出a,b,c的值即可求出抛物线的解析式;

(2)设x轴上有一点G,使得S△EGB=15,易求点G的坐标,过点G作GF∥BE,交第三象限抛物线于点F,求出直线GF解析式,即可求出点F的坐标;

(3)分点P在点Q的左边和右边两种情况,根据平行四边形的对边平行且相等,从点A、C的坐标关系,用点P的坐标表示出点Q的坐标,然后把点Q的坐标代入抛物线解析式求解即可。

在全国很多地方的中考数学试卷中,二次函数是必考的热点重点内容。要想学好此块内容,仅仅掌握好二次函数相关基础知识内容是完全不够,还要学会应用知识能力,学会和其他知识板块进行结合,发现不同知识内容之间的联系,建立桥梁等。

二、努力提高运算能力,不在小细节上丢分

计算,对于数学学习来说是永远无法回避的话题,同时又是显得平常而重要的问题。“平常”,那是因为我们每天都要计算,数学学习离不开计算;“重要”,那是因为如果错了一个字、符号、步骤等,有可能整道题目都会出错丢分。

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很多学生都会忽视计算能力的培养,甚至明知自己计算不好,容易出错,都不愿努力去改正,只会怪罪运气不好。计算能力也是一种学习能力,而且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基础能力,加上进入初三之后,我们需要进行大量的习题训练,

典型例题分析2:

如图,已知抛物线y=﹣x2+2x+3与x轴交于A,B两点(点A在点B的左边),与y轴交于点C,连接BC.

(1)求A,B,C三点的坐标;

(2)若点P为线段BC上一点(不与B,C重合),PM∥y轴,且PM交抛物线于点M,交x轴于点N,当△BCM的面积最大时,求点P的坐标;

(3)在(2)的条件下,当△BCM的面积最大时,在抛物线的对称轴上存在一点Q,使得△CNQ为直角三角形,求点Q的坐标.

考点分析:

二次函数综合题.

题干分析:

(1)在抛物线解析式中,令x=0可求得C点坐标,令y=0则可求得A、B的坐标;

(2)由B、C的坐标可求得直线BC的解析式为y=﹣x+3,可设P点坐标为(t,﹣t+3),则可表示出M点坐标,则可求得PM的长,从而可用t表示出△BCM的面积,再利用二次函数的性质可求得当△BCM的面积最大时t的值,可求得P点坐标;

(3)由(2)可知N点坐标,设Q点坐标为(1,m),则可用m分别表示出QN、QC及CN,分点C为直角顶点、点Q为直角顶点和点N为直角顶点三种情况,分别根据勾股定理可得到关于m的方程,可求得m的值,可求得Q点坐标。

中考作为一种选拔人才的考试,对考生的能力会有一定的要求,否则无法对学生进行有区分度的选拔。因此,大家进入初三之后,及时改变学习的方法方式,适应初三的变化,要狠抓基础,提高综合学习能力。

要牢牢记住,在初三学习的过程中,抓好基础知识,通过专题复习提高能力,通过典型例题掌握解题思路,通过解题反思优化解题方法,通过错题本及时进行查漏补缺等。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冲击2018年中考数学, 专题复习40:函数与几何、最值综合题型
二次函数交点式
3月17日周二数学作业
【名师经典】一题二十问,二次函数一网打尽!
二次函数该怎么学?这三种题型必须要彻底掌握
旧版《13.7二次函数y=ax2+bx+c的图象》典型例题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