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吕舟|变化中的世界遗产

吕舟

2020年新冠疫情在全球蔓延,原本计划在福州召开的第44届世界遗产委员会大会被延后召开。作为我们关注世界遗产的观念发展、实践行动工具的《世界遗产大会年度观察报告》已经进行了7年,现将近年进行的主题研究,在整理、深化的基础上,辑集出版。

世界遗产是一个具有全球普遍意义的文化项目,反映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逐步形成的人类共同命运的观念。世界本身是一个随着时间的延续不断变化“过程”。这个“过程”没有一刻停歇或静止过。文化的问题如此,环境的问题同样如此。文化的本质是在一个相对封闭的环境中,逐步形成了趋同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审美趣味、生活方式和行为模式。在人类进入现当代社会之后,文化之间的藩篱就在不断被冲破和改变,文化的交汇、融合以前所未有的规模不断扩展,影响着整个人类的思想和生活。环境的问题也是如此,随着工业化的进程,人类掌握了越来越强大的改变自然的能力,并以这种能力不断加速地球环境的变化。这些变化在20世纪以前所未有的剧烈程度呈现在人类面前,影响着人类的生活。教科文组织的《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以下简称《世界遗产公约》)是人类面对这些变化时的反应和采取的共同措施,也是施加于这种快速的变化过程的影响因素。《世界遗产公约》在文化的方面,促进了人类对于自身文化多样性的认知觉醒,促进了人们保护、延续文化多样性的实践;在环境的方面,促进人类认识到环境的改变对于人类自身的影响,促进了对作为人类生存环境的地球,无论地质环境,还是生态环境的保护运动的发展。

1972年的《世界遗产公约》是基于当时人们对正在发生变化的忧虑,并试图降低和减缓这一变化的程度和速度的努力,但其本身却也在这一巨变过程中被不断改变。这些变化在《世界遗产大会年度观察报告》想中曾被不断的展现和论述。从认知的角度,把对象做适度的简化,使之相对固定,或呈现出规律的变化状态,便于人们去理解;从实践的角度,人们希望对象是相对不变或稳定的,可以采用以往的经验,用传统的方式做有效的应对。但事实却远非人们所期待的那样,变化会由于人类的干预而趋于稳定,相反,变化会由于各种干预而产生新的变化,变化不断叠加并不断产生新的变化是人类面对的真实现实。基于这一认知,人类面对变化的干预措施也需要不断变化,以适应变化的对象。世界遗产的辨识、保护和管理同样如此。

人类活动遵循着一个基本的目标——人类的可持续发展。世界遗产是人们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一种手段,因此世界遗产保护观念的发展,从文化的物质遗存和自然物质存在的方式,到文化与自然的融合、不可移动与可移动对象、物质与非物质遗产的融合和整体化,再到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目标,都展现了这一过程。从世界遗产自身而言,影响和制约世界遗产发展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不仅有观念和意识的问题,同样也有手段和条件的问题。从系统的角度,这些因素处在一个整体当中,相互之间也在不断的影响,产生着新的变化。近期关于新的《实施世界遗产公约的操作指南》的讨论中,重新对文化景观类型遗产的强调,可以视为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对一系列新的文化遗产类型发展的回顾和总结;对世界遗产申报预审程序的设置,则是在寻找对世界遗产申报不断扩大和加剧争议的解决途径。前者或许孕育着新的遗产类型的发展,后者或许会促进新的关于世界遗产平衡性或公正性的讨论和实践。

本书的三个部分内容“世界遗产全球战略的实施与机制建设”、“世界遗产申报与保护”和“世界遗产近期焦点问题”都反映了世界遗产的辨识、保护和管理从观念到实践的变化。这些变化有的已经呈现出变化的结果,有的则仍然处于变化的过程当中。第一部分“世界遗产全球战略的实施与机制建设”讨论了从20世纪90年代在世界遗产保护中提出的平衡性和可信性问题,这是《世界遗产公约》自1972年通过之后,发生的第一次大的变化。平衡性是缔约国的要求,而可信性则是基于世界遗产关于突出普遍价值的品质要求,这二者的相互关系本身就意味着矛盾的平衡。这种关系又必然影响到申报、审议过程的博弈,影响到对保护和管理状况在世界遗产认定和评估中的比重。从中不难看到那种基于变化的动态的平衡关系。2007年世界遗产的全球战略中被加入了“社区”的内容,这既反映了现实的社会需求,其本身也同样反映了遗产保护“政治化”特征的显现。“上游程序”则是针对所谓遗产申报过程中的“政治化”倾向采取的技术化平衡方式,这种平衡方式在近年的实践中确实发挥了明显的作用。第二部分“世界遗产申报与保护”讨论了从文化遗产物质的真实性要求到“文化语境”中的真实性的变化,所导致的真实性标准的泛化和消解对文化遗产认知的影响,以及2005年之后原本仅适用于自然遗产的“完整性”标准被运用于文化遗产,导致的文化遗产申报的变化,进一步扩展到对文化遗产申报策略和方法的影响。第三部分“世界遗产近期焦点问题”对近年世界遗产申报、遗产保护观念和遗产管理中新的问题,如“重建”等问题认识的变化做了梳理、分析和阐述。这些研究的核心就如同本书的题目“变化中的世界遗产”。

变化,带来新的视角和机遇。在变化中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和认识世界遗产,理解它所反映的更大范围的变化,理解这种变化的必然性,认识它与人类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关系,以便面向未来,审视理解人们对于世界遗产要求的变化。通过世界遗产的认定、保护,传承与弘扬世界遗产所承载的人类文明智慧,促进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世界遗产的保护本质上是人类面向未来应对各方面变化与挑战的一项重要事业。

《世界遗产大会年度观察报告》是在时任教育部中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国委员会秘书长杜越先生的提议下进行的。从2013年这一项目开始就一直得到了中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国委员、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中心、国家文物局、住房与城乡建设部、中国常驻教科文组织代表团的支持。这一观察报告不仅成为中国关注世界遗产发展的窗口,也成为教科文组织获得中国对于世界遗产专业意见的桥梁。

在此感谢所有支持《世界遗产大会年度观察报告》项目的人们!

作者:吕舟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

清华大学国家遗产中心主任

中国古迹遗址保护协会副理事长


*本期编辑顾芸培,排版廷廷。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世界遗产基础知识(2)
自然遗产
从学步到飞跃---重读《苏州古典园林》画册
世界遗产概论/刘红婴
住建部将“世界自然遗产、自然与文化双遗产申报及保护”纳入法制管理
为什么要申请世界文化遗产?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