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石河子莫索湾的开发史

开发莫索湾

来源:石河子新闻网、本文摘自《兵团文物故事》

作者:刘丙正

开发莫索湾,是八师垦区发展史上的重要一页。回顾这场变荒漠为绿洲的战斗,得把时间拨回到1957年。

10月下旬的一个秋夜,我带着一份开发莫索湾的计划书和一张规划草图,驱车去乌鲁木齐向党委请示。别看这薄薄几页纸的计划,却像一块沉甸甸的基石压在我的肩上。我想,要不是师党委书记鱼正东去中央党校学习,这副重担就会由他挑起,这场战斗就将由他来运筹帷幄。现在这副担子落在了我这个副书记的肩上,因此,只有多向上级党委请示了。

汽车披着月光,在平坦的柏油公路上疾驰,而我的思绪却驰骋在茫茫的莫索湾荒原上——

一个多月前,我和师基建办公室主任邵得时、勘测队长彭友善等乘坐一辆嘎斯车,带了十多个西瓜和一些烙饼,清晨从石河子出发,此行70多公里,便进入准噶尔盆地南缘的莫索湾。这里北临古尔班通古特大沙漠,干旱缺水,遍地生长着梭梭、红柳等沙生植物,是黄羊、野兔的乐园。我们几位不速之客的到来,惊得那些悠闲的黄羊、野兔四处逃匿。这里地势比较平坦、土地肥沃,地面覆盖着20多厘米厚的黑褐色的腐殖质土,踩上去,尘土“扑扑”地飞起好高。我们捧起一捧土,不约而同地说:怪不得传说这里“撒一杯芝麻,能打七八担”!

勘探中,我们见到了几座残垣断壁的废墟,我早就从地方志上知道,这里曾是西营城、野马城、东阜城。据说,清代顺治年间,曾有汉人在这里屯居,后因河流改道,断了水源,人们被迫迁了出去。在东阜城的废墟中,我们捡到一块长方形的青砖。我说:“把它放到车上带回去作个纪念吧!我们的前人曾在这里铺下屯垦的基石,但是由于他们那时还缺乏战胜自然的能力,结果干旱逼得他们退了出去。今天,我们又要开进来了,而且一定要站稳脚,长期建设边疆、保卫边疆!”

“嘀嘀”,迎面来了一辆汽车,把我的思绪拉回到这次去请求开发莫索湾的预想中来。

开发莫索湾的计划已酝酿很久了,从1953年至1956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以及我们,都曾先后派出勘测人员对这里进行过土壤调查和地形勘测,弄清了这里有110万亩土地可以开垦,只是兴修水利、开荒造田必须投入大量的财力、物力和人力,所以开发的决心迟迟未下。但是,目前的情况不同了,党的八大确定了把党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建设方面来。我们的老司令员王震同志在八大会议上强调要大量开垦荒地,并把新疆列入开垦的重点地区。在人力、物力方面,就我们八师来说,已经建起一批大型农场,就是不要国家投资,也可用老场支援新场的办法来进行开发生产。这时,我去向上级请求开发莫索湾,该是“瓜熟蒂落”的时候了吧!

车到乌鲁木齐,兵团第二政委张仲瀚当夜就接见了我。寒暄了几句,我还没有讲到正题,张仲瀚就拿出他的一首诗作给我看,四行黑敦敦的颜体字跃入我的眼帘:

十万雄师进天山,

且守边疆且屯田,

塞外江南一样好,

何必身还玉门关。

我品味着这隽永的诗句,不禁暗自佩服我们的张政委真会做思想工作。原来,当时有不少干部想调到关内去工作,风传上级也要调我去北京工作。

我笑着说:“张政委,我正是为着守边屯田的事来得呀!”等我把开发莫索湾的计划呈给他时,他高兴极了。我们就开发计划一直谈到深夜。最后,他说:“这是件大事,要请示王恩茂同志,必须他来拍板。”说罢,他立即与王恩茂通了电话。王书记约我们第二天早晨上班前到他家里谈。

翌日清晨,张仲瀚和我去了王恩茂家,王书记尚未起床,家里的人说他昨夜睡得很晚。我们不愿惊扰他,便到会客室等着。可是,王书记知道我们去了,立即起床,下身只穿了一条线裤,就来和我们谈工作了。他听了我的汇报,马上打电话把农村工作部的吴鉴群部长找来,4人一起研究。我把带去的规划图摊在桌上,图上展示了三条线:一条是开垦40万亩,一条是开垦60万亩,还有一条是开垦80万亩。经过讨论,王恩茂说:“莫索湾由军民共同开发,既要照顾到军民双方发展的需要,也要考虑双方的开发力量。”于是他指着规划图中间的一条线,果断地作出了决策:“这样吧,八师开垦60万亩,玛纳斯县开垦50万亩。你们看,怎么样?”我说:“好,好,取法乎上,反得其中!”开发莫索湾的方案就这样一锤定音了。

后来,我们又根据王恩茂的安排,由吴鉴群主持,到玛纳斯县开会,组成了军民共同开发莫索湾委员会,大家推选我担任主任委员,玛纳斯县张贵官书记等三人任副主任委员,并于1957年11月21日达成了《军民共同开发莫索湾的协议书》。12月21日,兵团批准了开发莫索湾的计划,下达了任务书。同日,党委也下达了开发莫索湾的命令,从各老场选调精兵强将,要求自带农机具和手工具,全力支援新场建设。抓紧时间就意味着胜利,开发莫索湾的序幕很快就拉开了!

银河落九天

要开发莫索湾,首先要解决水的问题。提起这个问题,还有一段“平原水库历险记”的故事。

在垦区的东北隅,原有一座水库,名曰“大海子”,其实只能蓄水四百万立方米。为了发展生产,师里早就计划扩建大海子水库。1954年,水利部部长傅作义来垦区视察,同行的有一名外国水利专家,我们把扩建大海子水库的方案拿出来向他请教。这位“洋专家”到水库现场察看后,在库畔的凉棚里发表了一番议论:“哈哈,修建平原水库,不行!不行!它将使水库下游的大片土地地下水位上升,造成土地次生盐渍化。”于是,他用粉笔在黑板上画了一个大圆圈,表示水库,然后摇摇头,又在圆圈上重重地画了个“×”,说这个方案要“枪毙”。他的结论,给在场的同志泼了一盆凉水,就连那水库也似乎被这股冷风吹皱了面容。

随着开发莫索湾计划的制定,扩建大海子水库的方案又重新提出来讨论。我们的水利工程技术人员认为,“洋专家”的见解虽然不无道理,但建山地水库造价太高。平原水库虽有弊病,但可在水库下游植树造林,进行生物排水。况且,大海子水库周围的地层中有一层粘土,可以起防渗作用。于是,被“枪毙”了的大海子水库扩建方案,又起死回生了。设计任务由自治区水利厅担任,库容由原来的四百万立方米增加到一亿立方米。

兵贵神速。扩建水库的方案一定,担负施工任务的兵团水利工程第二团调集了近万人,于1958年初陆续进入工地,分昼夜两班施工。当时,水库大坝工地上,红旗招展,施工的人摩肩接踵。入夜,灯火通明,汽车、翻斗车、架子车、独轮车,往来穿梭。干部、战士劲往一处使,汗往一处流,这个热气腾腾的场面,大有“投鞭断流”之势。曾参加过水库施工的兵团设计院工程师焦鸿均,当年是一名技术员,他和战士们并肩劳动。在一次拆除大坝护坡养护架时,上面掉下一根木头,木头上的钉子在他的背上划出了一条一厘米多深的口子,伤口愈合后留下了一条光荣的疤痕。人们意味深长地称这条疤痕是“大海子水库大坝的留影”。

经过干部、战士的努力拼搏,原计划要用两年时间完成的大海子水库扩建工程,提前一年就竣工了。12米高、11公里长的堤坝,拦蓄着一泓浩渺的碧波。这时的“大海子”,才真正象个海呢!粼粼的碧波,给水库建设者投来妩媚的笑靥。

大海子水库至莫索湾的引水总干渠,破土动工的时间略早于水库。因为及早修通引水渠,就可先引原大海子水库的水解决开荒造田部队的生活用水问题。总干渠工程的施工任务是由师基建部队担任的。长26公里、总土方量80多万立方米的总干渠工程,仅投入了一支二千多人的施工部队,八师党委要求在1958年3月27日竣工放水,其艰巨程度可想而知。

当时,正是严冬季节,最低气温降到零下40多摄氏度。战士们睡帐篷、喝雪水,向冻土开战。一个个的眉毛上、衣服上挂满了冰霜,而内衣里却热汗流淌。尽管一根根镐把震断,一把把钢锹卷刃,但战士们的决心和意志坚于钢铁。工地上有这样一条大幅标语,我至今难以忘记:“军垦战士干劲大,地冻三尺咱不怕;开动脑筋想办法,老虎嘴里敢拔牙!”

是的,战士们有勇有谋,创造了很多制服冻土的办法,如黑虎掏心法、火烤化冻法、盖土防冻法等,使平均工效由每人每天挖8立方米提高到12立方米,从而加快了施工速度,争取了时间。

总干渠上要修建7座大型水利建筑物,需要上万立方米砂石料。可是,就在面临要放水的半个月前,却遇到了困难。基建办公室主任邵得时从工地回来反映:有十公里的一段道路,开春时化冻翻浆,拉运石料的汽车不能通过,若不及时解决,就会停工待料。这时,去中央党校学习的党委书记鱼正东已经回来,他以过去战争年代指挥战斗的魄力,从老场调来了十多台斯大林80号拖拉机,把鱼贯而来的拉运砂石的汽车,一趟又一趟地拽过翻浆地段,从而保证了砂石料的供应。

“放水了!放水了!”整个总干渠工程按计划提前两天,于3月25日竣工放水。胜利的喜讯,像长了翅膀似地从渠首飞到下游开荒的工地。这天,大渠上下,盼水、迎水的人们,欢声雷动。下游迎水的人们,一直等到深夜,谁也不愿离去。有的提着马灯,有的举着火把,有的在渠岸上燃起堆堆篝火,有的趴在渠堤上把耳朵贴着地面倾听水的脚步声。“哗,哗”,水来了,水骑着骏马来了,唱着胜利的欢歌来了,跳跃着朵朵浪花来了!人们欢呼、跳跃。有的用两手掬起那浑浊的渠水畅饮,一解胸中万斛渴尘;有的干脆跳进渠里,任来自天山的雪水浸泡双腿,让清凉的快意沁入肺腑;有的跟着水头奔跑,送了一程又一程。啊,人心沸腾,渠水奔流,满天星斗和两岸灯火映入渠水。这叫人不由地想起李白的诗句:“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篝火燎原

1957年11月下旬,师党委派出了一支建设莫索湾二场的7人先遣队,带着7桶水、4袋面粉、十多斤咸菜进入莫索湾。他们来到西营城的废墟旁,铲去积雪,支起帐篷,在这里安营扎寨了。这就是后来莫二场的场部。从这天起,一百多年荒无人烟的莫索湾,燃起了一堆堆熊熊的篝火。

先遣队的成员有:场长兼政委肖风瑞、副场长吴志英,还有生产科长、技术员、会计、炊事员、通信员各一人。师党委交给他们的任务是,迅速查清场内的土壤分布情况,规划轮作区,确定连队布点。要尽快建场,争取当年开荒、当年生产,解决大批开荒部队的吃饭问题,以减少补给上的运输困难。

先遣队扎寨的第二天清晨,肖风瑞就带领同志们出去踏勘土地了。他抓起一把黑土,放进嘴里一点嚼了嚼说:“好土啊,能嗑出油来呢!”他们身带水壶、干粮,一去就是一天,总要到天黑才归营。

一天傍晚,他们在梭梭林里转得迷了方向,摸不回来了。通信员康来劲想出了点子,在西营城的城堡上生起一堆篝火,才把他们招引了回来。篝火,是先遣队生活上的好友,它给人以温暖,给人指引方向,还给人以憧憬和欢乐。晚上,先遣队员们围着篝火,聊莫索湾的传说,谈莫索湾的未来。

一天夜里,梭梭林里传来几声猫头鹰的叫声,有人说:“夜猫子叫,祸事到,这是不祥之兆。”吴志英却诙谐地说:“不,这是夜鹰朝凰,乃吉祥之兆!”大家问他:“朝的是什么凰?吉从何来?”平常寡言少语的吴志英,这时却慢条斯理地说:“猫头鹰乃捕鼠能手,益鸟也。我们今天开发莫索湾,它应向我们这些开拓者朝拜,庆贺!”他这一说,乐得大家都哈哈大笑起来。

说起笑,要算技术员李道揆笑得最清脆、响亮了。她是先遣队中唯一的女同志,是八一农学院农学系的毕业生。本来师党委决定,开荒初期不允许女同志进莫索湾,因为生活上会有诸多不便。可李道揆坚决要求上前线。她既坚决要求,工作又需要她,师党委就破例批准了。她和男同志住在一个帐篷里,特殊的是她挂了一个军用蚊帐。同志们风趣地说:“她住的是大帐篷里的小帐篷。”李道揆性格开朗,工作泼辣,从不叫苦叫累。白天踏勘土地时,她把笑声撒满荒原,晚上聊天时,她的笑声使帐篷里充满欢乐。同志们都叫她“笑观音”。

1957年12月下旬,从24团抽调了第一支队伍,进驻莫索湾,在西营城附近创建莫索湾二场。一辆辆汽车、一台台牵拖着拖斗的拖拉机,载着开荒大军,源源不断地进入了莫索湾。开荒造田的战斗打响了,打荒、运荒、犁地、修渠,沉睡的荒原沸腾了起来。同志们住的是帐篷、地窝子,吃的是咸菜,喝的是雪水。每个连队都积了大堆大堆的雪,用篷布或柴草盖着。为了节省用水,每人每天只分配一茶缸饮用水。早晨,几个人共用一盆水洗脸,洗了脸还要留着,澄清后晚上再洗脚、洗衣服。部队曾试打了一些井,那些水苦得不堪下咽。后来,总干渠虽然挖通了,可场内支、斗渠尚未建成,各连队仍要到几公里甚至十几公里外去运水吃。战士傅全,晚上出去挑水,在梭梭林里迷了路,担着一担水转了一夜,却不忍心把水倒掉。

开荒造田的战士整天挥汗如雨、口干舌燥,嘴唇皲裂,可当伙房送来一点开水时,大家又互相推让。我曾经在工地的黑板上录下这样一首战士的诗:

太阳当头汗水淌,

人多水少供不上;

口干舌焦嘴唇裂,

有水大家互推让。

我们可爱的战士,在这样的艰苦条件下,仍热火朝天地开展劳动竞赛,谁都想在变荒原为绿洲的战斗中为国家多出一点力。

战士蔡永堂怕自己早晨醒不来,就用一根背包绳子,一头拴在自己的脚上,一头拴在帐篷门上,无论谁想悄悄地提前上工,都会无意中把他“叫醒”。当时虽然是用坎土曼、镢头等落后工具打荒,但平均每天每人的工效却达到15亩。

开春后,道路翻浆,汽车不能把蔬菜和油及时运进来,同志们有半个月没有吃上菜和油,但大家仍是豪情满怀,干劲不减。这里也有诗为证:

半月不吃菜,

干劲照样在,

半月不吃油,

干劲照样有!

我们的战士不仅有改天换地的干劲、筚路蓝缕的创业精神,还富有探索的勇气、改革的智慧。

1958年5月,开荒前线传来捷报,同志们创造了机械化打荒运荒作业法,两台拖拉机,配合两个劳力,一天能打荒三千多亩。

师党委书记鱼正东、师长罗汝正和我们几个师领导,第二天就驱车去现场参观。啊,两台拖拉机相隔五十米,二者之间牵引一条钢丝绳,齐头并进,所过之处,那些梭梭、红柳全被拉倒,真是摧枯拉朽、所向披靡。运荒则是将荒物积成大堆,穿上钢丝绳,用拖拉机拉。这项革新,使开荒造田的造价由平均每亩12元,降低到4.85元。

我们本来计划1958年在莫索湾先建成3个农场,有了这项革新,这个计划岂不太保守了吗?鱼正东当机立断,决定第二天在开荒前线召集师有关处、室领导和开荒前线场级领导开会,动员加快开发莫索湾的速度。

当晚,我们就留宿在莫索湾总干渠七号跌水处的勘测设计队住地的一个地窝子里。这一夜,我们的心情很激动,就如何继续调兵遣将充实开荒第一线的兵力,一直研究到深夜。上床睡觉了,我觉察到宣正荣同志辗转难寐,只有罗师长遇事放得下,躺下就鼾声如雷。这鼾声似乎让人预感到:百年沉睡的莫索湾大地将要起风雷了!

第二天,会议开得很成功。同志们一致认为,有我们这支猛虎般的军垦部队,再加上机械打荒、运荒的先进作业法,真是如虎添翼,开发莫索湾的这一仗,可以毕其功于一役了。于是决定,从莫索湾一场到七场,全面摆开战场,实行大兵团作战,分别组成开荒造田、兴修渠道专业队,同步进行,速战速决。

从这次会议后,莫索湾由点点篝火发展到大火燎原。1958年,一下建起了7个农场,开荒36万亩。1959年,继续开荒;1960年,又移沙造田,把一些小片荒地连成大片农田。三年共开荒造田90多万亩,远远超出了最初的规划面积。

后来,为了加强领导,1959年12月28日,师党委发出《关于莫索湾几个农场合并的命令》,将7个场合并成3个场。这就是现在的148团、149团和150团。

“金银湾”的歌声

当年开荒,当年生产,能做到吗?我们的军垦战士用实际行动作出了肯定的回答。

1958年3月上旬,莫索湾二场在场部前的露天场上召开了莫索湾的第一个春耕动员大会。会议正进行着,狂风突然卷着黄沙铺天盖地而来,但会议仍然继续进行着,战士们有的用帽子捂住脸,有的用衣服蒙着头,竟不见一个人离开会场,个个保持着整齐的队形,席地而坐,侧耳聆听动员报告。散会时,每个战士的背后都积下了一堆靠背椅似的沙子,宛如风沙为我们未来的大礼堂设计的一排排座席。

在莫索湾荒原上,有很多狼及老鼠、蚂蚁群居的洞穴。它们隐藏在新建的渠道和农田下,战士们称它为“地穴”。这些地穴用战士们的话说:“小的能当防空洞,大的能藏小吉普。”春灌一开始,浇水的战士一不小心就会掉进地穴,甚至有的从这个洞口掉进去又随着流水从十多米外的洞口冒出来。为了安全,浇水的同志想出办法,在腰间绑一根扁担,万一失陷,可以挂在洞口;或是二人合作,用根绳子,在绳的两头各自拴住自己的腰,若有一个掉进地穴,另一个急忙营救。战士们就是这样用智慧和勇敢战胜了地穴,完成了春灌任务。

当年春天,莫二场播下了86000亩粮、棉。这年5月,王恩茂、张仲瀚到莫索湾视察。他们看了莫二场一连播种的春麦,长势十分喜人,兴奋地同该连干部、战士一起照了像。战士们的滴滴汗水,浇灌出了莫索湾的第一个丰收年。莫二场这年共收粮食二百多万公斤、棉花二十五万多公斤,获自治区给予的汽车、机床等奖励,并光荣地出席了全国农业社会主义建设先进单位大会、荣获“当年开荒、当年生产、当年有利润上交”的奖旗。

也正是这年的金秋季节,兵团司令员陶峙岳视察莫二场时,兴趣盎然地即兴赋诗:

红旗插遍莫索湾,

大地茫茫一手翻;

唤起千年沉睡梦,

永葆青春在人间。

第一个丰收年鼓舞了莫索湾的开拓者去继续夺取丰收。1959年,莫索湾共播小麦9万多亩,长势喜人。不料五六月间先后刮了5次大风,刮一次,麦苗倒伏一次;倒一次,战士们就扶一次。收获时,一些条田的麦秆上还留着五道弯。

“五道弯”的麦子竟然获得了大丰收。9万多亩小麦平均亩产200多公斤。其中莫索湾五场的18000亩,平均亩产超过250公斤。兵团党委发来庆贺莫索湾灌区小麦大丰收的贺信。莫五场光荣地出席了全国群英会,荣获一面奖旗。这年,上百辆汽车从莫索湾向外拉运麦子,车队结成长龙,络绎不绝,持续了一个多月。如果把运粮的汽车按20米一辆的距离一线摆开,可以从莫索湾一直接到乌鲁木齐。

1960年,莫索湾播种面积84万亩,其中26万亩小麦又获丰收。兵团政治部主任王季龙、著名诗人艾青,还有我们师里的几个领导到莫索湾二场机关干部试验田参加割麦,金浪滚滚的麦田里,银镰飞舞。忽听艾青“哟”地一声,镰刀砍到腿上去了。大概是眼前的丰收景色,使诗人诗兴勃发,用力过猛的缘故吧!不管怎么说,诗人为莫索湾的丰收流了汗和血,是值得书写一笔的。

我们曾经立下誓言,不蹈我们前人的覆辙,一定要在莫索湾站住脚。但是,要在沙漠前沿的莫索湾发展农业生产,除解决水源外,还须植树造林,防风固沙。这一点,师党委在开荒造田的同时就予以重视了,五道弯的麦子丰收,更使我们下定加速植树造林的决心。师党委动员各老场以最好的树苗支援莫索湾新场。莫索湾各场在开荒造田的同时,就抓紧植树造林,建立苗圃。为使苗木迅速生长,师党委特给莫索湾各场调拨了一部分化肥,专给苗木追肥。几年间,莫索湾的条条翠林就拔地而起了。

在莫索湾,已实现了林网化。条条绿色屏障,锁住了暴虐的风沙,保护着万顷良田。我们是旧世界的破坏者,又是新世界的建设者。昔日的梭梭、红柳之乡,变成了今日白杨、绿柳的海洋;昔日黄羊、野兔的乐园,变成今日六畜的天堂。

莫索湾的开发,大大促进了石河子农工商联合企业的发展。它为石河子的轻工业生产提供了丰富的原料,为商业提供了大量的农牧产品。

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指引下,农场又呈现出新的活力,连年增产增盈。各农场普遍推行了家庭承包责任制,家庭农场如雨后春笋般地兴起,经营体制改革的春风吹遍准噶尔盆地绿洲。

莫索湾成了“金银湾”。“金银湾”到处是丰收的欢歌,到处是勤劳致富的笑声。

莫索湾啊“金银湾”,你将不负我们兵团老司令员陶峙岳将军的殷望:永葆青春在人间!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援疆”树在莫索湾水库生根 大连人民和我们心相连-石河子新闻网
王峰:接种肉苁蓉第一人
洈水水库
7月13日:惠亭水库水位上涨
有一出戏叫〞石匠〞
印象黑龙滩(海量图文,带您感受激情燃烧的岁月,领略黑龙滩旖旎的自然风光)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