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解读汤显祖的“一生痴绝处,无梦到徽州”
   游黄山白岳不果/汤显祖
   序:吴序怜予乏绝,劝为黄山白岳之游,不果。
   欲识金银气,多从黄白游。
   一生痴绝处,无梦到徽州。
 
   汤显祖(1550—1616)字义仍,号若士,又号清远道人,江西临川人。
   汤显祖早年创作以诗文为主,有诗赋集《问棘邮草》。在戏剧方面,他最早的作品为万历初年所写的《紫箫记》,未完,后于万历十五年改编为《紫钗记》。其余三剧即《牡丹亭》、《邯郸记》、《南柯记》,均作于辞官以后的晚年,这四种传奇以其书斋名合称《玉茗堂四梦》。
  汤显祖的文学思想在晚明时代也是具有代表性的。其要点是顺应时代变化提出的对于文学创作原则的新认识,大体可以归纳为尊情、抑理、尚奇。汤显祖的剧作是针对“士大夫好谈性理而多矫饰,科第利禄之见深入骨髓”的现状,提出一种相反的人生价值观——“盖惟有至情,可以超生死,忘物我,通真幻,而永无消灭。否则形骸且虚,何论勋业,仙佛皆妄,况在富贵!”对情的尊重和张扬与当时理学原则背道而驰,而与心学理论一脉相承。
   明王朝奉程朱理学为学术的唯一正统、为维护社会伦理纲常的理论基础,以理学取士,以理学教民。程朱理学尊"天理"(以三纲五常为核心)而抑"人欲",其流弊一至于凡事“恒以理相格”,即事事都要用“天理”来衡量一番,而不问其是否符合人的真实感情。汤显祖则是一个浓情主义者,高度肯定情的重要性,恰与“理”形成鲜明对立,他在《牡丹亭题词》中所尖锐指出的,“第云理之所必无,安知情之所必有邪!”一部《牡丹亭》,也就是一部人间真情的赞歌。
   事实上,汤显祖本人也是明朝怀疑或修正程朱理学的思潮阵营中的一份子。对程朱理学的挑战首先来自心学大师王阳明,他宣称:“夫学贵得之心,求之于心而非也,虽其言之出于孔子,不敢以为是也,而况其未及孔子者乎?”“夫道,天下之公道也;学,天下之公学也,非朱子可得而私也,非孔子可得而私也。”他并且公开承认,他的理论中有与朱熹“不得已而与之抵牾”之处,那是因为“道固如是,不直则道也不见也”,所以他不“敢自欺其心”。五阳明的这些言论,究其本意并不一定是要否定朱熹,更不是要否定孔子,但在客观上动摇了当时处于正统地位的程朱理学的绝对权威。
   其后泰州学派中的颜钧(山农)、罗汝芳(近溪)、李贽(卓吾)等人,对于程朱理学以“理”抑“情”的理论进行了激烈的批判。汤显祖的老师是泰州学派的著名学者罗汝芳,他最佩服的同时代学者是李贽。在这样的思想背景下,汤显祖不可能对作为“程朱阙里”的理学圣地徽州抱有多大好感。
   
    汤显祖:遭遇徽州人
   汤显祖二十一岁时中举,然屡应会试不第。据《明史》本传称,万历五年汤显祖第三次应会试时,因拒绝权相张居正的延揽而落选。至张居正去世,汤显祖才于万历十一年(1583)中进士。次年任南京太常寺博士,后升至南京礼部祠祭司主事。
   汤显祖中进士,与许国有点关系,但做官后,却与许国成了对头。许国(1527~1596),歙县人,明代嘉靖四十四年进士。隆庆六年任日讲官,为太子朱翊钧授课,兼司经局校书。朱翊钧即位后,改元万历。元年,许国升任右寿坊进右赞善,此后一步步青云直上,到万历九年,升为礼部右侍郎兼翰林院侍讲学士。万历十一年(1583)二月,许国奉旨主持会试,汤显祖以第三甲第二百十一名赐同进士出身。也就是说,汤显祖与许国按当时的惯例是师生关系了。
   汤显祖在南京做官的数年中,与顾宪成、高攀龙、邹元标、李三才等人来往密切。这些人与当权朝臣申时行、许国等处于对立地位,汤显祖因此也卷入了政治冲突。
   万历十八年四月,被视为国家粮仓的湖广发生饥荒,饿殍遍地;六月,京城一带又发生灾害;七月,青海的蒙古火落赤部进犯临洮,洮州副总兵李联芳全军覆没,接着,总兵官刘承嗣又败。皇帝朱翊钧十分恼火,把这一切都归咎于谏议官,说他们没有从接连发生的日蚀星变上预测灾祸,给他们停俸一年的处分。汤显祖不服气,上书皇帝,认为责任在辅政大臣申时行、许国,是他们窃权欺蔽,排斥异己,箝制言路:“……御史万国钦极论封疆欺蔽,(申)时行讽(许)国远谪之。一言相侵,无不出之于外。于是无耻之徒,但知自结于执政,所得爵禄,直以为执政与之。纵他日不保身名,而今日固已富贵矣。”汤显祖言词激烈,朱翊钧见奏章后大怒,当即把汤显祖贬为海南徐闻县典史,两年后迁浙江遂昌知县。到万历二十年,削职为民。汤显祖从此家居近20年,始终未被起用。(《明史》卷二一九)。其经历和当年韩愈“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阳路八千”差不多,而这一切,又都与徽州人许国密切相关,你说他老汤能提得起对徽州的热爱么?

   汤显祖与徽州:无言的结局
   把思想背景和政治生涯背景交代清楚之后,该扯到正题了。汤显祖写那首诗到底啥意思?
   其实,只要把那诗的题目和序言读过也就基本清楚了——
   游黄山白岳不果
   序:吴序怜予乏绝,劝为黄山白岳之游,不果。
   欲识金银气,多从黄白游。
   一生痴绝处,无梦到徽州。
   诗序说明了汤显祖当时的生涯状态:乏绝者,潦倒也,困穷也。那么在穷困潦倒时他的朋友为啥要建议他去徽州呢?那可绝不是现在的休闲体验游哦,肚子没着落,休啥闲哦。无非希望到徽州寻求复出的机会,而这机会应该还是寄托在许国身上。万历十九年(1591),许国就已退休回徽州歙县故里。只要看如今还矗立在歙县古城内的许国八脚牌坊,就知道许国当年在朝廷的身价地位。虽然退了休,但许国既曾是皇帝的老师又是重臣,只要他愿意推荐,汤显祖的人生就会发生变化。所以汤显祖的友人吴序当是劝汤显祖到徽州去晋见许国,以消除隔阂,重修师生之谊,只要许国肯对皇帝说句话,就能改变自己的困境。诗句“黄白”,明指黄山、白岳(齐云山),暗喻黄金白银,即官位俸禄。无论是什么原因使其黄白之游不果,都不能推断出汤显祖对徽州的赞美之意。
   事实上,诗一开头就把徽州描述成一个充满铜臭味的地方:要沾财气,多半得到黄山白岳之间的徽州去。这也许还真符合当时的社会现实,因为明清时期徽商名满天下,富可敌国,徽州自然也当是个俗人羡慕的流金之地。但这一切与风光之美无关,与潦倒的剧作家又有啥关系呢?汤显祖那时被建议到徽州去,不是去求人,就是去求仙求道,人者许国也,仙道者齐云山也,而最现实的渠道自然是求人,所以截然和风景扯不上半点关系的。因此,这首诗如被理解为作者对徽州风光的赞美,就大错特错。它应该表达作者不肯低头求人的一种心态:都说富贵在徽州,可惜我一辈子想都没想过要去徽州。
   如果把“一生痴绝处”改为“一生痛绝处”,意思可能就更明朗了。这可不是我改的,见于北京大学校友网署名文章《数学泰斗江泽涵》,其原文是“大戏剧家汤显祖因向往徽州而留有“一生痛绝处,无梦到徽州”的诗句。”这“痛”似乎是因为没有做梦到过徽州而来的,殊不知汤显祖后半生之痛来自徽州啊。如果他真想去徽州的话,他应该会模仿南朝民歌《西洲曲》的结尾两句:“南风知我意,吹梦到西洲。”不是徽州不美,是显祖先生生不逢时也。不过,原来徽州治下婺源终于划在汤先生老家江西的名下了,也许算是对误解的补偿?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对汤显祖的最美误会:一生痴绝处,无梦到徽州!
无梦到徽州(四十):无梦到徽州(2022完结篇)
“一生痴绝处,无梦到徽州”
汪春华|​又至徽州
无梦到徽州,汤显祖到底去没去徽州?
“一生痴绝处,无梦到徽州”是褒还是贬?你用对了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