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重剑无锋》连载(五) 第四章 收离聚散忌天女散花 安全边际告诉我们不能孤注一掷,能力圈告诉我们不要...

第四章 收离聚散忌天女散花

安全边际告诉我们不能孤注一掷,能力圈告诉我们不要天女散花。于是经典的问句产生了:鸡蛋到底应该放几篮?

日常生活中也经常有投资者问,投资股票是"集中"好,还是"分散"好?集中的好处是,能极大地享受股票上涨带来的收益。大家既然是来投资的,目标当然是利益最大化。但坏处是,万一这只股票踩雷了或者又是长期不涨,岂不又是很亏。相反,分散股票会拉低收益。一方面降低了重仓踩雷的风险,但同时也会增加踩中雷的机会。有可能逮中了一只牛股,同时也可能会骑上一只烂股。

在理论支持方面,很多投资书籍里都会提到"分散投资"的好处,而"不要把所有的鸡蛋都放在一个篮子里"的谚语更是深入人心。但是,很多投资高手和大师却是比较集中地持股的。知名投资人段永平先生就只买几只股;甚至于雪球某大V公开宣称只买一只股票。价值投资的大师们貌似也在这个问题上存在着很大差异,有些大师分散持股取得了长期优异的成绩,还有些大师依靠集中投资也长期取得了优秀成果。分散持股的典型代表有:本杰明·格雷厄姆、沃尔特·施洛斯、彼得·林奇。集中投资的代表有:菲利普·费雪、查理·芒格、沃伦·巴菲特。下面我们结合投资大师们的投资风格与方法,看看大师们是如何回答“集中还是分散”这个问题的:

格雷厄姆,被称为证券之父,股神巴菲特的老师,著作有《证券分析》、《聪明的投资者》。应该说格老对于价值投资的贡献是巨大的,他最早的提出了价值投资的基础理念,比如:市场先生、安全边际等。奠定了后辈们的价值投资基础。他的两本著作我都读过,证券分析写的有点难懂,聪明的投资者相对来说更好一些。他的选股方法侧重于企业资产的评估,他更关心企业的净流动资产与股票价格的差距,只要净流动资产相对于价格合适,那么大多数股票都可以成为他的投资标的。但是之后大家都知道了这种方法,所以市场中值得买的“烟蒂股”越来越难找。而且“烟蒂股”的选择主要依据是净资产,但是很多净资产大幅低于价格的企业本身质地很差,企业本身无法创造新增价值。所以获利只能依靠价格涨起来,涨到与其净资产相当或者更高才能获得满意的收益。

不过并不是每只烟蒂都能短期快速的涨起来,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些差的企业可能会变得越来越差,甚至将原有的净资产都损失殆尽。或者两三年才涨起来,那么算上时间成本,其年复利收益率将大打折扣。但是因为其持股常常达到百余只,并且每一只持股都要求有巨大的安全边际,所以只要大部分能够达到满意的收益就可以了。所以说,如果依据格雷厄姆的捡烟蒂的投资方法,那肯定是要尽可量的分散投资的。如果这种选股风格还集中持股,把全部资金押在少数几只烟蒂股上,是非常危险的!

沃尔特·施洛斯,格雷厄姆的学生,巴菲特的师兄。他乐于关注股价一直创新低的“差股票”,之后利用他自己的价值标准进行分析;乐于寻找公司高层持有大量股份的股票,回避负债高的公司;乐于多元化投资组合,任何股票在其持仓组合中的占比都不会超过20%,沃尔特的组合中常常持有超过100种股票。他还倾向于保留足够的现金,以便在股价进一步下跌时买入更多股票。一般价格下跌幅度很大的股票会引起施洛斯的关注,他会检查创出新低的股票名单,如果他发现一只股票的价格处于最近几年的低点,他就会认为非常好。他主要关注的是资产,然后看有多少债务,他说那些资产总会值些钱。如果他看上了,他先会买少量。施洛斯不太注重企业的具体运营,也几乎不与公司的管理层交流,这方面与巴菲特有很大区别。

显然他的选股方法更接近于他的老师格雷厄姆,施洛斯实践着传统格雷厄姆理念,他寻求股价低于净流动资产的股票,然后卖出任何达到内在价值的投资,不会很长期的持有,并且是非常分散的持股。对于这种选股方法,显然分散持股更适合!

彼得·林奇,全球著名基金经理,麦哲伦基金当家人,著作有《战胜华尔街》、《彼得林奇的成功投资》。林奇比较喜欢投资规模小的成长股,善于从中寻找十倍大牛股,他在书中提到寻找10倍股的最佳地方就是家的附近开始,还可以到大型超市中寻找,到自己工作的地方寻找。他把股票分为六种类型,缓慢增长型股票、稳定成长型股票、快速成长型股票、周期型股票、困境反转型股票、隐蔽资产型股票。他对于不同类型的股票会区别对待,他喜欢寻找那些未被市场发现的小型成长公司。不喜欢热门股,也不投资过度多元化的公司。彼得林奇认为批量的投资那些冷门的小成长股,即使十家中只有两三家获得了十倍以上的收益,那么就会使他的整体收益十分可观。

他的估值标准一般主要依靠PE PB PEG。PEG这个指标就是市盈率÷预期净利润增长率,当PEG<1的时候表示价值低估,当PEG>1时则表示高估。PEG值越低,说明该股的市盈率越低,或者盈利增长率越高,从而越具有投资价值。该指标最先由英国投资大师史莱特提出,后来由美国投资大师林奇发扬光大。虽然林奇说自己基金规模太大,所以持股非常分散,并且也建议投资者不要太过分散。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彼得林奇的投资组合确实太过分散了!当然,他自己也说了,喜欢那些未被市场发现的小型成长股,并且批量买入,即使其中只有一部分达到十倍以上的获利,其整体组合也会有满意的回报。所以,如果你是彼得林奇的这种投资选股风格,喜欢买小型成长股,那你显然应该多买几只,尽量分散。因为那些小公司不是每家都能最终成长起来,你如果只买少数几家,恐怕难以成功。但是如果你买进二十家这样的公司,最终只有五家翻了十倍,你整体的盈利还是不错的。如果你是林奇的选股风格,那么最好分散持股!

菲利普·费雪,成长股之父。不管是在投资初期,还是91岁高龄时,费雪终其一生都是集中投资的力挺者。他曾多次表示,他宁愿投几家非常了解的杰出公司,也不愿投资众多他不了解的公司,并强调:“最优秀的股票是极为难寻的,如果容易,岂不是每个人都可以拥有它们了。我想购买最好的股票,不然我宁愿不买。”在一般情况下,费雪将他的股本限制在10家公司以内,其中有75%的投资集中在3至4家公司。

查理·芒格,股神巴菲特的黄金搭档。他和巴菲特联手创造了有史以来最优秀的投资纪录——伯克希尔公司股票账面价值以年均20%的复合收益率创造投资神话。芒格意识到收购高品质企业的巨大获利空间,所以只集中投资最优秀,甚至是伟大的投资机会。芒格说:投资 你只需要找到最伟大的公司,以合理的价格买入,然后坐在那等着就行了,优秀企业长期的复利发展会使你变得越来越富有。其善于运用多元思维模型去分析评估投资。

沃伦·巴菲特,股神,伯克希尔董事长。关于巴菲特的著作比较多,但是股神自己没有写过书。唯一自己写的是历年给股东们的信,被人集合成《巴菲特致股东的信》一书,这本书是价值投资者必读的作品。另外还有一本是他亲自授权的官方传记《滚雪球》。巴菲特最初的投资风格是继承了格雷厄姆的捡烟蒂投资法,就是挑选那些股价大幅低于净流动资产的股票,直到发现菲利普.费雪的投资方法,再加上芒格的影响,使其投资风格由“捡烟蒂”转变为“以合理价格买入优秀公司并长期持有”。

巴菲特中后期喜欢投资那些具有消费垄断性质、有着长期竞争优势的企业,愿意以合理的价格买入优秀的公司,抛弃那些便宜且平庸的公司。巴菲特认为只有经济动力强劲的优秀企业才值得投资,也更愿意长期持有这些公司。巴菲特说,企业的内在价值就是:“企业余下寿命能够产生的自由现金流的折现值。”当他所认为的优秀企业的价值大幅被低估的时候,他就会重仓买入,并长期持有。巴菲特管理着庞大的资金规模,但是他的前十大重仓股竟然超过资产总规模的90%以上,这是非常非常集中的投资。巴菲特说天上下金子的时候要用大桶去接,要重仓买入。

巴菲特在商学院讲课时曾对学生们说:用一张考勤卡就能改变你最终的投资业绩,这张卡片上有20个格子,你只有20次机会,这代表你一生中所能拥有的投资次数。当你把卡打完之后,你就再也不能进行投资,所以你将不得不花大笔资金重仓在你真正想投资的项目上,这样你的表现将会好很多。巴菲特不但自己集中持股,也告诫别人要集中投资。

从巴菲特的持股可以看出,他只买那些非常优秀的企业,不但过去优秀、现在优秀,重要的是他还能看到未来很远的优秀。他有着超乎常人的商业洞察力!巴菲特说他不是股票分析师、不是经济分析师、而是企业分析师,他看企业的眼光可以说无人能及!股神的这种商业洞察力与眼光,当然是越集中投资越好!把资金投到最伟大的企业上!

巴菲特解释说企业拥有者的目标是创立一个证券投资组合,这套组合在10年内将产生最高水平的全面收益。集中投资的精髓可以概括为:选择少数几种可以在长期拉锯战中产生高于平均收益的股票,将你的大部分资本集中在这些股票上,不管股市短期跌升,坚持持股,稳中取胜。巴菲特用他独特的语言风格说道:“通过定期的投资于指数基金,那些门外汉投资者可以获得超过多数专业投资大师的业绩。”对于活跃的证券管理和指数投资,巴菲特提出了还有第三种选择,就是集中投资。

不难看出,虽然没有哪一位大师是绝对的“集中派”与“分散派”,但其都有各自明显的优先级考量。即便是在同一个人身上,在不同的人生阶段,随着人生阅历的增长、投资能力的提高、投资经验的积累,也有可能发生从“分散派”到“集中派”的转变。我们也不难发现,整体来看,投资风格已实现从分散投资向集中投资的转变,集中投资已成为共识与主流。这种转变是与投资大师们对投资本质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的认知过程相符合的,是从长期的丰富实践中总结出来的智慧结晶,而这种认知反过来又指导投资大师实现更有效出色的投资。

那究竟是该集中持股还是分散呢?这取决于几点:投资人的风险偏好;投资人的自信能力;你的资金量。所有人投资其实都是想在"风险"和"收益"中间取得一个平衡。但风险究其是什么?有人担心的是亏损,但也有人担心的是少赚。担心亏损稍多的人,相对会分散些,担心少赚的人,自然会集中一些。大家都知道投资本身就是预判未来的概率。未来不是百分百的,谈到概率,自然会想到赔率,也就是估计股票有可能上涨的幅度,或者说企业成长的时间和空间。

总收益=个股(头寸 x 概率 x 赔率)的总和

所以,真正的投资高手或大师,一定是在赚钱概率高的个股上投入更多的资金。在投资的过程之中,不断地调整,做减法,形成的结果是不断集中。而这些集中,都存在一个基础,就是对标的股票的"深入研究",只有这样,才会有大手笔买入股票的"自信"。没有深研而是拍脑袋或跟风重仓某股,那是真正的"豪赌"。而当资金越来越多的时候,因为资金量太大,自身买卖对市场价格产生影响,会在新的层面又产生新的风险,不得不进行分散,考虑别的股票。记住,这是"大鳄"们该担心的事,跟我们普通投资者无关。

综上所述,我们主张学习巴菲特的集中投资。巴菲特投资策略的基本原则:

1、企业原则

这家企业是否简单易懂?

这家企业是否具有持之以恒地运作历史?

这家企业是否有良好的长期前景?

2、管理原则

管理层是否理智?

管理层对它的股民是否坦诚?

管理层能否拒绝机构跟风做法?

3、财务原则

注重权益回报而不是每股收益。

计算“股东收益”

寻求高利润率的公司

公司每保留1美元都要确保创立1美元的市值

4、市场原则

企业的估值是多少

企业是否会被大打折扣以便低价值买进。

费雪将他的股本限制在10家公司以内,其中有75%的投资集中在3-4家公司身上。巴菲特:“如果你对投资略知一二并能了解企业的经营状况,那么选择5-10家价格合理且具有长期竞争优势的公司。传统意义上的多元化投资对你就毫无意义了。对于你所做的每一笔投资,你都应当有勇气和信心将你净资产的10%以上投入此股。”应用巴菲特的原理,最好将注意力集中在几家公司上---5-10家。其他坚持集中投资哲学的人则建议3家就够了,对于一般投资者来说,合理的数量应该是10-15家之间。

集中投资包括下列行为:

1)选择几家(10-15家)在过去投资回报高于一般水平的公司。你相信这些公司有很高的成功概率,而且能继续将过去的优秀业绩保持到未来。

2)将你的投资基金按比例分配,将大头压在概率最高的股票上。

3)只要事情没有变糟,保持股本原封不动至少5年(超过更好)。教会自己在股价的波动中沉着应对,顺利过关。

最理想的证券投资是集中投资,它强调在高概率事件上押大赌注,而不是在不同概率事件上押相同分量的赌注。

集中投资战略是以经济为基础的模式而不是以价格为基础的模式。在基于经济价值的模式中,将注意力集中在少数几种股票上,将使你更好的深入了解并监控你拥有的企业。

集中投资要在以下前提下进行:

1、除非你愿意将股票看成是企业所有权的一部分,而且从始至终都这样认为,否则你不要踏入股市。

2、做好刻苦研究你拥有的企业,以及你拥有企业的竞争对手的准备。你应当做到没有人比你更了解这家企业或这个行业。?除非你愿意进行5年以上的投资,否则不要实施集中投资战略。长期的投资时限会增加投资的安全性。

3、永远不要举债进行集中投资。一个不靠举债进行投资的集中投资将会使你尽快达到目标。请记住,银行突然要求提前偿还部分欠款的通知对一个结构良好的证券投资组合具有毁灭性意义。

4、驾驭集中投资需要正确的心态和性格,投资者要满足这种需求。

总结一下,持股分散和集中,往往有这么几种情况或者阶段:

对股票研究不深,想赚大钱:重仓一只或几只,赌对了五星会所,输了工地干活。

对股票研究不深,又怕亏钱:分散很多只股票,有赔有赚,不如买指数轻松。

对股票企业有深研,有较为正确的理解:会集中买几只熟悉的股票,长期而言,大概率会取得较好的收益。

投资大师级别:虽说是分散投资,但每一只股票里的资金,对于普通投资者来说,无异于全仓投入的百倍万倍。

一个故事讲,一个小和尚问一位得道高僧:师傅,您得道前和得道后,有什么不同?高僧答:得道前,我每天砍柴、挑水、做饭。得道后,我每天砍柴、挑水、做饭。小和尚问:这么看来,得道前和得道后,没有任何区别?高僧说:不一样,在得道之前,我每天砍柴的时候想着挑水,挑水的时候想着做饭,做饭的时候又想着砍柴。得道之后,我每天砍柴的时候只想着砍柴,挑水的时候只想着挑水,做饭的时候只想着做饭。人生是一场修行,只有专心一意做事才能有所作为,只有心无旁骛从能把事情做细致,做到极致。

一代名臣曾国藩,梁启超说他是一个笨人。我们很多人都比曾国藩天分高,像他这样资质平庸的人,能有如此大的建树,正是得益于他的专心致志。他在日记中曾告诫自己:当读书,则读书,心无着于见客也;当见客,则见客,心无着于读书也。一有着,则私也。灵明无着,物来顺应,未来不迎,当时不杂,既过不恋。

专注于你喜欢的事,把爱好变为擅长的事,把擅长的事做到无人可及的地步,无论你从事任何职业,都能成为令人仰望的人。一个人一事无成的原因,往往不是因为智力不够,常常是因为朝三暮四,常常换目标,精神涣散,不能长久在一项事情上专注聚焦。我们都没有三头六臂,也没有天生超人的智慧,我们只能通过一心一意日积月累的死磕,必定会成为某个领域不可取代的人。

分散是一种自然而然的倾向。只要不去刻意集中,投资通常一定是分散的。分散投资是自然而然的,而集中投资则需要习得。过于分散是既成事实,相对集中才是要追求的目标。力出一孔,利出一孔。“三三四四杀头牛,不如一个人杀只狗。”为什么要把钱放在排名第20的股票上?应该长期满仓集中,当然一票或两个票(行业)都会存在一票否决现象,所以最大的集中不少于3个票为宜,单个行业取前三足矣。为什么要集中投资?这是因为每个人的能力圈都是有限的,具体有以下四个方面:

1、好东西太少

“我们持续地把资金集中在为数不多的我们能够深入了解的公司上。只有极少数的企业可以让我们深具信心并愿意长期持有,因此,当好不容易找到这些企业时,我们就要达到一定的参与程度。我们同意 Mae West的看法好东西多多益善。”(1988年信)

集中投资的特点是见好就留,通过不断筛选留下少数几个特别优异的资产。而分散投资往往与证券投资中的一个奇怪现象联系在一起,即“见好就收”,或者说,见好就溜。在所买的一堆公司股票中,分散的投资者往往优先卖出那些已经见好的(比如说30%涨幅的)。如果坚持这种理念,结果必然是,抛掉见好的,留下不好的,拔掉花留下草,直到所有的股票都不见好为止。

千军易得,一将难求。一个百万年薪的人才大于10个10万年薪的员工;一个优秀的企业胜过10个平庸的企业。

2、个人的精力有限

“约輸・梅纳德・凯恩斯,他的投资实践与他的经济思想一样杰出。1934年8月15日,他曾经写了一封信给他的生意伙伴Scot:正确的投资方式是将大部分的资金投入到自己了解且十分信任其管理的事业上;那种通过把资金分散到一大堆自己不太了解且没有什么信心的公司上面以便借此去控制投资风险的想法是错误的。个人的知识与经验一定有其限度,就我本身而言,很少同时有2-3家公司可以让我感到完全放心。Bill Rose指出:如果你有40个女人,那么你永远都不可能深入了解她们中的每一位。”管五只羊比管五十只鸡容易。

集中投资的本质,不单纯是指投资对象的数量,而是指专注。在被问及其成功的最关键要素为何时,巴菲特回答说,是“专注”,“我们只专注于几家最杰出的公司。我们是专注的投资者”。集中投资的原理是凸透镜的原理,即把有限的阳光集中起来投射到焦点上以产生预期的温度和效果。没有聚焦,就达不到预期的温度。一个专注的人,往往能够把自己的时间、精力和智慧凝聚到所要干的事情上,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努力实现自己的目标。集中专注不仅适用于投资者,也适用于企业家甚至一切干大事的人。最成功的企业家一定会把他的精力、才华和资源聚焦投资到单一的事业,并取得重大成功,如同盖茨之于微软、乔布斯之于苹果、戴尔之于戴尔电脑。

3、降低而不是提高了风险

许多教授学者会说,集中投资的风险比投资大众采用的分散投资要高出很多。这一点,我们不敢苟同。我们相信集中持股的做法更能大低风险,只要投资人在行动前能够加强自身对于企业的认知以及对于企业特质的信任程度。

4、谋求更好的回报

如果你是一个有一定选股能力的投资人,能够自行选出5-10家股价合理并享有长期竞争优势的公司,传统的分散就没有什么意义,那样做反而会容易伤害到你的投资并由此增加你的风险。我实在不明白一个投资人为何要把钱放在排名第20好的股票上,而不把钱集中投资在排名更为靠前、自己更加熟悉、风险更小且获利潜力更大的股票上”(1993年信)

价值投资=集中投资,一图以蔽之: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集中投资”还是“分散持股”?兼谈大师们的投资风格!
托尼张Tony: #托尼投札# 再论价值投资:过去与未来 上世纪80年代,沃伦·巴菲特在哥伦比亚大学...
唯价值成长论——价值投资的“三大流派”
书房拾遗第118期
《滚雪球》读书笔记
投资札记【327】巴菲特投资策略的演化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