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论苏轼的词与辛弃疾词的异同


 

     北宋的苏轼与南宋的辛弃疾是豪放派的代表及杰出人物,他们为宋词的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苏词的旷达,辛词的豪迈,作家的个性风格表露无遗。苏轼为豪放词的发展奠定了基础,辛弃疾把豪放词推向高峰。虽然二人都是豪放派词人,但由于他们所处的时代及个人生活经历的不同,使苏词和辛词表现出的豪放之气风格迥异。本文将从苏词与辛词的异同及形成原因进行讨论。苏轼为豪放词的发展奠定了基础,辛弃疾把豪放词推向高峰。他们都突破了晚唐五代以来用词娱乐、抒写男女恋情及离愁别绪的传统,扩大了词的意境;丰富了宋词的语言和表现力;他们以积极的浪漫主义精神、博大的胸襟、奔放的情感、真挚的情怀,开创了豪放一派,奠定了他们在文学史上的崇高地位。二人的词存在许多相似处,但由于二人所处的时代、个人生活经历及思想性格的不同,造成了风格的差异。

一、           苏轼、辛弃疾的相同点——但开豪放之风

苏轼、辛弃疾的词都打破了晚唐五代和宋初文人惯用的用词委婉,扩大了词的题材,提高了词的意境,拓宽了词的艺术领域。尤其是在表现豪放风格方面,词人的创作个性和作品的艺术风格鲜明的呈现了出来。以二人的代表作为例: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1]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这是苏轼的第一首最具豪放风格的词。词的上片描写打猎的盛况,下片抒发报国之情,表现了他决心抗击辽、夏侵略者的爱国壮志。词以“老夫聊发少年狂”起首,显示出豪放气韵,开篇“聊发”正是作者由于政治失意、理想不能实现而内心深处郁积已久的苦闷无法抑制的迸发;“少年狂”则说明其雄心未灭,壮心不老。“左牵黄,右擎苍”便将一个威风凛凛、神气十足,左手牵狗、右手托鹰的密州太守勾勒出来,令人产生强烈的印象。“千骑卷平冈”中的“卷”字,生动准确地展现了威武雄壮的猎队武士强大的阵容和乘马飞驰、席卷山林的气势。因此,才有“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之句,意为快通知全城的官员将士百姓跟随我出城射猎,看看我,你们的太守像孙权那样射杀猛虎的威武场面吧。接着作者直抒胸臆,将词意猛然升腾:“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这里又用了一个典故。苏轼这时在政治上处境不太好,故以魏尚自许,希望得到朝廷的信任,使他能再展宏图,为国立功。最后三句,卒章显志,表现出作者强烈的爱国心情。这只是一次普通的出猎,而此人却把它写得如此豪气冲天,情景之雄豪,意境之壮阔,可谓前无古人。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嬴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

辛弃疾的这首是写给陈同甫的一首词,从词中看不到沙场征战之苦,只有沙场征战的淋漓痛快。上片是词人对过去战斗生活的回忆。壮志未酬的词人在友人纵谈离去之后,借酒消愁愁更愁。他拨亮油灯,抽出宝剑,醉眼朦胧中,恍惚回到了当年的抗金战斗中。嘹亮的号角吹遍了“连营”,广阔的土地上,战士们正在分食大块的烤肉。此时战鼓擂动,嘹亮的军号响彻塞外,原来战士们正在沙场点兵。在词人的笔下,流露出一种练兵杀敌的火热激情。下片以两个特写的镜头开始:骏马飞快,箭如霹雳,让人感到惊心动魄。这是为了“了却”君王的洗雪国耻、恢复中原的“天下事”,同时也是为了自己深切的感受到一位沙场点兵的将军的一片赤胆忠心。然而一个斗转“可怜白发生”,一下从理想的高峰跌入现实的深渊。辛弃疾以金戈铁马、气吞山河的雄健气势将这点兵场面描写的淋漓尽致,从词中尽显男儿的英雄本色。


他们二人作词用语豪迈,意境开阔,是具有强烈的使命感与责任感的一代。神圣而重大的时代使命使他具有了以天下为己任的积极入世思想,具有了持续不衰的政治热情和参与意识,所以他们的作品从不会缺乏积极、进取得豪迈精神。他们将爱国与创作完美的结合起来,非常成功的体现了爱国精神,正是这种精神使他们的词表现出超常的豪放风格。


二、           苏轼、辛弃疾词的不同点——苏词之旷,辛词之豪

王国维对苏辛二人词的评价是:“东坡之词旷,稼轩之词豪。无二人之胸襟而学其词,犹东施之效捧心也。”影响苏轼词风主要是他性格的两重性:一方面,他是一个耿介正直,坦率真挚,宁失其意不失其正的人,故性格中有极认真执着的一面;另一方面,他又是一个随缘自适,处逆如顺的人,故性格中又有极随便,极通脱,极豁达的一面。以最著名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为例,这首词作于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七月,四十七岁的苏轼因反对新法被贬谪黄州已经两年多了,他深感自己政治抱负未能施展,在这里借怀古以抒发自己的理想抱负及对老大无为的感叹。本词是苏轼的代表作,艺术上最突出的一点是创造性地刻画了历史上的英雄人物。该词为刻画人物的名篇。“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集中塑造周瑜的形象,刻画了一个年轻气盛,风度翩翩,具有雄才大略,在千军万马中指挥若定,从容不迫。作者之所以这样称颂周瑜,正是由于他深感北宋国力衰弱,几乎无力抵挡辽夏的威胁,自己空有一腔报国疆场的热血,却身遭诬陷,无法施展抱负。“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三句描写古战场雄奇豪迈而又富有虎虎生气。这两句有事一幅对联,对仗工整,很有气势。结局“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看似消极悲观,实质上是借佛、道思想放松自己,安慰自己,追求一种精神上的豁达。苏轼是一位集儒、佛、道思想的清旷达观襟怀成了他在逆境中奋进的精神支柱。所以苏词在豪放中透出一种豁达。

而辛弃疾的思想特点正因为他经历了许多世事沧桑,积蓄了太多太深的苦闷,深知人生的无奈。他只能在恬静的田园乡村中为自己的感情寻找寄予,抚慰,饱受创伤的心灵,是因为他受老庄思想影响很深,在他的思想中有更为深沉的现实,不可能归之余旷达。在他的词中,我们很少能看到精神上的超越感和旷达态度,而更多的感受到他对现实的苦恨执着,那种特有的郁结悲愤之气。如他的《太常阴·建康中秋夜为吕淑潜赋》:

一轮秋影转金波,飞镜又重磨。把酒问姮蛾:被白发欺人奈何?   乘风好去,长空万里,直下看山河。斫去桂婆娑,人道是、清光更多。

此词写于中秋之夜,同样是把酒对月,驰骋神奇的想象,充满了浪漫主义的色彩。但辛弃疾却始终不能摆脱现实的痛苦,他因岁月蹉跎,壮志难酬而发出“白发欺人”的深沉悲叹,他渴望着“斫去桂婆娑”——铲除现实生活中的黑暗势力,实现光明的政治理想,使人间“清光更多”。热烈执着的追求、慷慨激愤的情怀,流溢于字里行间。

东坡豁达洒脱,其词旷达飘逸,超凡脱俗,若有神仙之姿;稼轩磊落坦荡,其词雄奇壮阔,清健有力,深具英雄之态。[2]苏轼、辛弃疾的这种超脱与执着、旷达与悲愤的区别,从他们的作品中大量的表现了出来。苏轼的豪放风格主要表现为面对人生挫折时流露出来的达观情怀。而辛弃疾词的豪放风格主要表现为对抗金复国的强烈执着与英雄失路地苦闷悲愤的情怀。苏轼的词将个人的遭遇与自然环境的描写融合在一起,在自然环境的描写中体现人生哲理,客观的面对现实,顺应自然规律,超越人生苦难,在豪放中注入超脱;而辛弃疾豪放词中则将个人遭遇与国家命运连结在一起,表现报国无门、怀才不遇的忧愤,在豪情中蕴含悲壮。

三、     苏轼和辛弃疾豪放词差异的原因

(一)、时代背景不同

苏轼生活在北宋中叶,社会秩序相对稳定,经济也相对繁荣。由于生活于较和平的年代,所以他的词更多的是个人的内心体验,苏轼擅于以清空之笔描绘宁静幽邃的景色,以和谐宁静的自然山水表现超然自适的自我情怀,并借这清幽的明净之景来表现自我疏狂不羁、潇洒飘逸的旷达情怀。辛弃疾却承载着更多的痛彻心扉的亡国之恨。辛弃疾生活于南宋,当时金兵入侵,朝廷屈膝投降。国破家亡,美丽河山不再。词人面对被百般蹂躏的国土和处于水深火热的人民,毅然冲锋陷阵,欲将一腔热血洒于抗敌战场,但是他却被投闲置散,从未委以重任,他的文韬武略与伟大抱负均未得发挥施展。因而在辛词中,让人感受到的是那种以英雄自许,或以英雄许人,想要力挽狂澜,恢复祖国河山的豪情壮志。所以,辛词就比苏词更庄严、更凝重,形成辛词特有的豪壮而苍凉,雄奇而沉郁的独特风格。

(二)、思想不同

苏轼的思想极为复杂,儒、佛、道都有涉及。这造成了苏轼独特的精神气质。作为深受儒家思想熏陶的人,他有积极入世的一面;而当理想与现实发生激烈碰撞而失败的时候,道家的“出世”思想又帮他揭开精神枷锁;痛苦时,禅宗的平常心又抚慰他的心灵。苏轼用这样的精神财富作为法宝,在漫长而又艰辛的仕途中保持相对洒脱、健康的精神状态。当他在政治上很不得意、几经贬谪时,他并没有因为被贬到荒芜、偏僻的地方而感到郁郁寡欢,相反,“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可见苏轼的心胸是何其豁达。而辛弃疾只崇尚儒学,以天下为己任,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人生的最高理想,主张参与现实政治,积极进取,担当社会责任,认同“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教言。这种人生态度使他的个性自由受到压抑,难以得到充分张扬。若一味进取,不知权变,一旦失意或深处逆境,就容易失去精神依托和心理平衡。辛弃疾很崇拜屈原,甚至在很多作品中化用,如“手把离骚读遍,自扫落英餐罢,杖履晓霜浓”(《水调歌头·赋松菊堂》),等等。辛弃疾仰慕屈原,是因为他们有很多相似之处,这导致了辛词的悲壮,与苏词的旷达不同。

四、     结语

苏轼和辛弃疾为宋词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苏轼开创了豪放词风,辛弃疾则将它推到顶峰。两位词人在风格上较为接近,唱出了那个时代的最强音。苏轼的旷达,辛弃疾的爱国之情,都值得我们后人去学习。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苏旷辛豪——苏辛词之比较
语文轩—— 论苏轼与辛弃疾词的异同
千古文人豪放的多维面
《念奴娇·赤壁怀古》教案2
辛弃疾的英雄情结
春暮无语对斜阳,落日伴人愁。《水调歌头》十三首二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