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世界名著被禁的经历

作者:书单君

被禁止并不一定等于是佳作,但就像曾经被禁止的火种一样,有一部分禁书不仅经过重重审查、销毁后得以幸存,甚至在后人的不断阅读、流传中成为了经典。

1)《少年维特的烦恼》

这本现在被各种“中小学生必读书目”收录的经典名著。在刚问世时可不那么受欢迎,一度更被视为引发社会恐慌的“死亡笔记”。

书的情节很简单,主人公维特爱上一位已经订婚的女孩,最后难以承受失恋之苦而选择自尽。只是,在歌德的笔下,这个故事却有极大的艺术能量,让每一位翻过的读者都不免动情。出版后,维特的悲惨故事不仅广为流传,更是超出歌德的预料,形成了一股“维特热”——有不少人走上了维特的道路,选择一枪结束自己的性命。心理学的“维特效应”就是概括这种现象,意为一个地区的轰动性自杀事件必会引起一小波模仿的风潮(例如前几年轰动一时的“富士康连环跳楼”事件)。另外,由于此书对自由恋爱的描写极大地冲击了当时的主流道德观,因此也一度在欧洲多个地方遭禁。尽管已经出版两百多年,但我们现在重读《少》,依然会被歌德优美的文笔所感染,这也是为什么有人戏称此书为“前半部小清新,后半部暴风雨”——这绵里藏针的功夫,难怪当时读惯传统小说的人们会对它既痴迷又恐慌。

出于类似原因而被禁的书:

J.D.塞林格《麦田里的守望者》

哈珀·李《杀死一只知更鸟》

2)《红楼梦》

中国文学史上难以逾越的巅峰,可以说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但这样一部堪称“中国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的杰作,其命运却颇为坎坷。清道光和同治年间,《红楼梦》又在一些地方成了禁书,罪名是“诲淫”,“败坏闺门”,“蛊惑人心”等。鲁迅就曾说过,读《红楼梦》时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淫,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闺秘事。它内涵的丰富和可解释的空间之大,甚至日渐发展出专门的学问——“红学”,这在古今中外都是罕见的。《红楼梦》的经典之处,自有众多“红学”研究的材料去阐释,书单君只谈一点阅读感受:读红楼,就像进入一座高大广阔的中式古典宫殿,你会惊叹它布局之气势、结构之严整,更会陶醉于它雕梁画栋之雅致、机关格局之精巧,每读一遍,你都会有新的发现、新的感悟。所以,不论两百余年来世事如何变迁,它始终具有穿越时间打动人心的力量。

出于类似原因而被禁的书:

兰陵笑笑生《金瓶梅》

施耐庵《水浒传》

3)《北回归线》

作为一个放荡不羁的艺术家,亨利米勒从来不忌讳露骨的性描写,反而乐于将其作为自己一生的写作母题,这本自传体小说《北回归线》最具代表性。亨利米勒以自己在巴黎的生活经历为蓝本,毫不掩饰地大写特写各种“十八禁”场面,全书性欲横流、通篇污言秽语......就连大诗人庞德读后都把持不住地评价:“大概是一个人可以从中求得快感的唯一一本书”。毫无意外,上世纪前半叶,美国等国不允许出版《北回归线》,它只能在更为开放的法国付梓发行。据说,二战中有不少盟军官兵在抵达巴黎后以传阅此书为乐,亨利米勒也因此成为家喻户晓的“地下作家”。直到1961年,他的作品才在美国解禁。不过,露骨的性描写并不是它真正的意义——对传统观念的挑战、揭示人生的荒诞、呈现现代社会的破碎及颇具实验性的“自发式写作”才是此书的最大价值。

出于类似原因而被禁的书:

D.H.劳伦斯《查泰莱夫人的情人》

纳博科夫《洛丽塔》

4)《日瓦戈医生》

在禁书史上,帕斯捷尔纳克的《日瓦戈医生》绝对不能被忽视。此书以一位叫尤里·日瓦戈的医生为视角展开叙事,时间跨度从二十世纪初到四十年代末,贯穿沙皇、一战、二战及苏维埃革命等重要时期——通过主人公的遭遇,我们可以看到一代苏俄知识分子的坎坷命运。不过,在当时的苏联政府看来,这个大国小民的故事完全是对伟大的苏维埃政权的挑战,并未允许此书出版。终于,《日瓦戈医生》的手稿流传到苏联境外,并引起极大轰动,很多人通过阅读它来了解出于冷战幕布后的神秘苏联——1958年,帕斯捷尔纳克更因此作而被授以诺贝尔文学奖。但迫于国内压力,帕斯捷尔纳克拒绝领奖。而且,他还被污蔑为“恶毒的文学势利小人”,遭到全国大批判,终生背着“文学毒草”的罪名。此后,帕斯捷尔纳克的生活就一落千丈,最终病死于家中,而他的妻儿在之后也被投入监狱。但时间证明了文学的伟大和权力的易碎,帕斯捷尔纳克在今天仍被后人阅读和怀念,他再也不用为自己的创造力和良知而感到恐惧了。

出于类似原因而被禁的书:

亚历山大·索尔仁尼琴《古拉格群岛》

乔治·奥威尔《动物庄园》

5)《魔鬼诗篇》

《魔鬼诗篇》(或译成《撒旦诗篇》)的作者萨尔曼·拉什迪生于印度,后移居英国,以中东的文化、政治、宗教为写作主题。由于《魔》一书有情节涉及到伊斯兰教的先知穆罕默德,在出版后就引起了英国本地穆斯林社团的不满,并在随后引发了整个穆斯林世界的愤怒。在《魔》出版后不久,伊朗前精神领袖霍梅尼就公开谴责它“渎圣”,并号召全世界的穆斯林追杀拉什迪,悬赏金额一度高达300万美元。据说,有超过60人因此书丧命,包括意大利文版译者和日文版译者——现在你理解为什么台版译者会匿名了吧。那么《魔》的文学价值究竟何在?因为拉什迪出身于印度,对中东有颇多研究,他比许多不了解这片土地的作家更为深刻,也敢于追溯问题的源头;同时,他的写作技巧极为高超,一直被视为后现代作家中的翘楚,《魔鬼诗篇》堪称其叙事实验的代表作。1998年,伊朗政府解除了对拉什迪的追杀令,他得以重新在公共场合露面,还成为了近年诺奖的热门人选。

出于类似原因而被禁的书:

丹·布朗《达芬奇密码》

埃里希·玛利亚·雷马克《西线无战事》

6)《嚎叫》

旧金山海关和警察局先后认定《嚎叫》为“淫秽作品”,应该禁止出版。的确,《嚎叫》并不具备以往诗歌的优美和典雅,反而夹杂着大量俚语和粗话,对性与暴力毫不掩饰。但文学之所以为文学,正是作家对语言和时代的探索——在《嚎叫》出版之余,美国正处于平权运动前夕,人们的生活和思想趋向自由化,正与诗歌中描述的意象极为匹配。因此,《嚎叫》才被人视为惠特曼《草叶集》之后另一章伟大的美国诗篇。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蓝英年:帕斯捷尔纳克和他的红颜知己[独角兽论坛]
《日瓦戈医生》名著改编电影!
名著电影 《日瓦戈医生》第2集
1958年:苏联作家帕斯捷尔纳克迫于政府压力,放弃诺贝尔文学奖。
苏联作家写了一本书,被举国封杀,列为禁书,获诺贝尔奖被迫放弃
昨日记||就这样投入我的怀抱(音频)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