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想问题做事情的3个角度
userphoto

2022.09.18 湖北

关注

01,第一种:从他人的角度

如果你看过《自私的基因》这本书,你就知道生物在经过成千上万年的进化过程中,为了保证个体或者种族的延续,成就了自私的基因。人也是如此,基因里是天生带着利己的因素的。所以,人们想问题做事情,多是从自身的角度出发,多是能从自己受益的角度出发。假设人在利己的前提下,根据是否利人的组合,至少有这么三种情况,损人利己,不损人利己,利人利己。       

我们自然不应该做损人利己的事,老祖宗早就说过,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是一种带有常识性的道德准则,毕竟我们是群居的社会性动物。

说回怎么从他人的角度想问题做事情,很明显有两个层次:第一层次是不损人利己或者说利己不损人,即自己受益,但是对他人没有损害;第二层次是利人利己或者说利己利人,不仅自己受益,他人也受益。现实世界的规律是:事情最终多会反噬其身,或者说反哺其身。反噬其身说的是损人最终会损己,反哺其身说的是利人最终多会利己。从他人的角度,就是先抛开那个利己的自私鬼,移形换位设身处地感同身受,如果能利人更好,但至少不损人,而这个他人指的是父母、子女、亲友、伙伴、客户等。从他人的角度,最终的情况多是,自己最终也间接受益了。

02,第二种:从长远的角度

长短是个时间概念,远近是个空间概念。但多长算长?多远算远?所以,这又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我认为从长远的角度是至少要多想一二;当然,更厉害的是多想八九。据说下棋厉害的人,会多想五六步的棋局。

很明显了,老祖宗也告诉我们一句话,叫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这个远虑,我认为至少是多想一二。不能只是今朝有酒今朝醉,至少还要给明天留一碗,因为今天会过去,明天很快就会到来。

我一贯提倡的长期思维,就包括从长远的角度。就是要考虑接下来到往后,会发生什么;如果是这样,那么会怎样;问题或事情接下来可能有哪些分支。经常这样锻炼自己的思维,你会发现你会对很多事情保持一定的预见性,并且你的脑海里会自然闪现一些预见性的应对方案。我们每个人要应对的不就是不确定的人生么?不治已病治未病。正是保持这样的预见性,坏的事情还未发生前就会被扼杀,就会胎死腹中。

03,第三种:从最坏的角度

人们希望好的事情发生,但是坏的事情总是不期而至。问题或者事情总是在最好与最坏之间游移。认为好事犹如天降,坏事离自己十万八千里,这多半是一种赌性或自欺欺人。理性客观的人,不仅会期待收益,也会为最坏的风险做准备;并同时根据规律、依靠人力,将坏事也就是风险发生的概率降低,将好事也就是收益发生的概率提高。

老祖宗其实也送过我们一句话,叫生于安乐死于忧患。在这一点上,有人天生乐观,有人天生悲观,这是看待问题或者事情的连个极端,当然乐观比悲观要好,但是这又很容易陷入盲目乐观和盲目悲观中去。我一向的态度是保持理性乐观,但从不放弃悲观的想法,也即意味着最坏的事情或者相对坏的事情一定会发生,而且一定会发生在自己身上。

从最坏的角度去考虑,其实也暗含着一种底线思维。事实上,最好与最坏都是极端事件,会发生但是概率较低;最好与最坏之间都是平均事件,发生的概率却大得多。我们拥有极端事件的思维,对我们的人生是大有裨益的。

END


2022年 91/300篇

往日热文:

普通人实现财务自由的3种路径
如何经营一个既长久又健康的小生意?
也许你真的误解了成功
别把自己的人生交给别人掌控
老家亲戚问你工资多少,该怎么答?
辞职了,工作群是主动退出还是等群主移除?
为什么现在的年轻人不巴结领导了?
失业了,建议去送外卖、送快递、跑滴滴吗?
为什么不要去惹独来独往沉默寡言的人?
4个认知,让你我遇事想得开。
不要遇人就谈自己的各种不幸!
老了如何和儿女们搞好关系?
怎样做一个让人感觉不好惹的人?

关注@石小柴

及时查看更多文章

 ↓ ↓ ↓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好好学习》(成甲)读书笔记
能理解这5种心态的人,注定会越活越好
你什么时候深刻认识到人与人之间思维上存在着很大的差距?
作最坏的假设
人过40,想清四事,说的真好!
有十项本能阻碍对事实的了解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