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我国沉船打捞的景德镇明代民窑青花瓷对比!


摘    要:沉船所见明代民窑青花瓷依据器物组合异同分为6组, 结合窑址、居址、窖藏、墓葬等考古资料及纪年器, 将年代推定为:明代早中期 (约15世纪中期) 、明代中期早段 (约15世纪晚期) 、明代中期晚段 (约16世纪早期) 、明代中晚期早段 (16世纪中期) 、明代中晚期晚段 (16世纪晚期) 以及明代末期 (17世纪前期) 。

关键词:沉船; 景德镇; 明代民窑; 青花瓷;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2013年度青年基金项目“沉船所见景德镇明代青花瓷的考古学研究”成果, 项目批准号13YJC780001

一、引言

自上世纪五十年代起, 陆续有沉船瓷器被发现和打捞, 大量沉睡于海底的明代青花瓷得以浮出海面。沉船瓷器数量众多, 器类丰富, 保存完整, 同船器物时代集中, 年代较为明确, 是青花瓷编年研究的重要资料。同时, 沉船瓷器也为研究明代外销瓷提供了重要实证, 并将直接推动有关中西海上贸易史的研究。


由于沉船多由国外私人组织打捞, 较少经过科学发掘, 有些更是着眼于商业目的, 因此材料发表零散且不规范, 散见于各种船货图册、馆藏图录和拍卖目录等。目前国内学术界对沉船瓷器资料的掌握尚不系统, 研究也不够深入, 多为概述或翻译类文章。国外学者的研究成果则较为突出, 既有基于沉船撰写的报告或文章, 也有在此基础上开展的关于“空白期”、“转变期”青花瓷或所谓“克拉克瓷”的专题研究。这些学术成果有力地推动了对沉船瓷器的认识, 但也存在一些不足, 尤其是对青花瓷的年代判定不够准确, 影响了相关问题的深入探讨。本文将在全面收集沉船资料的基础上, 结合窑址、居址、窖藏、墓葬等类遗迹考古资料及纪年瓷器, 对沉船所见明代民窑青花瓷进行编年研究。

二、瓷器编年

本文共收集23例出有青花瓷的沉船资料, 依据瓷器组合面貌异同分为6组, 并分别进行年代讨论。

第一组:明代早中期 (约15世纪中期)

本组包括菲律宾潘达南 (Pandanan) (图一) [1]、越南会安 (Hoi An) [2]、马来西亚皇家南海 (Royal Nanhai) 号 (图二) [3]和泰国西昌岛3号 (Ko Si ChangⅢ) 沉船[4]。所出青花瓷数量较少, 器类以碗、盘为主, 另有碟、杯与小罐。碗多为侈口弧腹, 另有少量侈口垂腹。内底纹饰可见双圈月梅、兰草、月华、折枝花及“福”字, 内壁多无纹饰, 仅潘达南沉船所出残片内壁绘缠枝西番莲, 会安沉船所出侈口垂腹碗内壁绘梅、兰、松、竹, 间隔以朵花。内口沿多施以弦纹、回纹及十字菱格纹, 外口沿则多绘一周弦纹。外壁纹饰多见缠枝西番莲、山石、卷云、海浪、松竹梅、莲荷、人物骑马或抚琴等, 纹饰多施于上腹部, 下腹部多饰以弦纹。盘可见敞口弧腹、侈口弧腹与菱花口弧腹三种, 其中菱花口盘有内壁模制竖棱者。内底纹饰可见麒麟与凤凰, 内壁四组折枝葡萄、花果、西番莲, 外壁绘缠枝西番莲。碟可见侈口弧腹与侈口折腰两种, 侈口弧腹碟常见内底双圈“麒麟望月”, 此外还有双圈月华纹。侈口弧腹碟也有内壁模制竖棱者。折腰碟多见内底双圈折枝西番莲纹。本组器物外底均无款识。


图一潘达南沉船出水青花瓷   


与本组青花瓷相类的纪年材料多见于正统至天顺前后[5], 可作进一步比对的材料还见于约属明代早中期的江西丽阳瓷器山窑址[6]、成都下东大街遗址[7]及浙江安吉明墓[8], 日本出土“染付碗B群”亦多类此[9]。相似器物包括内底为月梅、兰草、折枝花及“福”字侈口弧腹碗, 麒麟纹侈口弧腹盘以及内底折枝西番莲纹侈口折腰碟等。此外, 根据对同出的越南及泰国陶瓷器的研究, 国外学者多认为本组沉船的年代为15世纪中期或中晚期[10]。据此, 将本组青花瓷的年代推定为正统至天顺时期, 或可早至宣德。

第二组:明代中期早段 (约15世纪晚期)

本组包括菲律宾利纳 (Lena Shoal) (图三、四) [11]、圣克鲁兹 (Santa Cruz) (图五) [12]、文莱 (图六) 沉船[13]和泰国苏梅岛 (Ko Samui) 沉船[14]。所出青花瓷数量多, 器类丰富, 以碗、盘、碟为大宗, 此外还包括杯、执壶、军持、瓶、罐与盒等。碗以侈口弧腹与敞口弧腹最为多见, 另有少量侈口垂腹, 同一形制又可见口径尺寸不同的两组。内底心纹饰以双圈内莲瓣云气、海水海螺、结带宝杵最为常见, 此外还有灵芝、束莲、卷草、花瓣、云肩、梵文和“福”字等。内壁多绘制纹饰, 可见缠枝牡丹、束莲、串珠、云肩和梵文。内、外口沿饰有十字菱格、平行线相交、缠枝花卉、海浪、梵文、卷草和回纹, 以十字菱格纹最为常见。外壁纹饰可见缠枝或折枝花卉、束莲、卷草、夔龙、龟背锦、云气和间以“壬”字云的飞马, 近足部则以宽幅莲瓣最为常见, 此外还有与飞马和束莲相配的海浪、小幅莲瓣或菊瓣纹。碗内装饰, 可见以内底为中心和满地装两类。外壁则以纹饰是否及至下腹部亦可分为两类, 其中以及至下腹部者居多, 此类碗的胎釉质量好, 纹饰绘制工整, 圈足绘一或两周弦纹, 足内施釉。不及下腹者仅见于内底心“褔”字、外壁缠枝西番莲和内底心花瓣、外壁云气纹碗。此类碗的数量少, 胎质较粗, 青花色泽灰暗, 纹饰潦草, 圈足不绘制弦纹, 足内不施釉。

图二皇家南海号沉船出水青花瓷


图三利纳沉船出水青花瓷


盘可见折沿、侈口与敞口三类, 以敞口盘为大宗, 折沿盘中少量为菱花口。内底心纹饰可见卷草、花果、月梅、束莲、折枝花卉、缠枝花卉、花石海水、池塘小景、麒麟望月、海浪神兽 (马、鹿、龙、象等) 、松石长颈鹿、凤凰花卉、花石动物、庭院瓶花、庭院仕女、仙姑、海螺、云肩、梵文、宝杵等。内壁纹饰有束莲、缠枝花卉、灵芝、壬字云、缠枝莲梵文、Y字形锦地开光和云肩等。外壁纹饰可见缠枝、束莲或者山石海浪。口沿可见回纹、十字菱格或平行线相交纹, 多以弦纹作为装饰, 外壁近足部可见卷草或云纹。个别盘外底绘有纹饰。内壁的纹饰布局可见三类:一为以内底大圆为中心, 腹壁绘以折枝或缠枝花卉, 以内壁束莲纹最为多见, 可见于敞口与折沿盘上;一为以内底小圆为中心, 腹壁以Y字形纹饰为地, 开光装饰, 均见于敞口盘;一为内壁满饰缠枝花卉, 仅见于敞口盘, 数量较少。

图四利纳沉船出水青花瓷 


图五圣克鲁兹沉船出水青花瓷  


碟可见敞口、侈口与折沿三类, 足部可见圈足与卧足两种。以施酱釉口的“麒麟望月”碟最为多见。碟的纹饰题材与布局方式相类于盘, 但胎釉质量与纹饰技法则稍差。

与本组相类的纪年材料多见于成化晚期至弘治时期[15], 可作进一步比对的材料还见于属明代中期的成都下东大街遗址[16]、南京染料坊水井[17]、香港竹蒿湾遗址[18]以及日本新卷本村窖藏[19]等, 日本出土“染付碗B群”、“染付皿B1群”多类于此[20]。另外, 本组伴出龙泉窑明代中期“顾氏”款器物[21]。据此, 将本组青花瓷年代推定为成化至弘治时期[22]。

第三组:明代中期晚段 (约16世纪早期)

本组包括西沙盘石屿1号沉船 (图七) [23]和福建平潭牛屎礁沉船遗址 (图八) [24]。所出青花瓷以碗、盘为主。碗多见侈口弧腹和敞口弧腹, 新出现敞口浅腹碗。内底纹饰多见双圈四出花叶、莲荷水草、海水海螺、莱菔乳虎、高士独坐、仙人乘槎、结带宝杵等, 内壁纹饰趋于简化或不见, 内口沿多见弦纹、十字菱格纹, 外壁常见缠枝花卉、莲荷纹、蕉叶纹, 龟背锦纹减少并趋于简化。盘可见侈口与敞口。内底心纹饰可见缠枝花卉、人物水景, 内壁缠枝花卉或光素无纹, 少数在底心及内壁满饰山石及山石花卉, 或满饰Y字形锦地, 留白开光。口沿多见弦纹, 外壁则多见缠枝花卉纹。碟多为敞口弧腹卧足, 底心纹饰多见寿字寿星纹。

本组器物在造型、纹饰与技法上多延续上一组风格, 唯纹饰绘制简化、潦草。与本组相类的纪年材料见于正德和嘉靖初期[25]。可作进一步比对的材料还见于景德镇旸府山窑址[26]、北京毛家湾瓷器坑[27]等。据此, 将本组青花瓷年代推定为正德至嘉靖早期[28]。

第四组:明代中晚期早段 (16世纪中期)

本组包括马来西亚宣德号沉船 (图九) [29]、莫桑比克塞巴斯蒂安堡沉船 (Fort San Sebastian) (图一○) [30]、南非圣本托号 (São Bento) (图一一) [31]、圣若昂号 (São João) (图一二) [32]。所出青花瓷仍以碗、盘、碟为主, 同时出现深腹大碗等新器型以及大量的杯, 此外还包括执壶、小罐、军持、烛台与盒等。碗以敞口弧腹最为多见, 另有侈口弧腹。敞口弧腹碗内底心微凸, 形制相同尺寸有别。内底单圈或双圈内可见折枝花、折枝花果、海螺、朵花、仙鹤、飞马、仕女等, 内壁带纹饰者极少, 可见绘一周昆虫纹饰者。外壁纹饰可见三出云纹间隔以团花、花草蝴蝶、枝头小鸟、老人牵牛、儿童牧牛、古塔、八卦等, 近足部有绘制菊瓣和变体如意云纹者。口沿边饰有弦纹、朵花、十字菱格、龙纹。圈足多绘制纹饰, 如弦纹、卷草等。另外, 还有外壁无纹饰者, 内口沿绘宽幅间隔以四出云纹的仙鹤边饰, 内底心绘仙鹤纹等题材。外底可见双圈“大明年造”、“宣德年造”、“宣德年制”、“长命富贵”、“天下太平”、“大明宣德年造”及“大明宣德年制”款, 钱文“天下太平”款, 也有少数不带圈栏的“富贵佳器”款。


图六文莱沉船出水青花瓷


图七盘石屿1 号沉船遗址出水青花瓷


图八牛屎礁沉船遗址出水青花瓷

图九宣德号沉船出水青花瓷 


图一〇塞巴斯蒂安堡沉船出水青花瓷 


盘可见折沿、敞口与侈口三种, 每种又有花口与圆口两种形制。折沿圆口盘, 内底单圈或一周如意云纹内绘团花花鸟、龙纹, 内壁无纹, 内口沿绘制间隔以折枝寿桃的杂宝纹。折沿花口盘, 内底双圈狮子绣球、祥云八卦, 内壁缠枝宝相, 内口沿卷草、十字菱格。或内底单圈, 内绘团花, 内壁无纹饰, 内口沿绘制间隔以折枝寿桃的杂宝纹, 外口沿及腹壁均绘圆点及花叶, 外底钱纹款。另有大量内壁模制竖棱者, 内底纹饰可见狮子绣球、龙、凤、麒麟、杂宝和云肩等, 内口沿卷云, 外口沿折枝花草, 外壁间隔以三出云纹的团花。敞口圆口盘, 内底心如意, 外面绕以凤凰, 辅以三出云纹和海浪, 外壁团花, 间隔以三出云纹, 内口沿边饰模糊不清, 外底双圈“大明年造”。同一形制还有内底狮子绣球、内壁满饰缠枝牡丹纹以及内底心花石、庭院, 外壁缠枝花卉纹者。敞口花口盘, 腹壁模制, 内底心花蝶, 内壁开光, 内绘折枝、杂宝, 仅见于塞巴斯蒂安堡沉船, 尺寸有别。侈口圆口盘, 内底心麒麟、山石凤凰、狮子绣球、留白的牡丹花卉, 外壁缠枝花卉。此外还有侈口花口盘。

图一一圣本托号沉船出水青花瓷

图一二圣若昂号沉船出水青花瓷 


碟可见折沿、敞口与侈口三类。折沿圆口, 内底心一周凸起, 内绘月华锦, 凸棱外绕以缠枝花卉。折沿花口, 腹壁模制竖棱, 口沿海浪、卷草、云气、十字菱格, 内底折枝花。内壁无纹饰, 外底双圈钱纹“长命富贵”。敞口圈足碟, 内底螃蟹, 外面绕以纹饰。敞口卧足碟, 内底心人物、花卉, 外壁无纹饰或饰蕉叶纹。另有侈口花口碟残片, 以及内底凤凰穿花, 外底双圈“宣德年造”, 内、外壁海水龙纹碟残底。此外, 本组出现大量的杯以及少量折沿深腹大碗和侈口弧腹卧足钵, 均见于塞巴斯蒂安堡沉船, 未见于前组。杯, 侈口弧腹, 外壁绘枝头小鸟。敞口弧腹, 外壁为飞马纹。折沿深腹大碗, 内底心留白绘制龙纹, 腹壁连接处绕以双圈弦纹, 内壁绘制两组梅树, 间隔以蜂蝶, 内口沿绘十字菱格纹, 外口沿绘圆点及草叶, 外壁绘团花, 外底方款。侈口弧腹卧足钵, 内底双圈云纹飞鹤, 内壁无纹饰, 外壁海浪游鱼, 外底钱纹“长命富贵”款。

据报道, 塞巴斯蒂安堡沉船出有嘉靖三十二年 (1553年) 款青花瓷盘[33], 另据文献记载, 圣若昂号 (São João) 沉没于嘉靖三十一年 (1552年) , 圣本托号于嘉靖三十三年 (1554年) 二月驶离印度, 四月沉没[34]。其他与本组相类的纪年材料多见于嘉靖中晚期[35], 个别有晚至万历初年者[36]。可作进一步比对的材料还有广东台山上川岛花碗坪遗址[37]出土瓷器, 花碗坪遗址被认为是正德九年 (1514年) 至嘉靖三十六年 (1557年) 葡萄牙进行走私贸易的据点。据此, 本组青花瓷的年代为嘉靖中晚期, 或可延续至万历初期。

第五组:明代中晚期晚段 (16世纪晚期)

本组包括广东南澳I号 (图一三、一四) [38]和印度尼西亚万历号沉船[39], 所出青花瓷可见碗、盘、碟、杯、盒、壶、罐、瓶。碗可见敞口弧腹和小盘口弧腹两种形制。底心纹饰可见双圈缠枝花卉、折枝花果、龙凤、飞鹤、螭龙、鹭鸶、海水鱼纹、海水海螺、“高官厚禄”、“平步青云”、卍字云、“寿”字等, 内口沿十字菱格、弦纹、折枝花卉, 外壁可见间隔以三出云纹的团花、飞龙、凤凰、螭龙、人物、八卦等, 外底少见双圈“万福攸同”、“大明年造”, 多见单圈“万福攸同”, 无圈栏的“大明年造”、“大明嘉靖年制”、“富贵佳器”以及窗格款等款识。较为独特的装饰是内底留白朵花, 内壁满饰圆圈纹, 另有外口沿绘宽幅边饰者。小盘口弧腹碗, 内底双圈月下老人读书, 内口沿十字菱格纹, 外壁亭阁人物, 外底双圈“万福攸同”款。另有少量碗盖, 以两组间隔以灵芝的螭龙纹或四组魁星纹为饰。

图一三南澳I号沉船出水青花瓷 


盘可见敞口、侈口与折沿三类。敞口弧腹盘, 内底双圈海水鱼纹、“喜禄封侯”、丹凤朝阳, 内壁无纹, 或绘折枝花间隔以蜂蝶, 口沿弦纹、十字菱格纹, 外壁缠枝花卉, 外底方款“富贵佳器”、“余造佳器”、“精制”。侈口弧腹盘, 内底双圈树石栏杆、海水鱼纹, 内壁无纹饰, 口沿弦纹, 外壁缠枝花卉, 外底无款。折沿弧腹盘, 内底双圈缠枝花卉、丹凤朝阳, 内壁无纹饰, 内口沿绘间隔以折枝桃的杂宝、鹭鸶与折枝花卉, 外口沿绘拉长的花叶, 外壁绘两组或三组折枝花, 间隔以小花叶, 外底无款、无圈栏的“富贵佳器”或方框“富贵佳器”款。



图一五圣迭戈号沉船出水青花瓷 


杯可见敞口与侈口两种形制。敞口弧腹杯, 内底单圈折枝花卉, 外壁无纹饰, 外底窗格款。侈口弧腹杯, 内底单圈折枝花卉、老人独坐、圆点, 外壁缠枝花卉或两组兰草、人物、枝头小鸟, 外底无圈栏的“福”、“玉”字款。碟, 侈口弧腹, 内壁石榴枝头小鸟、双圈麒麟、“高官厚禄”, 内口沿十字菱格, 外壁无纹饰, 外底亦多见单方框“福”字款。盒, 均为圆形, 有腹壁模制竖棱者。器身多以兔纹、鹭鸶、海水鱼纹、螭龙、海马、折枝花卉、四出云纹、“寿山福海”、杂宝、卍字云、莲托寿字等作为纹饰, 外底无款或单方框“福”字款及兔纹款。

与本组相类的纪年材料多见于隆庆至万历早中期[40], 可作进一步比对的材料见于景德镇观音阁窑址万历早中期产品[41]。此外, 据推测形成于万历七年 (1579年) 及万历二十三年 (1595年) 的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德雷克湾遗址[42], 也有相似的青花瓷残片发现。据此, 将本组青花瓷年代推定为隆庆至万历早中期。

第六组:明代末期 (17世纪前期)

本组包括菲律宾圣迭戈号 (San Diego) (图一五) [43]、越南平顺 (Binh Thuan) 沉船[44]、几内亚湾毛里求斯号 (Mauritius)[45]、圣赫勒拿岛 (St.Helena) 白狮号 (Witte Leeuw) (图一六) [46]、毛里求斯班达号 (Banda) [47]、马来群岛万历号 (图一七) [48]和南中国海哈彻号 (Hatcher) (图一八) [49]。所出青花瓷以所谓“克拉克”类型数量最多、器类最为丰富, 此外还包括传统类型以及所谓“转变期” (过渡期) 类型瓷器。

图一六白狮号沉船出水青花瓷


图一七万历号沉船出水青花瓷


图一八哈彻号沉船出水青花瓷


“克拉克”类型以盘为主, 还包括深腹大碗、盖碗、杯、长颈瓶、方瓶、军持、象形军持等。盘有延续上一组风格的折沿、内壁无纹饰盘, 内壁折沿处多绘以池塘水景, 内底纹饰与内壁绘制开光者盘相类, 此类型盘只见于圣迭戈号与白狮号沉船。本组所见典型的“克拉克”类型盘, 内、外壁开光的绘制与布局方式多样, 有不带轮廓或带轮廓的长条形宽、窄相间开光, 椭圆形开光及桃形开光。内底绕以织锦纹, 或以织锦纹为地, 底心纹饰可见山石动物、山石昆虫、山石鹿景、盆花篮花、折枝花卉、各色杂宝、博古器物、寿桃仙鹤、凤凰穿花、麒麟飞龙等, 以山石昆虫、山石鹿景、各色杂宝及博古器物较为多见, 此外还有少量乘云人物、山水风景等题材。其他“克拉克”类型器物也多以开光为主要布局方式, 辅以织锦纹、串珠、流苏等。

传统类型以碗最为多见, 还包括杯、罐、执壶、盒、高足碟等。碗可见侈口弧腹、侈口垂腹、敞口弧腹及敞口浅弧腹, 内底平坦或下凹, 除窄圈足外, 还出现宽圈足和玉璧足, 部分碗类圈足内出现跳刀痕, 在万历号沉船中还出现较大尺寸的敞口弧腹碗。内底纹饰多见团花、葡萄、白鹭、双圈或单圈变体“福”、“善”、“寿”、“玉”或“大明宣德年制”等, 口沿多绘变体海浪、花叶或弦纹, 外壁可见缠枝牡丹、缠枝牵牛花、池塘莲荷、狮子绣球、龙纹、仙桃以及赤壁赋等, 圈足多绘制弦纹。杯可见侈口斜腹、侈口弧腹和敞口弧腹三种形制, 以侈口斜腹、下腹壁饰菊瓣纹者最为常见。碗和杯常见款识有双圈“大明成化年制”、“大明成化年造”、“大明嘉靖年制”、“成化年制”、“丹桂”, 双圈多绘制不规则。单圈“大明成化年造”、“成化年造”、“莲亿”、“玉器”、“清雅”、“雅”, 单圈多靠近圈足。方格款“雅”、“福”, 无圈栏的“德化”和“玉”等款识。

“转变期”类型的瓷器在绘画技法、纹饰题材、器物形制、用料质量以及制作技术等方面均较特别, 万历号沉船出水少量具有此类风格的大罐等器物, 而在哈彻号沉船中则发现数量众多, 包括盘、罐、瓶、执壶、杯和笔筒等。

据文献记载, 圣迭戈号沉没于万历二十八年 (1600年) , 另据荷兰东印度公司档案记载, 毛里求斯号、白狮号、班达号可能分别沉没于万历三十七年 (1609年) 、万历四十一年 (1613年) 和万历四十三年 (1615年) 年, 哈彻号则发现带有“癸丑”纪年的罐, 结合档案记录, 推测沉船年代在崇祯十六年 (1643年) 至隆武二年 (1646年) 年之间。与本组相类的纪年材料见于一系列万历晚期出土“‘克拉克’类型”盘的纪年墓[50], 本组传统类型青花瓷碗与江苏无锡崇祯二年 (1629年) 华师伊墓所出者相同[51], 相类的纪年材料还见于万历晚期至崇祯时期[52]。可与本组作进一步比对的材料还见于景德镇观音阁窑址万历晚期至崇祯时期的产品[53]。此外, 各地发现明末窖藏[54]均普遍出土有与本组相似的器物。据此, 将本组青花瓷年代推定为万历晚期至崇祯时期。

三、余论

(一) 以往对景德镇民窑青花瓷的年代判定, 多将外壁云气纹侈口弧腹碗、外壁缠枝莲纹侈口折腰碟等认定为洪武、永乐时期[55], 而通过本文分析, 沉船所见同类器物的年代则为正统、景泰、天顺时期, 最早不过宣德, 居址、墓葬考古材料与之大体相同。如此, 景德镇民窑青花瓷的最早出现时间应作重新考虑。

(二) 学界或将广义上“克拉克瓷”的出现时间追溯至嘉靖晚期[56], 而关于狭义上开光型“克拉克瓷”的起始年代则存有争议。就沉船材料而言, 万历早期的南澳I号尚无所见, 仍以可能属于1579年及1595年船货的美国加州西海岸遗址为最早, 或许将开光型“克拉克瓷”的出现推定为1580年代左右为宜[57]。

(三) 通过沉船所出青花瓷细致编年, 可以发现同一时期存在精粗产品共存现象, 并且存在同类特征 (如器型、纹饰、款识) 跨期延续但工艺退化的特点。如明代中期早段少数碗类外壁纹饰不及下腹、内底“褔”字、外壁缠枝西番莲或云气纹, 其纹饰内容与布局均为明代早中期同类产品的延续, 唯制作粗糙、绘制草率。无独有偶, 明代中期流行的海螺、海马、海浪等纹饰, 亦可延续使用至中晚期, 并且在形制、釉色、青料、装烧等方面均以该时期粗制产品的面貌出现, 类似现象同样表现在明代中晚期的款识变化方面, 这也是将南澳I号年代限定在万历早期而非嘉靖晚期的基本依据。


版权声明:本文原标题《沉船所见景德镇明代民窑青花瓷》作者:陈冲   北京大学中国考古学研究中心 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  版权归属以上,同行转载请声明版权及古玩元素网整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陈冲:南澳Ⅰ号沉船所见景德镇民窑青花瓷的生产年代
金鱼村窑藏精品赏析(3)
瓷库里的白富美丨北京故宫博物馆藏80件定窑白瓷
一点资讯【宋瓷中的禅意世界】
建水窑青花碗鉴赏(组图)
大气小巧——元代青花瓷的艺术特征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